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經說過:對於個人投資者,最好的投資方式就是定投指數基金,因為從長遠來看,大部分的基金經理到最後都沒能跑贏指數。
在股市上一直流傳著「七虧二平一賺」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七成的股民是虧損的,可以保本的有兩成左右,而只有一成的股民才能賺錢。也就是說90%的股民在股市裡都是賺不到錢的。而這種情況在基金經理身上也同樣適用。
在美國股票市場上曾有一個轟動一時的百萬美元賭約,巴菲特在2008年時跟五個華爾街知名對衝機構定下了一個賭約,賭約的內容是10年後,這些對衝基金的收益率都跑不過標普500指數基金。其結果自然是巴菲特的完勝,因為在2015年的時候這些基金就提前向巴菲特認輸了。
從結果來看,標普在2008到2017年總共上漲125.8%,年化收益率為8.5%。而對衝基金FOF中表現最好的總收益才87%,年平均漲幅6.5%。其中更是有一支基金已經在2017年被清算。
要知道2008年的時候美國股市還在高點,而且在賭約剛開始的時候,股市就摔了大跟頭,十年之賭的第一年就遇上金融危機大盤下跌了37%之多。在這種情況下巴菲特還是戰勝了對衝基金,足以見得指數基金的優秀,如果能在此基礎上稍微加一點投資策略,那麼你就能取得更高的收益率。
策略一:定期定額定投法。是最簡單的方法,每月定投固定的金額,省時省力,不用時刻去盯著指數的變化。缺點也很明顯,缺乏靈活性,收益率相對其他策略來說稍微低一點。
策略二:估值定投法。這種方法的核心就是在低估的時候多買,在高估的時候少買。以上證指數的歷史市盈率為例。
上證指數從1999年到2020年的歷史平均市盈率(PE)為15.93倍,那我們完全可以以16倍的市盈率(PE)為基準,做一個定投策略。
投入資金=起投資金x(16倍市盈率/當前PE)
假設起投資金為1000元,這個月的上證指數PE正好為16倍。
那麼投入資金=1000 x 16 /16=1000元。
如果下個月的股市漲了,市場的PE漲到了20倍。
那麼投入資金=1000 x 16/20=800元
再下個月的股市跌了,市場的PE跌倒了10倍。
那麼投入資金=1000 x 16/10=1600元
這種增強型定投策略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在估值低的時候投入更多的錢,在估值高的時候投入更少的錢。完美符合定投的微笑曲線,估值定投法的收益率會比定期定額定投法更高,投資更加靈活。
當然這種投資策略也有缺點,那就是沒有止盈的策略。當股市上升到80倍市盈率的時候,這個時候大家都知道這個估值不會長久,而你不僅沒有趕緊止盈,還在往裡面不停的投錢,那你的收益率肯定會比那些及時止盈的低很多。
俗話說得好,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
而如果你要止盈,那麼你肯定會引入自己主觀判斷。那麼問題就來了,國外有多年從業經驗的基金經理都無法準確預測股市的走勢,你怎麼保證你的主觀判斷是正確的呢?定投指數基金讓小白也能跑贏基金經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全拋棄了主觀判斷,既然我們沒有判斷股市漲跌的能力,那麼就把一切交給投資策略。所以現在我們引入第三種策略。
策略三:價值平均策略
什麼是價值平均策略?我們舉個例子來看:目標不再是每月定投1000元,而是每月市值增加1000元。
1月買入1000元基金;2月市場下跌,當月基金市值800元,那麼這個月就要買入1200元。確保目標市值達到2000元;3月市場上漲,當月基金市值2800元,那麼這個月只要再買入200元即可。4月市場繼續上漲,當月基金市值4300元,超過目標市值4000,贖回300元的基金。
這種定投方法的優點是如果如果行情下跌,在下期定投的時候會多買一點,以此來保證自己在低估的時候買得更多。如果行情上漲帳戶盈利,在下期定投的時候會少買或者賣出籌碼,以此來控制倉位或收割盈利,這樣就能夠實現低買高賣。
還能避免人為主觀判斷出錯增加的風險,對於剛接觸定投基金的新手來說,這種策略是非常值得嘗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