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重力、反浮力、上下顛倒,科學家在實驗中看到了不可思議的現象

2020-09-09 歆琳科普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經驗中,我們知道重物會下沉、而輕物會上升,也就是說,密度大的物體它會下沉到密度更低物體的底部。

例如在水中扔一塊磚頭,磚肯定會下沉,扔一塊木頭,木頭肯定會漂浮在水的表面,給水裡滴一層油,油就會漂浮在水的表面。

這就是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物體能夠排開流體的重量如果大約物體本身的重量,那麼物體就會漂浮在流體的表面,反之則會下沉。

而且我們還知道船可以漂浮在流體的上表面,但是不能上下顛倒漂浮在流體下表面,你可能無法理解這個現象,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反直覺的現象。看下圖: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容器內的流體分為了四層,最上層是空氣,接下來是一層懸空的液體,流體的下方是一層空氣,最下方是一層和懸浮液體性質一樣的液體。

很奇怪吧!液體居然能夠漂浮在空氣之上,很明顯任何液體的密度都大於空氣的密度,它應該在自然狀態下在重力的重用下下沉,為什麼會漂浮呢?

還有一個更為奇怪的現象是,在中間懸空的那一層液體上液面漂浮著一個塑料小船,這並不奇怪,因為這種漂浮現象就是我們常見的浮力原理。

而在中間懸浮液體的下液面居然也漂浮著同樣一個塑料小船,這就是一個反浮力和反重力的現象。無法用阿基米德的原理來解釋。

按理來水,下面的小船重力向下,而且它排開了一定體積的液體,浮力也會向下,小船肯定會掉下去,但真實的情況是,下面的小船和上面的小船狀態完全一樣。

這一點令科學家大為吃驚。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以上的結構狀態並不是自然狀態,肯定是施加了某種特殊的幹擾,才出現了反浮力和反重力的現象,其實這個系統一直在高頻上下振動。

也就是說一切反直覺的現象都是因為振動引起的。下面我們就說下實驗的過程:

在一個容器內高頻上下振動可以導致一個密度更大的液體懸浮在空氣之上,這個現象其實在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發現了。

通常在一個容器內,裝有液體,我們將容器顛倒過來,液體就會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流動。

它並不會漂浮在空氣之上,放大我們還可以看到液體往下流動的細節,這是我們常見的樣子;

但是當整個系統以不低於100赫茲的頻率上下振動的時候,就會有一部分液體不會下落,而是懸浮在空氣上層。

或者是我們在往液體底層加入空氣的同時振動,同樣也會看到空氣留在了液體的底部,而液體發生懸浮。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液體並非是像水這樣的粘度比較低的液體,而是高粘度的矽油或者是甘油。

這是因為水流動性特別好,振動很容易引起漣漪,導致水不穩定,流到容器底部。

而粘性高的液體能夠漂浮的原因是它可以很好的抑制波紋的產生,也不容易產生液滴。而液體的上下高頻振動會給下面的空氣一個壓力,相反下面的空氣就會形成一個空氣墊,把下液面完整的拖住。

而這次科學通過同樣的方法也製造了一個小型的懸浮液體,但它們卻發現了懸浮液面神奇的現象。

在懸浮的液體中,其中的氣泡會下沉,而其中的雜質重物會上升,這個跟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現象截然相反。

然後它們將一個塑料小球放在了懸浮液體的下液面,發現小球可以漂浮在下液面。

改用小船也看到了同樣的現象。

這項研究在9月2號發表在了《自然》雜誌上。

研究人員稱,這種與自然狀態下液體浮力相反的現象可以為我們提供一種新的流體內包含物質分離和運輸的方法。

而小船能夠懸浮在下液面的原因是,整個系統的高頻振動導致底部空氣被不斷的壓縮釋放,形成了駐波,那些較輕的物質例如氣泡和塑料小船就會運動都振幅最大位置,也就是下液面。

而那些較重的物體就會運動到振幅比較下上液面。也是就產生了一種反重力現象。

其實這個現象我們只要觀察仔細,也可以在生活中看到,例如高速運轉的機械就會產生高頻振動,我們往往會看到兩個物體微小縫隙之間就會存在懸浮的液體。

它們在縫隙之間振動,並不會受到重力的作用往下落,這就是振動產生的波帶來的反重力現象。

相關焦點

  • 反重力、反浮力、上下顛倒,科學家在實驗中看到了不可思議的現象
    這就是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物體能夠排開流體的重量如果大約物體本身的重量,那麼物體就會漂浮在流體的表面,反之則會下沉。而且我們還知道船可以漂浮在流體的上表面,但是不能上下顛倒漂浮在流體下表面,你可能無法理解這個現象,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反直覺的現象。
  • 科學家在反重力實驗後重新思考一切,或打破物理學
    一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個「反重力」艙,讓一艘船上下漂浮,這使得他們宣稱在科學中可能還存在類似的狀態,這似乎打破了物理學。浮力,也被稱為上升力,是由流體施加的向上的力量,以對抗部分或完全浸沒在水中的物體的重量,首次發現於2000多年前。但是,儘管這一發現可能很古老,一個法國研究小組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浮力,他們稱之為「反重力」。
  • 顛倒漂浮的反直覺小船
    這一發現不僅顛倒了小船,同樣「顛倒」了我們對浮力的理解。這項新研究已於近日發表於《自然》雜誌。當然阿基米德(以及我們許多人)或許沒想到的是,浮力背後還大有文章。20世紀50年代起,科學家發現,振動可以引起一些奇怪的行為,來對抗重力。
  • 驚人「反重力」浮力實驗,2艘玩具船同時漂在懸浮液的上下表面
    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發現了浮力定律,這種方向與物體所受重力相反的力衍生出航行在水面上的船舶工具。不過最近,法國物理學家團隊找到一種新型浮力現象,實驗中可以看到流體因振動而「飄」在容器半空,並且玩具船能浮在空中懸浮液的「下方」,沒有因重力而掉落。
  • 不可思議!物理學家進行反重力+反浮力實驗,讓液體懸空、小船倒立漂浮
    物理學家進行反重力+反浮力實驗,讓液體懸空、小船倒立漂浮  olivia chan • 2020-09-04 15:27:06 來源:前瞻網
  • 神奇的反重力現象:誰能用高中物理知識給個解釋?
    作者:佰思科學 | 沈東旭 邱亞明 反重力簡直是人類的最終夢想。目前只有傳說中的UFO具有反重力的能力,隨心所欲,愛咋飛咋飛。對人類來說,在物理學理論取得重大突破之前,反重力就只能是一個夢想。
  • 神奇的反重力現象:誰能用高中物理知識給個解釋
    作者:佰思科學 |沈東旭 邱亞明 反重力簡直是人類的最終夢想。目前只有傳說中的UFO具有反重力的能力,隨心所欲,愛咋飛咋飛。對人類來說,在物理學理論取得重大突破之前,反重力就只能是一個夢想。只不過"反重力現象",還真被一些人給實現出來了。
  • 克服重力在水面下倒置航行!科學家實現了電影中的場景
    在一個驚人的示範中,小船似乎無視重力定律,因為它們的帆指向下方,在其上方的水面上來回跳動。而導致這一切的根源就是「振動」!神奇的震動科學家們早就知道,以適當的頻率振動一個介質,比如水體,會導致奇怪的物理特性產生。
  • 盤點歷史上那些反重力現象和「時空穿梭」的唯一方法
    《心理研究學會期刊》曾刊登了格羅滕迪克先生的一封信,信中說,1903年9月的一個凌晨,大約一點鐘,當他聽到有東西掉在他房間的地板上時,他被驚醒了。他發現黑色的小石頭正以不可思議的緩慢速度從屋頂上落下,屋頂是由大塊的幹樹葉重疊而成的。
  • 對於反重力,科學家們一直試圖阻斷重力,或是產生反重力
    重力似乎對人們的作用並不大,人們即使傾斜走路也不會摔倒。同時兩個人站在屋內,你會發現相互呈現奇怪的傾角。在這些神奇現象的吸引下,很多遊客都慕名而來體驗「失重」的感覺。這裡是個典型的引力異常點。對於反重力,科學家們一直做著不懈的努力:試圖阻斷重力,或是產生反重力。歷史上不斷有人研究反重力裝置,但均已失敗告終。
  • 反重力成真了?科學家成功讓液體懸浮,小船在下表面倒立前進
    雖然現在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小兒科,腦洞搭鐵的設定,不過你還別說,科學家們在現實世界中真的實現了這種翻轉,讓模型帆船倒立懸浮在液體下表面,而且可以正常「開船」,就像小船獲得了某種神秘的「反重力」。福特和索羅金重現了這個實驗,他們在一個振動的機器上設置了一個有機玻璃容器,並注入矽油或甘油等黏性液體,然後用針將空氣注入底部,振動的液體果然在容器中懸浮起來了。研究人員突發奇想,如果在流體中放一個小珠子會發生什麼呢?結果表明,小珠子竟然可以穩定地「浮」在液體的下表面!
  • 反重力成真了?科學家成功讓液體懸浮,小船在下表面倒立前進
    雖然現在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小兒科,腦洞搭鐵的設定,不過你還別說,科學家們在現實世界中真的實現了這種翻轉,讓模型帆船倒立懸浮在液體下表面,而且可以正常「開船」,就像小船獲得了某種神秘的「反重力」。福特和索羅金重現了這個實驗,他們在一個振動的機器上設置了一個有機玻璃容器,並注入矽油或甘油等粘性液體,然後用針將空氣注入底部,振動的液體果然在容器中懸浮起來了。
  • 網上很多反重力、反引力場實驗
    在網上,可以看到很多關於反重力、反引力場的實驗視頻,比較出名的有四川的劉武青實驗,我看到過抖音上老尚,經常播放搞反重力實驗視頻。網友周伯多次搞反引力場實驗。這些人搞反重力實驗,基本上都是用電磁力來產生反重力。這個可能表示,人類隱約的知道了,下一個重大科學發現在電磁場和引力場相互轉化中,也就是變化電磁場產生引力場,變化的引力場產生電磁場。現在也有不少人研究自由能源、真空中能量、永動機,這個大方向錯誤的,不會有結果。
  • 不可思議!物理學家進行反重力+反浮力實驗,讓液體懸空、小船倒立漂浮
    本周,來自法國巴黎高等科學學院(ESPCI Paris)的科學家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描述了這個有趣的實驗。通常,密度較大的液體會下沉到容器底部。這就是油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即使你先把一層油倒進一個容器裡,然後小心地在上面加水,密度較大的水也會逐漸下沉到底部。但是在特定情況下,垂直振動液體可以使之浮於某低密層(如空氣層)之上。
  • 反重力+反浮力實驗!法國科學家使液體懸空,小船漂在下表面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一層矽油在容器中懸空,液體中的空氣氣泡不是上升反而下沉,兩艘模型小船同時漂浮在液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看到這幅奇景,牛頓和阿基米德的棺材板是不是壓不住了其實,將大密度的流體置於小密度的流體層上,會發生一種在流體力學上稱作「瑞利-泰勒不穩定性」的現象,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重流體往往下沉為釘子狀,而輕流體則呈現氣泡狀上升。如果對兩層流體施加其他方向上的加速度,結果也相同。這種不穩定性在一些天體物理過程和工業領域(例如慣性約束聚變、內燃機燃燒等)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 反重力+反浮力實驗!法國科學家使液體懸空,小船漂在下表面
    一層矽油在容器中懸空,液體中的空氣氣泡不是上升反而下沉,兩艘模型小船同時漂浮在液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看到這幅奇景,牛頓和阿基米德的棺材板是不是壓不住了?根據9月2日晚間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的一篇論文,巴黎文理研究大學的科學家們使用一種簡單技巧就完成了這項反直覺的把戲:垂直振動。輕重倒置懸空液體並非絕無可能,在表面積有限的細管中,我們可以欣賞到由毛細管力對抗重力的畫面。
  • 反重力現象存在麼?反物質是不是沒有引力?有
    反重力(也稱為無重力場)是一種假想的現象,從地心引力的力量中解放出來。反重力不會導致在自由落體或繞地飛行中所體驗到的清醒狀態下的體重不足,也不與其他力量(如電磁力或空氣動力升力)相等。反引力是科學虛構的一個虛假概念,特別是在太空梭推進的背景下提出的,而在幾年前,科學家將五維空間時代的引力和電磁學統一起來,並增加到高維空間時代在牛頓的宇宙的平等中。在20世紀,牛頓的模型被廣義相對論所取代,是時空幾何的興起。在相對論下,反重力是不可能的。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將注意力從控制重力上轉移到更好地理解重力上。
  • 重力是什麼?反重力又是什麼
    這種重力來自太陽並作用於地球。這解釋了水星軌道上的奇怪現象(歲差解釋了水星軌道上的奇怪現象(近日點的進動),而不是牛頓引力解釋了近日點),不是牛頓引力解釋的. 什麼是反重力?什麼不是反重力裝置? 反重力研究史 人類歷史上從不缺乏勇於探索創新的科學家!
  • [視頻]反物質也會反重力嗎?CERN希望通過實驗來檢驗
    基礎物理實驗告訴我們,無論是錘子還是羽毛,它們在真空裡的自由落體速度都是一樣。即便從地球跑到月球,阿波羅 15 號的太空人們也證實了這一點。不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們,卻對重力與反物質的關係有所懷疑 —— 比如,它是否會表現出反重力的特性?
  • 科學家們正在努力揭開反重力之謎,反重力飛船或將有望問世!
    科學家預測它很可能和正常物質一樣,都是9.8m/s².但不實際測定誰知道到底是多少呢?那萬一是9.8m/s²之外的任何一種情況呢?比如說剛好比9.8m/s²大一點,而且方向正好是相反的呢?如果萬一是這樣,那麼很多科幻中的技術都會成為現實,比如反重力裝置、比如曲速飛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