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個項目被授予玉樹地震災後重建文明標準化工地

2020-12-05 中國政府網

    7月13日上午,青海省玉樹地震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召開玉樹災後重建文明標準化工地表彰大會,中國建築等8家企業的23個項目獲得「玉樹地震災後重建文明標準化工地」榮譽稱號並表彰。省玉樹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指揮長、副省長張光榮,省玉樹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省委常委、玉樹州委書記旦科出席會議。

    張光榮指出,重建文明示範化工地評比活動開展以來,各援建單位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有力推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主體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規範管理氛圍進一步形成,工程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張光榮強調,各援建單位要認真總結和推廣積累的經驗。創建活動受到表彰的集體都是先進、典型,是被實踐檢驗和認可的,是各重建單位尤其是建築單位學習的榜樣。要大力弘揚和宣傳,他們的經驗各有千秋、各有側重、各有特點,但也體現出幾個共性特點,一是認識到位,高度重視;二是珍惜生命,重視安全質量;三是制度健全,工作落實到位;四是科學規範管理每一項工程的步驟和環節。要讓這些經驗在重建工地、重建現場生根開花。

    張光榮要求,要通過表彰總結,有所啟發、有所觸動、有所感動,借鑑經驗,切實推動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管理的常態化、科學化、制度化,鞏固發展活動的成果。各單位要以此為契機,深化和推動安全生產文明,把管理推到新的臺階。各援建單位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維護重建大局、保護生命財產安全,體現以人為本的高度,充分認識這項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圓滿高質量地交出玉樹重建這份答卷。

    張光榮、旦科等領導向受表彰的單位頒獎。中國建築等獲獎單位代表作交流發言。省內外各援建地區和單位、省玉樹重建現場指揮部各工作組、玉樹州縣政府負責人參加會議。(記者/趙俊傑)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遙感監測圖集出版 見證汶川地震等災後重建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9日發布消息說,在「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日前夕,該所王世新研究員領銜主編的《重大自然災害災後恢復重建遙感監測圖集》已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出版,5月初開始發行。
  • 四川蘆山地震災後重建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名單出爐
    王東明指出,2013年7月20日全面啟動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以來,經過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全省上下、黨政軍民勠力奮進、頑強拼搏,蘆山地震災後重建「三年基本完成」目標圓滿實現,探索走出了一條新形勢下災後重建發展的新路。在三年氣壯山河的重建工作中,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先進典型。今天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就是他們中的優秀代表。
  • 玉樹十年 繼往開來
    回首10年,在搶救生命、重建家園、振興發展的過程中,全國各族兒女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上創造了高海拔地區災後重建的偉大奇蹟。春日燦爛,登上當代山的觀景臺,從東、西、北三個方向俯瞰山下,色彩不同的院落式住宅由兩面的山坡向谷地蔓延開來,現代化小區依扎曲河而坐落。
  • 林鄭月娥:給香港援助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打滿分
    林鄭月娥:給香港援助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打滿分 2016-05-12 14:24:431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成都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她非常滿意香港援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後重建工作。  林鄭月娥率領80人的代表團於10日至12日在四川展開訪問,考察在川港資企業發展現狀及香港援建項目情況等。林鄭月娥一行先後出席了香港援建四川省道303線映秀至臥龍公路災後恢復重建工程貫通儀式、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中華大熊貓苑」開園儀式。
  • 熊本地震災後重建任務艱巨
    芮氏7.3級的熊本特大地震災害主震已經發生一個月了。如果從4月14日發生的前震算起,在這一個多月裡,熊本縣以及鄰近地區發生的震度1級以上的地震多達1400多次。如此高強度、大規模、持續性的地震災害,即使在日本這樣一個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度,也十分罕見。這場地震造成的損失之大、災後重建任務之艱巨也由此可見一斑。
  • 災後重建與發展振興的四川答卷——汶川特大地震災區10年重建發展...
    彼時,國外媒體憂心斷言,「汶川地震災後重建,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10年後的這個春天,四川省委黨校、四川日報組成聯合調研組,分赴「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眼見曾經滿目瘡痍的災區在發展之路上煥發出勃勃生機。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災區幹部群眾感恩奮進、自強不息,積極投身重建美好家園的火熱實踐。
  • 四川36條政策支持「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
    11月7日,省政府正式印發的《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簡稱《意見》)明確,省財政統籌中央和省級相關資金給予州縣包幹補助,支持建立大九寨文化旅遊產業振興基金。
  • 玉樹·十年
    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後,2名藏族青年一起睡在家裡的廢墟前(2010年4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磊 攝  在玉樹禪古新村,才仁永卓(左一)和她的夥伴們在騎車。禪古新村是地震災區落成的首個重建新村(2011年4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 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擬...
    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公示
  • 臺灣同胞走進四川 見證汶川地震10年災後重建發展新成就
    會上,四川省臺辦副主任張軍介紹了「5·12」汶川特大地震臺灣同胞參與抗震救災、捐款援建項目和十年來川臺交流合作的有關情況。  地震發生後臺灣同胞奉獻愛心 各界捐款達13億多人民幣  10年過去,兩岸同胞休戚與共全力抗震救災的場面仍歷歷在目,凝聚臺灣同胞大愛的援建項目在這塊涅磐重生的土地上發光發熱,溫暖人心。
  • 中科院學部就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組織院士諮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肖序常院士建議,震區所在區域是地震多髮帶,要重視收集歷史資料,進一步分析研究,從中找出共性,研究是否有周期性。 中國地震局陳顒院士表示,我們現在有許多衛星照片、航空照片,這些資料對於災後重建非常有用。但現在的問題是怎麼組織起來,讓這些資料在最快的時間內為災後重建發揮力量。
  • 汶川地震八周年 林鄭月娥給香港援助災後重建工作打滿分
    訪川期間,林鄭月娥司長一行考察了在川港資企業發展現狀及香港援建項目情況,並先後出席了香港援建四川省道303線映秀至臥龍公路災後恢復重建工程貫通儀式、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中華大熊貓苑」開園儀式。  12日上午,在四川之行即將結束之際,林鄭月娥司長說,8年援建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要打分的話我打滿分」!  據了解,本次出訪已是林鄭月娥司長第8次訪問四川。
  • 玉樹,究竟處於怎樣的地震帶
    玉樹地震遺址紀念館前的石碑,時間永遠定格於2010年4月14日。十年過去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下,在人民子弟兵及社會各界的援助下,一座嶄新的玉樹在青藏高原傲然挺立。玉樹,究竟處於怎樣的地震帶?玉樹地震和汶川地震究竟有沒有關聯?十年後的今天,面對地震,科學能夠做些什麼?
  • 2021中國(鄭州)標準化工地建設與管理大會
    本網12月2日訊 為深入貫徹關於質量強國和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築工程品質指導意見的通知》、紮實推進住建部《工程質量安全手冊(試行)》的實施和《河南省建築工程安全文明標準化示範工地管理辦法
  •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表彰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
    「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開展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按照「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體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目標要求,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堅持實事求是、科學重建,圓滿完成三年災後恢復重建目標,「戶戶安居樂業、民生保障提升、產業創新發展、生態文明進步、同步奔康致富」的規劃願景成為美好現實,災後恢復重建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探索出一條
  • 外媒盤點2010年十大自然災害:玉樹地震上榜(圖)
    而大地震讓這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幾近崩潰,國際社會也見證了本世紀影響最為嚴重的自然災害。  雖然災後國際社會承諾向海地提供援助,但時至今日,霍亂、暴力等問題仍屢見不鮮,災民生活舉步維艱。  2.冰島火山噴發  冰島埃亞菲亞德拉火山4月14的噴發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 「懷抱希望卻不免擔憂」 災後重建的福島居民生活如何?聽親歷者...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堆芯熔毀、放射性物質外洩,產生了大量核汙水,這些核汙水預計2022年夏季達到容量極限。這些汙水將如何處理?災後重建的福島居民們現在的生活如何?核汙染汙水如何處理?
  • 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地震,到底多慘烈你知道多少?
    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豐南一帶(東經118.2°,北緯39.6°)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矩震級7.5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
  • 汶川地震十周年:香港民間慈善機構助災民「重建心靈」
    新華社香港5月10日電(記者郜婕 張雅詩)走進香港災後心理輔導協會位於新界葵湧的辦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牆上橙色展板上羅列的一連串數字:這家慈善機構10年來參與過全球多場地震和其他災害的災後心理援助工作,僅向汶川地震災區就派出義工51隊、共約38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