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謝幕臨近,這些關於它的謠言千萬別信

2021-01-13 全民較真


天宮一號發射伊始就說明了設計壽命和最終歸宿,而且在天宮運行的各個階段,最終會進入大氣層燒毀的消息是從沒有過隱瞞的,只是大家更加關注其與飛船的對接,以及航天員的生活等等,忽略了這個信息。


天宮超期服役2年半,其實這也並不特別。人類發射的太空飛行器中,這種超期服役的案例非常普遍。


天宮一號重回大氣層的時間中國一直在定期公布數據,毫無隱瞞。早在2017年5月4日,中國常住聯合國(維也納)代表團的一封照會中,就明確了天宮重回地球的時間窗口。並且從2017年3月開始,中國載人航天網站就開始公布「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軌道狀態每周公告」。到了2018年3月14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軌道狀態公告」變成了日報。


反海外謠言中心

天宮一號示意圖


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繞地球飛了37000多圈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即將重回地球,它將如何墜落?儘管中外科學界均發布了不少公開信息,但大眾看不懂,也不會看。只相信網上滿天飛的消息,比如:


天宮發射時沒說過會有殘骸墜毀

天宮超期服役不安全

天宮失控隨時可能墜毀到人煙密集的場所

天宮的數據查不到

……


這些誤區,大多是由於知識儲備匱乏,不了解歷史。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018年3月29日發布的消息,當日天宮一號運行在平均高度約196.4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188.5公裡、遠地點高度約204.3公裡、傾角約42.67度),預計北京時間2018年4月1日±1天再入大氣層[1]。下面列舉下實際情況與網絡流言的差異:


1. 天宮一號發射伊始就說明了設計壽命和最終歸宿


天宮一號是中國研發的目標飛行器,重達8.5噸,設計壽命為兩年,於北京時間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並在設計壽命的2年(2011-2013年)內先後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交會對接。


關於天宮最後的歸宿,其實多年以來一直都有明確的說法。


早在2011年9月29日天宮發射當日,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國際太空》雜誌主編龐之浩就介紹過,「天宮一號」完成任務以後,將由地面機構手動操作,墜落到南太平洋太空飛行器墳場,所以既不會造成在太空產生垃圾,也不會對地面造成威脅[2]。


2016年,天宮一號超期服役2年半並最終終止數據服務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再次表示,根據預測,天宮一號的飛行軌道將在今後數月內逐步降低,並最終再入大氣層燒毀[3]。


在天宮運行的各個階段,最終會進入大氣層燒毀的消息是從沒有過隱瞞的,只是大家更加關注其與飛船的對接,以及航天員的生活等等,忽略了這個信息。


2. 超期服役的太空飛行器很多,天宮一號超期服役並不特別


天宮一號的設計壽命是2年,2016年3月新華社報導它已超期服役2年半: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完成了與三艘神舟飛船交會對接和各項試驗任務後,由於已超期服役兩年半時間,其功能於近日失效,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地面跟蹤觀測顯示,天宮一號目前仍在其設計軌道飛行。」[3]


天宮超期服役了2年半,其實這也並不特別。人類發射的太空飛行器中,這種超期服役的案例非常普遍。超期服役最著名的案例應該是NASA的機遇號火星車了。2004年登陸火星的「機遇號」,設計壽命只有90天[4],但是直到2018年,機遇號仍在工作[5]。



3. 天宮一號重回大氣層的時間,早已精確預測並公開



天宮一號重回大氣層的時間中國一直在定期公布數據,毫無隱瞞。早在2017年5月4日,中國常住聯合國(維也納)代表團的一封照會中,就明確了天宮重回地球的時間窗口是2017年10月到2018年4月。


並且從2017年3月開始,中國載人航天網站就開始公布「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軌道狀態每周公告」。到了2018年3月14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軌道狀態公告」變成了日報。比如最近一期的日報就是這篇文章一開頭的公告: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軌道狀態公告(3月29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2018年3月29日,天宮一號運行在平均高度約196.4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188.5公裡、遠地點高度約204.3公裡、傾角約42.67度),預計北京時間2018年4月1日±1天再入大氣層[1]。


而除了中國載人航天的官方信息之外,境外的科研機構也一直沒有停止檢測和計算。歐洲航空局ESA也在不斷更新天宮的信息,最新的數據也是3月29日發布,預測的再入大氣層時間和中國計算的結果趨同,是3月31日至4月1日之間。


參考資料:

[1] http://www.cmse.gov.cn/art/2018/3/29/art_810_32399.html

[2] http://tech.qq.com/a/20110929/000455.htm

[3] http://www.gov.cn/xinwen/2016-03/21/content_5056066.htm

[4] http://tech.huanqiu.com/photo/2015-03/2769325.html

[5]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701299.htm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平臺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有更多問題求較真?點擊「閱讀原文」使用搜索+提問。了解真假,你比別人快一步!

相關焦點

  • 【科普秀】天宮一號絢爛謝幕 關於天宮一號的精彩瞬間
    千龍網綜合報導 剛剛,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完成最後的「謝幕」再見,天宮一號!2011年9月29日,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天宮一號」設計壽命為兩年,實際在軌工作四年半,超期服役並開展了一系列科學實驗及多項拓展技術試驗,取得豐碩成果,為我國空間站建設和運營管理積累了寶貴經驗,奠定了堅實基礎,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名副其實的「大功臣」。圓滿完成使命的「天宮一號」這幾天就將返回地球懷抱。在它「謝幕」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它所走過的輝煌。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這是結束了長達7年太空之旅返回地球的中國天宮一號。  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天宮一號謝幕了,而中國航天已進入空間站時代。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輝煌永駐
    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它的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航天專家說,天宮一號沒有「像科幻電影中描述的那樣,惡狠狠地砸向地球,而是在奔向地球的過程中,化成一身絢爛,划過美麗星空」。當時,它是中國最大最重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全長10.4米,重達8.5噸,直徑比神舟飛船更大,擁有15立方米的實驗艙,可供3名航天員在太空工作和生活20天。用航天員楊利偉的話說,「如果把神舟飛船比作一室一廳的話,那天宮一號就是別墅。」  天宮一號的發射,標誌著中國邁入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個階段。1992年9月,中國載人航天確立「三步走」發展戰略。
  • 絢爛謝幕!再見,天宮一號!
    剛剛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完成最後的「謝幕」再見,天宮一號!2011年11月14日,你與神舟八號第二次「接吻」天宮一號航天員劉旺、劉洋、景海鵬在你「懷中」向我們招手天宮一號2012年6月24日,你與神舟九號首次手控交會對接成功天宮一號
  • 科技短評:天宮一號的「謝幕」,是中國航天的騰飛
    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就此正式謝幕。    短評    天宮一號的完美「謝幕」,突破了空間交會對接、航天員短期駐留等關鍵技術,為我國空間站建設積累了重要技術基礎,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極大鼓舞了航天人不斷前行、勇攀航天高峰、建設航天強國的信心與決心。
  • 天宮一號最新「謝幕」時間來了
    中青在線北京4月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作為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的「謝幕」之旅備受關注。來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的最新公告顯示,天宮一號將於4月2日再入大氣層。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2018年4月1日8時,天宮一號運行在平均高度約167.6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161.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174.3公裡、傾角約42.70度),預計北京時間2018年4月2日再入大氣層。
  • 謠言止於智者!「天宮一號」到底是墜毀、回家、還是再見?
    >再見,天宮一號!自2015年起,彼時已在軌4年的天宮一號就不斷被各路「媒體」渲染要墜毀甚至可能「擊中」某些重要城市。直到最近天宮一號即將回歸地球,又來了一波新的宣傳攻勢。只能說,這個「高級謠言」實在是太過精緻,差一點就能讓人相信了。謠言止於智者,就讓我們來好好解讀下吧。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結束長達7年太空之旅
    此時,它還沒有名字,而是被直白地稱為「目標飛行器」。這個小名,一直被叫到2006年。這一年,進入初樣研製後,科研人員給它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天宮一號。  現在已經沒有人記得,這個名字究竟是誰想出來的。但天宮與此前的「神舟」「嫦娥」一樣,無疑都是自帶「中國風」的名字。  2009年,天宮一號模型公開亮相——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採用資源艙、實驗艙兩艙構型。
  • 「謝幕」來了!官方公布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預計時間
    作為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即將迎來「謝幕」——再入大氣層燒毀。    作為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其太空旅途將盡之際再一次走近公眾視野:前不久,部分外媒有關「天宮一號已失控並將撞向地球,對地面造成安全威脅」的說法一時間甚囂塵上。我國多位航天專家對此回應道:天宮一號一旦「受控」墜落,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    天宮一號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
  • 關於養生的10大謠言,醫生:千萬別信,比「廢話」還害人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許多人開始注重養生,許多的所「謂養生專家」拔地而起,連保健品也是花樣百出~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讓人盲目的「養生大法」是否都是正確的呢?生活中的10大謠言,你可千萬別信,否則比「廢話」還害人!
  • 天宮一號,難說再見!
    這將是天宮一號最後的謝幕。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也是中國在浩瀚宇宙中的「第一個家」。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不息飛天夢的天宮一號到底有多厲害?一起了解一下!資料圖:2011年9月29日晚21時16分,中國全新研製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
  • 別信!關於北京疫情,這些都是謠言
    來源:中國新聞社近日,北京市連續暴發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核酸檢測陽性病例 隨之而來的 也出現了關於北京疫情的謠言 北京育民小學學生確診?謠言!網傳「育民小學某家長是無症狀感染者,並傳染給了孩子。」謠言!6月14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北京市朝陽區消息:網傳前往朝陽區歡樂谷遊玩的房山區居民宋某核酸檢測呈陽性一事系謠言。
  • 太空精釀:外媒渲染天宮一號墜落會傷人 這個「高級謠言」怎麼破
    天宮一號造成損失的概率應該還遠低於你連續隨機買號而連中彩票頭獎的概率。」 自2015年起,彼時已在軌4年的天宮一號就不斷被各路「媒體」渲染要墜毀甚至可能「擊中」某些重要城市。直到最近剛過去的2018年元旦,又來了一波新的宣傳攻勢。只能說,這個「高級謠言」實在是太過精緻,差一點就能讓人相信了。謠言止於智者,就讓我們來好好解讀下吧。
  • 天宮一號失控了嗎?天宮一號會擊中城市嗎?
    發布日期:2018-01-09 11:12  來源:江西衛視  責任編輯:柯金定 視頻信息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 天宮一號,歡迎回家!
    而今天,天宮一號「悄無聲息」地再入大氣層的消息終於讓這些謠言炒作不攻自破。這些太空飛行器在完成自身使命或報廢失效後,都將離開運行軌道並最終再入大氣層。而且,咱們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官網從2017年3月開始每周都會公布天宮一號軌道狀態,3月14日起更是變成每天一次。其實,被某些西方媒體妖魔化的天宮一號為咱們中國的空間站建設運營和載人航天成果應用推廣積累了非常重要的經驗。
  • 天宮一號將撞向地球?假的!只是,還有比謠言更令人寒心的事……
    剛剛進入2018年,天宮一號「失控」將撞向地球的消息就又一次蔓延開了!這次消息的來源,依然是美國等西方媒體,內容也與前幾次如出一轍!無非就是「中國已失去對天宮一號的控制」「 8.5噸重的天宮一號正加速下降」「最終落點仍無法預測」等等。
  • 關於北京疫情,這些都是謠言!別信
    北京市近日連續暴發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核酸檢測陽性病例隨之而來的就是關於北京疫情的謠言官方闢謠來了官方闢謠@北京發布(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博):謠言北京市朝陽區消息:網傳前往朝陽區歡樂谷遊玩的房山區居民宋某核酸檢測呈陽性一事系謠言。
  • 天宮一號即將燒毀是為何 天宮一號是什麼時候發射升空的
    記者今天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了解到,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即將「謝幕」,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今年3月31日~4月4日之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後續將每日發布有關監測預報信息。
  • 關於眼睛的 10 個謠言,千萬別信
    魯迅先生說過:「世上本沒有謠言,眼睛太美了,就有了很多來蹭熱點的謠言。」輕信這些謠言,可能會讓你黑白分明、宛若貝加爾湖般的眼睛,布滿紅血絲. 來,我們現在就一起粉碎 10 個關於眼睛的謠言。謠言二:人的眼睛會逐漸遠視(老花眼),所以近視眼老了眼睛會變好人老了之後,眼球睫狀肌調節能力會下降,導致看近處不清楚,即俗稱的「老花眼」,這是一種必然出現的生理現象。近視眼的老花症狀可能會遲到一些。
  • 天宮一號重回地球 將化身流星雨划過天空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網報導,天宮一號預計北京時間4月2日再入大氣層,屆時它「不會像科幻電影中描述的那樣,惡狠狠地砸向地球,而是在奔向地球的過程中,化成一身絢爛,划過美麗星空」。2011年9月,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此後就成為中國航天員的「太空之家」,在那裡神舟九號、神舟十號航天員創造了諸多首次——首次手控交會對接、女航天員首飛、首次太空授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