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通訊員 路紅梅 記者 陳顯婷)葉飛是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生產過程自動化專業一名「普通」大二學生,是電氣電子工程學院學生會主席,也是麗水市道德模範集體龍泉螞蟻部落愛心協會主要創辦人之一,目前擔任協會常務理事和學生組組長。
就是這樣一個普通而優秀的大學生,有著非常多不為人知卻讓人感動的事跡。
坎坷人生路,自強築夢者
他,出生於浙江麗水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勤勞樸實的普通農民,沒有接受過什麼教育,自然也沒有太強的謀生能力,有的只是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在自家的幾片山林和幾畝田地裡辛勤耕作,養活一大家子。
小時候,由於父母整日在天地裡幹農活,他無人照顧,每天只能吃早晚吃兩頓飯,有時甚至有上頓沒下頓,那時候能和家人吃上一頓熱騰騰的飯,於他便是一件「奢侈」的事。生活所迫,他從小便有了自強不息的精神。但上天總是不公平的,不幸來得的太突然。
2003年12月1日,同村孤寡老人葉爺爺病危,他父親知曉後毫不猶豫地放下手中的活,直奔葉爺爺家中。但誰也沒想到,不幸會降臨在這樣一個善良樸實的農民身上。在送葉爺爺去醫院的路上,他父親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永遠離開了年幼的他,而父親的事跡卻在他年幼的內心烙下了很深的印記。
有時他會陷入沉思,反覆問自己:「父親這樣做值得嗎,父親為什麼就這樣狠心的拋下了我?」慢慢地,他長大了,心中的苦悶與悲傷也逐漸地釋懷了。他堅信,父親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他:人活在世上最大的價值就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也許,從那時候起,他就立志要成為像父親般樂於助人的人。自從遭遇家庭變故後,他吃百家飯,穿百家衣,但內心無時無刻不再成長的是他年幼心底那顆公益的種子。
父親走的12年間,他和母親相依為命,沒有向命運屈服。通過他們母子倆的共同努力,他終於成功的走進了夢想中大學的殿堂。大學期間,他一有時間便去兼職,為自己積攢學費。他曾在工地上做過苦力,搬過磚,挑過沙子;也在商場裡推銷商品,推銷過地板,推銷過木門;他還在街頭做過小生意,賣過水果,賣過冷飲,也發過傳單,端過盤子等等。但凡有能改善生活的機會,他都會積極爭取,只因為在他的心裡一直有個堅定地信念:那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讓媽媽不再辛苦和操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