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海洋面積比大陸還大,為什麼海洋沒能誕生高級文明?

2020-12-06 三體使者

引言:我們憧憬著海洋,同時也畏懼海洋。水能夠給予我們生命,但同時也能奪去性命。生活在地面數千年,人類憑藉著自身的能力,打造了自身的文化。面對著一望無際的大海,腦海中不禁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海洋的能力如此強大,為何沒有誕生高級文明?

自小開始,老師便會不斷地在我們耳邊嘮叨著一句話:地球是一位披著蔚藍外衣的姑娘,漂亮極了。長大後,我們才發生,「蔚藍外衣」就是海洋,是海洋賦予了地球與眾不同的顏色,顯得生機勃勃。在地殼運動的作用下,如今地球表面的分布格局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雖然說非洲是人類的起源之地,不同種族的祖先都是從非洲出發,奔往世界各地開枝散葉的,但是水是生命生存的必備條件之一,人類天生就喜愛接近水,因而海洋很有可能是人類祖先最早生長發育的地方。

一種文明的興起,必須要經過歲月的沉澱和磨練。在數千年前,人類憑藉著原始的武器與自然作鬥爭,拼搏下一片安全的生存環境;如今,人類以航天飛船探索星空,以潛艇徵服海洋,這是屬於人類可歌可贊的文明歷史。

根據地球的演變歷程,海洋的存活歲月遠比陸地較遠,而且領域範圍更不是後者能夠比擬的,為什麼到現在海洋也沒有誕生屬於自己的文明?對於此問題,科學家作出了兩種猜測,如下所示:

第一、海洋缺乏誕生文明的必要條件。雖然從表面看去,海洋的生態環境比陸地更好,各種各樣的生物將海洋襯託得漂亮極了。但是,首先海洋生物雖然種類繁多,有一些甚至擁有萬人不可匹敵之力,比如鯨魚、鯊魚等等,但是它們的腦部進化發育遲緩,尚處於原始狀態,毫無自主創新能力。

然後,曾有專家稱,火才是人類真正走向文明的象徵。在原始時代,人的生活狀態與海洋生物無異,都屬處於一種懵懵懂懂的狀態,直至他們懂得使用火焰,開闢了一條走向文明社會的道路。

最後,海洋生物難以直立行走。根據達爾文先生的推斷,人類在創造自身文明的同時,也正是他們慢慢擺脫四肢行走的過程。不過這一說法尚未得到可靠證據的證實。

第二、海洋已誕生超級文明,是人類文明接觸不到的層次。2018年,美國好萊塢大片《海王》在我國上映,獲得不俗的票房和評價,為DC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該片便是展現了一個處於深海世界、科技發達、擁有超強實力的亞特蘭蒂斯文明,那是神明的後裔,不是人力能夠比擬的。雖然這僅僅是神話傳說,但是空穴來風,事出必有因。

另外,儘管人類現在能夠在大部分海域上自由航行,但是對於深海世界依然是知之不多。畢竟一個沒有陽光、氧氣含量低、壓強大的世界,讓人感到莫名的恐懼,完全不敢涉足其中。也許就在這片未知的世界中,隱藏著一個難以想像的高級文明。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航海裝備越來越成熟,近年來關於探索海洋的計劃也頻繁進行著。海洋是否存在著文明,這一點我們無法得知,或許一旦選擇錯誤,人類文明會遭受到強烈的打擊。不過,止步不前,我們永遠只能停留在望洋興嘆的境界。答案如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佔地球面積71%的海洋,為什麼沒能誕生文明?
    生物進化理論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比如很多人疑惑,為什麼佔地球面積71%的海洋沒有產生文明?其實人們口中的文明只是相對人類而言,也許在其他動物的思想中,它們也有著自己的文明。當然按常理推論,文明一般只產生於進化程度最高的生物之中,而地球上滿足條件的只有哺乳動物,而海洋中的哺乳動物過少,所以很難滿足發展文明的條件。海洋孕育了早期的文明,在幾十億年前,陸地上還是一片荒蕪的時候,海洋就已經開始孕育細胞,在經歷很長的時間後,陸地上才出現了哺乳動物。隨著陸地的不斷演化分裂,部分哺乳動物開始重返海洋,但數量卻很少。
  • 和一片消失的大陸有關,他們或沒能擺脫海洋!
    和一片消失的大陸有關,他們或沒能擺脫海洋!即使我們現在科技發現水平比較高,但是在世界上,還是有非常多的現象無法解釋,尤其是航天領域的發展和海洋探測,這成為了科學家在未來研究的重中之重,在航天領域,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比較簡單的探測器和設備,對周圍的天體有大體了解,也希望能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可以適合人類生存的第2家園,火星和月球成為了我們探測的重點。
  • 海洋中出現垃圾大陸,面積有4個日本大,一步步威脅我國海域
    大部分的垃圾和廢物最終都通過管道流向了海洋。由於地球表面的71%面積是海洋,所以人類的很多垃圾最方便的處理之地就是海洋。尤其是那些塑料製品的白色垃圾,它們更難以處理,除了一小部分白色汙染被回收銷毀利用之外,大部隊都是流向了海洋。在過去的時候,人們覺得向大海倒垃圾並不會產生什麼太大的影響。
  • 太平洋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科學家發現有一個海洋比它還要大
    比如秦始皇的墓地到底是為誰建造的,為什麼在今天依舊保存的這麼好,秦始皇到死是一個怎樣的人真的如史書記載的那樣殘暴嗎等等,這些永遠不能探究的事成了我們心中永遠的遺憾。但是科學家依舊沒有停下腳步,比如如今又在地球上發現了一個比太平洋都還要大的遠古海洋,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面積比地球所有陸地還大,但其危機已逐漸到來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面積比地球所有陸地還大,但其危機已逐漸到來說到地球上的海洋,我們都知道我們有四個海洋,七大洲,但儘管後者的數量似乎很多,誰知道事實上,地球的表面積大於陸地面積。說到大海,沒有比太平洋更好的地方了。
  • 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這些小星球上的水量比地球還多很多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古時候的人們不知道地球有多大,認為陸地面積比海洋面積大,但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當人類走出地球後,再回頭看地球才驚訝發現,原來地球的水是如何之多。我們現在都知道地球海洋面積佔到71%,陸地面積只有29%。
  • 海洋垃圾正在構成「新大陸」,面積超300萬平裡,比印度還大
    根據研究顯示,在人類開啟航海時代,特備是人類進入到工業社會之後,很多人造物就開始在海洋中出現了,特別是那些具有持久性的人造固體廢棄物,不僅嚴重影響到了海洋景觀,更嚴重的是,已經極大威脅到了海洋生物的安危,對於海洋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同時,通過食物鏈,這種危險也開始出現在人類的身邊。
  • 當海洋和陸地互換時,地球會造成什麼後果?
    在它誕生初期,由於一直都在下雨,整整有好幾千幾萬年,在大雨磅礴衝刷下地球,漸漸隨著水蒸氣的流逝蒸發,慢慢的形成了陸地面積,整個陸地只佔了很小一部分的面積,形成了顯著的地形地勢,最後地球逐漸被分化出海洋和陸地板塊,液態水居多讓海洋的面積佔據了地球的70%面積。
  • 管華詩:21世紀,建設一個人海和諧的文明海洋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海洋也是一個具有巨大時空尺度的由物理、化學、生物、地質過程耦合在一起的複雜開放系統。海洋佔地球面積71%,它的平均深度是3800米,儲蓄了地球表面97.2%的水,提供了一個比陸地大300倍的生命生存空間。海洋是一個連續的整體,相對陸地來說,它又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系統,它的整體性、區域性、開放性構成了海洋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徵。海洋是一個生物多樣性的世界。
  • 海洋面積佔71%,地球為什麼不叫水球?地球沒有多少水
    地球從這個角度看,整個地球幾乎全部被海洋所覆蓋。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它的面積可達1.8億平方公裡,佔到了地球總面積(5.1億平方公裡)的三分之一還多。除了太平洋,地球上還有3個大洋,分別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 地球生命真的誕生於海洋嗎?科學家:也可能來自小行星!
    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第一個生命誕生於海洋,是偶然事件,而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實際上是由小行星帶到地球上來的。相對而言,生命誕生於海洋的可信度比較高。我們知道,生命的本質就是蛋白質,蛋白質是所有生命的基本材料。毫無疑問,地球上水的存在為化學反應提供了天然的溶劑,而蛋白質則順利成章地誕生了。
  • 《海洋文明小史》:開啟跨越時空的海洋之旅 |書訊
    儘管地球表面的 70% 都被藍色的海洋覆蓋,但一直沒有人從海洋視角講述世界的歷史、人類的故事。
  • 海洋覬覦大陸
    從漢朝到明朝的中國君主,雖然都知道,在遙遠的地方有一些別樣的人類形態,但是,那些遙遠的人類形態僅僅意味著稀奇與異趣,它們並不影響華夏的文明秩序與現實生活。同樣,西方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了中國,但中國同樣沒有觸動西方的生活節律。可以說,近代以前的人類歷史,只有歐洲史、亞洲史或其他的區域性歷史,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世界史。嚴格意義上的世界歷史,是從海洋覬覦大陸開始的。
  • 海洋和陸地面積互換,世界會發生啥變化?西瓜視頻滿足你的好奇心
    小夥伴們都知道地球是由海洋和陸地組成的,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要大,那麼,如果把海洋和陸地互換一下,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因為陸地面積比較大,所以大陸內部地區根本就不會與水汽接觸,這樣就會造成大陸內部地區可能幾千年都不會下雨。受陸地高氣壓的影響,即使是沿海地區,冬季也會受到強大的寒潮,經歷過2008年寒潮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寒潮的恐怖。
  • 地球海洋面積佔71%,地球為什麼不叫水球?木衛二:那我呢?
    圖示:地球  從這個角度看,整個地球幾乎全部被海洋所覆蓋。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它的面積可達1.8億平方公裡,佔到了地球總面積(5·1億平方公裡)的三分之一還多。除了太平洋,地球上還有3個大洋,分別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地球上的海洋的面積總共3.6億平方公裡,佔到了地球面積71%。因此從太空中望去地球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藍色星球。  既然海洋佔到了地球總面積的71%,佔據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那麼地球為什麼不叫做「水球」呢?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地球」這個名字的由來吧!  地球這個詞源自英語中的「Earth」。
  • 海洋為什麼這麼貧瘠?
    在地球上,海洋約佔地表總面積的71%,陸地只有約29%,但據統計,80%的地球物種生活在陸地上,只有15%的物種生活在海洋中,剩下的5%生活在淡水中,陸地上的物種數量比海洋的多五倍多!按理說,物種的生存會受空間的限制,海洋面積廣闊,為什麼海洋的物種沒有陸地上多呢?這事說來話長。其實五億年前,在地球地質歷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 太平洋之中的史前文明神秘大陸——姆大陸
    在所在的地球其實已經誕生了45億年,而地球在誕生5億年之後經過冷卻穩定,慢慢的就孕育出了生命,不過那個時候的地球好像還沒有大陸板塊的學說,也許那個時候的地球只是完整的水球,被水淹沒的星球,但是後來經過地質的變化活動之後,慢慢的就出現了大陸,而古老時期形成在大陸其實跟我們現在所說的七大洲有很大的區別
  • 海洋佔地球總面積的71%陸地佔29%如果調換一下資源更豐富嗎
    如果,地球的陸地面積與海洋面積交換一下,或者二者的比例變化的幅度超過一定範圍,不但人類出現不了,即使出現,也創造不出高級文明來。正是這塊大陸漂移到南極,吸納儲存大量的水,使海平面降低,大量的海底生物才能遊走陸地。由於南極大陸的存在,地球的溫度穩步降低,恐龍等大型動物和高大喬木慢慢絕跡,人類等身材比較矮小的物種,開始統治陸地。3、假使南極是海洋,北冰洋是陸地南極洲如果是海洋,地球的重力會失衡,地球旋轉不穩,會引發更多的地震和火山活動。
  • 地球海洋裡會進化出智慧生物嗎?
    我們的地球71%是海洋,21%是陸地,生命誕生於海洋,人類卻是誕生於陸地,那麼面積更廣闊的海洋有可能產生其他智慧生物嗎?地球生物——從單細胞生物進化到人類經過了30多億年,但人類文明從文字的出現到現代科技大發展,只經歷了短短的5000多年。如果把地球從生命誕生到現在定義為一年,那麼人類最早的祖先古猿則誕生在這一年的最後一天的18點30分左右,人類文字誕生的文明則是在這最後一天最後一分鐘即23時59分30秒才出現。
  • 海洋出現「五個大陸」!最大面積達672834平方公裡,還在繼續增長
    當然這裡引用一下是說明我們地球會出現「新大陸」,當然這種大陸如果形成了,那肯定是適合人類居住的,不過這種分裂出來的大陸也不太穩定。而這個大陸整體上來說「真正的」大陸,而根據俄羅斯科學報指出,最近科學家們又發現了5個「新大陸」,這些大陸有點不一樣,但是面積可以說是非常大,同時這些大陸還在膨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