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利用風能和太陽能互補供電方式確保全天候測量水文數據

2020-12-05 麗水網新聞

  為充分發揮水文的基礎性作用,提升極端天氣下的測報能力,慶元縣利用風能和太陽能互補供電方式確保水文遙測站全天候得到供電保障。

  據了解,遙測站用於實時記錄並傳輸相關的5分鐘雨量及水位等數據,還能顯示環境溫度、電壓等運行環境數據,可以全面並及時掌握站點附近的天氣變化情況。目前,全縣有127個遙測站點,其中包括雨量站、水位站、流量儀等。由於慶元縣地處浙西南山區,遙測站點多為山地,日照較少,傳統的蓄電池加太陽能供電方式經常由於電力不足導致數據傳輸中斷。


  「遙測站正常電壓值在12V左右,如果降到8.8V就徹底斷電停止工作,需要維護人員更換蓄電池。」慶元縣水利局水文站站長王江興表示,「站點出故障,十有八九是斷電,導致相關部門不能第一時間準確獲取各種關鍵水位雨量數據、洪水形勢和實時工況等,會影響國家雨量資料整編及防汛決策。」


  今年9月以來,慶元縣做好供電雙保障、水文監測數據雙採集保障、雙終端保障、雙信道保障的基礎上,結合「大水文」「大感知」「大集成」「大分析」「大支撐」五大工程項目建設,先後在車根、貴南洋水庫、馬蹄岙電站、左溪一級水庫、大巖坑水庫等13個遙測站開展風力發電機與太陽能電池互補供電方式,確保水文遙測站全天候得到供電保障。

  「風力發電機與太陽能電池互補供電採用了功率為300W的三葉風力電機,風速在1.9m/S以上的輕風狀態下就可以啟動。」浙江天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葉永清介紹,「只要有風,風力電機就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電量,彌補太陽能板在晚間、陰雨天氣不工作的缺陷。」

  下一步,風力發電機與太陽能電池互補供電將在慶元全縣推廣應用,將極大提升慶元的遙測數據在小流域超強暴雨洪水過程中甚至是極端天氣下的傳輸能力,為防汛部門及時了解汛情、做出指揮決策、投入抗洪搶險提供可靠依據,全面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多樣化的水文服務。

  來源:市水利局

相關焦點

  •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風能和太陽能優勢 「風光互補...
    放眼望去,藍天白雲下,連綿的山丘上布滿了黑褐色的太陽能光伏板,而光伏板上方,用於風力發電的白色風車有序矗立。這裡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河北公司的首個風光互補項目——陽城子風光電站所在地。&nbsp&nbsp&nbsp&nbsp陽城子風光電站歸屬張家口地區電網,而張家口地區電網擔負著「西電東送」的重要任務,是京津唐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 如何更好地利用清潔能源?風能與太陽能整合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編者按:通過將可再生能源的混合,開發者正在將風能和太陽能的優勢整合在一起。在本文中作者 Ben Jervey 向我們介紹了幾個整合風能與太陽能優勢的例子。 為什麼太陽能和風能無法淘汰傳統發電?首先,陽光只在白天才會有。而風能是間斷的,並且更取決於不同季節:當我們需要電的時候,並不一定有風。那我們把太陽能和風能放在一起會怎樣呢?
  • 風光互補太陽能路燈優缺點
    風光互補路燈採用高性哪能大容量免維護鉛酸電池,為風光互補路燈提供充足的電能。保證了陰雨天時LED風光互補路燈光源的亮燈時間,大大提升了系統的穩定性。下面列舉它的主要優勢:1、節能減排,節約環保;無後期大量電費支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正成為大勢所趨。2、免除電纜鋪線工程,無需大量供電設施建設。3、個別損壞不影響全局,不受大面積停電影響。
  • 烏海將建30個「太陽能+風能+電能」多能互補跨季節儲熱站
    貫徹和落實電價、熱價政策,推進城鎮配電網和農網建設升級改造,指導熱電聯產項目規劃建設,組織電採暖參與電力交易。在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方面,利用太陽能+跨季節儲能系統的成功經驗,擴大試點範圍。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等。
  • 太陽能不足有風能 蘇州航道有了永不熄滅的航標燈
    ,這是以風能和太陽能為互補能源的航標燈首次閃爍在蘇州航道上。當前,蘇州內河航標供電已經實現太陽能化,但是如果遭遇極端天氣,例如連續陰雨天氣,會出現太陽能電池板充電不足、供電不穩的情況,可能造成蓄電池放電過多、航標燈光熄滅等現象,給船舶夜間航行帶來安全隱患。
  • 太陽能、風能發電:現狀與建議
    能源既是經濟資源,更是政治資源和戰略資源,能源安全的問題受到國家高度重視。未來二三十年,將是能源生產消費方式和能源結構調整變革的關鍵時期。人們將致力於構建綠色低碳、高效智能、多樣共享的可持續能源體系。風力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將快速增長,從而形成天然氣、石油、煤炭、核能、可再生能源為五大支柱的能源新格局。
  • 有機 | 和主流太陽能電池互補,PSCs 能為各種遠程設備供電亮相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PSCs)的轉換效率雖然可能永遠無法和主流市場上的矽晶、無機太陽能電池相提並論,但一份新發布的論文強調,這類有機電池可在遠距離供電方面大放異彩。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顧名思義,是利用有機聚合物吸收光線並將其轉化為電力,因可大量製備、價格相對低廉、材料無毒、成品柔軟可彎曲等特性,使其雖然耐用性和轉換效率無法與無機太陽能電池匹配,但仍在光伏應用方面很有前途。
  • 太陽能和風能對環境的影響
    太陽能和風能經常被環保主義者不加批判地看待。然而,任何類型的能源都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代價,太陽能和風能也不例外。By Zach Fitzner,Earth.com特約撰稿人太陽能和風能經常被環保主義者不加批判地看待
  • 2015年太陽能風能資源大盤點
    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中心高級工程師周榮衛說,「風能資源呈現出分布不均,地區差異性大的特徵,上海、江蘇、山東、天津、浙江、北京等6省(市)年平均風速偏小5%以上,西藏、重慶明顯偏大。」  據全國風能資源高解析度數值模擬數據(2014)顯示,全國陸面7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均值為5.6米/秒。
  • 世行建議巴基斯坦大力發展太陽能和風能發電
    &nbsp&nbsp&nbsp&nbsp世界銀行日前發布一項研究報告,建議巴基斯坦迅速大規模發展太陽能和風能發電。&nbsp&nbsp&nbsp&nbsp報告由世界銀行與巴基斯坦國家輸配電公司等政府機構共同合作完成,歷時18個月。
  • 西藏將成為我國太陽能發電量最大省區
    西藏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省區,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間在2000小時以上,年輻射量可達6000兆焦耳/平方米至8000兆焦耳/平方米。   60年來,西藏大力發展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等清潔能源,用綠色能源保護雪域高原,能源利用由最初的水力、煤炭、石油等開發,逐步擴大到地熱、太陽能、風能等資源的利用研究。
  • 數據中心:氣象與水文數據共享 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決策能力
    近日,為切實做好2020年汛期氣象與水文數據交換工作,黑龍江省氣象數據中心高度重視此項工作,以「提供優質氣象數據」為核心,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統籌發展、互利共贏」的原則,全面開展水文、氣象信息共享工作。保障水文數據的完整性是汛期工作重中之重。
  • 太陽能發電的方式可分為哪兩大類_太陽能發電的壽命大約多少年
    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級半導體電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陽光輻射能,並使之轉變成電能的直接發電方式,是當今太陽光發電的主流。在光化學發電中有電化學光伏電池、光電解電池和光催化電池,目前得到實際應用的是光伏電池。 [1]   光伏發電系統主要由太陽能電池、蓄電池、控制器和逆變器組成,其中太陽能電池是光伏發電系統的關鍵部分,太陽能電池板的質量和成本將直接決定整個系統的質量和成本。
  • 太陽能電池板MPP的脈衝負載供電解決方案
    用於數據採集或測量採樣的系統通常需要打開,執行測量或其他任務,傳送處理或測量的數據,然後返回到睡眠狀態。在許多情況下,無線傳輸數據消耗的輸出功率的最大部分。對於系統本身或者用於傳輸數據的這些所需的功率脈衝通常難以用諸如太陽能電池板的功率受限的電源來支持。通過在太陽能電池板的最大功率點(MPP)上運行並通過從面板上智能地提取功率,可以成功利用能量為脈衝負載供電。
  • 一套完整的太陽能遠程監控系統設計方案
    一、太陽能 太陽能(Solar Energy),一般是指太陽光的輻射能量,在現代一般用作發電。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陽提供的熱和光生存,而自古人類也懂得以陽光曬乾物件,並作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製鹽和曬鹹魚等。但在化石燃料減少下,才有意把太陽能進一步發展。太陽能的利用有被動式利用(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
  • 國家能源局:加快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
    加快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能兜底保障。「其次,要加快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推動低碳能源來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第三,要以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推動能源數位化和智能化發展,加快提升能源全產業鏈智能化水平,促進多種能源協同互進,能源供需雙向互動和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提升能源系統整體效率。」章建華說。
  • 新加坡電力需求將回溫,計劃利用四大供電來源以達能源供應轉型
    新加坡將利用四大供電來源,即天然氣、太陽能、區域電網和新興低碳替代方案如氫氣,協助能源供應轉型和多元化,未來達到有效率和節能能源的願景
  • 農村都不愛裝的太陽能熱水器,憑什麼贏得了北京別墅群的青睞?
    然而奇怪的是,北京市的某處別墅群卻選擇集體安裝平板太陽能熱水器,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該項目不僅僅是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而是採用了太陽能+壁掛爐的多能源互補形式——壁掛爐24小時全天候制熱,彌補了太陽能陰雨天制熱不穩定的弊端,讓用戶享用到了更澎湃、更穩定、更舒適的用水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