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難說再見!

2020-12-0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日電(記者 馬學玲)從茫茫大漠而來,向浩瀚蒼穹而去,最終隕落於無邊大氣層……天宮一號,已經遠去!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日發布的消息稱,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這將是天宮一號最後的謝幕。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也是中國在浩瀚宇宙中的「第一個家」。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不息飛天夢的天宮一號到底有多厲害?一起了解一下!

資料圖:2011年9月29日晚21時16分,中國全新研製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

中新社

記者 孫自法 攝

  2011年9月29日

  ——巨龍騰空,浩渺天際迎「中國宮」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一個註定載入中國航天史的時刻,在長徵2F火箭的託舉下,天宮一號向著300多公裡外的浩瀚太空飛去。這一天,浩渺天際迎來了一座「中國宮」。

  天宮一號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它的發射,標誌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

視頻截圖:「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器實現剛性連接,形成組合體,中國載人航天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獲得成功。

  2011年11月

  ——與神八飛船「太空之吻」

  升空32天,繞地球獨舞485圈之後,天宮一號降軌進入距地面343公裡的交會對接軌道。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時36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順利完成首次交會對接,被人們稱為美麗的「太空之吻」。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完成的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

  在繞地球共舞12天後,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短暫分離;14日20時整,兩位舞伴再度牽手,第二次交會對接取得成功。

  3天後,天宮一號與神八飛船揮手作別,從交會對接軌道回到長期運行軌道。

資料圖:神舟九號航天員乘組指揮長景海鵬(中)、航天員劉旺(左)、航天員劉洋(右)模擬器進行上升段操作訓練。

中新社

發 秦憲安 攝

  2012年6月24日

  ——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

  2012年6月18日14時許,在完成捕獲、緩衝、拉近和鎖緊程序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緊緊相牽,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取得成功。

  18日17時04分,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飄」進天宮一號,太空從此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之家」。

  24日,劉旺操作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完成手動對接,以不到7分鐘、誤差18毫米的中國精度,贏得世界喝彩……這是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取得成功。

  28日,在組合體內駐留10天的航天員告別天宮一號。

資料圖:2013年6月20日10時許,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開展基礎物理實驗,為青少年進行中國首次太空授課。圖為王亞平講授太空失重提供條件下的陀螺演示。

中新社

發 秦憲安 攝

  2013年6月20日

  ——中國首次「太空授課」

  2013年6月11日13時18分,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一號自2011年9月發射入軌以來,第5次與神舟飛船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20日上午,中國首次「太空授課」在天地間成功同步舉行。

  這是中國最高的講臺——在遠離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宮一號,神舟十號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為全國青少年帶來神奇的太空一課。

  這是中國最大的課堂——從首都北京到祖國四面八方,8萬多所中學、數千萬名師生通過廣播、電視和網絡直播,共同收聽收看航天員太空授課,一同領略奇妙的太空世界。

  ……

資料圖:從天宮一號看與神舟十號交會對接全過程實時畫面。

中新社

發 秦憲安 攝

  謝幕,難說再見

  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

  從2011年9月29日成功發射,天宮一號在軌期間先後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載人飛船進行了6次交會對接,其中4次自動交會對接和2次手控交會對接,並驗證了多項空間站關鍵技術,中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點點滴滴,蒼穹為證,繁星為證。

  正是由於天宮一號的先導性貢獻,中國將有能力在2020年前後將建成規模較大、長期有人參與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

  之於中國乃至全球,天宮一號留下太多美麗與震撼。遙望浩瀚星空,人們難說再見。

  天宮一號遠去,天宮二號仍在續寫輝煌。茫茫宇宙,中國航天腳步不停。(完)

相關焦點

  • 再見,天宮一號!
    剛剛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完成最後的「謝幕」再見,天宮一號!2011年11月14日,你與神舟八號第二次「接吻」天宮一號航天員劉旺、劉洋、景海鵬在你「懷中」向我們招手天宮一號2012年6月24日,你與神舟九號首次手控交會對接成功天宮一號
  • 再見了,天宮一號!最後墜落身影美國網站要全程直播
    中國首座太空站天宮一號可能在本周末(3/31-4/1)墜落,引起全球關注,美國太空觀測網站虛擬望遠鏡計劃(Virtual Telescope Project)就將透過全球直播,讓民眾在家中就能觀看天宮一號墜落的過程。而我國太空中心推估,天宮一號可能墜落在大西洋上,靠近古巴的位置。
  • 【科普秀】天宮一號絢爛謝幕 關於天宮一號的精彩瞬間
    千龍網綜合報導 剛剛,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完成最後的「謝幕」再見,天宮一號!2011年9月29日,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天宮一號」設計壽命為兩年,實際在軌工作四年半,超期服役並開展了一系列科學實驗及多項拓展技術試驗,取得豐碩成果,為我國空間站建設和運營管理積累了寶貴經驗,奠定了堅實基礎,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名副其實的「大功臣」。圓滿完成使命的「天宮一號」這幾天就將返回地球懷抱。在它「謝幕」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它所走過的輝煌。
  • 難說再見範公堤
    20多天的採訪結束,當返程的火車開動,打開筆記本的我,敲下的第一行字卻是「難說再見範公堤」。  難說再見,是因為這堤已不存在。  範公堤主體在鹽城,是北宋範仲淹主持修建的捍海堤壩,後人稱其為範公堤。  當初的範公堤,大致從鹽城向東南至東臺約百公裡,是高5米底寬10米頂面寬約3米的夯土堤,在河流穿堤入海處則用磚石圍砌。
  • 「天宮一號」到底是墜毀、回家、還是再見?
    ,天宮一號!自2015年起,彼時已在軌4年的天宮一號就不斷被各路「媒體」渲染要墜毀甚至可能「擊中」某些重要城市。直到最近天宮一號即將回歸地球,又來了一波新的宣傳攻勢。只能說,這個「高級謠言」實在是太過精緻,差一點就能讓人相信了。謠言止於智者,就讓我們來好好解讀下吧。
  • 「數」說天宮二號
    神箭騰飛送天宮 浩瀚宇宙迎賓朋 空間實驗多成果 一朝身退聚光榮 只待空間站建成 神州大地立新功 天宮二號 我國第1
  • 天宮一號,再見 飛行六年,曾與三艘飛船交會對接
    此後,天宮一號分別與後續發射的神舟-8、神舟-9、神舟-10飛船完成對接,突破中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超期服役的天宮一號,於今年3月16日正式終止數據服務,並預計2017年將回歸地球的懷抱,入大氣層燒毀。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天宮一號的精彩表現吧!天宮一號長什麼樣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全長10.4米,艙體結構最大直徑3.35米,設計質量8500千克,設計壽命2年。
  • 歸去來兮——追憶天宮一號
    清明時節,細雨溼草色,仰望星空,眺望大海,我們多麼期望回看你的身影,再見你的輝煌……天宮一號發射現場。    2011年11月1日清晨5時58分,天宮一號升空32天之後。    大漠秋霜,疾風勁草。神舟八號揮別漠北戈壁的金色胡楊,踏上了與天宮一號相約相會的浪漫之旅。    按照計劃,神舟八號升空2天後,於11月3日1時36分,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
  • 天宮一號vs天宮二號
    天宮一號vs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被稱為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基礎上研製的太空飛行器,兩者外形完全相同,但卻承擔著不同的任務。  天宮一號主要是和載人飛船配合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實驗任務,而天宮二號則是我國第一個具備太空補加功能的載人航天實驗室,要第一次實現航天員中期駐留、第一次試驗推進劑太空補加技術等重要的科學實驗。
  • 天宮一號天外歸來 七大精彩瞬間難忘
    ——天宮一號流星般從天外回歸,結束了長達7年的太空之旅。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證實,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墜落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再見,天宮一號,但屬於你的精彩瞬間永遠難忘。  亮相:名字自帶「中國風」  1992年,作為中國載人航天戰略的一部分,研製目標飛行器的方案,在早期規劃的時候就已經確定。  10年後,任務方案通過。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結束長達7年太空之旅
    原標題: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結束長達七年的太空之旅 天宮一號 天外歸來(厲害了,中國科技)  4月2日,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流星般從天外回歸,結束了長達7年的太空之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證實,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墜落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再見,天宮一號,但屬於你的精彩瞬間永遠難忘。
  • 太空人將不再入住天宮一號 壽終後或可超期服役
    新華網報導,神舟十號和太空人返回地面後,仍停留在軌道上的天宮一號歷史使命已經完成。專家說,該飛行器已經處於壽命末期,但其各方面狀況良好,可能將繼續在軌進行試驗,但太空人不會再入住。待其壽終後,地面將控制它進入大氣層燒毀。再見,天宮一號此次與神十一別,意味著天宮一號圓滿完成歷史使命。
  • 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07毫秒,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乘著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首次自動點火。21時39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這是結束了長達7年太空之旅返回地球的中國天宮一號。  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天宮一號謝幕了,而中國航天已進入空間站時代。
  • 天宮一號,歡迎回家!
    小橘子們應該都知道,最近,很多西方媒體大呼小叫地出來狠狠帶了一波節奏,起因就是咱們中國的天宮一號要返回地球了,於是,「天宮一號要失控撞地球了」「攜帶有毒物質」等等各種聳人聽聞的惡意渲染搞得像世界末日要來臨一樣。
  • 追憶天宮一號:歸去來兮
    待見藍天「宮舟吻」  「大國秘而不宣的一項核心技術」  天宮一號升空32天後,也就是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揮別漠北戈壁,踏上了與天宮一號約會的浪漫之旅。  按計劃,神舟八號升空兩天後,即11月3日,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
  • 「天宮一號」的太空之旅
    重達八噸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被長徵二號FT1火箭託舉升空。它的發射標誌著中國擁有了自己的空間實驗室,也在浩瀚宇宙中安下了第一個「中國之家」。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承載著首次交會對接使命的「神舟八號」飛船按計劃準時起飛,追逐「天宮一號」。「天宮一號」在剛升空不到3個月,就迎來了它的第一次挑戰。
  • 天宮一號失控了嗎?天宮一號會擊中城市嗎?
    發布日期:2018-01-09 11:12  來源:江西衛視  責任編輯:柯金定 視頻信息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 中國天宮一號墜落地球,地點是....
    天宮一號即將踏上歸途2010年10月中國宣布正式啟動實施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計劃在2020年前後將建成規模較大、長期有人參與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天宮一號還未騰飛天宮一號發射在即,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各項工作準備就緒。新華社記者 王永卓 攝巨龍終究迎來了騰飛的那天2011年9月29日伴隨著大地的轟隆聲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搭載著天宮一號衝入太空
  • 天宮一號墜落了,但具體在哪兒?
    天宮一號,終於永別了——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8:15再入大氣層,之後殘骸墜落南太平洋中部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