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社會對於程式設計師和軟體工程師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你是不是也對軟體工程這一專業充滿著好奇?
軟體工程是一門需要技術、思維、整體規劃的學科;軟體工程是一門用工程化思想去開發軟體的學科,而這一開發軟體的過程,註定繁雜而浩大;軟體工程是一門注重實踐的學科,需要學子走出去,把課本知識運用到真正的項目之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聽校友說
本期,小藍鯨將帶大家走進軟體學院,看看軟體學院學子們的日常生活。
學院簡介
南京大學軟體學院是教育部首批國家級示範性軟體學院,依託軟體工程一級(A類)學科和計算機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有「江蘇省實驗教學中心——軟體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和「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科學與軟體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共建)等教學平臺,以及「南京大學應用軟體工程技術中心」等科研機構。
軟體工程本科專業入選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十二五」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軟體工程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江蘇省重點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A類)。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 次,國家科技進步獎1次,江蘇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擁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國家工程實踐教育基地,以及江蘇省卓越工程師(軟體類)教育培養計劃。
師資力量
南京大學軟體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軟體工程主幹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現有專兼職教授16名,副教授12名,其中1人為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名江蘇省教學名師,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十佳教師1名,3人獲得教育部首屆高校計算機專業優秀教師獎勵計劃。學院還聘請著名IT技術專家侯捷先生等一批業界知名軟體專家給學生授課。
人才培養
學院在軟體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具有深厚的積澱,十年來為中國軟體產業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軟體工程本科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計算系統基礎》《計算與軟體工程》《作業系統原理與實踐》課程是國家精品課程。
學院實行開放式辦學,與美國馬裡蘭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等國際著名高等院校建立了教學合作關係;接受了MICROSOFT、IBM、GOOGLE、INTEL、CISCO、SUN、ORACLE、HP等國際著名軟體企業捐贈的教學實驗平臺和教學軟體;在50多家國際國內知名軟體企業設立了學生實習基地;PASCAL語言設計者、圖靈獎獲得者N. WIRTH教授曾經在學院給學生作專題報告。
小藍鯨問答
在軟院(仙林和鼓樓校區)就讀是什麼感覺?
18級 張洪胤:在本專業課程上,我在大一大二學習了數學基礎、計算機基礎、編程基礎、設計思想等軟體領域必需的知識。課程整體安排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學習專業知識。同時由於本院系大一大二的課程安排,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整體而言在軟體學院就讀給我帶來了多種選擇。
17級 楊聲遠:首先我會更喜歡鼓樓,鼓樓飲食(指門口兩條滿是小吃的路)、生活娛樂等方面都更加方便,校園裡感覺也相對沒有仙林那麼擁擠,學習上附近的書店、咖啡店也是好去處,總的來說比仙林更加舒適。整體上來說在軟院就讀的體驗可以概括為,一開始對於計算機方面比較小白覺得處處充滿了困難和挑戰,到逐漸熟悉相關領域知識,找到入門的感覺,到高年級後大家各自找到各自感興趣的領域進行學術或技術上的專攻。挑戰不少,但是找到朋友共同進步以及發揮各自的專長合作(指大作業)的感覺還是不錯的。
16級 張凌哲:在軟院就讀是一種非常充實的感覺,計算機作為當下最熱門的行業,在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能通過計算機進行結合,所以作為軟體學院的學生,我們能夠積累到可能比別的專業更多的,更豐富的實踐知識。特別在競賽方面,計算機類的競賽數量也非常多,幾乎佔到我所接觸到的所有比賽的一大半,和隊友通宵努力也能培養非常深厚的感情。
你為什麼會選擇軟體學院?
18級 張洪胤:從興趣上來講,在大學之前,我接觸到了計算機以及很多的軟體產品,讓我對軟體產生了比較大的興趣,願意並且可以很開心地學習相關知識。從發展上來講,我認為軟體作為未來生活中重要的一員,學習軟體工程,能夠讓我從本質上理解軟體,有利於個人發展。從就業上來講,軟體工程一直有著比較好的就業情況,讓自己在未來就業時擁有多種選擇。
17級 楊聲遠:因為我是大一下從數理大類轉到軟院的,所以並沒有體驗到一個原生的軟院生活,不過也能夠提供另外一個對軟院的視角吧。我選擇轉系最初是覺得學習計算機相關技術,將來的"出路"(指相對理科專業可以有更加多樣的選擇,比如學術或工業界)更加多,以及投入回報比更高(指目前行業的薪資),不過學習之後逐漸對計算機相關學科內無處不在的嚴密的邏輯和精妙的設計產生興趣,數據結構、算法、計算機組成、數理邏輯等等理論知識本身有著知識的精妙之處,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對其感興趣的原因。
16級 張凌哲:我選擇軟院正是因為看中了它的職業前景,而對比計算機系,軟院學生的學習方向更偏向計算機的實踐應用,有更多的機會提前走向社會。並且因為我個人從小生活在一個創業氛圍濃厚的家庭裡,選擇這個專業也能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去從事網際網路創業。
你們都會上什麼課程呢?有沒有很有興趣的課程呢?
18級 張洪胤:我們在數學方面學習微積分、離散數學等課程,在計算機方面學習計算系統基礎、計算機組織與結構、軟體工程與計算系列課程等課程。我個人對於計算機底層以及軟體實際的部署應用比較感興趣,對計算機組成與結構、軟體工程與計算系列課程比較感興趣。
17級 楊聲遠:首先是數學課,包括微積分、線性代數、離散數學、概率與統計、再就是會上很多的計算機領域的基礎知識課程,包括組成原理、數據結構、幾門程式語言、作業系統、網絡等等,另外再加上軟體工程這個計算機子領域的必要知識和實踐內容,包括幾門軟工與計算課和軟體需求、體系結構、測試等等,最後就是各種方向的選修課了,選修課從學術導向的到技術導向的到商業導向的都有,選擇頗多。個人覺得軟體工程與計算、計算系統基礎是很不錯的講解計算機和軟體工程基礎知識的課,內容翔實且有意義。
16級 張凌哲:我們的課程會有一部分偏向計算機基礎技術學習,也有一部分關於產品邏輯和軟體管理,並且因為南京大學的「三三「制課程體系,我們也能接觸到非常多的其他專業的課程。我們有很多有趣的課程,比如說一門叫人機互動的課程,我們學習的就是如果讓一個軟體產品能更好地展現給用戶,這裡面有很多有趣的實現方法。
16級 顧琦琪:課程的話主要說一下專業課吧,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如作業系統、算法與數據結構、資料庫、計算機網絡這種,能很好的讓一個計算機小白了解計算機世界。軟院特色課程也有像軟體工程與計算這種課,主要就是教我們學習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完成課程項目,能使人快速學習如何做項目。與其問有趣的課程,不如說有趣的老師,這個還是有很多的,也希望大家自己去探索,畢竟每個人的想法差異比較大,沒有辦法一概而論。
你們專業平時壓力大嗎?你參加過什麼有意思的課外活動嗎?
18級 張洪胤:專業平時壓力適中。我在學院科學技術協會組織的EL比賽等比賽以及畢馬威全球思維創新大賽中,遇到很多很棒很有IDEA的參賽者,和他們一同參加比賽收穫頗豐。同時我參加的南星夢想計劃以及暑期社會實踐都為我提供了展示自己,服務他人的平臺。
16級 顧琦琪:專業課程壓力大是肯定的,畢竟有時候作業和上課內容沒有很大的相關性,需要課後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學習,但這也是快速提高自己能力的方式(主要指學習能力)。但課業壓力大可以選擇課外活動來放鬆呀,比如我比較喜歡的是參加志願活動,既能結識朋友也能積累經驗。還有手語以無聲的語言來表現一件事情,本身就是充滿美感的。
16級 張凌哲:我們的專業壓力其實並不算大,因為軟體工程是一個實踐學科,學院給了我們課餘足夠的空間去接觸更多有意思的東西。對我來說的話,我大一大二參加了非常多的學生社團,其中交到了很多朋友,在大三大四又藉助這些時間提前接觸社會,進行創業的嘗試,可以說課外活動非常豐富多彩。
對想要進入該學院的學弟學妹有什麼建議或要分享的?
18級 張洪胤:根據個人進入大學以來的經歷,我覺得首先要立足本專業,學習好專業相關課程,打好專業知識基礎。其次,嘗試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參加比賽,學習如何在實際情況下使用本專業知識。最後,可以選擇加入自己喜歡的學生組織,結識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鍛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17級 楊聲遠:建議是多問,多嘗試自己對什麼感興趣,自己想做什麼,是成為技術極客從而收割大廠offer?成為獨立遊戲開發大佬?成為創業者實現自己的各種idea? 還是鑽研學術問題,嘗試科研道路?,不要怕一開始走彎路,學了之後可能用不到的技術,參加了之後用不到的比賽等等,因為只有都去試一試才能確實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想要什麼,在軟院,路是比較廣的,我這一屆身邊就有上面所說的各種不同方面的不同"大佬",為自己的目標前進是幸福的,當然,如果你覺得做嘗試很累,想按部就班跟著學院學習的步伐走,那也完全ok,畢竟我們專業只要跟者學了點東西,那有技術打底,基本上將來也餓不死。所以概括來說我的建議就是在軟院你可以放心地去嘗試,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16級 張凌哲:對想進入軟體學院學習的學弟學妹們,我建議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計算機領域很多比賽和實踐都需要自主學習全新的知識,而這也是想在計算機行業繼續發展的基石。另外,學弟學妹們也不用擔心進入院系前沒有計算機基礎,在軟體學院,基本所有的同學都是從零開始,學院的培養體系也足夠將一個門外漢培養為成熟的軟體工程師。
18級 王沛雨:「我身在軟院,但是對寫代碼不感興趣也不擅長,我該怎麼辦?」「我學了軟體專業,卻不想996,我只能當程式設計師嗎?」不,顯然不是!IT背景帶給你的,不只是成千上萬行的代碼,更是對技術的理解、在IT時代下更多領域的職業選擇。誠然,你可以選擇學術科研、選擇網際網路公司的開發與算法崗。但是,你也同樣可以選擇銀行、國企、政府部門的IT管理,選擇網際網路公司的產品、運營、遊戲策劃,甚至選擇創新創業……希望學弟學妹不要局限於「程式設計師」,而是向學長學姐、教授、認識的IT從業者多多了解,在南大就業公眾號上預約職業諮詢,也可以參加PM+計劃,參加鄭鋼領袖營,聽聽IT公司在職校友與各行各業企業家的建議。還可以參加技術比賽、創業比賽,與創業導師團了解市場的實際需求。最後,在資源、能力、興趣、未來發展的綜合判斷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打開眼界,多多探索,你的世界會因此而不同。
看了這麼多學長學姐的生活,相信大家已經對軟體工程專業有了大致的了解,對於南京大學軟體學院的生活也有了具體的認識。如果你也想要指尖書寫奇蹟,創造夢想,那就加入南大軟院的大家庭吧!
採訪 | 任晟昊
文案 | 郭慶梅
美編 | 魯韋彤
視頻 | 南京大學軟體學院、艾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