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將建30個「太陽能+風能+電能」多能互補跨季節儲熱站

2021-01-1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日前,內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政府印發《烏海市海勃灣區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行動方案》。《方案》要求要有規劃、有方案、有施工圖,城市建成區優先發展集中供熱,集中供熱難以覆蓋的,以區或鄉鎮為單元整體推進分散式清潔取暖。貫徹和落實電價、熱價政策,推進城鎮配電網和農網建設升級改造,指導熱電聯產項目規劃建設,組織電採暖參與電力交易。在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方面,利用太陽能+跨季節儲能系統的成功經驗,擴大試點範圍。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方案》要求,9月30日前重點落實兩個散煤汙染治理項目,其中烏海市「太陽能+風能+電能」多能互補跨季節儲熱站清潔供熱替代散煤燃燒項目計劃總投資8000萬元,包含中央及自治區資金1000萬元,企業自籌資金7000萬元。該項目建設單位為內蒙古昊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在烏海市投資建設30個「太陽能+風能+電能」多能互補跨季節儲熱站,可解決烏海市城市邊緣地帶供熱管網無法覆蓋的區域,居民、農業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農牧區的冬季統一供暖問題。30個供熱站可滿足50萬平米供熱,其中農業設施20萬平米,城鄉結合處20萬平米,農戶10萬平米,且配套提供供熱運營服務。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風能和太陽能優勢 「風光互補...
    放眼望去,藍天白雲下,連綿的山丘上布滿了黑褐色的太陽能光伏板,而光伏板上方,用於風力發電的白色風車有序矗立。這裡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河北公司的首個風光互補項目——陽城子風光電站所在地。&nbsp&nbsp&nbsp&nbsp陽城子風光電站歸屬張家口地區電網,而張家口地區電網擔負著「西電東送」的重要任務,是京津唐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 風能與太陽能整合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編者按:通過將可再生能源的混合,開發者正在將風能和太陽能的優勢整合在一起。在本文中作者 Ben Jervey 向我們介紹了幾個整合風能與太陽能優勢的例子。 為什麼太陽能和風能無法淘汰傳統發電?首先,陽光只在白天才會有。而風能是間斷的,並且更取決於不同季節:當我們需要電的時候,並不一定有風。那我們把太陽能和風能放在一起會怎樣呢?
  • 「十四五」地熱供暖加速發展 「地熱+太陽能」多能互補備受期待
    對於「十四五」期間的地熱能供暖發展,行業內普遍期盼頂層設計的優化,以多能互補的理念發展地熱能供暖也獲得了廣泛認同。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暘認為,必須加強地熱能開發的頂層設計,地熱只是可再生能源大家庭中的一員,必須放在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大局中去規劃。他所強調的「地熱+」思想,即把地熱和風電、水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結合利用。
  • 風光互補太陽能路燈優缺點
    風光互補路燈採用高性哪能大容量免維護鉛酸電池,為風光互補路燈提供充足的電能。保證了陰雨天時LED風光互補路燈光源的亮燈時間,大大提升了系統的穩定性。6、晝夜互補-中午太陽能發電,夜晚風能發電7、相比普通太陽能路燈,在符合一定的條件下,單位時間內的電能轉化率遠遠高於普通太陽能路燈。缺點:1、成本大,本來太陽能路燈的成本就很大了,加上風能,成本會更大,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的地區很難接受。
  • 「太陽能+多能互補」清潔取暖受推崇
    11月14日,在「2018中國太陽能產業與經濟發展(北京)論壇」上,談及太陽能供熱系統用於北方農村地區的清潔採暖實踐,多能互補供熱解決方案供應商——北京詠輝颺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志說。  論壇上,圍繞太陽能應用於清潔採暖領域的各種創新技術與實際應用,諸多與會專家、企業代表各抒己見,紛紛推出各具特色的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
  • 國內太陽能跨季節蓄熱供暖技術廠商一覽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清潔、廉價、易獲取,但太陽輻射存在季節性不均,即夏季過剩,冬季不足的問題。為克服這一矛盾,具有「夏蓄冬用」特點的太陽能跨季節蓄熱供暖技術引起人們廣泛關注,該技術可將春、夏、秋三個季節的太陽能熱量儲存於地下的水池或土壤中,以供冬季供暖之用,實現低能耗無煤化清潔供暖。
  • 慶元利用風能和太陽能互補供電方式確保全天候測量水文數據
    為充分發揮水文的基礎性作用,提升極端天氣下的測報能力,慶元縣利用風能和太陽能互補供電方式確保水文遙測站全天候得到供電保障。  據了解,遙測站用於實時記錄並傳輸相關的5分鐘雨量及水位等數據,還能顯示環境溫度、電壓等運行環境數據,可以全面並及時掌握站點附近的天氣變化情況。目前,全縣有127個遙測站點,其中包括雨量站、水位站、流量儀等。
  • 太陽能、風能發電:現狀與建議
    面向光伏發電規模化利用,我國光伏系統關鍵技術取得多項重大突破:掌握了 100 MW 級併網光伏電站設計集成技術,掌握了 MW 級光伏與建築結合系統設計集成技術,掌握了 10—100 MW 級水/光/柴/儲多能互補微電網設計集成技術並開展了示範。
  • 光伏發電:利用太陽能電池組件將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裝置
    編者按: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電池組件將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裝置,在廣大的無電地區,該裝置可以方便地實現為用戶照明及生活供電,也可以與電網併網實現互補。它的主要部件是太陽能電池、蓄電池、控制器和逆變器。
  • 太陽能和風能對環境的影響
    然而,任何類型的能源都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代價,太陽能和風能也不例外。蝙蝠和鳥類每年都被風力渦輪機殺死。從叉角羚、烏龜到土狼、響尾蛇,許多野生動物都曾在沙漠中生活過,而太陽能電池板可以佔據大片的沙漠。如果沒有效率和對能源使用的合理限制,太陽能和風能只能給環境帶來那一點點好處。目前,建造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還需要另外一些資源的投入。
  • 如何將風能轉化成電能
    如何將風能轉化成電能 發布時間: 2019-01-17 00:00:00   來源:  作者:   日夜不停轉動的大風車是如何將風能轉化成電能的呢?
  • 我省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6% 清潔能源多能互補研究成果世界領先
    太陽能連續三年穩居全國第一、全國新能源裝機佔比最高省份……近年來,青海清潔能源生產亮點凸顯,清潔能源發電量佔比不斷提高。據青海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規模以上工業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量佔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的比重達20.7%,其中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6%。
  • 陸啟洲:太陽能、儲能、超導將成電力行業終極技術
    太陽能、儲能、超導將成為電力行業的三大終極技術。」  記者:在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多種能源快速發展的今天,您談到太陽能將成為未來電力行業的終極技術之一,而不是其他能源或多能互補。為什麼?依據是什麼?  陸啟洲:目前所有能源(除核能和地熱能外)均來自太陽能的直接或間接利用和轉換。
  • 黃河公司建中國首個千萬千瓦級「牧光互補」太陽能發電基地
    8月19日,「我們創造性地引入『牧光互補』模式,委託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開展『光伏產業帶動生態建設』項目,在光伏電站種植牧草等多項措施使光伏產業園區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中電投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黃河公司」)黃河新能源集成公司總經理沈有國19日表示。
  • 風能、太陽能產業大發展,投資機會該如何把握?
    今天我們聊聊風能和太陽能未來的發展趨勢。12月22日,中國能源政策研究年會2020暨「中國電力圓桌」四季度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證實,到2030年,我國的風能、太陽能發電總裝機規模將超過12億千瓦。截至目前,全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總規模僅為4.6億千瓦。也就是說,未來10年,風能、太陽能新增的發電裝機將以每年超過7400萬千瓦的速度持續高增長。
  • 燃煤採暖汙染危害大,「空氣能、風能、太陽能」誰才是更好的環保...
    而常見的清潔環保能源有「風能、太陽能與空氣能」。但是在北方燃煤採暖汙染整治過程中,風能與太陽能實際使用及推廣卻不現實。風電供暖在經濟性和風電規模上,難以普及!首先,風電供暖「棄風嚴重」。2015年上半年,全國風電上網電量9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7%;風電棄風電量1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1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15.2%,同比上升6.8個百分點。而我國北方地區風能資源的特點是「冬季大夏季小,夜間大白天小」,也就是說,北方風資源相對集中在冬季夜間時段,而這時正是用電負荷的低谷時段和取暖供熱的尖峰時段。
  • 世行建議巴基斯坦大力發展太陽能和風能發電
    &nbsp&nbsp&nbsp&nbsp世界銀行日前發布一項研究報告,建議巴基斯坦迅速大規模發展太陽能和風能發電。&nbsp&nbsp&nbsp&nbsp報告由世界銀行與巴基斯坦國家輸配電公司等政府機構共同合作完成,歷時18個月。
  • PPT|新能源發展現狀、挑戰及太陽能熱發電在多能互補系統中的作用
    2019年,我國6個省(區)新能源裝機佔比超過30%,7個電網新能源發電量佔比超過20%,局部地區形成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面臨的問題除了目前的棄風/棄光外,還會出現電力不足的問題。多能互補是提升新能源消納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系統側互補和場站側互補兩種方式。
  • 2015年太陽能風能資源大盤點
    太陽能資源呈現出地區性差異較大,總體呈現高原、少雨乾燥地區大,平原、多雨高溼地區少的特點。青海大部、西藏中西部、甘肅西部、內蒙古西部,新疆東部水平面總輻射年輻照量超過1750千瓦時/平方米,成為太陽能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而四川東部、重慶、貴州中東部、廣西北部、湖南地區水平面總輻射年輻照量不足1050千瓦時/平方米,屬於太陽能資源一般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