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基金適合定投?
許多人都會做基金定投,但是都是稀裡糊塗地投。從投資標的的角度看,基金可以分為貨幣、債券、股票和混合型四大類基金,這四類基金的風險依次增加,當然伴隨著風險而來的收益也相對依次增加。了解了基金的分類,我們再來看基金定投的本質,其實就是通過拉長投資期限來攤薄成本,平滑風險。對於每期相同的基金定投金額,在基金淨值高的時候會自動減少購買份額,而在基金淨值低的時候會自動增加份額。如果一隻基金的淨值沒有什麼波動,那麼定投和單次購買就沒什麼區別。所以我們做基金定投,應該選擇淨值波動相對較大的基金。
用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本身波動比較小,直接一次性買入更划算,沒有必要長期定投。所以,我們一般會選擇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做定投。股票型基金也分為指數型基金和主動型基金。指數基金主要是跟蹤指數,它的持股份額和它跟蹤的指數基本是一致的,所以指數型基金又叫被動型基金。指數基金的倉位都比較滿,一般都在95%以上,所以行情好的時候,指數基金漲得比其它基金更快,而行情差的時候,也會比其他基金跌得更多。
但是指數基金相對來說對基金經理的要求沒有那麼高,還有就是指數基金最突出的優勢是成本比較低,因為它不用經常換股,所以費用比主動型的股票基金要低不少。所以很多人會選擇指數基金做定投。指數基金又分為寬基指數和窄基指數。像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中證800等等,都屬於寬基指數。窄基指數是指那些行業類、策略類、主題類的相關指數,因為只選擇相關行業或主題,剔除了其他股票,所以它可選的範圍比寬基要小,比如有消費類、網際網路類、醫藥類、軍工類等等。
主動型還是被動型?
總的來說,指數基金是適合做定投的。那麼主動型的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是否適合定投呢?和指數型基金相比,主動型基金風險更大、波動性也更大。從長期看,主動型基金的業績往往要好於指數型基金,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A股以震蕩市為主,主動型基金可以在行情不好的時候降低倉位、行情好了再增加倉位,操作更加靈活,在精選行業和個股方面也容易發揮優勢。只要基金經理還比較靠譜,主動型基金往往可以獲取更多的超額收益。但是這裡要提醒大家一點,主動型基金雖然有諸多優點,但不代表同一隻主動型基金或基金經理能夠一直戰勝指數型基金。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中,長期跑贏市場的基金或基金經理可謂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