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許多人都聽過這樣的段子:古羅馬政治家凱撒有一天去看戲,他剛走進劇場就吸引來無數目光。觀眾幾乎忘了是來看戲的,還是來看凱撒的——他穿了一套「大漢製造」的絲綢服裝,羅馬人從未見過如此炫目的面料!
漢朝的絲綢究竟長什麼樣?這問題還真難回答。漢朝距離我們兩千年,就連破布條子都很難保存下來,更不要說完整的衣物了。可是,完整的衣物也不是沒有: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漢晉,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這是一件超級國寶,堪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錦」是最複雜的絲綢品種之一,以多彩的花色著稱。「護膊」是射箭用的護具,如果右手拉弦,就把護膊綁在左小臂上,以免手臂在放箭時被弓弦彈傷。
護膊上下兩端各有一行漢字,寫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這裡的「五星」當然和五星紅旗沒有關係。公元前61年,漢宣帝對羌地用兵,恰逢天上五顆星星(至於是哪五顆尚無定論)齊聚東方,據說有利於中國打勝仗——對,你沒看錯,大漢自稱「中國」了!
如果你以為這件文物憑藉政治意義才享受到禁出國待遇,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件護膊的經線和緯線密度分別達到每釐米220根和24根,這在漢晉絲織品中簡直就是天文數字!所以它代表了漢式織錦的最高成就!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護膊出土於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也就是《鬼吹燈》提到的精絕古國。護膊的主人正是某位精絕國王,護膊所用衣料則來自漢朝中央政府的賞賜。
考古隊員在尼雅遺址總共發現兩位精絕國王的墓葬,另一位國王的衣物同樣非常華貴(以下三件文物全部收藏於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精絕國王所穿錦袍
精絕王后所穿錦褲,上有「長樂大明光」字樣,顯然來自漢王朝的賞賜
這塊織錦恐怕是三件絲織品中最震撼的一件,貴為一級甲等文物,看圖片根本看不出有多大!它長168釐米,寬94釐米,大到能當被子蓋!事實上它就是用來蓋屍體的,學名叫「衾」(音親)。
錦衾上裝飾了一行行漢字——「王侯合昏(婚)千秋萬歲宜子孫」,意思是王侯辦婚禮,吉祥千萬代。這應該是漢朝官營絲織作坊為地方王侯製作的婚禮用錦,只有貴為精絕國王才可以享用。
大漢絲綢名揚天下,可惜內地土壤條件大多不利於有機文物的保存,所以內地極少出土如此鮮豔完整的絲織品。新疆氣候乾燥,抑制了微生物的侵蝕,兩千年前的絲綢仿佛昨天剛剛埋入地下,令人驚嘆。
乾燥的氣候還成就了另外一種天作奇觀——乾屍。
營盤男子,漢晉,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這具男屍出土於新疆尉犁縣營盤墓地,所以被稱為「營盤男子」。有人說他是西域墨山國的貴族,也有人說他是客死墨山國的西方富商,還有人說他是把三大文明穿在身上的奇人。怎麼穿的?我來為您一一圖解。
頭戴麻質面具,額頭貼金箔,內衣為絲織品,胸前有貼金裝飾
頭下有一枕頭,和下圖這件來自精絕國的枕頭形狀相似,如同兩隻身體相連的大公雞,所以叫雞鳴枕。隨葬雞鳴枕源於內地葬俗,只是內地的雞鳴枕很難保存至今
雞鳴枕,漢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
腰纏絲帶,腹部放置一件迷你冥衣
絲質長褲上有刺繡花紋
左臂綁一塊刺繡護膊
從上到下,「營盤男子」身上最珍貴的衣物其實是外面這件紅袍子,學名叫「紅地對人獸樹紋罽袍」,享受禁止出國待遇。罽(音繼)表示這是一件毛織品,產自波斯,也就是古代伊朗。袍子上的裸男明顯來自古希臘,而其他眾多絲織品則帶有大漢風格,所以說他把三大文明穿在了身上!
「營盤男子」在新疆的「同胞」還真不少,什麼「樓蘭美女」、「小河美女」、「且末寶寶」,不一而足。據說單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就收藏了1000多具乾屍!每一具都是極其珍貴的人類學和服飾學標本!
新疆乾屍與埃及木乃伊的形成原理類似,但後者屬於人工製成的乾屍,前者則是大自然的傑作。乾燥的氣候使新疆保存了大量有機文物,簡直就是一座「天然博物館」!
這座「博物館」裡還有哪些聞所未聞的秘寶?咱們下期接著聊。
文/博小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