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地震災後重建任務艱巨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芮氏7.3級的熊本特大地震災害主震已經發生一個月了。如果從4月14日發生的前震算起,在這一個多月裡,熊本縣以及鄰近地區發生的震度1級以上的地震多達1400多次。如此高強度、大規模、持續性的地震災害,即使在日本這樣一個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度,也十分罕見。這場地震造成的損失之大、災後重建任務之艱巨也由此可見一斑。

  根據日本媒體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在此次熊本特大地震災害中,共有49人因住房倒塌、塌方等原因不幸遇難,另有1人至今下落不明。此外,有19人被懷疑在震後的避難生活中因健康原因死亡。

  目前,熊本、大分兩縣避難人數已從最多時的約20萬人減少至1萬人左右。熊本縣內的臨時安置點也從855處減少到244處。但由於害怕餘震,許多人仍然在帳篷或車中過夜。為逐漸減少避難點,災區各地方政府正在加緊建造臨時安置房。熊本市於5月14日首次開工建設96戶臨時住宅,預計6月份可以開始入住。

  除了人員傷亡之外,此次熊本特大地震對日本造成的最大影響主要體現在農業方面。日本共同社的報導稱,此次地震給九州地區的農林水產業造成沉重打擊。由於農田及水渠等農業基礎設施損毀嚴重,九州地區7個縣(在日本的行政區劃中,「縣」相當於省級行政區)的損失總額達135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1億元)。其中,熊本縣在農林水產領域的損失最為嚴重,高達1345億日元,大分縣和長崎縣的相應損失分別為8億日元和2億日元。從類別來看,約6200處農田及水塘、水渠等農業基礎設施因災受損,損失總計約489億日元。此外,約2000處林地及山區治理設施毀壞,共造成林業相關損失約289億日元,農作物及家畜、倉庫和畜舍等損失約為286億日元,16個漁港因防波堤和護岸等受損而損失約19億日元。

  熊本縣是九州地區最大的稻米產地,該縣水田在震後出現了約1900處受損情況,預計修復費用將高達78億日元。此外,尚有許多受災場所尚未推進調查,預計今後災害統計會進一步增加。受災嚴重的熊本稻米種植者不僅今年已無法播種,部分農戶甚至表示,在此次地震後「不得不考慮脫離農業」。

  為此,前往熊本災區視察的日本農林水產大臣森山裕強調,「為恢復農業,將切實應對」。森山還表示,將考慮採取損失評估前就可利用國家補貼修復農田、擴大周轉資金信貸額度等措施,對受災農戶進行支援。

  此外,受災地區能夠投入災後重建的勞動力不足問題也日益突出。熊本縣社會福祉協議會的統計顯示,此次地震災害發生以來,幫助災區恢復重建的志願者人數在4月底至5月初的日本「黃金周」期間達到峰值。5月4日當天,約有3600名志願者在熊本縣內17個地區活動。但「黃金周」長假結束後,志願者人數基本在800人至1500人之間徘徊,有些天還跌至僅500人左右。

  與此同時,由於專業的公司來不及應對蜂擁而至的維修訂單,許多災區的居民不得不自己爬上屋頂,去維修在地震中受損的自家房屋。由於餘震不斷、雨後溼滑,不少居民在維修時都從屋頂摔下,或從梯子上跌落,導致受傷,以至於熊本市一家醫院的負責人不得不提醒人們「維修房屋時要多加小心」。

  實事求是地講,作為一個地震、海嘯、颱風、火山噴發等重大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日本在防災、減災和救災方面的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從中總結整理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值得世界各國借鑑學習的科學方法和合理制度。然而,受制於政治體制、財稅制度、黨派利益、經濟成本等諸多客觀原因和主觀考量,日本在災後重建,特別是幫助災區民眾恢復生產生活的綜合規劃和長效機制方面,一直都不盡如人意。「3·11」東日本大地震及海嘯災害及其引發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已經過去近五年半,時至今日,仍有大批受災民眾未能得到妥善安置,不得不背井離鄉,始終處於「避難」狀態之中。有此先例,熊本特大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究竟能否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所言,得到「十二分」的支援,地震災區的民眾恐怕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看清答案。

相關焦點

  • 林鄭月娥:給香港援助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打滿分
    林鄭月娥:給香港援助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打滿分 2016-05-12 14:24:431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成都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她非常滿意香港援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後重建工作。  林鄭月娥率領80人的代表團於10日至12日在四川展開訪問,考察在川港資企業發展現狀及香港援建項目情況等。林鄭月娥一行先後出席了香港援建四川省道303線映秀至臥龍公路災後恢復重建工程貫通儀式、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中華大熊貓苑」開園儀式。
  • 日本熊本發布熊本地震遇難者死因 因地震後的恐懼?
    ­   據外媒報導,日本熊本縣12日發布了關於熊本地震遇難者死因,其中,約四成遇難者是因為地震後的恐懼,造成身體或精神負擔而死亡。­  2016年4月14日,日本熊本縣發生強烈地震。之後,熊本縣和大分縣地震活動頻繁,數萬人由於自家損毀等原因,選擇在外避難,近萬棟建築受損。
  • 日本熊本地震災區重建工作進展緩慢
    原標題:日本熊本地震災區重建工作進展緩慢 8月初,熊本縣公布重建規劃,正式宣布開始進行復興重建工作。 位於熊本縣中部的益城町是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兩次強震中當地的震度都達到了7級。共有23名居民直接或者間接死於地震, 2714處房屋全部損毀,2895處一半以上損毀。町內目前共建設了共1556戶居住的臨時住宅,6月份開始災民逐漸搬入,但是250人左右在避難所避難所生活。
  • 中科院遙感監測圖集出版 見證汶川地震等災後重建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9日發布消息說,在「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日前夕,該所王世新研究員領銜主編的《重大自然災害災後恢復重建遙感監測圖集》已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出版,5月初開始發行。
  • 日本熊本地震災區重建工作進展緩慢
    8月初,熊本縣公布重建規劃,正式宣布開始進行復興重建工作。位於熊本縣中部的益城町是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兩次強震中當地的震度都達到了7級。共有23名居民直接或者間接死於地震, 2714處房屋全部損毀,2895處一半以上損毀。町內目前共建設了共1556戶居住的臨時住宅,6月份開始災民逐漸搬入,但是250人左右在避難所避難所生活。
  • 災後重建與發展振興的四川答卷——汶川特大地震災區10年重建發展...
    正是在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對口援建省市的傾力幫助下,四川各級黨委政府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圓滿完成了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各項任務。災後重建工作從一開始就非常注重整體謀劃、科學統籌,堅持以科學規劃保障科學重建。根據黨中央統一部署,國務院出臺了重建條例,印發了重建總體規劃,明確了重建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重建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有關部門和地方也據此編制了重建規劃。
  • 日本網友如何看待「中國民眾支援熊本地震」
    熊本地震發生後,日本TBS電視臺4月21日報導了中國民眾支援地震災區的點滴。  TBS電視臺記者前往了熊本上海事務所,據該所所長垣下美那子介紹,地震發生後,想要給災區捐助善款的詢問不斷,「每天大概有20個-30個詢問」。
  • 四川36條政策支持「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
    11月7日,省政府正式印發的《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簡稱《意見》)明確,省財政統籌中央和省級相關資金給予州縣包幹補助,支持建立大九寨文化旅遊產業振興基金。
  • 四川蘆山地震災後重建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名單出爐
    劉國中宣讀《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表彰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王東明、尹力、何立峰、柯尊平、黃豔等向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頒獎。雅安市、邛崍市、德陽市負責同志和災後恢復重建先進個人代表作交流發言。
  • 23個項目被授予玉樹地震災後重建文明標準化工地
    7月13日上午,青海省玉樹地震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召開玉樹災後重建文明標準化工地表彰大會,中國建築等8家企業的23個項目獲得「玉樹地震災後重建文明標準化工地」榮譽稱號並表彰。省玉樹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指揮長、副省長張光榮,省玉樹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省委常委、玉樹州委書記旦科出席會議。
  • 盤點名柯中的神預言/熊本特別之旅後熊本地震了?
    盤點名柯中的神預言/熊本特別之旅後熊本地震了? 業火的向日葵,終於讓梵谷遭了毒手; 唐紅的戀歌之後,渡月橋就被水衝垮了; 新一倫敦大本鐘下告白後,大本鐘維修了; 熊本特別之旅後
  • 中科院學部就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組織院士諮詢
    會議的目的,是希望從各學部專長出發,為當前抗震救災、災後重建等緊迫工作向國家提供諮詢意見和建議。 數據獲取的緊急動員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陳祖煜院士建議,現在,要特別考慮怎樣把那些用生命和血汗換來的地震資料保留下來。 「每清理一個廢墟,就可能失去一個樣本。
  • 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擬...
    四川省「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公示
  • 日本熊本又地震了!
    1月3日下午6點10分左右,日本熊本縣和水町觀測到震度6弱的地震。
  • 外媒:日本熊本地震致259人遇難,其中四成因震後恐懼而死
    外媒:日本熊本地震致259人遇難,其中四成因震後恐懼而死 中新網3月13日電,據外媒報導,日本熊本縣12日發布了關於熊本地震遇難者死因,其中,約四成遇難者是因為地震後的恐懼,造成身體或精神負擔而死亡。
  • 臺灣同胞走進四川 見證汶川地震10年災後重建發展新成就
    會上,四川省臺辦副主任張軍介紹了「5·12」汶川特大地震臺灣同胞參與抗震救災、捐款援建項目和十年來川臺交流合作的有關情況。  地震發生後臺灣同胞奉獻愛心 各界捐款達13億多人民幣  10年過去,兩岸同胞休戚與共全力抗震救災的場面仍歷歷在目,凝聚臺灣同胞大愛的援建項目在這塊涅磐重生的土地上發光發熱,溫暖人心。
  • 日熊本地震避難所衛生狀況堪憂 急需調遣醫護人員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4月19日報導,距日本熊本地震發生已過去四天時間,熊本、大分兩縣及周圍地區依然餘震不斷。約有9.4萬人忍受著避難生活,目前甚至出現了在避難過程中由於災後疾病而死亡的案例。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急需醫療支援,災區自治體請求派遣日本各地的醫護人員前往災區支援。
  • 熊本地震為何讓中國人吃驚?
    儘管已經非常熟悉日本地震多發的環境,也經歷過日本大地震,熊本地震還是讓這位資深記者非常驚訝。相信你看過她所經歷的事,只會比她更驚訝。當李淼從東京趕到熊本後,一方面不斷連線直播,發回最新災情和救援消息,尤其是地震中受災害影響的華人情況。同時,她也在微博和朋友圈裡分享著那些在日本民眾看來理所當然,在外人看來非常令人驚訝的細節。
  • 日本地震後謠言滿天飛:熊本的朝鮮人向井裡投毒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 於文】當地時間14日晚9時26分,日本熊本地區發生芮氏7級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800多人受傷。這是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日本發生的破壞性最強的地震。在各界全力救災時,有人在網上散發謠言,引起媒體和網民批評。  日本政府將這次地震命名為「平成28年(2016年)熊本地震」。
  • 日本熊本地震2周年 尚有3.8萬名災民無固定居所
    新華社東京4月14日電(記者 姜俏梅 王可佳)日本熊本縣14日舉行悼念活動,紀念熊本地震發生兩周年。目前,還有3.8萬名熊本地震災民沒有固定住宅,需要在災民臨時安置房中繼續生活。兩年前的熊本地震共造成20餘萬棟建築物受損,其中約3.6萬棟因損壞比較嚴重由政府出資徹底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