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場比賽,近7萬現場觀眾和數以億計的電視觀眾,使本屆澳網的收入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在全球經濟低迷,體育辦賽預算削減的情況下,澳網的獨佔鰲頭無疑吹響了體育商業領域的最響亮號角。
墨爾本每年的體育賽事中,澳網和F1無疑是重中之重。但是前幾年,墨爾本市長道伊爾曾在《先驅太陽報》公開撰文表示,迫於財政壓力,墨爾本市應該放棄這兩大「燒錢」的傳統賽事,希望阿爾伯特公園F1賽道(2015年合同到期)和墨爾本公園(2016年合同到期)能夠恢復平靜。
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澳網比賽場地基礎設施嚴重老化經常為人詬病,很多球員就曾對更衣室條件太差和缺少室內練習場提出過批評。這些問題一綜合,就成為了墨爾本繼續承辦大滿貫賽事的巨大障礙。當澳網走到十字路口,上海、杜拜和雪梨等城市意欲接棒的傳聞甚囂塵上。
幸運的是,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歐美各國面臨不同困境的現實下,澳大利亞經濟並沒有隨之一道衰退,反而保持了平穩的增長。
在「不差錢」的背景下,澳大利亞網協與墨爾本市政府為留住百年澳網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澳網場館將繼續「大興土木」,墨爾本重大工程部部長納普辛透露,墨爾本公園的3號球場瑪格麗特·考特球場加設一個可開閉的頂棚,同時將觀眾席由原先的1500個增設至7000個。這一計劃將使澳網成為四大滿貫賽事中唯一擁有3個具有可開合頂棚球場的賽事。
該工程竣工之後,墨爾本公園除了網球之外還可舉行籃球等多項體育比賽,甚至是演唱會。綜合能力進一步提高後,澳網留在墨爾本就不再是什麼難事。
另外,澳大利亞網球協會商業總監埃爾斯也表示,為了繼續讓澳網在四大滿貫中提升影響力,組委會今年將總獎金增加到了創紀錄的2600萬澳元,為四大滿貫最高,其中男女單打冠軍能拿到230萬澳元(約1520萬人民幣),也創下了大滿貫獎金新高。
雖然網球一直是西方人的運動,但偏偏澳網從2003年開始,提出了「亞太大滿貫」的口號。這是因為主要贊助商、地緣、時差、電視轉播等因素,澳網已經逐漸將天平傾向於亞太地區。
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國金花近10年來在國際賽場上的崛起就是以澳網為開端,西方人的傳統領地被亞洲人攻入,自然就有中國乃至亞太地區的企業願意藉助澳網的平臺進行投資,比如墨爾本公園的2號場館是由中國企業冠名,澳網的主贊助商是韓國某品牌的汽車。
埃爾斯對此表示:「中國市場一直是我們開發的重點。去年,澳網冠軍獎盃首次巡遊世界,中國是首站。電視轉播方面,我們與中央電視臺和上海電視臺籤訂了轉播協議,繼續擴大了澳網在中國的覆蓋面。去年的澳網決賽,因為有李娜的參加,有大約1.35億中國觀眾通過電視觀看了直播。今年的最新數據反映,中國觀眾的增幅為6500萬戶,目標觀眾直衝2億。另外,中國人來澳觀賽,還可以拉動更多的旅遊資源,為此我們專門與澳大利亞旅遊局合作,讓中國遊客來往澳洲變得更加便利。」
本報特派記者 葉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