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居世界首位

2021-01-10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12月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於當日15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介紹,當前,我國已建立完備的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的產業鏈,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有力支撐了清潔能源開發利用。

根據今天(21日)發布的《新時代的能源發展》白皮書數據,截至2019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7.9億千瓦,約佔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的30%。其中,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3.56億千瓦、2.1億千瓦、2.04億千瓦、2369萬千瓦,均位居世界首位。

可再生能源供熱廣泛應用

截至2019年底,我國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累計達5億平方米,淺層和中深層地熱能供暖建築面積超過11億平方米。

風電、光伏發電設備製造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技術水平和製造規模處於世界前列。2019年多晶矽、光伏電池、光伏組件的產量分別約佔全球總產量份額的67%、79%、71%,光伏產品出口到200多個國家及地區。風電整機製造佔全球總產量的41%,已成為全球風電設備製造產業鏈的重要地區。(總臺央視記者 姜昊宇 康毅)

相關焦點

  • 國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負責同志就《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答《中國電力報》記者問日前,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引起行業高度關注。
  • 國家能源局:大力發展光伏發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多管齊下解決
    在問答中,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朱明回答了關於新能源消納的問題,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做了補充: 新華社記者: 近年來,我國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展很快,但新能源發電消納問題仍存在較大的制約,在解決大規模新能源消納方面有沒有巨大舉措?謝謝。朱明(徐想 攝)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朱明:謝謝這位新華社記者的提問。
  • 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居世界首位!2020年中國能源大數據報告出爐!
    *2019年原煤、原油、天然氣、一次電力產量系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粗略折算所得  3.能源進口量保持較快增長  2019年,我國能源在加大國內勘探開發的同時加大進口力度,特別是深化周邊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合作,全年原煤、原油、天然氣進口均保持較快增長。
  • 能源局解讀《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二是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促進科技研發和新技術應用,穩定東部老油田產量,推進西部新油田增儲上產,擴展深海對外合作,推進原油增儲上產。三是加強科技創新、產業扶持,促進常規天然氣增產,重點突破頁巖氣、煤層氣等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建成多個百億立方米級天然氣生產基地。四是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動可再生能源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為未來更大規模利用可再生能源、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建立了良好基礎。
  •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
    從戰略高度看,開發環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並使其在保障能源供應中扮演重要角色,已經成為了我國可持續的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工業革命後,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世界各國都把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作為恢復經濟的重要手段,美歐等國紛紛出臺的政府投資計劃,普遍加大了對可再生能源技術開發和應用的投入,相當數量的政府資金被用於支持對可再生能源技術的超前研究和技術成果的快速轉化。這又再一次掀起了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熱潮。
  • 國家能源局:加快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
    每經記者 張懷水北京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 陳星 12月21日,國新辦就《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注意到,在能源安全環境日益複雜的背景下,中國如何平衡能源安全保障與清潔低碳轉型的問題引發關注。
  • 可再生能源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自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頒布實施以來,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顯著擴大,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升。我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的累計裝機規模均居世界首位。2018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8670億千瓦時,佔全部發電量的26.7%,比2005年提高10.6個百分點。其中非水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是2005年的94倍,發電量是2005年的91倍。
  • 山東將啟動可再生能源制氫試點示範工作
    會上,就山東在能源領域氫能發展和推廣應用方面有什麼布局和計劃,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福棟介紹,一方面,啟動我省可再生能源制氫試點示範工作。近年來,圍繞調整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我省可再生能源實現快速規模化發展。截至5月底,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685.5萬千瓦,居全國首位;風電裝機容量1379.6萬千瓦,居全國第四位。
  • 李創軍:力爭可再生資源在十四五期間成為能源增量主體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第十一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在此我謹代表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各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近年來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問題日趨嚴峻,發展可再生能源成為世界各國推進能源轉型的核心內容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
  • 水電總院發布《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
    中國能源報記者 蘇南 從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現狀來看,雖然我國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佔比和在發電量中的佔比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但非水可再生能源在發電量中的佔比,尤其是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佔比遠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 光伏電站「先建先得」將被叫停,國家能源局官員重申:嚴禁變相擴大...
    河南省同樣正在《2016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通知》中提出,對於超出2016年規模指標後仍未納入的項目,一併準備參與競爭性方式配置規模。  此外,華夏能源網記者注意到,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已經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將嚴禁以先建先得等方式變相擴大光伏發電規模。
  • 財政部 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於《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
    來源:財政部網站2020年9月29日 財建〔2020〕42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發展改革委,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為促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2020年1月,財政部、發展改革委
  • 再生能源制氫、氫能存儲和發電……在能源領域氫能可以這麼用
    「氫能作為一種來源廣泛、清潔無碳、應用場景豐富的二次能源,是推動傳統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和支撐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理想互聯媒介,也是實現交通運輸、工業和建築等領域大規模深度脫碳的最佳選擇。」發布會上,山東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福棟說,近期將啟動山東省可再生能源制氫試點示範工作。
  •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必須擁有「三個優先權」
    新華網蘭州8月9日電(記者連振祥、張玉潔)鑑於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瓶頸制約因素日漸增多,在8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甘肅)新能源國際博覽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必須擁有「三個優先權。」
  • 我國人工林規模居世界首位
    10月23日,第四屆世界人工林大會在中國北京開幕。本屆大會以「人工林——實現綠色發展的途徑」為主題,將圍繞人工林多目標經營管理,與人工林有關的林業政策和社會經濟學等四個議題開展專題研討。本屆世界人工林大會為期三天,設有1個全體學術大會,4個主題領域的亞全體大會,43個學術分會和4個特別活動, 55個並行時間段會議。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聯合國防止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莫妮卡·巴布,國際林聯執行主任亞歷山大·巴克,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駐中國代表馬文森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劉東生主持開幕式,來自66個國家、700多位林業專家、學者參與開幕式。
  • 中國清潔能源示範省青海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建成
    青海省能源局23日下午對外公布,青海海南州、海西州兩個可再生能源基地目前全部躍上千萬千瓦級臺階,標誌著中國清潔能源示範省青海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建成。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水電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得天獨厚,風資源居全國前列,可用於光伏、風電建設的荒漠化土地資源豐富,是中國重要的能源接續基地。2018年,中國官方批覆青海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目前,青海省可再生能源裝機佔比、發電量佔比、消納佔比居中國前列,能源發展成果豐碩。
  •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從總體情況看,我國目前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性認識還遠未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對發展可再生能源必要性的認識還不深刻。可再生能源在國家發展總體戰略中的地位還不突出,國家有關部門對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認識不到位,配套措施未能跟上。由此導致可再生能源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難以得到體現,公眾對開發可再生能源的關注不夠,不能形成全社會積極參與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良好氛圍。
  • 重磅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關於完善光伏發電規模管理和實行競爭方式配置項目的指導意見
    、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物價局,國家能源局各派出機構,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內蒙古電力公司,陝西地方電力公司,水電規劃總院、電力規劃總院,有關光伏發電投資開發企業: 近年來,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國光伏發電規模迅速擴大,既為光伏製造產業提供了有效的市場支撐,又為清潔低碳能源發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 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方式進一步完善
    本報北京2月3日電(記者陸婭楠、曲哲涵)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發布了《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對相關項目的財政補貼辦法。《意見》主要明確4方面內容:一是堅持以收定支原則,新增補貼項目規模由新增補貼收入決定,做到新增項目不新欠;二是開源節流,通過多種方式增加補貼收入、減少不合規補貼需求,緩解存量項目補貼壓力;三是凡符合條件的存量項目均納入補貼清單;四是部門間相互配合,增強政策協同性,對不同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實施分類管理。
  • 經合組織國家能源結構:化石能源高達80% 可再生能源與核能各佔10%
    RECAI)報告顯示,美國如今仍然是世界上對可再生能源投資和部署最有吸引力的國家。安永每年發布兩次的該指數顯示,美國在5月份的報告中成為了世界上對可再生能源投資最具吸引力的國家。當時,安永表示,儘管在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