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突放大招!銀行大利好,券商大利空?混業經營時代來了?

2021-01-07 雲臺壹號

各位親愛的財友們好呀,這裡是小fund說財,2020年真的是見證歷史的一年,就像巴菲特所說的那樣我活了89年人生才經歷一次美股熔斷,隨後幾天連續熔斷3次被瘋狂打臉,真的就是2020年我們什麼都沒幹就忙著見證歷史......

這兩天又出了個重磅消息,雖然不是見證歷史,但在行業內也頗為轟動,讓咱們一起來看看~

2020年6月27日一則消息引爆了金融圈,財新周刊權威人士稱,證監會將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並從幾大商業銀行中選取兩家作為試點。消息一出,便引發了行業內人士的熱議。

隨後在6月28日晚間,證監會根據此消息做出正式回應。表示證監會目前沒有更多的消息需要向市場通報,關於如何推進,有多種路徑選擇,現尚在討論中。不管通過何種方式,都不會對現有行業格局形成大的衝擊。

關於證監會向銀行發放券商牌照,許多人都會第一時間認為銀行要和券商搶肉吃。那麼現實究竟是什麼?對於銀行和券商來說究竟是「搶肉」還是一起坐下「分肉」呢?

下面且聽小fund說

根據小fund查閱的資料,關於銀行發放券商牌照的消息,其實在5年前就有了!

2015年證監會就有向國有四大行發放券商的牌照的消息,當時在市場上飽受熱議;2015年3月6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就在召開的例會上回應稱,證監會正在研究商業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申請券商牌照的制度和配套安排,相關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公布實施尚無明確時間表。

因此向銀行發放券商牌照的消息並不是突如其來,而是有史可查的。

就目前而言,如果向銀行發布券商牌照,無疑段時間內將會對傳統的券商造成一定衝擊,券商牌照的業務紅利將消失。銀行混業經營加深,將提高銀行對客戶的綜合服務能力,財務上將提升非息收入佔比,可以緩解息差收窄造成的盈利下降壓力。

此外銀行的體量與券商的體量相差巨大,銀行相較於券商具有天然的優勢,用戶量巨大,數量巨大的潛在用戶便將是先天優勢。

工商銀行佔榜首,用戶達3.33億;另外5大國有銀行(除交通銀行),手機用戶規模均過億。

說完銀行,讓我們來看看券商行業的基本概況

券商行業目前的主要的收益來源是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其他證券業務。

其中經紀業務佔比較大,並且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行業的壁壘逐步消失,令許多券商需要進行「低價競爭」,導致利潤空間降低。

不過券商也有自己的優勢,國內的龍頭券商在人才資源、薪酬激勵、專業能力方面,短時間之內,銀行肯定是無法超越的,因此銀行全面進入券商領域並實現超越,這之間存有真空期。

當下我國自4月1日起開始金融對外開放,將使外資券商進入國內市場,因此為提高與外資券商的抗衡能力,國內券商行業的改革,在小fund我看來是一個必然事件。

最後我們來說下對於向銀行發放券商牌照信息,小fund我認為這將會是一把雙刃劍,即是利好也是利空。

對銀行而言必然是一個利好消息,增加「混業經營」的空間意味著利潤增加,任何的銀行都是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何況銀行的先天優勢明顯。

對於券商來說,則是利好大於利空,當下金融對外開放是勢在必行,外資券商、投行進入中國市場只是時間問題,當下的國內券商競爭能力,與高盛、摩根等傳統老牌投行缺少競爭力。

所以長痛不如短痛,加速國內券商市場競爭,淘汰掉部分實力弱的券商,並在此基礎上將部分券商納入有實力的銀行,實現強強聯合。長久來說將會是利好於這個行業,最後甚至利好投資者。

相關焦點

  • 銀行券商牌照猜想:並非空穴來風 金融混業差臨門一腳
    來源:時代周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在端午假期最後一天,6月27日,市場突然爆出,證監會計劃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或將從幾大商業銀行中選取至少兩家試點設立券商。一石激起千層浪。6月28日下午,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證監會已經注意到相關信息。
  • 重磅大消息!證監會放大招,將影響16萬億!
    證監會放大招 16萬億私募迎重磅新規 15大核心要點解讀來了! 科創板又迎巨無霸!虧損24億的獨角獸擬募資144億(附最新IPO擬排隊名單) A股券商板塊又要添丁?
  • 金融混業還是分業經營才是方向?|原子智庫
    周瓊認為,中國實際上已部分實現了金融混業經營,《關於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等文件是規範混業經營,而不是「進一步向分業轉型」;混業經營的各國,大概都不可能退回到完全分業經營的時代了,關鍵是要提高監管水平、完善監管體系,來適應混業經營的趨勢,防範混業經營產生的風險。
  • 大變革時代!券商行業湧現高管變動潮,發生了什麼?
    在目前的監管環境及競爭格局下,高管變動也是券商整體業務革新、業務結構調整的一部分。而從現實情況來看,券商高管的變動,尤其是公司「掌舵人」的變動往往與股權變更、公司經營戰略調整等因素不無關聯。公開信息顯示,童豔此前擁有多年監管工作經驗,曾任職證監會國際業務部、上市公司監管部、發行監管部等部門。而從今年前三季度業績來看,華融證券投行業務已經出現明顯增長的趨勢, 7月,合資券商機構瑞信方正對外宣布,董事會通過任命塗雷為合資公司總經理,現任總經理汪民生將出任合資公司副董事長,邱若扉擔任瑞信方正投資銀行和資本市場部負責人。
  • 央行、證監會等四部門聯合約談馬雲!國務院放大招!「新能源三...
    據證監會消息,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港股市場的打新更是熱鬧非凡,有券商系統因訂單過於火爆而直接「崩潰」。截至10月30日中午公開認購截止時,公開認購人數近155萬人,相當於每4個香港人中就有一人參與認購,凍結資金約1.3萬億港元,雙雙打破記錄。
  • 券商期貨板塊周末迎利好!推動期貨公司A股上市證監會副主席點明...
    雖然歷經考驗,但在金融市場化的大背景下,業內預計期貨公司A股IPO仍有望在不遠的將來破冰。從券商中國記者了解的情況看,南華期貨有望後來居上,首家嘗鮮。看點二:積極推動包括股指期貨在內的特定品種對外開放期貨對外開放是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課題。
  • ...債應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 直指下一個風險集中爆發點!信息量太大了
    2.混業經營不是方向,要向分業轉型。與分業經營相比,直觀上看,混業經營有利於節約經營成本,但也容易蘊藏和傳遞風險,導致金融風險問題愈演愈烈,對國民經濟帶來較大系統性風險。同時混業經營要真正控制住風險傳染,要求金融監管從分業監管轉為精細的網格化管控,它們的說法多了,什麼功能性的等等,反正是精細的網格化管控。
  • 龍頭券商概念大熱 行業首隻龍頭券商ETF開賣
    特別是衍生品業務處於擴容前夕,更令龍頭券商的成長邏輯確立。2018年和2019年是行業大起大落的兩年,往後看行業大概率進入相對平穩的階段,這個時候龍頭券商的優勢會逐步凸顯,行業的集中度也有望進一步上升。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必然結果是盈利分化加劇。
  • 券業籌劃大合併,43隻A股券商較周五半日成交高出百億,市場正關注...
    兩大消息刺激板塊行情券商板塊近兩個交易日行情受到刺激,主要是源於兩大消息。消息一:國聯證券籌劃吸收合併國金證券。9月20日,國聯證券、國金證券雙雙發布公告稱,國金證券控股股東長沙湧金與國聯證券已籤署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並且國聯證券將向國金證券全體股東發行A股來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這揭開了今年第一例券商合併的序幕。
  • 銀行、券商、保險...市面上最全的大金融指數和ETF分析來了!
    11月11日公布的金融數據顯示,10月我國社融增量創2個月來新低、新增人民幣貸款創一年新低,同時M2-M1剪刀差則大幅收窄,反映金融沒有再擴張,而實體仍在上行。澳新銀行經濟學家邢兆鵬當時表示,這是確認中國經濟周期性復甦的一個信號。  多家券商紛紛看好金融板塊,方正證券趙偉表示,當前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經濟周期,其經濟基礎是「金融+科技」,只有兩者聯袂上漲,大盤才會走強。
  • A股|「PS」銀行流水後,江西綠巨人被證監會揭穿,還牽出了另一個大瓜!
    首先來看,PS銀行流水這一造假動作帶來的連鎖反應。根據證監會披露,江西綠巨人在2016-2018年大量更改銀行流水對手方名稱、摘要、明細帳記錄,而這個時間段正是該企業申請IPO的報告期。這也就是說,其涉嫌造假的時間段正好是處於其申請IPO的報告期。
  • 券商系第14張公募基金管理牌照獲批 多家券商仍在排隊申請
    直到2020年7月31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隨後,擁有5721.58億元資管規模的國泰君安資管向證監會遞交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的申請。  《證券日報》記者翻閱證監會網站後發現,在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審批表中,國泰君安資管申請材料的接收日為2020年8月14日。
  • 大金融板塊逆勢崛起!券商真龍頭四大特徵凸顯 如何挑選基金參與?
    摘要 【大金融板塊逆勢崛起!券商真龍頭四大特徵凸顯 如何挑選基金參與?】3月10日,A股三大股指大幅震蕩,盤中翻紅,券商、銀行、保險板塊逆勢領漲。
  • 越聲理財:券商股迎多重利好 頭部券商最為受益
    券商板塊指數放量大漲逾5%,成功突破了今年5月以來的箱體,行業龍頭中信證券以及方正證券、國投資本三隻券商股漲停,中信建投、東興證券、海通證券等個股大漲逾5%。對於券商板塊,後期仍具備投資機會,具體理由如下:首先。行業受益資本市場改革密集落地。
  • 12部門聯手放大招,汽車等領域消費迎來大利好!
    鼓勵餐飲企業豐富提升菜品,創新線上線下經營模式。完善餐飲服務標準,支持以市場化方式推介優質特色飲食。4、補齊農村消費短板弱項。完善農村流通體系,以擴大縣域鄉鎮消費為抓手帶動農村消費,加強縣域鄉鎮商貿設施和到村物流站點建設。推動農產品供應鏈轉型升級,完善農產品流通骨幹網絡。加快發展鄉鎮生活服務,支持建設立足鄉村、貼近農民的生活消費服務綜合體,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
  • 十大券商解讀資管新規:開啟監管「新時代」!
    摘要 【十大券商解讀資管新規:開啟監管「新時代」!】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統一同類資產管理產品監管標準,有效防範和控制金融風險,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更好地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做出相關指導。
  • 2020證券公司「分類榜單」出爐:15家券商躋身AA級 32家「升級」
    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分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A、B、C三大類中各級別公司均為正常經營公司,其類別、級別的劃分僅反映公司在行業內業務活動與其風險管理能力及合規管理水平相適應的相對水平。
  • 銀行地產保險,大A三傻今年還有救嗎?
    但沒事,只要有源源不斷新進來的資金,講好業績故事,還能繼續……我們看看當前的寧德時代,動態PE高達210倍,而2020年初的時候只有50多倍。看到以下這張圖,一言難盡,大資金玩票就是任性。那管你洪水滔天,先爆炒完再說。或許高瓴也沒想到吧,短短半年時間自己定增的100億突然變成了250億元,賺錢真容易啊!
  • 券商業績有超預期的意味~
    在此情況下,建議穩健投資者注意倉位控制~=======================持倉股:安徽建工、山東黃金、國金證券、中銀證券、東方財富(上周五開倉方向均為券商板塊)==========目前一共有8家券商發布三季報預告,其他7家增長都在50-90%之間,其中大部分都是三季度增長高於上半年。總體看券商都有超預期的意味,東財更是增長大龍頭。大膽毒奶明天券商會有行情。2、《銀行法》大修,核心一條是仍然維持分業經營,簡單來說就是不許搶券商生意。記得前段時間市場還炒作過光大銀行和證券的合併,這個邏輯被證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