7月21日,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結表彰大會在蓉舉行。 記者 毛漫丁 田為 攝
王東明何立峰講話 尹力主持 柯尊平劉國中黃豔出席
7月21日上午,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開「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結表彰大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回顧三年恢復重建奮鬥歷程,系統總結與災難抗爭實踐的深刻啟示,表彰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一步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動員全省各族幹部群眾投身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省新徵程,為譜寫中國夢四川篇章努力奮鬥。
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國務院重建指導協調小組組長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何立峰分別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主持並就貫徹落實大會精神提出要求,省政協主席柯尊平、省委副書記劉國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豔出席大會。
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幕。劉國中宣讀《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表彰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王東明、尹力、何立峰、柯尊平、黃豔等向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頒獎。雅安市、邛崍市、德陽市負責同志和災後恢復重建先進個人代表作交流發言。
王東明在講話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祝賀;向大力支持重建的中央各部委、兄弟省區市和全國人民,向給予無私援助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感謝;向3年來砥礪奮進、團結拼搏的災區廣大幹部群眾,向奮戰在一線參與重建的人民子弟兵、工程建設者、援建幹部、援建企業和廣大志願者、新聞工作者,向積極獻計出力的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專家學者,致以崇高敬意。
王東明指出,2013年7月20日全面啟動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以來,經過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全省上下、黨政軍民勠力奮進、頑強拼搏,蘆山地震災後重建「三年基本完成」目標圓滿實現,探索走出了一條新形勢下災後重建發展的新路。在三年氣壯山河的重建工作中,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先進典型。今天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就是他們中的優秀代表。全省廣大幹部群眾要以先進為榜樣,學習他們的政治本色、為民情懷、實幹精神、頑強作風,並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的精神動力和服務中心大局的實際行動,匯聚起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
王東明指出,事非經過不知難。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是在我省連續遭受兩次地震破壞的特殊情況下開展的,挑戰考驗前所未有;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特殊形勢下開展的,矛盾困難前所未有;是在首次以地方作為主體的特殊背景下開展的,責任壓力前所未有。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們把災後重建作為全省重大任務和災區中心工作來抓,堅持民生優先抓重建,整體提升了災區群眾的生活水平;立足長遠發展抓重建,切實增強了奔康致富的內生動力;著眼生態保護抓重建,有力築牢了防災減災安全屏障;突出機制創新抓重建,圓滿交出了重建新路的四川答卷;注重自力更生抓重建,極大凝聚了克難奮進的精神力量。災後重建的全面勝利,靠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親切關懷,靠的是國家有關部委巨大支持、有力指導,靠的是祖國大家庭、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無私援助,靠的是各級黨委政府和災區群眾拼搏實幹、艱苦奮鬥,再次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再次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再次彰顯了四川人民不畏艱險、敢於戰勝一切困難而不被困難壓倒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再次彰顯了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無窮智慧和力量。
王東明強調,在蘆山地震災後重建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探索出一條中央統籌指導、地方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的恢復重建新路子」的重大命題,這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體現,是對新時期救災和重建客觀規律的科學揭示,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制度創新,在開展災後重建的實踐中展現出了強大指引力量,需要我們認真總結、不斷完善、充分發揚。在蘆山地震災後重建的生動實踐中,我們深切感受到,災後重建是一場遵循客觀規律的災區發展再建,必須正確處理黨政主導與市場運作的關係;是一場整體跨越提升的災區機能再造,必須正確處理功能恢復與持續發展的關係;是一場複雜全面系統的災區事業再興,必須正確處理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的關係;是一場邁向治理現代化的災區社會再構,必須正確處理依法重建與改革創新的關係;是一場提振信心力量的災區人心再聚,必須正確處理各方大力支持與群眾廣泛參與的關係。
王東明強調,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三年基本完成」的目標已經實現,但推進「五年整體跨越、七年同步小康」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全省上下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關於災後恢復重建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部署要求上來,振奮精神、再鼓幹勁,奮力推進災區發展振興。要認真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生態環境、產業發展、基礎條件、城鄉建設「四大提升工程」,不斷加強社會依法治理,大力保障改善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讓災區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要堅持「防範勝於救災」理念,建立完善災害預警體系和群測群防機制,健全落實防災減災措施,全面提高應對重大自然災害能力。要持續深入開展感恩奮進教育,大力宣傳黨中央對四川的關懷支持,宣傳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宣傳地震災區欣欣向榮的發展新貌,把重建發展中的物質成果、制度成果和精神成果展示好運用好,在全社會營造攻堅克難、幹事創業、敢於勝利的濃厚氛圍。
何立峰在講話中指出,經過三年不懈努力,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成果令人欣喜,實現了由中央直接安排部署向地方具體負責的轉變,形成了一套與過去舉國體制互為補充、相互完善的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新機制,值得深入總結和發揚光大。實踐證明,中央統籌指導,極大提升了災後恢復重建的戰略定力和創新動力;地方作為主體,極大提高了地方黨委政府應對災難的治理能力和發展能力;災區群眾廣泛參與,極大激發了廣大幹部群眾共建共享的能動性創造性。三者構成有機聯繫的統一整體,展現出了巨大的政治優勢、體制優勢、機制優勢、政策優勢。蘆山地震災後重建為從國家層面研究出臺災後恢復重建的指導性政策法規提供了成功樣本,在我國抗擊特大自然災害和恢復重建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進一步鞏固災後恢復重建成果,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促進災區發展振興,努力把重建的理念、思路和精神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
會前一天,與會代表前往名山區現代茶葉科技中心、中恆天(雅安)汽車有限公司、雅安中學高中校區、市醫療衛生中心、天全縣南天現代農業科技園、蘆山縣龍門鄉龍門古鎮和河心新村、蘆山縣漢姜古城等地,實地考察災後恢復重建成果。
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領導,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省軍區司令員、武警四川省總隊司令員和政委,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住建部有關司局負責同志,成都市、雅安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及其他市(州)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省直各部門、部分科研單位、高等學校、國有企業及中央在川單位負責同志,對口援建市前線指揮部、受災縣(市、區)和康定地震、得榮地震受災縣(市)主要負責同志,受表彰先進集體代表和先進個人,駐川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代表,參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專家學者、社會組織、援建企業、志願者代表,社會各界及災區幹部群眾代表等,出席總結表彰大會。(四川日報)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表彰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
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開展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按照「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體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目標要求,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堅持實事求是、科學重建,圓滿完成三年災後恢復重建目標,「戶戶安居樂業、民生保障提升、產業創新發展、生態文明進步、同步奔康致富」的規劃願景成為美好現實,災後恢復重建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探索出一條「中央統籌指導、地方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的恢復重建新路子。災後恢復重建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中央部委、人民軍隊、社會各界鼎力支援的結果,是全省上下特別是災區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結果,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展示了黨和人民的強大力量,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三年晝夜兼程、砥礪前行,經受了極不平凡的特殊考驗,書寫了感恩奮進的時代新篇,湧現出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為大力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進一步增強廣大幹部群眾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勵全省上下團結一心、拼搏實幹,省委、省政府決定授予蘆山縣飛仙關鎮黨委等60個單位「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授予肖永昌等100名同志「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被授予榮譽稱號的先進個人享受省級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待遇。
希望被授予榮譽稱號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珍惜榮譽、奮發進取、再立新功。全省廣大幹部群眾要以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為榜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牢記職責使命、勇於擔當奉獻、爭當幹事先鋒,堅定不移抓好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奮力推進災區發展振興,確保實現「五年整體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目標,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譜寫中國夢四川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名單(共60個)
一、市(州)(39個)
雅安市(17個)
蘆山縣飛仙關鎮黨委
蘆山縣財政投資評審中心
蘆山通達紡織有限公司
寶興縣大溪鄉人民政府
寶興縣發展改革和經濟商務局
雅安市雨城區教育局
雅安市雨城區對巖鎮人民政府
天全縣城廂鎮人民政府
天全縣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
滎經縣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
雅安市名山區發展和改革局
漢源縣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
石棉縣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
王老吉大健康產業(雅安)有限公司
雅安日報傳媒集團
雅安市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
中共雅安市委農村工作委員會
成都市(5個)
邛崍市夾關鎮人民政府
邛崍市臨濟鎮人民政府
成都市規劃管理局鄉村規劃管理處
成都市對口援建雅安災後重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成都建築工程集團總公司
眉山市(2個)
洪雅縣國土資源局
丹稜縣教育體育局
樂山市(2個)
樂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峨眉山市國土資源局
甘孜州(2個)
甘孜州「4·20」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領導小組辦公室
瀘定縣「4·20」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領導小組辦公室
涼山州(1個)
甘洛縣國土資源局
綿陽市(2個)
綿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綿陽市城鄉規劃局
南充市(2個)
南充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南充市農牧業局
瀘州市(2個)
瀘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瀘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德陽市(2個)
德陽市對口支援蘆山縣災後恢復重建前方指揮部
德陽市對口援建蘆山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攀枝花市(1個)
攀枝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自貢市(1個)
自貢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二、省直部門(含中央駐川單位)(21個)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雅安分公司
中國華西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建築規劃設計項目組
四川日報地方記者部
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時政新聞部
中國扶貧基金會
省紀委第九紀檢監察室
省政府研究室綜合二處
省實施西部大開發辦公室綜合處(省攀西地區資源開發辦公室綜合處)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技術改造處
民政廳規劃財務處
省監獄管理局監獄規劃處
國土資源廳綜合規劃處
住房城鄉建設廳城鄉規劃處
四川興蜀公路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省衛生計生委規劃與財務處
審計廳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處
省檔案局(館)檔案館(室)業務指導處
省投資促進局投資促進二處
省蜀通巖土工程公司
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個人名單(共100名)
一、市(州)(64名)
雅安市(28名)
肖永昌 蘆山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陳 鋼 蘆山縣龍門鄉黨委書記
陳開林 蘆山縣蘆陽鎮黨委書記
王志紅 蘆山縣太平鎮鍾靈村黨支部書記
智 勇 滎經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
舒 波 寶興縣靈關鎮黨委書記
周樹康 寶興縣靈關鎮新場村黨支部書記
楊 平 寶興縣政協辦公室正科級幹部
姚建新 雅安市雨城區姚橋新區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
劉 路 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區分局巡警大隊科員
古玉軍 天全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張 榮 天全縣多功鄉黨委書記
高格力 天全縣林業局黨委書記、局長
石文臺 滎經縣泗坪鄉黨委書記
宋 濤 滎經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
羅 虎 雅安市名山區委農村工作委員會主任
李九一(女) 雅安市名山區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副局長
陳 敏 雅安市名山區城東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董建平 漢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王述蓉(女) 石棉縣委辦公室主任
崔振興 四川雅安蘆天寶飛地產業園區(四川雅安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和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局副主任科員
王明軍 雅安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
曾 敏(女)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蘆山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官員
曾 偉 雅安市委副秘書長,市檔案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市重建辦綜合協調辦主任
杜偉明 雅安市水務局供排水管理科主任科員、副科長
朱 峰 雅安市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
苟 剛 雅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項目管理協調科科長
劉 永 雅安市財政局投資管理科科長
成都市(10名)
王兆華 邛崍市高何鎮黨委書記
葉 峰 邛崍市天台山景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黃朝文 大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科員
姚團飛 蒲江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何穎才 成都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主任科員
何 舜 成都市種子管理站站長
楊 濤 成都衡泰工程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監理工程師代表
楊 盼 成都老農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經理
嶽四書 成都市小城鎮投資有限公司項目主管
徐 煒 成都市牆材革新建築節能辦公室副主任
眉山市(4名)
龔 睿 眉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民經濟綜合科科長
胡國華 洪雅縣漢王鄉黨委書記
熊利民(女) 眉山市東坡區廣濟鄉黨委書記
嚴忠池 丹稜縣丹稜鎮黨委書記
樂山市(3名)
費治洪 樂山市金口河區財政局局長
潘清平 峨邊彝族自治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張聖星 夾江縣新場鎮人民政府社會事務辦公室主任
甘孜州(2名)
楊建康(藏族) 康定市司法局局長
孫安民 瀘定縣得妥鄉南頭村黨支部書記
涼山州(1名)
阿西阿木(彝族)甘洛縣民政局局長
綿陽市(3名)
胡進勇 綿陽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副站長
鄧國才 綿陽市審計局固定資產投資與外資運用審計科科員
徐 勇 綿陽外國語學校校長、黨委副書記
南充市(3名)
鮮熠成 南充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城市照明管理所所長
易 良 閬中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
曹文虎 蓬安縣人民醫院燒傷科主任
瀘州市(3名)
曾 航 瀘州市建築工程管理局建築施工安全科副科長
曹 輝 瀘州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監督員
蔣 毅 瀘州高級中學校質量管理處副主任
德陽市(3名)
康年彬 中江縣公路建設技術管理站助理工程師
何 勇 什邡市回瀾鎮黨委副書記
王 偉 綿竹市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
攀枝花市(2名)
姜 濤 攀枝花市水務局供排水管理科副科長
張 成 攀枝花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工程師
自貢市(2名)
王 超 自貢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副站長
侯代峰 自貢市水務局規劃建設科副科長
二、省直部門(含中央駐川單位)(36名)
楊新陸 國網四川蘆山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清仁供電所所長
朱曉剛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雅安分公司網絡部副經理
彭勁松 中鐵八局集團橋梁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經理
龔春華 四川能投電力開發有限公司經營部職員
王明峰 人民日報社四川分社採編中心主任
葉建平 新華社四川分社副總編輯
簡文敏(女) 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編輯
王 燃 成都新民社會組織發展中心業務部主管
代銀平 寶興縣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作委員會主任、寶興縣希望公益服務中心總幹事
王全權 省委辦公廳網際網路信息中心主任
劉銀明 省政府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主任科員
文春雷 省委組織部研究室(政策法規處)主任(處長)
袁海晗 省委組織部組織二處處長
陳嫻靜(女) 省委宣傳部未成年人工作處主任科員
蔣 俊 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處長
陳 磊 省委臺辦臺商投訴協調處副處長
董進智 省委農工委新農村建設指導協調處處長
王文璞 教育廳財務管理處主任科員
謝永進 財政廳投資管理處主任科員
朱向東 財政廳重建辦主任科員
李亞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規劃財務處主任科員
毛 剛 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
侯澤均 省玉溪河灌區管理局進口管理站副站長
安 聞 農業廳計財處調研員
蘇子友 省林業調查規劃院高級工程師
計小帥 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處長
曾德仁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文物》編輯部主任
鄧曉雲 省外事僑務辦國內僑務處處長
魏 強 蘆山縣地方稅務局辦公室主任
成 彪 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財務處副處長
代宗奇 省旅遊執法總隊副主任科員
詹 俊 省投資促進局投資促進二處調研員
覃 佳 省扶貧移民局國際合作與社會扶貧處主任科員
汪 宇 省地礦局成都水文隊事業發展部主任
餘鵬程 省煤田地質局地勘院陸源公司副總經理
魏文俊 團省委辦公室副主任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