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戊戌,鬥指戊,日行至周天151度,留於南方張宿,月宿於東方亢宿,為處暑初候第二天,象應澤山損卦第二爻,氣運火運太過,晝太陽寒水司天,夜太陰溼土在泉,其氣火,其應心,其音徵,律中南呂,樂出絲而發於琵琶。
胃宿位居西方七宿第三,七曜為土,圖騰為雉,於是又稱胃土雉。胃,《釋名》:「胃,圍也,圍受食物也。」胃宿如同人體內胃的作用,就象天的倉庫屯積糧食,故胃宿多吉。胃宿包含七個星官,分述如下:
胃:共三星
胃又名天倉、大梁。《史記·天官書》:「胃為天倉」。《正義》:「胃三星,昴七星,畢八星,為大梁,於辰在酉,趙之分野。胃主倉廩,五穀之府也。」《天皇會通》:「胃儲五穀之府,又名大梁。」《史記·天官書·正義》裡記載以胃、昴、畢三宿合稱大梁,而《天皇會通》卻以胃名大梁。此種情況古天文學中常有之,蓋因各朝代傳承的天文知識略有不同,因此典籍也有所不同。
天廩:共四星
《步天歌》:「天廩胃下四星斜」。廩古作㐭,屬象形字,古字形就像一座加了蓋子的露天谷堆,後來引申為糧倉,表示為藏糧的專用建築。
天囷:共十三星
《周禮·冬官》:「圓曰囷,方日倉。」
大陵:共八星
《石氏星經》:「大陵中有積屍,明則有大喪,死人如丘山。」在胃宿的北部,有大陵星八顆。構成了形狀如曲鉤狀的大陵星官。在大陵星官內大陵六附近,有一星曰積屍。大陵五是著名的變星,而中國上古時代的天文學家早就觀察到了這一星象。星佔家用大陵五的明暗變化,來作為判斷是否有大喪的標誌,認為大陵星官象徵著大的陵墓,是主管帝王崩喪之星。
天船:共九星
天船又名天舟、舟星。《晉書·天文志》:「大陵北九星日天船,一日天舟。」天船九星在銀河之中,到了秋季尤為明顯。若以虛線將九星相連,則宛如船形,因此而得名。
積水:共一星
積水一星在天船之中。《高厚蒙求》:「積水船中一黑精。」乃描寫天船星與積水星相處的形象。
積屍:共一星
積屍一星,在大陵中。另外有一顆積屍氣星在鬼宿輿鬼中,與積屍一星無關,此兩者不可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