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鹽小50倍發電機誕生,人體血液發電成為可能,未來電費都省了

2021-01-20 歸途的馬

我們都知道納米是一種長度單位,那它究竟有多麼小呢?如果你把直徑一納米的球丟在桌球上,就如同把桌球丟到地球上,這時候你會發現一納米竟然會這麼小。那納米技術是什麼呢?它是用單個原子或和分子製造的科學技術,研究的結構尺寸1到100納米材料的性質和應用,它是由量子力學,動力學,各種現代科學為基礎的科學技術。

隨著近年來納米技術不斷的發展,中國科技學院教授,首位華人科學家王中林研發納米發電機,這一研究成果震驚科學界,被稱為納米發電機之父,其意義影響何其之大!他們是利用豎直結構的氧化鋅納米線的獨特性質,在原子力顯微鏡的幫助下,研製出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世界上最小的發電裝置-納米發電機。那他研發的納米發電機為什麼會震驚科學界呢?研究納米發電機的意義是什麼呢?接下來我們來探究一下。

我們先明確一點發電機原理都是把機械能轉換成電能,我們所認知發電方式有水力發電,核能源發電,風力發電等,而納米發電機超出我們的認知,想一下啊比一粒鹽小50倍啊!先別驚嘆!我們先來漲知識一下,震驚科學界的納米發電機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其原理要想理解也很簡單,壓電效應,我們以王中林研究的ZnO(氧化鋅)為舉例,這是一個非中心對稱的材料。Zn帶正電,O帶負電。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正負電荷中心重合,材料表現得不帶電;而當受到外力的時候,材料會發生一定的形變,從而使得正負電荷中心發生偏移,從而產生一個電勢差。這樣,機械能就轉化為了電能。對的,就這麼簡單!

不過如果你若想利用這這種方法來做飯燒菜,仔細腦補一下畫面,你抱著一塊壓電材料, 一直狂按那場景,其實那一點都不現實,因為哪種材料幾乎少得可憐。 雖然不能拿來燒菜,但是卻可以測得這微弱的電信號,人們通過觀察微信號來改變輸入定量來探測外界的影響。像傳感器都可通過這樣應用方式來實行。

其實這種材料很難找到幾乎沒有,而王中林做到了,他們團隊研做了納米ZnO材料,並把它製造成了特定器件。繼續看我來科普了,哈哈。我們所了解ZnO(氧化鋅)納米線特性:容易被彎曲,納米線內部外部分別造成壓縮和拉伸。同時,豎直生長的氧化鋅是纖鋅礦結構,同時具有半導體性能和壓電效應。因此這樣可以通過微小外力,材料發生形變,使得正負電荷平衡中心偏移,產生電勢差。王中林一次實驗他們把這樣一個器件綁到人的手腕上,通過脈搏的震動來發電,並記錄下了電脈衝的波形。好像很神奇!就像中國老中醫一樣把個脈就能知道你身體什麼狀況,如果這種裝置拿來把脈,這也不是中醫的大發現嗎。好像扯遠了。

王中林研究納米器件有尺寸微小(納米量級),功耗小,反應靈敏是 宏觀器件不具有的獨特優勢,還能通過外界微小力產生電源,傳統納米器件不具備這種電能,而王中林成功研製出納米發電機的器件,通過微小的外力促使形變,產生電能。這些理論和技術解決的最大難題,就是有效利用環境中低頻能量,並將其轉化為電能,提供了新的途徑,這研究發現解決世界性難題,震驚科學界,讓納米技術領域發展到又上了一個臺階!

王中林的這項研究,為納米器件添加重要一筆,可以真正意義的實現納米系統,通過採集機械能,像我們人體內的運動,肌肉的收縮,血液的流動;震動能,比如聲波,超聲波;甚至流體能量,比如體液的流動,動脈的收縮,並將這些能量轉化為電能提供給納米器件。這一納米發電機所產生的電能足夠供給納米器件或系統所需,從而實現自供能,無線納米器件和納米機器人。

壓電效應示意圖

王中林這項研究應用廣泛,科學家已經在青蛙身上做了相應實驗,證實了他的可行性,我想不就得將來就可以用在我們人類身上,通過我們身上各種細微運動,如血液的流動,心臟的跳動產生的震動,肌肉收縮等,而產生的源源不斷電能,你再也不擔心在任何時候手機沒電了。

醫學方面來說根據這一研究,有些病人因病情需要裝心臟起搏器,隨時要更換電池,有了這項研究,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電能,再也不擔心電池沒電,心臟停止跳動等問題。

最後,隨著納米發電機技術的成熟和推廣,我相信未來的電子器件將會越來越多地擺脫對外接電源的依賴,自驅動系統將為人類電子器件走向分布式、獨立式、微小化、多樣化開闢廣闊的前景。不僅如此科學發現是需要有探索精神的,從我們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一直到現在我們不停的發現研究探索,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要有刨根問底兒的精神,有一句古人的話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我們中國人要保持這種勇於探索精神,勇於解決問題,這也將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更進一步。

謝謝您能全看完,很樂意分享知識,您能看完就是對我很大支持,喜歡我的文章給我點個關注收藏並分享,可以一起探討留言,後續繼續發精彩的文章。

相關焦點

  • 為窮人發明的發電機,拉動5分鐘照明2小時,省下大筆電費
    導語:為窮人發明的發電機,拉動5分鐘照明2小時,省下大筆電費電力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不是遇到電力維修、欠費或者是一些惡劣天氣,一天24小時都不會斷電。
  • 人體血液能量可發電 24小時監控人體健康(圖)
    利用人體血液發電將在未來醫學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曾聽說過壓電系統從公路、地鐵甚至雨傘獲取能量納米管具備足夠微小的尺寸,使它在未來能夠被植入皮下。    研究過程中科學家發現,人類的血液也能發電。因為血液中有一些化學物質,在發生反應時會產生能量,所以可將它轉變為電能。    根據這一原理,研究人員稱,他們可以把諸如血液流動、心臟跳動、擺動手臂等低頻振動轉化為電力,供人們使用。它的核心技術是壓電效應,通過一種氧化鋅納米管,來獲取這些能量,從而實現轉化。
  • 省了4000萬!溧水光伏發電迎來大爆發,未來…
    在溧水它化身為一座座小電站救急扶困、富民增收截止到10月末全區光伏發電裝機容量9.73萬千瓦發電量8973萬千瓦時為居民節省電費4000多萬元該村村民王合生告訴記者,他家屋頂上裝了3千伏的光伏發電板,由專業的安裝公司來安裝,安裝好之後就不用怎麼費心。「自從安裝了這個光伏發電板,每個月能發300多度電,家裡就再也不用交電費了,每個月省了近100塊呢。」王合生欣慰地說。
  • 比利時發明小型水力發電機,只需一條小河就可工作,省了每年電費
    發電方式有很多,最理想的是用太陽能,但是太 陽能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一天最多只能工作十幾個 小時,而且太陽能設備的成本很高,需要大面積充分的接 受陽光照射才能產生能量。而風力發電會干擾鳥類,影響 氣候等。傳統的水利發電則需要巨大的工程,花費大量的 人力財力。由於種種因素,世界上有7億人到現在也沒有用上電。
  • 海流發電用海流衝擊力使水輪機旋轉,變換成高速,帶動發電機發電
    海流發電用海流衝擊力使水輪機旋轉,變換成高速,帶動發電機發電。海水裡面由於溶解了不少礦物鹽而有一種苦鹹味,這給在海上生活的人用水帶來一定困難,所以人們要將海水淡化,製取生活用水。然而,這種苦鹹的海水大有用處,可用來發電,是一種能量巨大的海洋資源。
  • 月亮也能發電?是太陽板發電的4倍,安裝一個一年不用交電費
    來源:金融小清新來源:中華科技文庫近些年來,隨著用電量的大幅提升,國家對電力能源的投入也逐漸增大,電力結構也明顯改善了許多。火電一直是我國電力生產的主要方式,但是隨著水電、核電、風電以及太陽能的發展,火電的結構也正在發生改變。
  • 黑洞發電將成為未來的主流發電形式?科學家:目前還處於理論階段
    早在50年前,世界著名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就已經提出了這個驚人的猜想,在國際上,這個猜想還被命名為「彭羅斯過程」。根據彭羅斯的推導演算,如果未來人類可以研發出一個可以投進黑洞裡的,不會被摧毀的能量提取器,那麼,就可以在黑洞的能量層裡獲取無限能量。但這個能量提取器能否承受住巨大的引力拉扯,是個很大的問題。
  • 能量革命:這種發電透視窗效率是太陽能電池板的50倍!
    而來自美國的solarwindow,technologies正在為美國8500萬套,獨立住宅和商業建築開發能發電的透視窗和產品,solarwindow能產生大量的清潔電力,不會產生任何的汙染,還能為客戶提供極大的經濟回報,solarWindow模塊是通過在玻璃和柔性塑料上塗上一層超薄的液體製成的。這種液體的主要成分是氫和碳,這是自然界中最為豐富的兩種物質。
  • 植物會發電?別不信!此樹自帶電流,家中種2棵,電費都省了
    相信很多人都見過不少奇花異草,或許有些人家中便會種植酷像人性的義大利紅門蘭,也許在野外我們也能遇見食人花,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大自然往往能造就形態各異的植物,因此,我們時常會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過,這些都只是植物的外貌特徵,真正令人稱奇的植物還有很多。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會發電的植物。
  • 這地磚也太神奇了,能發電,老公說家裡裝上去能省電費,還能賺錢
    現在有一種地磚能發電,每天在上面踩一踩,一天能發電1000瓦,這種地磚也太高科技了吧?要是在家跳舞都能很炫酷了,真的太不可思議了。這個是國外新發明的一種「發電地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
  • 斯特林在分布式太陽能光熱發電有出路嗎
    索比光伏網訊: 斯特林發電機由於其在小型熱發電機中結構簡單和高效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熱點。然而,現階段在分布式太陽能光熱發電領域卻步履闌珊。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現有的系統成本太高,技術的成熟性不夠,使得大家對此技術的開發缺少積極性。
  • 為風力發電機加個水泥罐,就媲美馬斯克的100兆瓦時超級電池?!
    這不,德國 Max Bogl Wind 公司正在建設的「全球最高陸地風力發電機」項目就又是一個德國人腦洞大開的例子。該項目將為每個風力發電機都配上一桶「水電池」,將風力發電和抽水蓄能合二為一,又雙叒叕提高了清潔能源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而且,這種「水電池」的蓄電量甚至可以媲美特斯拉CEO馬斯克向澳大利亞政府承諾的100兆瓦時超級電池!
  • 風力發電機幾乎都不怎麼轉動,它是怎麼實現發電的呢?
    為什麼非傳統的風力發電設施的葉子轉得那麼慢還可以發電?他是怎麼發電的呢?風力發電機是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七十年代初期,由於石油危機出現了能源緊張的問題,人們認識到常規礦物能源供應的不穩定性和有限性,於是尋求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於是成為現代世界的一個重要課題。
  • 一滴水點亮100盞LED:新型水滴發電機展示全新發電「魔術」
    他們發明了一種全新概念的水滴發電機(Droplet-based Electricity Generator, DEG),只需要一滴水,就能點亮 100 盞 LED 燈,效率比常規的水滴發電機高出了幾個數量級。其廣闊應用前景更是超越了水滴的範疇:小到納米結構,大到驚濤拍岸,都可以利用這種全新的原理進行發電。
  • 原來真的有人體發電機!?
    在熙來攘往的火車站,每個過客都趕著開啟他們新的旅程。
  • 讓「衣服」發電!電大「可穿戴納米發電機」研製取得新進展
    「衣服」動一下、皺一下也能發電?沒錯!   最近,我校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曉升教授課題組做出了讓人驚喜的成果:以編織物為器件基底材料,竟然可以把「衣服」做成「納米發電機」,穿在身上動一下、皺一下都能發電,而且這種「衣服」穿起來很舒適。
  • 2019農村電費多少錢一度?農村太陽能光伏發電有哪些補貼政策?
    目前很多家用電器基本都已經入駐了農民朋友的日常家庭生活當中,可以說農民的日常通訊和娛樂全部都和電力有一定的關係。而農村電力的逐漸完善,讓農民朋友也享受到了現代化生活的便利,但與此同時,農民最關心的話題就是電費。那麼目前農村電費多少錢一度呢?農村太陽能光伏發電有哪些補貼政策?一起來具體了解下吧。農村電費多少錢一度?
  • 風力發電機轉那麼慢,它是怎麼發電的?
    關於這個發電量,小編收到大家的疑問比較多,風機轉得這麼慢能發電嗎,發電量真的有那麼多嗎?  大家都玩過手搖發電手電筒吧,使勁的搖幾下,手電真的能亮一會,但是持續的時間並不長。最經典的要數手搖剃鬚刀了,記得上高中那會,十分流行(一不小心就暴露年齡了)。
  • 國內的「發電玻璃」火了!只要裝三塊,從此再也不用交電費
    電費在我們的老百姓生活中,一直是一個受關注的重點。在加上近幾年,新能源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和認同,很多的家庭也開始使用新能源的相關產品。比方說,太陽能發電板,雖然它是新能源發電的,但是它的成本還是很高的,家裡一般並不會採用。
  • 鹽也可以用來發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年來,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對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資源耳熟能詳。鹽也能用來發電,聽過的人恐怕不多。利用海水鹽差能發電生活在海上的人可能十分厭煩苦鹹的海水,但事實上海水本身有很大的能量,能夠發電。將能量轉換能夠為人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