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abatic"的含義: 從參數"浸漸"的量子演化到熱力學的絕熱過程

2021-01-14 中國物理學會期刊網

最近, 趙凱華先生在《物理》上發表了一篇行文優美的文章[1], 「Adiabatic」一詞在物理學中的用法和含義, 進行了歷史性闡述, 釐清了它是如何從熱力學中的「絕熱」演變為量子理論中「無限緩慢(浸漸)」的. 趙凱華先生是在經典力學和舊量子論的框架中闡釋「浸漸」的含義, 引用的文獻大多是上一世紀20年代以前的文獻, 有人也會誤以為這只是故紙堆裡的舊故事. 但事實並非如此. 趙凱華先生的分析可以在現代量子力學框架中更加明晰地重新闡述[2,3], 對當前量子熱力學前沿問題的研究有現實意義[4—6].


為了說明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絕熱(浸漸)過程如何對應熱力學中的「絕熱」過程[2,3], 我們先介紹量子絕熱定理: 給定一個量子系統, 其哈密頓量H =H [R(t)]依賴於一組緩慢變化的參數R(t). 它的一個典型例子是自旋為1/2的粒子在緩變的磁場中進動. 如果體系參數變化足夠緩慢, 不足以激發不同的瞬時本徵態間的躍遷. 初始時刻處於第n 個瞬時態|n(t=0)>上, t 時刻將保持在具有相同序號緩變瞬時態|n(t)>上, 能級序號n 是一個絕熱不變量. 以諧振子勢阱中粒子運動為例, 量子絕熱(浸漸)定理可以用圖1(a)形象說明.


接下來, 考慮多個無相互作用粒子處在諧振子勢阱中, 阱寬變化導致一個量子絕熱(浸漸)過程. 讓幾個粒子分布在諧振子的不同能級上, 也不必是熱平衡態. 例如, 基態上有2個粒子, 第一激發態上有2個粒子, 第二激發態上有1個粒子, 等等. 因為諧振子勢阱的浸漸改變不引起瞬時態之間的躍遷, 從而不會改變粒子在不同態之間的布居[見圖1(b)], 因此, 馮·諾依曼(von Neumann)熵為


在量子絕熱(浸漸)過程中, 馮·諾依曼熵不依賴於時間, 是一個動力學不變量. 其中pn 代表不同能級上粒子布居的機率, k 是玻爾茲曼常數. 對於熱平衡態, 要求粒子在各能級上的分布滿足正則性的要求, 即是一個玻爾茲曼分布, 信息熵就是熱力學熵. 因此微觀的量子浸漸過程必然導致熱力學熵不變. 在統計熱力學的意義下, 這就是一個熱力學的可逆絕熱過程.


圖1 (a)處在寬度緩慢變化(特徵寬度由l(0)變到l(t))的諧振子勢阱V(x)=x2/l(t)2 中, 在第一激發態能級的單粒子將繼續保持在這個能級上; (b)處在寬度緩慢變化的諧振子勢阱中的多粒子系統, 粒子在各個能級分布的布居數保持不變


上述分析的一個直觀宏觀熱力學圖像如圖2(a)所示. 在由活塞封閉的容器中, 充滿處在熱平衡的氣體, 當我們足夠緩慢地拉動活塞, 使得容器體積變化的每一個時刻氣體都處在瞬時熱平衡態上(準靜態過程), 體系的熵是不變的. 這個過程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 是絕熱的. 這種宏觀熱力學的絕熱過程完全對應於無限深勢阱寬度緩慢變化的量子力學浸漸過程, 如圖2(b)所示.


圖2 處在封閉容器中熱平衡氣體的準靜態過程(a), 可以和無限深勢阱寬度緩慢變化的量子力學浸漸過程(b)對應


為了更加定量地討論量子力學浸漸過程和熱力學絕熱過程的對應, 我們粗略地介紹一下量子熱力學的基本思想.根據浸漸變化的哈密頓量H =H [R(t)]瞬時本徵態對應的本徵值En(t), 體系瞬態內能E(t)=∑En(t)Pn(t), 其中Pn(t)是第n 態上粒子布居的機率. 因而體系內能的改變[5]dE(t)=dQ +dW 可以分為熱產生(或熱交換)

和對外做功


前者是由於參數改變引起的內部能級躍遷, 產生了熱交換; 而後者是由於參數改變(如拉動活塞改變勢阱寬度導致能級改變), 導致對外做功. 對於量子力學的「浸漸」過程, dpn= 0, 沒有能級躍遷, 粒子布居數不變, 從而分布機率不變, 沒有熱交換(dQ=0), 自然對應於熱力學的絕熱過程. 按照上述功與熱的量子力學劃分, 我們可以嚴格定義各種「量子化」的熱力學循環過程, 建立量子熱力學的基本框架, 這對理解有限系統、有限時間多粒子統計熱力學過程是有裨益的[5].


最後需要指出, 並非所有的熱力學絕熱過程都可以由微觀的量子浸漸的微觀過程來實現. 可以存在這樣一個過程, 系統變化得非常快, 量子「絕熱(浸漸)條件」不成立, 產生內部激發. 但是, 讓做功物質與環境完全隔離, 沒有熱交換, 這樣一個宏觀上的熱力學絕熱過程, 微觀上並不是量子浸漸過程. 可以猜測, 由量子浸漸過程實現的熱力學絕熱過程通常是可逆的, 否則是不可逆的. 因為從微觀角度看, 內部非「絕熱」激發不可能是一個可逆過程. 特別是, 如果系統的初態不是熱平衡態, 當初態具有量子相干疊加,系統的「熱力學」表現出非常奇異的行為[6]. 研究做功物質的量子行為如何影響物理體系的熱力學, 是目前物理學發展的一個前沿研究領域———量子熱力學, 其中最重要的一步, 就是釐清熱力學中的「絕熱」與量子「浸漸」的關係.


以上的討論主要是對趙凱華先生的精彩論述加以補充, 但願不是狗尾續貂、並多少能激發讀者對量子熱力學前沿研究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趙凱華. 物理, 2010, 39:54 [Zhao K H.Wuli (Physics), 2010, 39:54(in Chinese)]

[2] 湯川秀樹(主編). 量子力學(I),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 366—371 [Yukawa H. Quantum Mechnics(1).Iwanami Shoten, Publishers (巖波書店), 1972. 356—364 (in Japanese)]

[3] 孫昌璞, 張芃. 量子絕熱近似理論與Berry相因子. 見:量子力學新進展(第二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21—86 [Sun C P,Zhang P. Quantum Adiabatic Approximation and Berry's Phases. In: New Progressin Quantum Mechanic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21—86 (in Chinese)]

[4] Gemmer J, Michel M, Mahler G. Quantum Thermodynamics. Berlin: Springer, 2010 2nd Edition

[5] Quan H T, Zhang P, Sun C P. Phys. Rev. E, 2005, 72:056110 ; Quan H T, Liu Y X, Sun C P et al. Phys. Rev. E, 2007, 76: 031105

[6] Scully M O, Zubairy M S, Agarwal G Setal. Science, 2003, 299: 862; Quan H T, Zhang P, Sun C P. Phys. Rev. E, 2006, 73:036122; Quan H T, Wang Y D, Liu Y et al. Phys. Rev. Lett., 2006, 97: 180402

相關焦點

  • 獨領風騷,中國"人造月亮"光明喜人。面對自然規律,是利是弊?
    、從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2、到2022年3顆「人造月亮」將發射升空,並進行從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實驗。一、天上已經有月亮了,再造一個是什麼道理?造一個"人造月亮"掛在天空上,這個想法絕非是中國科學家首次提出來的。其實,這個想法和做法世界上個別國家的科學家早有之。赫爾曼、奧伯特。
  • 溫哥華公園裡的那麼多"野兔",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那這些兔子是從哪兒來的呢?溫哥華公園管理局(簡稱VPB)表示,兔子和公園有一段歷史故事。VPB生物學家Nick Page說,這些兔子已經在公園生活了15年之久。大家的想法都一樣:兔子在這裡既能回歸自然,又能找到同類。如今,兔子已經成了傑裡科海灘公園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 中國科考馬裡亞納海溝再獲新突破,"海鬥一號"首次完成萬米潛。
    他於關島當地時間26日7時52分(即北京時間5時52分)成功地下潛到了世界海洋的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海淵"底部,並於當地時間26日上午成功的返回到了水面,這是人類第二次探底馬裡亞納海溝。值得讚許的是卡梅隆是單槍匹馬獨自潛到「地球最深處」的第一人。據此次活動合作方"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介紹說:卡梅隆約兩小時後潛至10929米的深處,探底了馬裡亞納海溝。
  • 添了這對雙胞胎女兒,一瞬間張杰的評論開始"炸"了!
    全面3折,還包郵費,4天就可以到中國用戶的家。怎麼進家園商城?長按下圖二維碼,後"識別圖中二維碼"可直接進入"家園商城",或(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搶購區)騙錢不發貨還能活到現在?)2、我們一般都當天發貨,有的時候物流更新會慢請不要擔心。除海外直郵商品外(非中國大庫中轉或保稅區),中國大多數城市一般4,5天左右可以收到。如果過一周還沒到,可以把收貨人姓名和手機號發到客服微信:cakefu1   會幫您查詢的物流。
  • 中科院2nm晶片研究突破瓶頸獲得成功,"無芯"之痛將為期不遠。
    說到晶片,中國人心裡就會有一種隱隱約約的痛,而且這種痛讓人很勵志。因為,美國和他的一些所謂"鐵哥們",就是用這把"鹽"來擦抹我們這處已經受傷的傷口,也正因為我們的晶片研發落後,才讓這痛很難癒合。每當說到晶片,我們就會很自然地聯想到這樣一個計算單位——納米(nm)。比如:華為的海思990 5G SoC晶片就是用7nm工藝製程生產的晶片。在這裡所說的納米就是長度尺寸單位,也就是說:在晶片上計算的尺寸越小,它的生產工藝難度就會越大。
  •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科學家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摘除一種產生透明生物的色素基因,產生了基因變化的魷魚胚胎。研究小組使用 CRISPR-Cas9來"去除" Doryteuthis pealeii中的基因,從而消除眼睛和皮膚細胞中的顏色。
  • [喜訊] 強烈祝賀藍旗魚品牌創始人"藍狼"成功路亞真正的"藍旗魚」!
    以下是中國國慶當天,"藍狼"發自澳大利亞聖誕島的實戰情報。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隨意,精彩圖文附後,歡迎品讀!經過幾次連續跳躍後,它又扎入水中,輪子洩力幾乎是鎖到死就這樣極其痛苦的搏鬥了近一個小時,我到極限了,思想開始出現鬆動了,我想放棄了,不可能釣得起來,這樣的裝備是不可能和它戰鬥的,朋友不斷的鼓勵我,給我打雞血!一定要拿起來!一定要拿起來啊!
  • "北境"就是在加國?《權力的遊戲》中的鐵王座在加拿大小鎮被發現!
    尋獲王座的幸運兒是Birgit Sharman女士和她的丈夫,她是滕不勒嶺世界地質公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副園長。Birgit告訴大家,要想找到鐵王座,就在52號公路上行駛到距離滕不勒嶺以南20公裡的地區,路過Core Lodge路上的Peace River煤礦岔道,往前再開1公裡,右側會出現一個出口,王座就在那裡。其實在這次尋寶遊戲的活動頁面上,劇中的馬泰爾親王已經給大家做了一個小小的遊戲劇透。
  • 中國科大建立並實驗驗證絕熱開放系統的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
    我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熱力學領域中取得重要研究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黃運鋒、崔金明等人與巴西合作者建立了絕熱開放系統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在量子絕熱過程和熱力學絕熱過程之間建立了聯繫,並基於囚禁離子進行實驗驗證。
  • 嫦娥四號在探索"秘境中的秘境"時,在月球的背面究竟看到什麼?
    該盆地的直徑大約2500公裡,深度為13公裡左右,從坑底最深處到最高處的落差竟然達到大約16公裡左右,這是迄今為止太陽系內已知的最大、最古老的撞擊坑。其90%的面積都分布在月球背面,只有一小部分在月球正面。令人高興的是艾特肯盆地保存了原始月殼的巖石。這對更全面地收集這個區域巖石數據,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月球的組成,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 "冰海天使"繁殖過程被拍下 過程十分優美罕見
    "冰海天使"繁殖過程被拍下 過程十分優美罕見時間:2017-09-07 14:59   來源:巴山財經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冰海天使"繁殖過程被拍下 畫面罕見來源:巴山財經 據catersnews網站9月6日報導,在俄羅斯北部的北冰洋上的一個群島水域,海洋生物學家AlexanderSemenov
  • 量子通信(原理及最新進展)
    而基於"量子不可分割"和"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的量子力學基本原理,量子密碼技術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密碼解決方案。而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信息編碼、信號傳輸巧探測等過程基於量子態的通信方式也彼稱為量子通信。
  • 科學家建立絕熱開放系統的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等人與作者合作,建立了絕熱開放系統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在量子絕熱過程和熱力學絕熱過程之間建立了聯繫,並基於囚禁離子進行實驗驗證。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pj 量子信息》上。
  • 解構LCD、OLED與量子點基本原理
    如果要再增加 RGB 顏色則可以使用藍色發光二極體(BLED)為背光源,如圖五 ( d ) 所示,經由液晶面版呈像,並且將量子點直接印刷在面版上形成不同的次像素取代彩色濾光片,受到藍光背光模組的照射,紅色的量子點吸收藍光會發出紅光,綠色的量子點吸收藍光會發出綠光,藍色的量子點吸收藍光會發出藍光,其中藍色的像素因為和背光模組顏色一樣因此可以不使用藍色的量子點
  • 我科學家建立並驗證絕熱開放系統的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等人與作者合作,建立了絕熱開放系統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在量子絕熱過程和熱力學絕熱過程之間建立了聯繫,並基於囚禁離子進行實驗驗證。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pj 量子信息》上。近年來,量子技術的發展使得精確製備和控制量子系統成為可能。那麼,在量子尺度下熱力學定律是否依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