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排名,清華、中科大第一!

2021-01-14 孕育好人生

提起核能,似乎總能使人聯想到氫彈、原子彈等具有殺傷性的核武器,或是核洩露這樣的恐怖事件,所以不免使人談「核」色變。

然而,作為一種清潔無汙染的高效能源,核能已漸漸取代了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水能等受地域限制極為明顯的能源,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核能是21世紀人類先進能源的主要支柱之一。核電是國家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和能源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該專業較側重於工程實施和運營管理,如核反應堆、核電站、核武器等項目研發與工程實施問題。

2020中國高校第四輪核科學與技術學科評估結果!

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課程設置

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技術基礎、核輻射物理基礎、核反應堆物理分析、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傳熱學、工程圖學、核反應堆熱工分析、核反應堆安全分析、核電廠系統與設備、汽輪機原理、核反應堆控制與保護、核電站儀表與測量、核電運行技術支持等。

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就業方向

畢業生就業單位除了傳統的核科技、核工程部門外,主要集中在與近代物理技術和信息技術(IT)密切相關的領域與部門。包括在環境、醫療、衛生、國防、工業、農業的政府部門、規劃部門和經濟管理部門、核電工程的科研設計單位、核動力和核供熱以及常規火力電站、工礦企業、高等院校等,從事研究、規劃、設計、施工、核電廠運行管理及設備製造、研發、技術諮詢等工作。

可以從事的崗位有:高級工程師 、工程技術人員、安全員、核技術工程師、核安全研究、核工程開發人員、核工程管理人員、系統設計師、技術開發人員、操作管理員等。

相關焦點

  • 2020年高考生:核工程類專業全息解讀
    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就業前景根據有關資料統計,近幾年該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在85%左右,重點高校就業率在95%左右.這是一個目前就業率較高的一個專業,主要原因是核工業在我國正處於一個發展時期,現在該方面的專業人才較少,而開設此專業的高校和每年的畢業生人數不多,絕大多數畢業生生都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
  • 2020中國大學強基計劃專業排名公布,北京大學化學等專業排名第一
    中國高校哪些強基計劃招生專業的全國排名最高?哪些強基計劃專業躋身2020世界一流專業、中國頂尖專業和中國一流專業行列?哪些本科專業最受中國優秀考生青睞?中國高校哪些強基計劃招生專業的全國排名最高、綜合實力最強和辦學水平最高?
  • 中科院官網默認的高校排名,清華北大是目標,科大比院大地位高!
    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官網的連結 中科院官網默認的中國高校排名中國科學院自從在2014年創立本科學院後,開始特別注重高校的排名和各項數據的對比,尤其是在中科院院大被排除在雙一流高校之外後,各種吐槽的聲音都是中科院對教育部的不滿
  • 這六所大學屬中國高校第一陣營,南大中科大稍弱-ESI大學排名分析
    近日最新ESI數據公布,中國高校排名穩步前進,數據搶眼。ESI簡而言之就是按照高校論文數量和質量排名,直接反映一個學校的科研水平。中國科學院大學逆轉北大,以全球107名力壓北大的108名,成為中國大陸的第一名。
  • 29所研究生大學排名出爐,國科大超清華北大,中國科大尷尬了!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在我國的教育理念中很流行,很多學生為了能夠改變命運,努力學習通過考上好的大學提升學歷。而且為了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會選擇考研,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那麼我國有哪些不錯的研究生院校呢?今天就帶大家看看29所研究生大學排名,國科大超清華北大,中國科大尷尬了!
  • 2020中國高校核物理專業排名,中科大第二,清華第三!
    我們了解到核物理專業,或許是從這幾年電影的宣傳開始的。2018年,電影《無問西東》讓很多妹子們迷上了核物理專業的陳鵬;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火了,重核聚變,千上萬個行星發動機,幫助地球離開太陽系,這些能量從哪裡來呢?
  • 數據:中國高校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5大學科實力排名...
    學科評估分為A+、A、A-、B+等共9個等級,每個等級內的高校不再另做排名,只為等級不排名次。其中學科評估為A+的要求非常嚴格:要求高校的專業實力在全國的前2%(或前2名),且每個學科評估為A+的高校數量最多不得超過4所(一般都是2、3所),可謂非常嚴苛了。
  • 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出爐!國內:北大化學第一、清華材料第一
    近日,英國教育組織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發布最新世界大學專業排名本次排名涉及五大學科及48個專業排名。在此與大家分享2020世界大學專業排名之化學及材料科學。
  • 內地高校ESI新排名出爐,清北無緣榜首,華中科大排名使人意外
    我國擁有眾多的高校,這些高校之間一直都存在著很強的競爭關係,每年的高校排名榜是人們判斷一所高校實力的參考因素,但ESI也是一個重要的存在。大家都知道,ESI是一個分析評價科學績效和發展趨勢的工具,裡面收錄的都是全球各大高校發表的學術期刊,涵蓋了22個學科,也可以說記錄了各大高校在科研上取得的重大成果。
  • 清華CS全球第4!USNews計算機專業排名出爐,67所大陸高校上榜
    其中計算機科學專業排名備受關注,收錄的前500所高校中,有67所大陸高校上榜!清華成為唯一入選CS世界前10的中國高校,位列第4。 因為疫情,今年正好趕上了最難求學季,但一年一度的大學排名還是如約而至。 近日,USNews發布了最新的2021世界大學排行榜。
  • 內地高校ESI排名出爐,清華北大無緣榜首,「山吉川」表現亮眼
    ESI即為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是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於2001年推出的高校評價工具,目前歸屬湯森路透公司,ESI評價共根據22個專業領域,通過論文數、論文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論文篇均被引頻次和前沿論文6大指標進行衡量,所有統計數字每兩個月就更新一次。
  • 2020中國高校捐贈收入排名,清華北大名列前茅,西湖大學位列第3
    高校的「社會捐贈收入」是2020年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重要指標之一,該排名體現的是2018年度教育發展及機會的年度社會捐贈收入。為什麼會將社會捐贈收入納入高校排名,主要有3方面原因。2020年中國高校捐贈收入排名,清華北大名列前茅TOP1到TOP3,實力所致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名列前茅是眾望所歸,其中清華大學以捐贈收入213621.9萬元的金額排在榜首,而在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
  • 這所雙非大學地處三線城市,卻被稱為南方「小清華」
    很多時候,「雙非」一本高校都處在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位子,說實力強吧卻不是「211、985」,說實力差吧,又比二三本院校好很多,處境十分尷尬。其中就有這麼一所高校,它是個「雙非」一本,實力也還算不錯,核類專業全國一流。儘管它有著響噹噹的名號,但卻很少被人所知。它就是所謂的「北有清華,南有南華」中的南華大學。
  • 全球僅5人,中國第一人!剛剛,中科大又在全國出名了
    全球僅5人,中國第一人!15人入選名單,和清華大學並列第一!僅次於哈佛、斯坦福,中科大這次又在全國出名了!「本地虎」+「外來狼」,合肥都有哪些牛逼的大學?近日,Nature指數公布了最新一期(2019年5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中科院居榜首,國內緊隨其次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學術領域蟬聯全國高校第一。
  • 2020年中國高校捐贈收入排名,清華北大名列前茅,西湖大學位列第3
    高校的「社會捐贈收入」是2020年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重要指標之一,該排名體現的是2018 2020年中國高校捐贈收入排名,清華北大名列前茅
  • 四川一本大學排名及分析,考生及家長可收藏,做志願填報參考資料
    大家好,我是小舟,之前跟大家分享了我國多個省份的高校情況,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西南第一大省,四川省的高校情況。四川高校數量比較多,所以我打算分三次介紹,這一次先給大家分享四川的10所老牌一本高校,都是辦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重點大學,大家看看有沒有自己心儀的學校。另外,各校排名參考自校友會大學排名,學校數據來自於各校官網。
  • 中國「雙非」高校前30排名!上科排第二,國科大竟未上榜!
    中國「雙非」高校前30排名!上海科技大學在雙非高鷳中排名第二,令人意外的是,國科大竟未上榜!】  眾所周知,關於中國「雙非」高校排名,有一所高校那是神一般的存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當仁不讓,理應在所有高校中排在第一位的。  但軟科發布的,2020年中國「雙非」高校前30排名,中國科學院大學卻未見蹤跡,令多少人大跌眼鏡,出乎意料。
  • 2020-2021年全國研究生院競爭力排名,第一不是清華北大
    今天小編就藉助國內某一榜單進行分析,看看到底哪些高校培養的研究生更受大家的歡迎。排名第一的並不是清華北大,而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中科院由全國大大小小几百個科研院所組成,因此規模非常龐大。而中科院在科研方面實力很強,不管是國重實驗室還是院士數量都遠超其他高校,因此排在第一位也是合情合理。
  • 如果中國科學院大學也參與國內高校排名,可位居第幾?
    目前中國內地高校,第一、第二的霸主位置基本穩定不變,這第三把交椅該由哪個高校來坐,就眾說紛紜,站在各自立場,各說各的理。我還曾經看到「2019中國雙一流大學排名發布」中,國科大排第3的位置。確實如此,如今中國,各種國內大學的排行榜林林總總,讓人眼花繚亂,公說公有理,婆說理更長。但真正公認有影響力的排名並不多。
  • 我國「中科院系」3所大學盤點:2所為頂尖985高校,1所為雙非牛校
    雖然因為相關原因,國科大未能入選985/211,但是其綜合實力一直被認為是除了清華、北大外的我國高校第三校。現擁有國家實驗室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85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1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41個。並承擔了眾多國家級科研項目,取得了眾多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