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定投基金10年都沒發言,你憑什麼說基金定投不賺錢?」

2020-12-06 裸眼看財經

羅青山/文

在這篇文章開始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假設:

如果保本基金重現江湖,封閉期延長至10年,保證給你100%以上的收益率,對這樣一隻加強版保本基金,你會投資多少?

要知道,10年下來100%的收益率,折算下來的年化收益率高達7.18%,這遠遠超出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對於這樣一個理想中的理財產品,筆者在對身邊的朋友做調查時,很多人很不感冒,「10年時間也太長了」、「100%是不是有點少」…

如果換一種形式,把這筆錢分成10份,每年投進去1/10,同樣是十年後收益翻倍,這樣你能接受嗎?不少朋友都表示「這種可以」、「這種好」、「這有點像分期付款一樣」…

熟悉基金行業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了,這其實有點像「直接買基金」和「定投基金」這兩種形式,10年間100%的收益率在過去10年已經可以輕鬆達成。

只不過,在現實情況中,絕大多數基民都在用「直接買入」,「基金定投」幾乎無人問津。

為什麼基金定投不受待見?

這些年來,眾多基金公司、代銷機構一直在極力倡導基金定投,銀行理財經理也是不遺餘力,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什麼選擇基金定投的人還是那麼少?

首先要說明的是,前面我們做的那個保本基金的假設,是以10年的投資周期為限定。這個十年的投資周期,能夠讓複利效應充分發酵,但是對投資者來說,10年的時間太長了。

所以,在剔除十年投資周期這個假設後,不少人都在吐槽「基金不賺錢」、「基金定投更不賺錢」云云。在論壇這樣的貼子下面,有一條評論被群起而攻之——「我定投基金10年都沒發言,你憑什麼說基金定投不賺錢?」

看到這樣一條評論的時候,我首先是覺得敬佩,真的有投資者帶著這樣的恆心,能夠定投一隻基金十年,繼而又理解了這位投資者,這樣的心態看到網友那些兇惡的回帖,肯定也是淡然一笑,不會放在心上。

但對於大眾而言,真正認可基金定投、在基金定投中獲得理想回報的還是少數。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真總結了一下,主要原因無外乎以下三個:

第一,大家並沒有把權益基金當成是理財產品,更多的是「炒基金」的概念,多投資者還是大多選擇在某個時間大手筆買入,一有風吹草動,又大手筆賣出,情緒波動太大;

第二,投資者持有基金時間太短,未能充分體驗到複利效應,在這一點上,無論是「直接買基金」還是「定投基金」都是如此,甚至有投資者追漲殺跌了虧了錢;

第三,基金定投沒有一個可靠的預期收益標準,很多投資者都知道銀行理財的年化收益大概是5%,偏股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大概是16.8%,大家會為這個預期收益率買單,但定投基金的年化收益、歷史業績表現不會被計算出來寫在宣傳材料中。

這也使得基金定投陷入一個很尷尬的處境,即賣基金都說這種形式好,但買基金的卻覺得這形式「花裡胡哨」的,具體怎麼好也看不出來,然後給基金定投發了一張「好人卡」。

基金定投年化收益率更高!

公募基金走過22年,目前最新管理規模已經逼近17萬億元。

要在短時間內讓本來就不被廣泛接受的「基金定投」走進尋常百姓家談何容易,投資者教育工作、宣傳工作還需繼續進行。

目前來看,基金銷售機構、銀行理財經理在宣傳基金定投時,仍存在著幾點誤解或誤區,不利於讓廣大投資者更好地接受這種形式的基金購買方式。

首先是「基金定投不如直接買基金賺錢」的誤解。相比直接大手筆買入基金產品,基金定投不需要投資者直接拿出所有的資金,而是在每個月/周支付少量的資金,持續投入,就像「分期付款」的形式,這樣的分批投入的形式比直接投入收益率要低嗎?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例子,假如小明在10年前買基金,準備投入12萬元。他有兩種選擇:第一種,12萬元全部在第一天買入;第二種,每個月投入1000元,一直投10年。

到十年後的今天,小明能有多少收益?不妨以博時滬深300指數基金為例,對比一下兩種策略的最終受益情況:

方案一,小明最終能夠贖回的金額是28.94萬元,總收益率141.19%,年化收益率9.2%;方案二,小明最終能夠贖回的金額是21.19萬元,總收益率76.62%,年化收益率10.96%。

看看我們得到了一個怎樣的結果!

基金定投下來,年化收益率竟大大超過一次性投資,定投十年下來的總收益率也有76%,最早投入的1000塊已經變成了現在的2412塊,這就是複利的力量。

主動權益基金更適合定投!

還記得在三年前,我做第一篇基金報導選題時,走訪銀行網點的多位理財經理都給我推薦了基金定投的形式(可能是覺得我剛工作,盯上了),給我推薦基金定投的基金全部是指數基金。

現在回想起來,理財經理為什麼推薦指數基金進行定投呢?

首先一個原因是,對於一個新基民來說,一般不會直接拿出那麼多錢直接投入基金,基金定投可以綁定以後資金的持續投入;另一方面,是因為指數基金好上手、便於理解,但這絕不代表指數基金是最適合定投的。

近五年來,指數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24.61%,而主動權益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63.85%;近十年來,指數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115.35%,而主動權益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197.73%。

正是因為主動權益基金高收益、高風險的特點,才能夠更好地與基金定投「平滑波動」的優勢有機結合。所以在挑選權益基金進行定投時,肯定是選擇過往收益最高的基金進行定投,不必過分擔心其背後的風險。

讓我們站回2010年下半年的起點,挑選出3隻主動權益基金進行定投,分別是華夏大盤精選混合、華夏紅利混合和中銀中國,在過往三年的收益排名最高。

再選出3隻規模最大、最流行的指數基金產品進行定投,分別是華夏上證50ETF、易方達深證100ETF和博時滬深300指數A,這3隻指數基金在當時規模較高。

上述6隻基金產品,5隻基金的定投年化收益率都高於一次性投資年化收益,前3隻權益基金的整體定投收益也高於後3隻指數基金定投收益,已經足以說明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基金定投只適應於已經完成建倉的開放式基金。新成立基金、封閉式基金不能採用定投的方式,望投資者知悉。

相關焦點

  • 指數創新高 定投的基金卻不賺錢 怎麼破?
    無論股民還是基民,普遍都愛追漲殺跌,這是投資不賺錢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大部分的投資者其實對自己購買的資產都不太了解,很多都是跟風購買,高位入場。  無論股民還是基民,普遍都愛追漲殺跌,這是投資不賺錢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大部分的投資者其實對自己購買的資產都不太了解,很多都是跟風購買,高位入場。  跟股票相比,基金是一種相對簡單且更容易賺錢的投資工具。因為無論是從投資風險來看,還是從歷史業績來看,基金都具有非常大的優勢。
  • 2019年的基金定投會好嗎?
    在歲末年初之際,年(靈)終(魂)盤(考)點(驗)是避免不了的。小歐想問大家一個問題——  若用一個詞來總結2018年的A股,你會選哪個?
  • 漫畫看懂基金定投!
    配置型:成熟穩重配置型混合基金中股債比例按照市場狀況隨時進行調節,收益和風險不穩定,能夠快速適應市場變化,像社會經驗豐富、成熟的事業型男。想要搞定這些「高富帥」基金,最好的方式就是基金定投!以下15個關於基金定投的知識,你一定要知道!1、什麼是基金定投?固定時間、固定金額、申購指定基金,一次性籤約後每期自動投資。2、基金定投的特點?1)額度小,門檻低。2)自動扣款,方便。
  • 不做好這3點,基金定投還是會虧錢
    而定投可以不用考慮買賣的時機問題,即便你從最高點開始定投,只要堅持下去,最終也可以在回升的行情中獲利。舉個例子:假如你在2015年6月上證指數高位5100點開始定投滬深300指數基金,每個月定投1000元,到2018年1月停止定投,那麼你依然可以獲得17.75%的收益。而同期上證指數跌了34.7%。二是不怕下跌。
  • 公募基金是現實生活中最「物美價廉」的東西之一(下)定投和定投的...
    基金持有期年化收益率達到8%以上的概率統計,概率是50%左右。無論在於3-5年還是8-10年持有期,收益達到8%以上和持有期都沒有必然的聯繫。基金持有期年化收益率達到10%以上的概率統計。在A股市場來看,都達不到50%。
  • 指數基金適不適合長期定投?
    巴菲特從不推薦股票,指數基金卻是一個例外,早在1993年巴菲特就講到:「通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竟然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 1. 巴菲特關於指數基金的觀點還有後半部分:「表現異常疲軟的股市可能會促進對衝基金的表現,因為許多對衝基金持有大規模的空頭「倉位」。
  • 說說基金定投的秘密!最適合定投的指數基金是這幾個
    4、最後,只要你選的方式可以克服你的惰性和焦慮,定投就是一個好方法,因為這種方法讓你完成了最終的資產配置。二、定投考慮什麼?1、時間要拉長,時間短了沒意義,否則,當然是買在低點更重要,定投的目的是平抑市場波動。A股的牛熊周期大概是8年,經歷一個完整的牛熊周期。
  • 這樣買指數基金賺得更多?你不知道的指數基金定投策略
    巴菲特曾經說過:對於個人投資者,最好的投資方式就是定投指數基金,因為從長遠來看,大部分的基金經理到最後都沒能跑贏指數。在股市上一直流傳著「七虧二平一賺」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七成的股民是虧損的,可以保本的有兩成左右,而只有一成的股民才能賺錢。也就是說90%的股民在股市裡都是賺不到錢的。
  • 每月定投1000元基金,應如何配置?
    作為定投的標的,一般都會建議選擇波動較大的標的,比如我們之前說過建議長期定投優秀的主動基金或者是指數基金。主動基金與指數基金相互混搭也是可以。2、怎麼買?定投的方式有很多,光我們知道的可能就不下七八種,但是往往複雜的策略看起來效果很好,但是並不能很好地堅持下去。如果不能堅持定投,那就沒有意義了。對於新手,而且不想投入太多精力的新手而言,可能最簡單的定投就是最好的方式。
  • 都說基金定投好 為何堅持下來的人那麼少?
    :   【如果執行了一個定期定額計劃,而且不論股市漲跌都始終堅持,你就會獲得豐厚的回報。】   都知道定投很好,操作也很簡單,但真正堅持的人卻不多。這是為什麼呢?   三個定投故事   有三個朋友,這裡稱呼為A君、B君、C君正好對應三種定投狀態。   A君在聽到定投最好需要3-5年堅持扣款時,連忙擺手表示太久了,不願意繼續了解。   B君已開啟定投三個月了,基本上每晚都會看帳戶收益。
  • 定投5年,收益比較高的指數基金
    ,比如定投指數基金,可以穩穩地賺錢,不用擔心「個股黑天鵝」、「平臺跑路」、「基金經理打理不善」等問題。 雖然窄基指數爆發力強,但周期性也強,風險比較大,以5年不開張、開張吃5年的證券指數為例,牛市的時候漲得猛,市場風向一轉,最快跌的也是它,像極了坐過山車。 而且長期來看,寬基指數的收益並不比窄基指數差。看下表,定投5年來收益排名前20的指數基金,跟蹤的清一色都是寬基指數。
  • 每月定投1000元,5年、10年後的結果驚人
    相信大家在網上都看見過許多安利定投的文章,可對定投還是一知半解。現實是往往為什麼大家定投都堅持不下來,容易中途下車?一買就套牢?到底怎樣才能賺錢?這篇文章對正在定投路上或準備定投的朋友來說,或許就能解開你們心中已久的疑問。
  • 適合定投的基金 光波動大還不行
    作為有著「懶人理財」之稱的基金定投,現如今,是越來越受歡迎了。因為基金定投不僅能使投資變的簡單,還能大大降低投資失誤帶來的風險,最後長期堅持還能賺不少錢。所以基金定投成了很多理財小白的投資神器。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基金都適合做定投。比如像貨幣基金、純債基金,因為波動很小,一次性買入更划算,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做定投。那麼,什麼樣的基金才適合做定投呢?一般來講,最好選擇那些波動較大的基金,比如指數基金或者偏股型的基金。
  • 在「牛市」周期裡 新手入場為什麼要選擇基金定投?
    來源:長盛基金看到身邊參與股市的人都賺錢了,聽到媒體報導「牛市」來了,一直猶豫入不入股市投資的新手們,是不是也有點按耐不住那顆「躁動」的心?內心渴望財富增值,但又恐高,猶豫中隔幾天又漲,就更加揪心無從下手了。今天筆者給新手們支個招:不妨去做基金定投吧!
  • 定投指數基金,真的那麼完美嗎?真相在這裡
    本文首發於海晨投資手記一直以來,很多文章,很多地方都喜歡說指數定投。其中的內容千篇一律,大致有以下幾大理由:第一,放眼世界,指數投資都是重要的投資方式,巴菲特曾經和好些基金打賭,打賭他們跑不贏指數,最後贏了。
  • 貨比三家選基金定投渠道
    以交通銀行的線上定投操作為例,要開始定投先要與銀行籤約,可登錄個人網銀,點擊「投資理財-基金」,點擊左側紅色箭頭,再點「基金買賣-定期定額投資」,即可籤約定投協議。也可以通過手機銀行「金融-基金-我的基金-我的定投」點擊頁面下方的新增定投協議進行籤約。 其中,用戶既可開通單只基金的定投,也可開通組合定投。
  • 每月1000元定投基金,可以這樣配置
    既然是定投基金,那麼我們就以開放式基金為例,目前開放式基金有偏股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已經海外配置QDII型基金等、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係數不盡相同,選擇不同的基金進行定投,最終的回報結果也會大不相同。那麼、每個月基金定投1000元,應該如何配置呢?
  • 指數基金和定投更match!
    面對今年以來A股市場送出的一波紅包行情,相信有不少觀望中的投資者悔不當初,遺憾踏空,相比之下,堅持定投的投資者就幸福得多。  不熟悉資本市場可參與定投嗎?  何為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投資方式,一次設置後就可以實現自動扣款,是新手及懶人投資者參與市場的好選擇。  基金定投的初衷就是給不熟悉資本市場、沒有時間和精力挖掘個股投資機會的投資者,一個參與到市場行情中來的機會。定投淡化了擇時的概念,對缺乏經驗的投資者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 基金定投:化繁為簡享複利
    2010年的除夕夜,「魔術活字典」劉謙再登央視春晚舞臺,一連帶來三套精彩的魔術表演。有觀眾拍案稱奇的同時,也有網友聲稱「看穿」了劉謙的魔術奧妙,把他的魔術解密做成視頻在網上公開流傳。對此,劉謙的經紀助理表示:「這次劉謙在春晚上的節目表演都是原創,屬於中國人的魔術智慧。」
  • 3000點以下,請無腦定投指數基金
    這裡的「投資」指的是理財型投資,比如股票、基金、貨基、債券、存款等,商業投資我們不考慮。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明確表達過,對長期投資而言,我強烈推薦投資股市。投資股市又分兩種方式,一個是購買個股,另一個是購買基金。購買基金也有兩種方式,一是購買主動型或混合型基金,另一個就是購買指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