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通明略「中國品牌全球化」研究:中國品牌國際化的現狀和挑戰

2020-11-23 美通社

-- 品牌對中國從未如此重要

北京2012年1月10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最新的2012最具價值中國品牌50強的總價值達到3250億美元,已經超過中國 GDP 的5%。在中國加入 WTO 十年後,榮登 BrandZ™ 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的品牌數達到12個,這個數量已經遠遠超過日本品牌在全球榜單中的數量。

先於中國品牌走出去的是「中國製造」。但在人民幣升值,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壓力下,依靠傳統加工、貼牌生產的廉價中國製造產品已經很難找到出路。在這種形勢下,轉變思路,發展自主品牌,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成為不可逆轉的方向。中國製造也需要轉型為中國創造和中國品牌。

然而,創造品牌,創造能夠走向全球的品牌,是遠比製造產品更加複雜和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還沒有一個中國品牌實現真正國際化

先於中國品牌走出去的是「中國製造」。中國鞋製造佔據國際市場將近50%份額,中國生產的手機佔全球手機出貨量的一半,蘋果的大多數產品也在中國生產。但中國製造的全球化並沒有帶來中國品牌的全球化。

對50強的中國品牌進一步檢視後,僅有不到5%的收入是來之海外,其中儘管有聯想這樣收入超過一半來自於海外的品牌,但是總體來看中國品牌的價值儘管很高,但絕大多數都來自中國市場。

世界上83%的消費者無法主動說出任何一個中國品牌。華通明略的「中國品牌全球化」研究發現,儘管一些和中國臨近的國家如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品牌稍微熟系一些,但是整體來看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對中國品牌都十分陌生。「中國品牌全球化」研究是華通明略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別通過 Light Speed Research 全球樣本庫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調查。調查既覆蓋了發達國家英國(歐洲市場)、美國(北美市場)和澳大利亞(大洋洲市場),也包括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南非、印度和馬來西亞。

「在提示品牌名稱和 Logo 後,海外消費者較為熟悉的品牌還是聯想、青島啤酒、海爾等少數品牌,這些品牌的知名度也僅在10%-60%之間,在發達國家的知名度甚至不超過30%。通過對全球較大的品牌資產資料庫 BrandZ 中全球32國家的品牌數據發現,在各個行業裡領先的品牌都必須擁有超過90%以上的認知水平。由此可見中國品牌的知名度仍然是中國品牌突出的短板,提高知名度仍是當前首要的任務。」譚北平,華通明略大中華區研發總監

海外消費者準備好對中國品牌開放

中國品牌海外拓展的困難主要是因為海外消費者不接受中國品牌嗎?其實並非如此。海外消費者對中國品牌有不錯的接受程度,而且也有相當多的行業對中國品牌都表示了很高程度的接受,比如 IT、電器、服裝和零售行業,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中國品牌的接受程度都超過了70%。在很多國家,中國品牌已經和韓國品牌的接受程度相當,這無疑對中國品牌意味著很大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接受度存在著品類差異,發展中國家顯然對包括服務性品牌如電信運營商、金融和保險等等品類都有很高的接受程度,而在發達國家則目前對服務性中國品牌接受程度較差,比較容易接受的是電器、服裝和零售等行業。

因此品牌在制定擴張策略時,應該根據品類的接受程度的差異,有選擇性地進入和制定相應的策略。一些科技品牌,如天語手機等的國際化路線就主要拓展對該品類接受程度較高的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印度、中東、非洲等),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謹慎地使用「中國品牌」的標籤

在中國品牌的國際化過程中,中國的品牌管理者經常出現的誤區是認為「中國文化因素是品牌吸引國外消費者的關鍵」。經常會將文化因素融入到產品或者營銷活動之中而忽略對當地市場和文化的了解。

「在啤酒、服裝等品類中,突出強調『中國特色』有時可以起到出奇制勝的目的;但是在科技品類中,如果品牌忽視了海外的消費者對該品類最基本的需求如質量和服務,僅凸顯其文化獨特性,很難獲得消費者的認可。」王磊,華通明略大中華區研發副總監

全球化的研究也同時發現被調查國家的消費者考慮是否購買某品牌,來源國僅僅是其中的一個影響因素。這意味著消費者並不會僅僅因為品牌來自某個國家,而完全接受或拒絕購買該品牌,消費者會參考其他的信息。「沒有足夠的消息做出判斷」往往是海外消費者不願意選擇中國品牌的重要原因。

因此中國品牌在走向海外的過程中,要消除海外消費者的顧慮,就必須為他們提供更多的信息,如當地政府的質量證明、第三方權威的評價報告等,都會增加消費者的信心,在華通明略的定性研究中也進一步的驗證了第一發現,國外的消費者對中國品牌非常有限的了解是造成對中國品牌質量和安全不信任的重要的因素,很多消費者在訪問中都明確地提出了產品信息更透明和更詳細將幫助他們購買中國品牌。

真誠而多元地與當地消費者溝通

另外一個中國品牌管理者認知誤區是更多根據中國的消費者購買習慣對國外消費者購買習慣進行推測,而不是對當地的消費者進行研究並了解差異。比如一個比較突出的差異是中國消費者在選擇品牌時往往強調流行和價值,這和中國消費者在購買時對「面子」的重視更有關係;但是國外的消費者尤其發達國家的消費者往往更加重視的自我感受,如何加強自己的品牌與國外消費者之間的情感連接是中國品牌成功的關鍵。海爾在澳大利亞投放的冰箱、洗衣機等產品的廣告是一個很好的範例,海爾通過一系列廣告把低價轉化成一種優勢,同時轉換成對消費者切身需求的一種關注,使消費者對於品牌有一種情感聯結。

在「中國品牌全球化」研究中,對2009年和2010年發布中國製造和中國形象宣傳片在海外的效果也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廣告在中國取得了一致的叫好聲,但國外消費者的反應卻相對並不積極。通過進一步的分析和深入的訪談後發現,有這種落差的主要原因是國外的消費者覺得得內容非常地模糊,國外消費者更多期望了解中國現狀和中國人具體的生活圖景等內容,都沒有在廣告中有所體現。

這給中國品牌提供的啟示是需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並著重傳達一些具體與當地消費者切身相關的信息進行溝通,如安全和規範的產品製作過程、工人舒適的工作環境等等都可以成為中國品牌制定溝通策略需要著重注意的內容。

品牌國際化非一日之功

品牌國際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建立一個成功的國際品牌需要很長的時間,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日本品牌、韓國品牌都花了超過二十年的時間來建立全球化的地位。中國品牌走向國際切勿急功近利,需要謹慎制定長期策略。

相關焦點

  • 中國品牌國際化最新洞察:新標籤、新勢能、新前景
    這份報告從「國家心智資源」角度,通過對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印度全球六大核心市場的消費者進行調研和分析研究,從報告中可以看出國外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最新認知。特別是全球新一代年輕人更看好中國品牌,這為中國企業品牌國際化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品牌被貼上了科技創新的新標籤,乃至各行業領域的中國品牌國際認知度都明顯提升,說明中國品牌的標籤呈現多元化。
  • 品牌強是什麼強?
    「品牌」被太多人提及,但什麼叫做「有品牌」,答案不一而足。WPP旗下公司華通明略在12月初發布了2014年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的榜單,其中有兩件事很有意思:榜單的前10名大多「沒有什麼品牌貢獻度」,以及,創立時間不超過20年的年輕品牌貢獻了100強總價值的近50%。在華通明略的體系裡,所謂的「品牌貢獻度」是指消費者由於喜歡某個品牌而發起購買的因素。
  • 品牌如何利用 YouTube 做好全球化?
    作者 / 錢德虎過去一年,中國的全球化品牌在海外有了更高的知名度。根據 Google 聯合 WPP 和凱度在今年 7 月推出的《2020 BrandZ 中國全球化品牌 50 強》顯示,在調研的 7 個關鍵海外市場中,海外用戶對中國品牌的認知近幾年持續增長。
  • 金六福尚美珠寶獲品牌中國推薦品牌
    三湘都市報9月12日訊(通訊員 段佳賢)9月10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東方文化與城市發展研究所指導的「當前國際形勢下中國品牌的創新與突圍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石化、阿里巴巴等,獲評CCTV《民族品牌·薈萃閃耀》專案播出品牌。
  • 2014年BrandZ(TM)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發布
    中國日趨成為消費者導向型市場 非國有企業品牌價值增長速度是國企的三倍 北京2013年12月3日電 /美通社/ -- 受WPP委託、由華通明略公司開展的2014年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調查於今天公布了調查結果。
  • 逆全球化大浪潮下,為什麼中國企業必須堅持打造全球品牌?
    在這份定位報告中,裡斯諮詢重點強調了對於中國企業全球化的看法,認為在當下的環境之下,中國企業必須更加堅定地走向全球,藉助心智資源的力量打造全球品牌。裡斯戰略定位諮詢全球CEO、中國區主席張雲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的專訪,結合汽車等產業進行了深度解讀。
  • 中創之道:解構《品牌的奧秘》,看中國品牌發展方向
    「這是一個品牌制勝的時代,也是一個品牌危機的時代。我們在為中國的品牌現狀擔憂,也在為中國的品牌崛起思考。為何一個有著諸多品牌的國家,無法締造一些真正的全球頂級品牌?我們在通往國際化品牌的道路上究竟錯過了什麼?為什麼我們的品牌如今在社會上總是演繹著利益和道德上的一次次衝突?
  • 文具市場品牌分析與研究及行業發展分析
    文具市場品牌分析與研究及行業發展分析  文具行業在中國的企業家眼裡似乎是不大起眼的,但文具行業卻也成了中國輕工產業發展最迅速、最完善的一個行業。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文具市場容量已突破人民幣1000億元,近年來的文具市場發展步伐均在10%以上,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集團購買力的提高,將更加加速文具行業的發展。
  • 國家形象調查報告:超半數海外消費者接受中國品牌
    超過1/3的海外受訪者表示中國在他們的印象是一個很「有魅力的」國家。儘管超過70%的海外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有所了解,整體來講,海外民眾對中國的印象依然是神秘多於熟悉。在外交形象方面,中國「和平」「中立」的形象在發展中國家民眾中的接受度更高。在美、英、澳三個國家,部分受訪者對中國對未來世界和平的影響和作用持審慎和觀望態度。
  • 全球力量 領變未來 看食品飲料業品牌國際化和開放式創新
    08:20 首席對話:中國品牌國際化思考在數位化網絡遍布全球、連接你我、關係萬物的時代,何謂全球化企業?對話環節:(1)本土企業國際化進程中,挑戰主要來自哪裡?4、功能性飲料現在越來越重要,大家想要看到食品背後是否有意義,飲料是否有意義和相關的功能性,包括在很多的國家和中國都看到了這樣一個趨勢,功能性非常重要,某個產品從配料本身能夠找到意義所在。5、我們希望跟得上消費者變化的速度,希望能夠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滲透到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 2019年版中國運動品牌連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2019年版中國運動品牌連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對我國運動品牌連鎖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運動品牌連鎖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運動品牌連鎖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運動品牌連鎖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運動品牌連鎖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康寧榮獲「2014中國綜合布線十大品牌」
    在剛剛結束的「2014年度數據中心工程標準化建設年度峰會」上,康寧光通信中國榮獲三項大獎:2014年度中國綜合布線十大品牌,優秀金融數據中心獎和數據中心產品應用獎。一年一度的數據中心工程標準化建設年度峰會是由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信息通信專業委員會主辦,是數據中心行業的權威盛事,通過全國十多個城市,幾千個調查樣本的分析,專家委員會的嚴格評審,評出了行業中的領先品牌,旨在進一步推進中國綜合布線和數據中心的標準化發展。  康寧憑藉悠久的品牌歷史和不斷的科技創新而名列排行榜十大之列。
  • TUV萊茵攜手北汽新能源打造建樁國際化品牌
    TUV萊茵攜手北汽新能源打造建樁國際化品牌 萊茵檢測認證服務(中國)有限TUV萊茵公司執行董事劉慧芳女士在會上表示:作為參與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唯一的第三方安裝檢測、安裝技術標準研發以及安裝人員資格認可的合作機構,TUV萊茵獲得了德國政府的支持,我們有實力、有信心提供全面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及人員發展解決方案,致力於規範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的安裝,防止潛在危險的發生,提升北汽新能源電動汽車消費者的滿意度和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 秦朔:期待像因賽集團這樣的品牌傳播公司陪伴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在品牌培育和傳播方面,更需要用全球化視野深刻地認識品牌價值,並在戰略、供應鏈、生產、營銷、服務等各個環節做出品牌化的努力。如何打造世界級品牌?製造興國,品牌強國。越來越多有識之士意識到,中國要靠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一方面要靠品質提升、技術創新,這是硬實力;一方面要靠產品設計和品牌營銷傳播,這是軟實力。前者是「品質革命」,後者是「品牌革命」。
  • 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CBDI)研究報告(2019)
    三、創新特色與難點挑戰(一)創新特色1.從品牌維度對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量化評價。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是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宏觀指數,是對品牌經濟作為更高級經濟形態的客觀評價,是對現有中國宏觀指數研究體系的創新、豐富和完善,與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消費者信心指數等現有宏觀指數體系,共同反映了中國經濟品牌化發展的時代特徵。
  • 中國第一電子菸品牌創始人深度復盤悅刻出海秘辛和艱辛
    我們是一個創立只有一年半的品牌,正式出海也只有7個月。這麼短時間,今天站在這裡,不是來吹牛或者給自己臉上貼金的。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悅刻出海這7個月發生了什麼和我們做了什麼,更多的是做一個復盤,我焦慮什麼,擔心什麼,以及向未來看到了什麼。希望通過出海即視感、現場感,讓那些還在思考出海或處於早期階段的朋友們,在挑戰中看到可能性。下面我會快速提到我們在全球化試水期一點小小的成果,用於引出後面的復盤思考。
  • 中國菸草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菸草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認為,自**年以來,行業捲菸銷量無論增量還是增幅,總體呈現出逐年趨減和下降的勢頭,**年起這種趨勢更為凸顯,捲菸市場需求「拐點」已經來臨。**年,全國有13個省份沒有完成銷量計劃,這是多年來沒有的現象,表明捲菸市場容量已接近飽和。
  • 七彩雲南:讓中國文化成為品牌的奢侈基因
    七彩雲南改變了翡翠業的這一現狀,在向中國奢侈品之路邁進過程中,發展全產業鏈,注重品質與品牌的均衡發展,走出了一條與其他珠寶品牌不一樣的路。建立標準中國珠寶招商網用「低迷」來形容2014年的中國珠寶市場,對於翡翠玉石而言,可用「慘澹」來形容,多數企業較2013年持續降低30%~60%,相當一部分企業銷售額不抵運營成本。
  • 全球價值百強品牌17家來自中國,阿里騰訊進入前十名
    凱度集團BrandZ全球總裁王幸(Doreen Wang)表示,中國品牌逆勢增長,給全球消費者以信心,進一步夯實中國品牌出海的基礎。今年有17個中國品牌進入了全球100強榜單,同比增加了兩個,中國也成為上榜品牌數量第二多的國家,美國仍然是第一位,擁有51個上榜的國家,第三位是德國,為8個。
  • 媽媽網參加CAAC首次理事會議,共商母嬰行業品牌建設與數位化轉型
    據悉,會議前半程由中國商務廣告協會副秘書長陳徐彬先生親自主持,陳副秘書長提綱挈領地為大家介紹了目前母嬰行業內外部市場的發展趨勢與研究院的未來發展規劃,明確現階段的關注重點與挑戰所在。"母嬰品牌市場如果要走向高質量的發展,發力點應該是在品牌建設這個層面,一個國家最好的資源應該是提供給母嬰市場,因為母親和兒童關係著我們的未來。"陳副秘書長總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