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殼郎推糞球走直線,是如何計算最短路程的?難道會看「星象」?

2021-01-16 科技爆發點

屎殼郎推糞球走直線,是如何計算最短路程的?難道會看「星象」?

在自然界中,也有一部分昆蟲為地球的「環保事業」貢獻出了一份力量,屎殼郎就是其中一個,在很多人的眼中,這是一種非常噁心的生物,因為屎殼郎最大的愛好,就是推糞球,對於愛乾淨有潔癖的人來說,屎殼郎絕對是一大禁忌,憑藉著獨特的身體構造,屎殼郎總是能把糞便推成一個圓滾滾的小球,最後屎殼郎會挖一個小洞,把自己和糞球一起埋在地下。

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其實在屎殼郎的身上,還有很多的隱藏技能,比如推糞球的時候,它走的一直是直線,挖洞的時候也是垂直向下挖的,一個小小的蟲子,適合知道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呢?

大多數人在看到屎殼郎的時候都會避而遠之,很少有人會近距離的觀測它的推糞球動作,因為巨大的臭味讓人難以忍受,在放大之後你會發現,其實屎殼郎在推糞球的過程當中,使用的不是前腳,而是整個身體是背對著糞球的,用自己的後腳倒退著推著糞球前進,這個姿勢看起來是不是非常的奇葩呢?即使是倒著走路,屎殼郎也可能走出一條筆直的線,它們似乎知道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我們的生活經驗當中,走直線還是彎路,都是有一定的參照物的,如果沒有參照物,在行走的過程中,極其容易會出現偏差,開車的時候為了保持交通秩序,不會出現岔道行駛,在馬路上都畫上了標誌線,通過這些玩參照物的出現,在判斷自己走的是不是直線,那屎殼郎是不是也和人類一樣,在行走的過程中會有參照物呢?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由研究人員做出了這樣一項實驗,在一個密閉的容器當中,研究人員放進了糞球和屎殼郎,這是它已經停止了推糞球的動作,在容器當中四處碰壁,根本不知道出口在哪裡,就像是一個沒有任何方向的失明者。研究人員還發現,在推糞球的過程中,就是前面有路障它們並不會發現,會徑直的向前。既然屎殼郎不會看參照物,那麼它們又是如何判斷方向的呢?

後來的觀察中,研究人員發現,屎殼郎辨別方向的方式是通過太陽,在平整的地面上,放置了一個巨大的LED燈,果然不出所料,屎殼郎按照等的來源,行走除了筆直的線,但是當遮住的時候,屎殼郎瞬間就亂了陣腳。在沒有太陽的時候,它們辨別方向的方式是通過風,風吹向哪邊,屎殼郎就會像哪邊推糞球,這樣推出來的線條依舊是筆直的。在夜晚屎殼郎參照的是月亮,甚至在某些某些情況下,屎殼郎「觀星象」的能力比人類還厲害,對於這個天天與糞便為伍的生物,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背身滾球,還能走出最短的路程,屎殼郎比我們會看「星象」
    屎殼郎最出名的行為就是「滾球」了,它們用自身獨特的身體構造將糞便堆成一個圓球,然後推著糞球行進,最後挖個洞將自己和糞球掩埋起來。 雖然這事廣為人知,但這種會滾球的屎殼郎只是眾多屎殼郎中的一小部分,絕大多數的屎殼郎會直接在糞便下面垂直挖洞。
  • 你敢跟屎殼郎比試一下,看誰能走直線嗎?
    #了不起的動物植物#你有自信跟屎殼郎比試一下嗎?不,不是比試滾糞球,那是屎殼郎賴以敷口的職業技能,沒有經驗的你肯定比不過。比個簡單的,挑一個每天你都在使用的技能跟它比比看:比賽走路,看誰能走直線。挑戰由屎殼郎提出,擔心你不敢應戰,它還給自己多加了2個要求,一是推糞球,二是倒立著走。而你,不用負重只要正常邁步往前走就行了。
  • 屎殼郎是古埃及的聖甲蟲,還能星辰定位?你不知道它推糞球多努力
    不過大家一直將它稱作屎殼郎,通俗易懂又好記。屎殼郎通常是夫妻兩個一起行動,找到便便的時候,它們就會開始收集,一路走一路收,直到滾成一個大大的糞球。然後夫妻兩個合作運回自己的巢穴,或者運到一個它們覺得安全的地方就地掩埋。
  • 屎殼郎是古埃及的聖甲蟲,還能星辰定位?你不知道它推糞球多努力
    屎殼郎通常是夫妻兩個一起行動,找到便便的時候,它們就會開始收集,一路走一路收,直到滾成一個大大的糞球。然後夫妻兩個合作運回自己的巢穴,或者運到一個它們覺得安全的地方就地掩埋。屎殼郎推糞球一直是科學家們致力研究的問題,因為這個小傢伙太神奇了。它們不管離自己的巢穴有多遠,都能選擇兩地間最短的路線回家。而且經過「長途跋涉」它們的糞球越滾越大,越滾越圓。一個小甲蟲怎麼推得動這麼大這麼圓,重於自己身體幾百倍的東西呢?
  • 沒有GPS、地圖或指南針 屎殼郎推糞球時靠什麼導航
    新解  如果你身在野外,沒有GPS、地圖或指南針,你會如何判斷方位?對於習慣於使用工具的人類而言,根據大自然的線索認路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許多動物在這一點上完勝人類,包括頭朝下倒退著推糞球的屎殼郎。
  • 擁有「超能力」的屎殼郎,曾被萬人敬仰,我們看不一樣的屎殼郎
    圖片源於網絡如果你在野外看到屎殼郎推糞球,你會發現它是倒立著推,而糞球卻是非常的圓,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而他們推著圓滾滾的糞球走卻是為了求愛!所以他們會儘量選擇最短的距離,一般屎殼郎推糞球走的都是非常直的直線,而且屎殼郎可是倒立推球的。
  • 屎殼郎推糞球為什麼?帶你了解屎殼郎的秘密
    屎殼郎發現了一堆糞便後,便會用腿將部分糞便製成一個球狀,將其滾開。它會先把糞球藏起來,然後再吃掉。屎殼郎還以這種方式給它們的幼仔提供食物。一對正在繁殖的屎殼郎會把一個糞球藏起來,但是這時雌蜣螂會用土將糞球做成梨狀,並將自己的卵產在梨狀球的頸部。幼蟲孵出後,它們就以糞球為食。等到糞球被吃光,它們已經長大為成年屎殼郎,破土而出了。
  • 科技資訊丨沒有GPS、地圖或指南針,屎殼郎推糞球時靠什麼導航
    【編輯/作者 崑崙視野欄目 火光/小灰灰】 前言:人們現在生活中離不開導航,一旦沒有了導航,在一些未知地區,可能就不知道如何來行走。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沒有GPS、地圖或指南針,屎殼郎推糞球時靠什麼導航。
  • 他們給屎殼郎戴帽子、吹風扇,只為了弄清要將糞球滾向何方
    如果你身在野外,沒有 GPS、地圖或指南針,你會如何判斷方位?對於習慣於使用工具的人類而言,根據大自然的線索認路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許多動物在這一點上完勝人類,包括頭朝下倒退著推糞球的屎殼郎。
  • 蜣螂——屎殼郎
    屎殼郎,又名糞金龜;學名蜣螂(Geotrupidae),也有很多人叫它屎虼(gè)螂、推丸、裹糞牛、滾糞牛等,屬鞘翅目金龜子科糞金龜亞科
  • 屎殼郎吃自己的屎嗎
    屎殼郎吃自己的屎嗎時間:2018-05-15 22:3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屎殼郎吃自己的屎嗎 屎殼郎吃自己的屎嗎?屎殼郎是蜣螂的俗稱,屬於金龜科蜣螂亞科,也有很多人叫它屎虼(g)螂、屎比房、推丸、裹糞牛、滾糞牛、滾糞郎等。
  • 為什麼飛向月球和火星不走直線,兩點之間不是直線最短嗎?
    事情就變得很簡單了,走直線需要飛3.6萬千米,在環繞地球軌道的線路只要幾千公裡,哪個更划算?很明顯是走環繞地球方式比較簡單,而且可以利用地球自轉的速度節省部分燃料,所以現代火箭發射不走直線,都是取橢圓軌道(閉合,會回到原點),拋物線(飛離地球),雙曲線(飛離地球)這三種!
  • 你聽過屎殼郎的故事嗎?
    大家對屎殼郎都會有所耳聞,屎殼郎的原名是蜣螂(qiāng láng),一種痴迷於推糞球的昆蟲,我們一直以來都沒有什么正面評價,有時候在評價一個人不好的時候,會把他說成是屎殼郎。對於我們來說,怎麼也沒辦法把屎殼郎和神聯繫在一起,但是埃及人就不這麼想了,他們不僅把屎殼郎稱為「聖甲蟲」,還覺得屎殼郎推糞球的時候特別像推動太陽的場景,所以大家就把屎殼郎當成是崇拜的動物,象徵著太陽緩緩升起,意味著是「發展」和「出現」。
  • 費馬定理——光走更長的路反而時間更短,這是怎麼回事?
    生活中我們為了更快地到達目的地,最好的辦法是沿著自己與目的地之間的直線連接行走,這樣的路程是最短的,因此花的時間也是最少的,這個道理我們都懂,但是我們從光的傳播中卻得到一個這樣的結果:路程最短,時間卻不一定最短。這不是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相矛盾嗎?在揭示這種現象時,我們先了解下面的一些知識。
  • 朋朋說:被古埃及人當作太陽神的屎殼郎
    朋朋說:被古埃及人當作太陽神的屎殼郎 你好,我是朋朋哥哥 生活在地球上的居民 不僅有人類,還有很多生命 今天我要講到的是一種小昆蟲 古埃及人把它當作了太陽神去崇拜 它就是蜣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屎殼郎
  • 古埃及人心中的太陽神――屎殼郎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古埃及人心中的太陽神是一種昆蟲――滾糞球的屎殼郎。推糞球的屎殼郎古埃及人看著太陽每天從尼羅河的東邊升起,從西邊「入地」,他們的心中就充滿了疑惑,不明白為什麼會有日出日落他們又會有許多不解,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動物,尼羅河水為什麼會泛濫?於是太陽、月亮、獅子、貓、牛、羊、鱷魚甚至屎殼郎,都被古代埃及人想像成了神。而屎克郎竟然還是他們心中的太陽神。這種想像在很多人(當然也包括筆者)看來是很無釐頭的,屎殼郎與太陽有什麼聯繫呢?怎麼就成了國外計人心中的太陽神了呢?
  • 光一直都直線傳播,愛因斯坦說會被引力彎曲,愛因斯坦錯了嗎?
    光直線傳播這個事實應該在小學的科學課中就有說明了,假如你問小學生光是直線還是曲線傳播時,他會明確告訴你是直線!但愛因斯坦又明確無誤的告訴大家,光線會被引力場彎曲,並且在1919年的日食觀測中證明,那麼光線到底是直線傳播還是曲線傳播?
  • 古埃及的太陽神,或許是個屎殼郎
    我們看不上眼的屎殼郎,在古埃及人看來意義非凡。古埃及人崇拜聖甲蟲,認為聖甲蟲就是太陽神的化身,可是,這個聖甲蟲看起來,怎麼這麼。。。眼熟?這不就是推糞球的屎殼郎嗎?1|聖甲蟲崇拜的源由聖甲蟲崇拜來源於一個美麗的誤會。
  • 小時候——屎殼郎之樂
    屎殼郎,這小東西你可能在電視看到過它倒著推糞球的畫面,我們這裡都叫它「牛屎蟲」,這一聽就知道不是什麼「好」名,可能還會覺得有髒,但這小東西卻帶給小時候的我們很大的快樂,時至今日,想起那個時候的畫面時,仍然會感覺很快樂,感覺內心很安靜,不浮躁。
  • 澳政府在農村推廣使用屎殼郎以增加牧場生產率
    澳政府在農村推廣使用屎殼郎以增加牧場生產率 新華社坎培拉5月15日電,蜣螂(俗稱屎殼郎)因推糞球而聞名,其名聲雖難聽,卻是名副其實的益蟲。澳副總理兼農業和水資源部部長巴納比·喬伊斯15日發表聲明說,政府將撥款920萬澳元(約合4690萬元人民幣)推動農牧場使用屎殼郎,以增加牧場的生產率。屎殼郎大多具有食糞性,主要以動物糞便為食,有「自然清道夫」稱號。澳大利亞擬在農村推廣屎殼郎的使用,幫助挖掘屎殼郎作為「生態工程師」的作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