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可知,核工程類包括核工程與核技術、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工程物理等4個專業(T代表特設專業),具體名單如下:
什麼是核工程?核能是21世紀人類先進能源的主要支柱之一。在我國,核電成為國家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和能源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核技術的運用日益廣泛,核能對醫療、衛生用品進行高效消毒和滅菌等。然而,核能是把雙刃劍,給人類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可能帶來毀滅。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核物理、核工程技術、輻射物理等相關的基礎知識,能在各相關領域從事核工程與技術、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射線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設計、製造、運行、應用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核物理、量子力學、統計力學、輻射防護、信號處理、核反應堆核工程、反應堆燃料管理、高等反應堆熱工水力學、高等反應堆結構力學、核反應堆控制與動力學、核反應堆及核電廠安全分析、核動力裝置與仿真、核電廠概率安全分析、核反應堆噪聲分析與系統辨識、核動力設備、能源經濟與管理等等(專業課程因各校側重不同會有一定差異)。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學生看法:很多人認為從事與核有關的工作核輻射過大,其實也不會受到那麼嚴重的輻射,現場都有保護,保證在安全範圍內,即使是一線的工作人員受到的核輻射,也相當於正常X光透視的輻射量,大家擔心的核洩露,那是百年不遇的安全事故,如果不想有任何安全風險的話,還是謹慎報考。
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還可以,但是由於專業範圍過窄,好學校和成績優秀、英語過六級的同學找工作能容易些。
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簡介:
本專業培養具備 工程熱物理及 核工程技術基礎知識,能在各相關領域從事核工程及核技術方面的研究、設計、製造、運行、應用和管理的高級 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程熱物理、核工程、核技術的基礎理論,受到核工程、核技術方面的實踐訓練,具有從事核工程、核技術的實驗研究、設計建造、運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專業簡介: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紮實的輻射防護、輻射安全評價、核廢料與退役核設施處置、環境保護的基本理論知識和較強的輻射監測和輻射事故應急處理能力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畢業生掌握輻射監測、輻射防護、輻射安全評價、核安全評價、輻射汙染防治等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具有從事與輻射防護、核設施安全以及環境工程相關的評價、研究、管理工作的能力。
工程物理專業簡介:
工程物理學科是研究能量以熱和功及其他相關的形式在轉化、傳遞和利用過程中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的一門應用基礎科學,幾乎與所有產業部門及科技領域都密切相關,在人類社會進步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工程熱物理學科不僅進入到了各個工業及高新技術領域,而且在軍事、空間技術、農業、人口、環境、生物、醫藥等領域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反過來也極大推動了本學科的研究與發展。
就業前景
這是一個目前就業率較高的一個專業,主要原因是核工業在我國正處於一個發展時期,現在該方面的專業人才較少,而開設此專業的高校和每年的畢業生人數不多,絕大多數畢業生生都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我國核工業已經從適度發展邁向積極發展,並力爭到2020年將核電在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提高到5%,不過相比接近20%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們的發展前景不可估量。因此未來的就業形勢應該是看好的。 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將終解決人類的能源危機;癌症的早期診斷和放射治療離不開核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輻射育種方法培育了很多農業上的優良品種;航空航天工業中的無損探傷、同位素電池;地質年代的推斷、人類社會的歷史考古、文物藝術珍品的鑑定;礦產資源的勘探;海關檢查;環境保護;新材料開發……甚至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的消毒、保鮮貯藏等等,無不與核技術有關。當然,核能技術的特殊性和可能帶來的災難性也都引致人們的日益關注。
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是為了適應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和核電快速發展要求而開設的一新興專業,主要研究核能安全利用、核電站運行優化與自動控制,主要包括先進核電站運行的安全性、經濟性和靈活性,以及運行的自動化、智能化、遠程化技術。本專業以核電站運行、控制、管理為研究對象,培養學生具有核電站方向專業系統的基礎知識,熟練掌握現代核電站系統、設備運行和管理,熟悉核電站能量傳遞、轉換和利用以及熱工過程自動調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管理機構﹑公司等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核工程及核技術或各相關領域方面的研究、設計、製造、運行和管理工作。 每一個行業都會有一些耀眼奪目的職位,核電的操控員就好似航天業的太空人,集萬眾矚目為一身。它之所以被稱為「黃金人」是因為要培養一名操縱員需要非常高的成本,比如大亞灣核電站批操縱員的個人培訓費用就高達百萬元。前幾天在鄭州的一場雙選會上,就有同學向核電企業的招聘主管詢問「黃金人」的要求標準,大學生夠資格嗎?其實我國的操控員基本上都是從高校畢業生中自主培養的,相信對於大家來說這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不過要想取得操縱員執照你可就得付出艱辛的努力——無論你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想做「黃金人」就必須從現場操作員做起,然後是中級現場操縱員、高級現場操縱員、主管、學操,大概兩年後才能初步具備報考操縱員的資格,而高級操縱員則要在取得操縱員執照的兩年後才能報考。至於考試過程就非常嚴酷——8小時的筆試、緊張的口試、高難度的模機考試,每一個環節的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導致前功盡棄。如果你真的想成為核電明星,那麼一定要有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決心。
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就業前景根據有關資料統計,近幾年該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在85%左右,重點高校就業率在95%左右.這是一個目前就業率較高的一個專業,主要原因是核工業在我國正處於一個發展時期,現在該方面的專業人才較少,而開設此專業的高校和每年的畢業生人數不多,絕大多數畢業生生都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我國核工業已經從適度發展邁向積極發展,並力爭到2020年將核電在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提高到5%,不過相比接近20%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們的發展前景不可估量。因此未來的就業形勢應該是看好的。由於核能源將成為中國未來能源的綠色支柱,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就業前景良好。就業單位除了傳統的核科技、核工程部門外,主要集中在與近代物理技術和信息技術(IT)密切相關的領域與部門。包括在環境、醫療、衛生、國防、工業、農業的政府部門、規劃部門和經濟管理部門,核電工程的科研設計單位(站、廠、院、
所),核動力和核供熱以及常規火力電站,工礦企業,高等院校等從事研究、規劃、設計、施工、核電廠運行管理及設備製造、研發、技術諮詢等工作。
就業方向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核電站、核動力和核供熱以及常規火力電站等領域從事研究、設計、建造、運行與管理等工作。還可以從事核電設備製造企業的技術開發工作;核工程設計院和研究院的設計和科研工作;核電工程公司的技術諮詢與管理工作
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在填報志願時,如果不是特別喜歡某一專業的話,選一個好就業的專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最好就業的專業排名
專業八強
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工程物理系設有核技術及應用、技術物理、核能科學與工程管理、安全科學與技術、醫學物理與工程、近代物理6個研究所。覆蓋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物理學3個一級學科,擁有7個二級學科、7個博士點、10個碩士點和1個博士後流動站;其中,核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是清華大學的傳統和優勢學科,連續三次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哈工大動力工程系建於1954年,是我國最早的動力工程學科之一,1955年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開始培養研究生,1994年6月,以哈工大動力工程係為基礎,成立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簡稱:能源學院)。1996年建立博士後流動站,2000年獲準按一級學科授予博士學位。2007年,該一級學科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擁有6個二級學科:動力機械及工程(2001年國家重點學科)、熱能工程(2007年國家重點學科)、工程熱物理、流體機械及工程、製冷及低溫工程、化工過程機械和1個博士後流動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核科學技術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核科學技術學院於2009年1月成立,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聯合建設的學院。為全國高校中僅有的兩個「核科學技術」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之一。該學院圍繞先進核電、熱核聚變和核科學裝置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中國核事業培養高端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學院下設核能科學與工程、核技術及應用、核醫學物理和核安全與環境保護等4個系,具有本—碩—博完整的教育體系,擁有「核科學與技術」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設有博士後流動站,並有教育部批准的「同步輻射博士生創新中心」。該學院還與國有大型核電企業集團、核領域重要科學研究院所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為產學研的交流與結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北京大學1913年設立物理學門,我國物理學本科教育從此開始。2001年,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在原物理系以及重離子物理研究所、技術物理系核物理專業、地球物理系大氣物理與氣象專業、天文系的基礎上組建成立。學院現有物理學、核物理、大氣科學3個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物理學、大氣科學、天文學、核科學與技術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物理學、大氣科學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含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氣象學等6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天體物理、核技術及應用為國家二級重點學科。
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是西安交通大學創建最早、學科設置最齊全、師資力量最雄厚的學院之一,創建了我國第一個鍋爐專業、第一個汽輪機專業、第一個汽車製造專業、第一個製冷與低溫專業、第一個壓縮機專業等,創立了中國熱能動力學科和內燃機學科等。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匯聚了一大批在國內外能源與動力工程、核科學與技術、環境工程等學科領域享有盛譽的教授、專家和學者。學院專業學科齊全,設有能源與動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環境工程4個本科專業,其中能源與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環境工程3個專業獲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擁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核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相應的博士後流動站以及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擁有動力工程、核能與核技術工程、環境工程3個專業學位(工程)碩士點,其中動力工程和核能與核技術工程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獲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華中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是華中科技大學前身之一的華中工學院建校時創辦的院(系)之一,其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是首批一級國家重點學科,現有熱能工程、工程熱物理、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製冷及低溫工程、化工過程機械5個二級學科,能源與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新能源科學與工程三個本科專業。
哈爾濱工程大學動力與能源工程學院:動力與能源工程學院(College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簡稱動力學院)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海軍工程系的船舶動力裝置專業發展而成,其前身是哈軍工建校初期的海軍工程系352教研室,是學校歷史最悠久和「三海一核」領域的主體院系之一。動力與能源工程學院設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輪機工程、動力工程三個碩士點和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輪機工程兩個博士點。輪機工程是國家重點學科,該學科通過IMarEST-英國輪機工程師學會認證,標誌著輪機工程本科、碩士畢業生的培養獲得了國際認可,畢業生均可獲得國際通用的輪機工程特許工程師資格。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是國防重點學科,是我校重點建設與發展的五大學科之一。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上溯於1913年上海工業專門學校設立的電氣機械科,是上海交通大學歷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在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的發展史上,創造了許多中國第一:中國最早的內燃機、第一臺自動扶梯等等。更為引以自豪的是,新中國的第一艘萬噸輪,第一艘核潛艇、第一顆原子彈、第一枚運載火箭、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機……許多都是在學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參與下完成的,在1999年國務院表彰的兩彈一星功臣中,錢學森、王希季等均畢業於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今天已發展到擁有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動力與能源工程、工業工程與管理三個系及一個二級學院核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及核科學與工程國家一級學科,3個博士後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授權博士點、14個二級學科授權博士點、13個授權碩士點和7個工程碩士學位授予點、5個本科專業。
東華理工大學核科學與工程學院:東華理工大學2001年在核技術及應用學科建設的基礎上,為適應國防核事業和核工業發展的需要,開設了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2005年學校實行校院兩級管理,組合核科學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物理學和測控科學與儀器四大學科成立了核工程技術學院,體現了理工結合、工借理勢、理勢工發的辦學理念,學院先後開設了核工程與核技術、勘查技術與工程、地球物理學、測控技術與儀器、應用物理學、物理學以及國防緊缺核技術、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其中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人才培養教育專業,核技術為國防急缺建設專業,勘查技術與工程為江西省品牌專業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教育專業;「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獲批江西省核技術及應用二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和核科學與技術高水平一級學科建設項目,核學科專業碩士點為江西省高校示範性碩士點。2012年,核學院曾改名核工程與地球物理學院,2016年學校進一步推進人才培養綜合改革,突出特色,凝練方向,重新組建了核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設有核工程與核技術系、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系和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系三個教學系,設有核燃料與核化工研究所、粒子與核技術研究所、輻射防護與工程研究中心三個科研機構。核科學與工程學院是我校集核學科專業於一體的特色品牌學院,也是我國核燃料循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南華大學核科學技術學院:學院的前身系始建於1959年的原核工業部衡陽礦冶工程學院技術物理系,是國內最早成立的核學院之一。現有核工程與核技術、輻射防護與核安全、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和核物理四個本科專業,其中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是國家一類特色專業、國家管理專業、國家國防科工局重點建設專業和湖南省優秀重點專業;核技術專業是國防緊缺特色專業;核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是湖南省重點學科,核技術及應用二級學科是湖南省首批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學院現有核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核技術及應用博士點和核能科學與工程、核燃料循環與材料、核技術及應用、輻射防護及環境保護四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具有核能與核技術工程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核技術及應用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核能與核技術工程碩士點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碩士教育培養計劃。
「雙一流」建設學科院校中核科學與技術入選的院校有: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擁有核工程類國家重點學科的院校有:
核科學與技術學科評估結果高校排名具體是什麼情況?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