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14: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青春江岸
關注了解最新資訊
@2035
遇見未來的自己
江岸區少先隊員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主題活動自開展以來,收到了中小學隊員們的踴躍投稿。從關注自身的成長和蛻變,到暢想2035年科技方面的巨大飛躍,隊員們的思路愈加開闊,腦洞大開,盡情繪製未來圖景。瞧,2035年機器人漸漸普及,為交通、科研、農業、社會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生活更加便捷,處處彰顯著智慧......
趣味十足、創意無限的作品,飽含了隊員們對科技創造的憧憬,對祖國騰飛的希冀,以及向著夢想前行、創造美好未來的決心。
新建小學 五(2)中隊
劉宇曦
「習爺爺告訴我們青少年:學好文武藝,報得祖國!現在的我在奮發讀書。2035年,我會通過自己刻苦地學習成為一名研究生,在大學裡認真研究我自己的科研課題:低能耗無介質技術。讓低能源環保生活造福人類!大家看:2035年,我們的交通工具坐上了太陽能飛行汽車;生活中「全息投影技術」讓大家的生活學習更加生動有趣;還有很多的技術領域,等待著我去不斷努力學習,探索科技的奧秘。同學們,期待和大家在美好的2035相遇……」
京漢學校 四(5)中隊
何馨悅
「2035年,中國社會科技、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而我已經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健康顧問,提高大家對健康的認知。我端坐在鏡頭前進行健康直播:優質蛋白的選擇,膳食纖維的種類,多種維生素的攝取方式……我要用科技知識來提高人民群眾對健康飲食的認知程度,最終實現健康中國的總目標。」
實驗博雅小學 三(4)中隊
張佳文
「我利用輕質黏土和3D列印技術以及木工拼接,做出了對未來校園的規劃。在2035年,我們的校園規劃將出現一個特別的博雅機器人。他的眼睛裡有多個攝像頭對校園進行實時監控,還能智能識別每一個人的信息,一旦發生安全問題,他就會立刻報警通知執勤老師。在樹叢中,我們還設置了一些聯動裝置,比如智能滅火器。一旦攝像頭拍攝到火災畫面,就會自動開啟滅火,保證大家的安全。」
育才怡康小學 四(3)中隊
遊子曦
「我乘著時光機在時光隧道上行走,恍然間,我看到了2035年的自己駕駛著飛機,正在給田地灑農藥;我看到北鬥120號飛向月球;我看到小孩子們在天空花園中玩耍,在陸地上和機器人遊戲......」
實驗博雅第二小學 二(2)中隊
宋梓瑤
「到了2035,人們的生活質量將不斷提高,地球上的人口也會越來越密集!我們不要人擠人,我們不要失去美麗的大自然!我們將利用高科技創建新的生存環境:在這裡碧波晴空,海天相連。我們與動物和諧相處。我們利用現代化的新能源創造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高科技未來城市。讓我們新一代的少先隊員們一起見證祖國的蓬勃發展,為祖國的未來貢獻一份力量!」
瀋陽路小學 二(2)中隊
李錦程
「今年是2035年,我終於實現了自己孩童時的夢想。我帶著對中國科技創新的憧憬,帶著對偉大中國夢的嚮往,在武漢大學中深造學習。我驚嘆於中國的科技,中國的發展,中國人的創造。我想:滄海桑田,歲月變遷,唯獨它永恆——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育才高級中學 高一(1)班
孔繁一
「在14年後29歲的我應該會成為一名自由插畫師,在那個時候,科技應該會飛速發展,像現在的熱門話題,賽博朋克一樣,那個時候,人們的思想開闊、包容,很多小眾的愛好也會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furry,無人機、全息投影應該運用得比較廣泛了。社會安寧和諧,人們包容互助,這就是我設想的2035。在那時再回望現在,15歲的我還在高中渴望有一個優秀的學業和一個美好的生活,儘管現今仍舊在新冠的侵擾下,國家處境艱難,但我希望祖國能夠早日打敗疾病的困擾,一如既往的正常快速發展,這樣的話,我國的科技發展在2035年時一定比我想像中的更發達。」
更多作品
育才高級中學 高一(1)班 王悅
育才怡康小學 六(1)中隊 馮諾恩
育才怡康小學 四(3)中隊 楊沐菡
實驗博雅第二小學 二(3)中隊 吳悠悠
實驗博雅第二小學 二(3)中隊 胡軍濤
實驗博雅小學 二(2)中隊 熊凱彤
實驗博雅小學 四(2)中隊 葛雨軒
瀋陽路小學 二(1)中隊 範雙源
瀋陽路小學 二(8)中隊 王樂優
新建小學 四(1)中隊 吳彥琪
輔導員寄語
京漢學校大隊輔導員 陳莉康
「五年規劃」正以其神奇的力量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帶給中國和世界越來越多的驚喜。
為了幫助隊員們更好地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了解「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我校開展「新藍圖 新夢想」主題隊日活動,組織隊員學習「兩會」精神,觀看「紅領巾相約2035」雲隊會,鼓勵隊員們描繪2035的藍圖,暢想2035的美好生活。通過網絡交流、電子板報、作品展示等活動,隊員們更加關心祖國發展與未來,更加堅定高舉隊旗跟黨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在少先隊這所大學校裡立志向,修品行,練本領。
原標題:《「紅領巾」暢想2035@未來的自己——科技騰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