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邊緣計算選擇合適的控制器硬體?

2020-12-06 控制工程中文版

工業計算機提供了不同的處理能力、各異的外形尺寸,以及在新應用程式或老舊系統中實施邊緣計算策略時工程師必須考慮的認證。

雲連接的工廠中,邊緣計算具有許多優點。利用就地控制器採集過程數據,並在將其發送到雲端之前進行分析,工程師可以在人機界面(HMI)上將生產數據可視化、監控機器運行狀況、調度預測性維護以及最小化數據上載成本。邊緣計算還嚴重依賴於網絡、軟體、算法和通信協議,例如消息隊列遙測傳輸(MQTT)、高級消息隊列協議(AMQP)或OPC 統一架構(UA)。

控制器硬體是邊緣計算中經常被忽視的一個因素。雖然邊緣計算能否成功,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但在某種程度上應用是否可行取決於硬體。安裝高質量的、基於PC 的控制器非常重要,它們可以處理在設計和調試新的物聯網(IoT)機器時至關重要的高級數據採集、處理和雲通信任務。在改造具有邊緣計算功能的傳統設備時,開放的、基於PC 的硬體更為重要,傳統的設備往往需要額外的步驟來獲取工廠數據。

因此,在選擇合適的邊緣計算設備時,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包括:

設備能夠安裝在狹窄的控制櫃中;

外殼材料的質量;

處理能力;

在CPU 核之間分配任務的能力。

合適的硬體,也可能因應用而異。了解可用選項,是確保成功實施邊緣計算項目的第一步。

處理能力和定製

用於邊緣計算的控制器,必須能夠處理大量數據,同時還能完成其它自動化任務。現在的工業計算機(IPC),可提供多層次的處理能力和內存,確保每種應用和價位都有適當的硬體。IPC 應提供靈活性,以便定製如何使用可用的處理器內核。

圖1 :除了滿足邊緣計算需求之外,超緊湊的IPC 還可以簡單地用作附加網關設備或執行機器控制。本文圖片來源:倍福

邊緣計算設備通常可以採用從單核到4核的各種處理器, 速度從400 MHz 到1.6GHz 不等。多核IPC 和嵌入式計算機具有更高級的選項,4 到40 個內核,速度為2.2GHz。

在審查這些規格時,選擇合適的自動化軟體也很重要,以便用戶將特定任務分配給某個內核,並使CPU 以最高效率運行。這還能確保IPC 可以在同一個設備上執行多任務並容納更多功能。例如,利用4 核CPU,在核0 上運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核1 上運行運動控制, 在核2 上運行HMI,這樣,工程師就可以在核3 上運行邊緣計算活動。

就地數據存儲和RAM 功能也規格各異。一些IPC 可以提供從512 MB 微型SD 卡到960 GB 的固態硬碟驅動器,還可選擇在需要時添加第二個存儲設備以獲得更大的空間,以及從1 GB 到64 GB 不等的DDR4 RAM。另一方面,功能更強大的IPC 可提供高達1 TB的DDR4-RAM EEC 或者在3.5 英寸的硬碟上提供4 TB 甚至更大的存儲容量。與處理能力一樣,特定應用決定所需的存儲量。例如,具有先進視覺系統的尖端裝置需要更多的內存和處理能力,而不太複雜的項目則不需要。

在新建的邊緣計算應用中, IPC 可能會控制機器、生產線,並根據實時過程數據進行分析和校正。在改建裝置中,實現這種級別的控制需要進行升級,對於希望收集和利用更多過程數據的工程師來說,這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如果沒有淘汰更換政策,IPC可以輕鬆地從傳統現場總線和 PLC 收集數據,使用高級算法對其進行過濾和分析,並將所需信息發送到雲端。

外形和材料選擇

邊緣設備必須適合於工廠環境和外殼。根據所製造產品的不同,生產環境可能非常熱,也可能非常冷,現有控制櫃通常無法容納更多熱量。採用外形緊湊的IPC 和嵌入式計算機,可以承受極端溫度並支持多種應用類型。

圖2 :IPC 提供了不同的處理能力、各異的外形尺寸,具有機櫃安裝和DIN 導軌安裝選項,適用於各種邊緣計算應用。

例如,帶有堅固金屬外殼的IPC 可以集成到各種空間中,可選擇機櫃安裝或DIN 導軌安裝。堅固耐用的金屬結構,確保其可以在更多的工廠環境中使用,如果配備合適的散熱器或風扇時,它還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外殼過熱的風險。此外,選擇適當的處理器還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溫帶來的風險。多種連接器埠,如千兆乙太網、USB 2.0 和3.0,DisplayPort(視頻電子標準協會連接器標準),以及可擴展的存儲器和RAM,使這些IPC 成為優秀的邊緣設備,可用於需要最高性能的新應用以及需要邊緣功能的現有系統。

在實施新的控制系統時,嵌入式計算機還提供了其它好處。這些DIN 導軌安裝的控制器,可直接連接到控制櫃中的輸入/ 輸出(I /O)模塊,進一步減少所需的硬體空間和布線要求。配置了工業級塑料或金屬外殼的嵌入式PC,運行時具有最小的散熱量,運行溫度可高達50℃,低至-25℃。

對於希望升級或實施新的基於PC 的控制系統的工程師來說,投資改造機櫃所需的最小努力是值得的。然而, 對於那些希望增加數據採集和分析功能的人來說,如果無法對系統架構進行根本性改變,則可以通過IPC 提供一個具有多種選擇的解決方案,以近乎即插即用的方式滿足應用需求。

圖3 :嵌入式計算機直接連接到I/O模塊,可提供出色的邊緣計算選項,來控制機器和系統、分析數據並將數據從邊緣發送到雲端。

認證和軟體協助

要確保工程師努力的方向正確,需要及時檢查硬體、軟體和網絡因素,但他們可能會遇到相似的選項,難於抉擇。此時, 檢查產品認證和軟體功能,也許可以打破僵局。

根據所用雲服務的不同, 經微軟Azure 認證的IPC 或經亞馬遜網絡服務(AWS)認證的控制器,可以提供更好的選擇。具有多個認證的控制器,旨在確保雲服務發生變化時,工程師無需對硬體進行更改。基於PC 的控制器非常適合公共和私有雲系統。

此外, 基於PC 的控制器為邊緣計算應用提供最佳的作業系統和處理能力。工程師應確保任何邊緣設備都支持微軟的Win 10 物聯網作業系統,並且能夠應對未來可能的升級。邊緣計算的目標是未來的持續改進。通過選擇合適的軟體和硬體,成功實施邊緣計算可以提高機器性能,減少停機時間,提高產量,並儘可能確保工廠的高效和競爭力。

END

本文來自於《控制工程中文版》(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2019年08月刊《封面故事》欄目,原標題為:硬體功能如何影響邊緣計算的成功實施?

本期雜誌

喜訊:《控制工程中文版》小程序上線,點擊此雜誌封面即可打開小程序閱讀過往雜誌。

相關焦點

  • 如何評估和選擇工業控制器——PLC、PAC、IPC還是邊緣控制器?
    4邊緣可編程工業控制器(簡稱邊緣控制器)內置PLC/PAC 功能,但結合了高級編程和安全選項、本地可視化和廣泛的通信功能,就像PC 一樣。在為應用選擇控制器時,通常會有多個可行的答案。可以選擇流程圖或滿足IEC 61131 標準的程式語言對某些邊緣控制器進行編程(圖3)。邊緣控制器可以直接替換現有的PLC/PAC 應用,也可以直接應用於新項目。▎圖3 :邊緣可編程工業控制器,包括傳統的以OT 為中心的控制器功能,還集成了以IT 為中心的網絡和移動技術。
  • 跨越邊界 深入雲端-邊緣控制器助力IIoT解決方案
    為了能充分利用接入工業物聯網中的工廠,必須將機器和設備接入雲服務端,這就需要用到邊緣控制器。 繞不開的邊緣計算        在介紹邊緣控制器之前,需要先了解邊緣計算。而邊緣控制器正是位於IT和OT之間的一個物理接口。 什麼是邊緣控制器?       邊緣控制器,是將匯總數據發送到雲端的硬體。這類硬體作為通往雲端的最後一層物理實體,是機器層OT和雲端IT解決方案的接口。其中OT包括用於實時監測控制設備、生產過程及事件的硬體和軟體。
  • 集和誠科技的KAGO系列邊緣控制器詳解
    邊緣控制器在邊緣計算中的作用詳解 邊緣計算作為雲計算的一項重要補充,在構建互聯工廠中的作用正越來越受到重視。 為了讓您對邊緣控制器這一新的控制器類型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今天就以集和誠科技的KAGO系列邊緣控制器為例,以KAGO邊緣控制器工作拓撲圖為引,來揭開邊緣控制器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邊緣計算 邊緣計算並非是一個新鮮詞,早在2003年邊緣計算的概念就已經被提出!
  • 如何應對邊緣計算的四大挑戰
    ● 在選擇技術、合作夥伴或流程時,請根據利用它們滿足其他未來邊緣計算需求的能力對它們進行評估。位 置IT組織通常知道如何管理和利用有限的一組數據中心(例如,他們自己的、主機和雲提供商的),並且他們通常知道如何管理大量的終端用戶設備(筆記本電腦、行動電話等)。
  • 從雲計算+邊緣計算的角度看工業物聯網
    由於計算能力更強,傳感器輸入和存儲的歷史數據更多,一個更強大的邊緣計算設備可以評估對整個系統的影響,並確定幾個可能的響應並計算結果,並採取最佳的行動方案或通知運營商的最佳選擇。而直接的傳感器/報警組合沒有具有板上數據聚集和處理的邊緣計算設備的更大圖像視角,邊緣處理引擎可以評估從所有連接的傳感器接收到的數據,並基於預先確定的優先事項。
  • 研華推出WISE-5000 工業物聯網邊緣控制器
    隨著設備智能化趨勢加快,研華工業物聯網邊緣控制器WISE-5000系列融合PLC控制技術與PC信息化技術,將PLC控制器、PC、網關,運動控制、I/O數據採集、現場總線協議、機器視覺、設備聯網等多領域功能集成於同一控制平臺
  • 什麼是邊緣控制器?是IPC+PLC+網關嗎?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輸配電網訊:邊緣計算作為雲計算的一項重要補充,在構建互聯工廠中的作用正越來越受到重視。邊緣計算實現了數據在網絡邊緣側的分析、處理與儲存,不僅減少了對雲端依賴,也提高了數據的安全性。
  • 對於邊緣計算的要求是什麼
    邊緣計算將網絡邊緣上的計算、網絡與存儲資源組成統一的平臺為用戶提供服務,使數據在源頭附近就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這種模式不同於雲計算要將所有數據傳輸到數據中心,繞過了網絡帶寬與延遲的瓶頸,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如何理解邊緣計算 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給網際網路產業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也對計算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 在計算邊緣尋求平衡
    我們已經開始遷移到社會採取聯網,雲(以及任何霧化技術)的網絡優勢,以及最新一代的生活惠及每一個人的硬體功能矩陣「聰明」的方式。 變革的步伐只會以速度和決心增長。遷移的破壞性方面涉及為解決所涉及的各種應用空間而創建的許多不同解決方案之間的競爭。 由於需要制定有關應用程式的條例和標準,這些競爭空間的緊張局勢變得更加困難。
  • 「輕鬆入門」邊緣計算是幹什麼的?
    IT方向延伸,並推出其解決這些問題的邊緣計算方案。簡要理解邊緣計算的維度1.控制與計算的不同視角看邊緣計算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控制與計算的不同,1臺AGV小車沿著路徑運動,它運動的精度和速度由一個控制器來實現即可,這裡的控制器採集物理的速度、位置信號,並對運動的速度、位置進行動態的調整,但是,100臺AGV小車在工廠裡分布,然後如何最短路徑
  • 比特大陸發力邊緣計算,詳解終端AI晶片BM1880
    近日,比特大陸又將推出其邊緣計算晶片BM1880,用於前端圖像、視頻、語音、自然語言等等深度學習硬體加速。邊緣計算與雲計算想必雲計算大家都不陌生,雲計算又可稱之為「集中式」計算系統。在雲計算系統當中必會構建一個具有強大運算處理能力的雲端中心,用戶們可以將自己的本地的複雜數據通過網絡傳輸到雲端,藉助雲端強大的運算執行能力來快速完成數據的處理任務。
  • 邊緣計算時代FPGA擁有無窮的潛力
    為了進一步進行保護,可以為同一個設計創建多個實例,以便於產生不同但等效的版本,從而使攻擊變得更加困難。Manoj Roge 講到:「邊緣計算目前及未來都將保持多年的活躍性並不斷發展。人們希望實現可以快速部署的、優良的解決方案。FPGA 支持硬體解決方案不必鎖定當前的最終實現手段。在 5 到 7 年內,當 ASIC 變得更高效時,我們可能會看到二者的融合。
  • 邊緣計算是什麼?下一次信息技術的變革
    邊緣計算將網絡邊緣上的計算、網絡與存儲資源組成統一的平臺為用戶提供服務,使數據在源頭附近就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這種模式不同於雲計算要將所有數據傳輸到數據中心,繞過了網絡帶寬與延遲的瓶頸,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如何理解邊緣計算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給網際網路產業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也對計算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 一文了解邊緣計算和邊緣AI
    總之,單純依靠雲計算這種集中式的計算處理方式,不足以支持以物聯網感知為背景的應用程式運行和海量數據處理。在這種應用背景下,邊緣計算應運而生。它與現有的雲計算集中式處理模型相結合,能有效解決雲中心和網絡邊緣的大數據處理問題。邊緣計算是雲計算的一種補充和優化。
  • 中興通訊邊緣計算硬體平臺OEP600獲2018-2019年度MEC技術創新獎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近日,中興通訊聯合英特爾共同推出的邊緣計算硬體平臺OEP600 (Open Edge Platform 600)榮獲2019年MEC技術與產業發展峰會「2018-2019年度MEC技術創新獎」,充分展示了中興通訊在邊緣計算領域的創新能力與領先水平。
  • 中信建投邊緣計算電話會議紀要:未來發展路徑如何?
    要聞 中信建投邊緣計算電話會議紀要:未來發展路徑如何?但是相較於CDN,邊緣計算下沉的位置更深。由於物理距離的減少,自然邊緣計算相較於CDN時延進一步降低。我們認為未來CDN的演進方向之一是形成邊緣計算系統。第三,邊緣計算的架構。邊緣計算其實是邊緣雲,提供的是本地化的雲服務,核心設備是基於IT通用硬體平臺構建的邊緣計算伺服器,可能通過部署於邊緣DC,實現靠近用戶端的計算、存儲、分發等。
  • JITStack講解:什麼是邊緣計算?邊緣計算是靠近數據源的計算基礎
    近年來,年度生產力平均增長率為0.5%。由於很少有地方可以繼續改進運營,製造業組織不得不尋找新的方法來改善生產,績效和利潤。進入數字產業轉型時代利用信息技術創新,製造企業開始提高績效和生產力水平。雖然雲計算是產業信息化轉型的主要推動因素,但邊緣計算正在迅速成為工業物聯網(IIoT)目標的關鍵部分,以加速數位化轉型。
  • 邊緣計算和邊緣AI是什麼?兩者有什麼區別?
    qmaednc邊緣AI是指在硬體設備上本地處理的AI算法,可以在沒有網絡連接的情況下處理數據。這意味著可以在無需流式傳輸或在雲端數據存儲的情況下進行數據創建等操作。為了實現這些目標,邊緣計算可以在雲上靠深度學習生成數據,而在數據原點——即設備本身(邊緣)執行模型的推斷和預測。
  • 更適合邊緣計算的基礎架構:超融合
    而微軟在這一領域計劃在未來4年內大幅投入,在邊緣計算,物聯網領域將投入50億美元。同時他們已經發布了Azure IoT Edge解決方案,「將雲分析擴展到邊緣設備」,支持離線使用。希望聚焦於邊緣的人工智慧應用。谷歌軟體硬體同步進行,包括硬體晶片Edge TPU和軟體堆棧Cloud IoT Edge。
  • 邊雲協同風勢漸起,邊緣計算產業火勢撩燃
    何謂邊緣計算2.0?ECC將其定義為:包括雲邊緣、邊緣雲和雲化網關三類落地形態;以「邊雲協同」和「邊緣智能」為核心能力發展方向;軟體平臺需要考慮導入雲理念、雲架構、雲技術,提供端到端實時、協同式智能、可信賴、可動態重置等能力;硬體平臺需要考慮異構計算能力,如ARM、X86、GPU、NPU、FPG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