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有著「懶人理財」之稱的基金定投,現如今,是越來越受歡迎了。
因為基金定投不僅能使投資變的簡單,還能大大降低投資失誤帶來的風險,最後長期堅持還能賺不少錢。所以基金定投成了很多理財小白的投資神器。
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基金都適合做定投。比如像貨幣基金、純債基金,因為波動很小,一次性買入更划算,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做定投。
那麼,什麼樣的基金才適合做定投呢?
一般來講,最好選擇那些波動較大的基金,比如指數基金或者偏股型的基金。
因為在市場低位時,買入「波動大的基金」,其基金份額比買「波動小的基金」大很多,如果將來市場上漲的話,那麼「波動大的基金」所獲得收益,也相對更高。
為了能直觀的說明「波動大的基金」所獲得收益更高,三思君就用數據說話。
基金A:從1月到5月的淨值分別為1元、0.9元、1元、1.1元、1元;
基金B:從1月到5月的淨值分別為1元、0.6元、1元、1.4元、1元;
由上圖可知,基金B的波動明顯比基金A大。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穩健型的投資者會選擇基金A進行定投。因為他們覺得,雖然從最後的淨值上看,基金A和基金B是一樣的,但是基金B的波動太大了,承受不了。
但是三思君想說的是,定投基金B所獲得收益比定投基金A的大。不信,大家往下看。
先看基金A:
由上圖可知,經過5個月的定投,買入的總份額為5050.20份,按照5月基金A的淨值1元計算,那麼定投基金A的帳戶總市值為5020.2元,因此其累計收益率為0.4%。
再看基金B:
由上圖可知,經過5個月的定投,買入的總份額為5380.95份,按照5月基金B的淨值1元計算,那麼定投基金A的帳戶總市值為5380.95元,因此其累計收益率為7.62%。
顯然,定投基金B所獲得的收益7.62%比定投基金A的0.4%高。
問題來了,為什麼定投基金B的收益會高一些?
原因不難理解,當市場下跌的時候,基金B最終買入的份額5380.95份比基金A的5020.2份,大很多。所以當兩隻基金的淨值回到同一起跑線時,買入份額多的基金,肯定就是漲幅大的。
因此定投的基金,最好是那些波動較大的基金。
那是不是,只要是波動大基金都適合定投呢?
肯定也不是的啦!因為有些基金波動雖然大,但是它卻漲不起來。如果定投到這樣的基金,那麼肯定是越陷越深。
舉個例子,標普香港創業板(SPHKG)。
由上圖可知,標普香港創業板(SPHKG)的波動是不小,但是指數的點位卻是屢創新低。
如果你當時定投的是這樣的指數或基金,別說賺錢了,恐怕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投資策略,現在都不能回本了吧。
所以,定投的基金最好要滿足下面兩點:
1、波動大。在同樣的條件下,當市場下跌時,定投波動大的基金,所獲得基金份額也就越多,如果將來市場一旦反彈,那麼漲幅也就是最大的;
2、質地不錯。只有質地不錯的基金,將來才有可能漲回來或者漲更多。
本文源自麻利二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