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加快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

2021-01-13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張懷水北京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 陳星

12月21日,國新辦就《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注意到,在能源安全環境日益複雜的背景下,中國如何平衡能源安全保障與清潔低碳轉型的問題引發關注。

對此,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要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能源供應保障不僅要跟得上、能滿足,而且要提品質、增效果,特別是當前,全球能源低碳轉型步伐正在加快,做好能源安全保障方面面臨著新的形勢、新的挑戰。

章建華指出,首先,要加大煤炭的清潔化開發利用,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加快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能兜底保障。「其次,要加快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推動低碳能源來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第三,要以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推動能源數位化和智能化發展,加快提升能源全產業鏈智能化水平,促進多種能源協同互進,能源供需雙向互動和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提升能源系統整體效率。」章建華說。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國家能源局發文:推動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能源局:推動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國家能源局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2017年以來,在原國務院法制辦、司法部的指導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組織成立了專家組和工作專班對
  • 生物質能與太陽能等多種能源協同發電
    >隨著化石燃料的消耗殆盡,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當前的迫切要求。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能源。風能、太陽能、水能等能源的穩定性與地質環境息息相關,因此,其不穩定性也大大提高。生物質是有機物質,具有一定能量、養分、機械強度。代表性生物質包括動物糞便、農作物廢棄物、木材、固體廢棄物等[1]。而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國年產農作物秸稈約7億t,列世界之首[1]。
  • 可再生能源法扶持各種能源開發利用 包括生物質能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勝明,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倪嶽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經濟法室主任黃建初、國家海洋局海島管理辦公室主任呂彩霞就本次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的法律的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現場直播。
  • 能源局解讀《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負責人就能源白皮書的重點內容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問:請介紹發布能源主題白皮書的背景和意義。能源消費結構向清潔低碳加快轉變,2019年,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3.4%,比2012年提高8.9個百分點,提前完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比達到15%左右的目標。  問:能源轉型不斷加快,能源安全環境日益複雜,我國如何保障能源發展安全?
  • 能源局發布會介紹上半年能源經濟形勢下半年走勢
    國家能源局新聞發言人 曾亞川: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今天將發布上半年能源經濟形勢和下半年走勢,還將就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情況做一個介紹。並就相關問題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司長周喜安先生,國家能源局規劃發展司司長江冰先生。江冰司長是第一次與新聞界的朋友們正式見面。我是國家能源局新聞發言人曾亞川。
  • 廣東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 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
    按照計劃目標,廣東將會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 國家能源局:大力發展光伏發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多管齊下解決
    今後,新能源的發展基本上不需要國家補貼,主要由市場決定。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消納,就是把新能源電力消納好。剛才朱司長詳細給大家介紹了,這裡面要做的工作很多,我們的壓力也很大,因為到2030年風能、太陽能要達到12億千瓦以上,預計2020年底能夠達到4.6個億,以後每年的增量還是很大,謝謝你的關心。
  • 新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
    1.1新能源產業的概念  新能源產業主要是源於新能源的發現和利用。新能源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因此這裡的開發新能源的單位和企業所從事的工作的一系列過程,叫新能源產業。
  • 石元春院士:生物質能源仍被邊緣化
    「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大大躍』,是否會付出很大的代價?」石元春的擔心並非無的放矢。國家能源局日前公布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目標:到2015年,風電將達1億千瓦,年發電量1900億千瓦時,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將達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200億千瓦時。
  • 在山西,共話能源轉型大發展
    圍繞「八個變革、一個合作」深入推動能源革命試點任務,山西以綠色低碳為方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努力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目前,山西能源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化石能源清潔化和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發展並舉,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已見雛形。  胡玉亭指出,現階段,降低碳排放強度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大規模發展非化石能源。
  • 生物質能源發展的關鍵在哪?
    「實質上,生物質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能源領域最重要、可發揮更多作用的能源品種。相較於風電、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利用具有多重意義,如不能合理利用會對環境產生汙染,反之如能充分利用,則無論是對於應對氣候變化、解決環境汙染問題,亦或增加能源資源供應來講,都非常重要。」
  • 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杭州市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管理辦法(試行...
    二、概念定義  本辦法所稱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能、風能、空氣能等非化石能源;分布式發電系統,是指在用戶所在場地或附近建設安裝、運行方式以用戶端自發自用為主、多餘電量上網且在配電網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徵的發電設施或有電力輸出的能量綜合梯級利用多聯供設施;生物液體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質資源生產的甲醇、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液體燃料
  • 太陽能是什麼能源,太陽是怎樣發光發熱的?
    太陽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資源豐富,既可免費使用,又無需運輸,對環境無任何汙染。為人類創造了一種新的生活形態,使社會及人類進入一個節約能源減少汙染的時代。
  • 首部能源法徵求意見 可再生能源將在哪些方面獲得政策支持?
    徵求意見稿第一章總則第4條指出,國家調整和優化能源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動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和低碳化發展。第32條進一步表示,國家鼓勵高效清潔開發利用能源資源,支持優先開發可再生能源,合理開發化石能源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能源,推動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支持開發應用替代石油、天然氣的新型燃料和工業原料。
  • 能源局局長在地熱能利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去年1月,能源局會同財政部、國土部、住建部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一年來,各地方、各企業認真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結合實際,積極推動地熱能開發利用,取得了良好開局,湧現了不少好經驗、好做法。去年9月,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國家能源局到雄縣調研了地熱供暖情況。這次會議期間,同志們也實地參觀了地熱開發利用現場,交流了雄縣、天津等地的先進經驗。
  • 中國能源發展往何處去
    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白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39.7億噸標準煤,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當前,我國已建立完備的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的產業鏈,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有力支撐了清潔能源開發利用。
  • 國家能源局:允許符合準入要求的市場主體參與油氣勘查開採
    國家能源局 2020年4月3日附件1《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徵求意見稿)》總 則能源戰略和規劃能源開發與加工轉換一般規定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能源供應與使用能源市場能源安全科技進步國際合作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 則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立法目的〕為了規範能源開發利用和監督管理,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
  • 國家能源局: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居世界首位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12月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於當日15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介紹,當前,我國已建立完備的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的產業鏈,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有力支撐了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根據今天(21日)發布的《新時代的能源發展》白皮書數據,截至2019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7.9億千瓦,約佔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的30%。
  • 國家能源局下發《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2月15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被列為重點立項方向,包含水電工程信息化,水電工程後評價和管理,高海拔水電工程建設和運維,水電工程設備更新改造,衝擊式水電發電機組,抽水蓄能機組;多種能源互補和綜合能源利用,海上風電,風電場智能化和工程質量控制;光伏發電系統設計和性能提升,戶用系統設計與應用技術
  • 生物質能利用不只是能源工程
    近日發布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對生物質能源給予了特別關注,認為生物質能是可再生能源中被忽視的「巨人」。數據顯示,2017年在全球消費的可再生能源中,有半數源自現代生物質能,其貢獻是太陽能光伏和風能總和的4倍。  做得最多,卻鮮被提及,是因為生物質能甘當配角還是有哪些現實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