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幾顆牙齒,就能知道古人類殘骸性別?而且或比DNA方法更可靠

2020-09-05 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考古學研究中,判斷人類遺骸的性別,對於了解古代社會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而在那些遺骸中,牙齒可能是最容易找到並且保存最完好的部分。科學家發現,牙冠表面乳白而堅硬的牙釉質中,含有釉原蛋白,編碼這種蛋白的基因恰好位於性染色體——X染色體和Y染色體上,這將給考古研究帶來許多可能的發現。

近日,美國科學家就利用這種方法,來判定人類遺骸性別,結果似乎比之前使用的DNA方法和骨骼解剖技術更加可靠。其原理到底是怎樣的?國內有沒有相關的研究,又有哪些應用前景?

殘骸缺損、DNA高度降解 影響古人類殘骸性別鑑定

人類遺骸的考古研究對了解人類進化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揭示很多與人類進化和遷移有關的秘密。而判斷殘缺不全的遺骸性別,往往是工作的第一步。

在浙江,有兩座周圍建有壕溝的高規格大墓,其中一座墓主人是允常,他就是越王勾踐的父親;而另一座是位於安吉龍山107號的古墓葬——俗稱八畝墩,近年來考古人員歷經數年發掘、研究,在墓葬裡發現了大量距今約2500年的綠松石飾物,但由於缺乏完整遺骸,墓主人身份依然成謎,甚至無法判斷其性別。

通常,判別古代人類殘骸性別最廣泛使用的方法,就是基於男性和女性骨骼的解剖差異,通過測量骨盆結構等某些骨骼特徵來判斷。但這種方法只能適用於成年人,對於性別特徵明顯、保存相對完好的骨骼,鑑定並不困難。

「男女骨骼有所不同,其中性別特徵最明顯的是盆骨,其次為顱骨及下頜骨,有經驗的學者通過對顱骨和盆骨外部形態的觀察,鑑定成功率可達95%;再結合胸骨、鎖骨和肢骨的形態特徵,以及人骨的測量,基本可以滿足鑑定需求。」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饒慧芸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

但兒童的骨骼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更糟糕的是,考古發現的遺骸往往殘缺不全,在處理骨頭碎片時,這些解剖方法幾乎失靈,做判斷時完全無從下手。

「在實際工作中,古人類遺骸形態各異,運用這種傳統的方法進行鑑定存在一些局限。」饒慧芸介紹說,一些骨骼的性別特徵處在兩性變異範圍之間,或者由於骨骼上各項性別特徵發育程度的不平衡,導致同一個體有些特徵偏向男性,有些特徵偏向女性,給鑑定帶來困難;未成年個體的性別特徵則比較模糊,比鑑定成年個體要困難得多。有時,考古發掘出土的人骨遺骸因年代久遠、環境變遷、埋藏破壞等原因難以完好保存,零散破碎的骨骼,某些性別鑑定特徵可能已經消失,用傳統的形態觀測方法,無法進行準確的性別鑑定。

此外,理論上古DNA分析可以解決上述傳統形態學鑑定方法的一些局限性問題,DNA分析相對能準確識別性別,對於形態特徵不明顯的未成年個體和碎骨也可進行有效鑑定。雖然近年古DNA研究突飛猛進,但要使用聚合酶鏈反應(PCR)等技術,分析成本比較高,且從古老的遺骸和考古遺址中提取保存完好、未受汙染的DNA也並非易事。

古人類遺骸往往由於年代久遠,保存環境千差萬別,樣本的DNA已高度降解,其片段較短,含量極低,這也會影響其作為性別指標的可靠性。此外,樣品在埋藏、獲取和實驗過程中,又很容易受到外源性DNA的汙染,尤其是一些現代無關個體的汙染通過PCR擴增有效放大,也會對DNA鑑定結果有一定影響。

最易找到且保存完好 牙釉蛋白可解開性別之謎

「由於人體的遺傳物質除22對常染色體外,還包括一對決定性別的性染色體,男性為XY,女性為XX。利用分子雜交技術和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等,可檢測人類遺骸中性染色體特異性的DNA標記物,以確定性別。」饒慧芸說。

饒慧芸解釋道,在古人類遺骸中,牙齒因其堅硬和耐腐蝕,往往是最容易找到且保存最完好的部分之一。牙釉質中含有釉原蛋白,編碼這種蛋白的基因恰好位於性染色體——X染色體和Y染色體上。性染色體為XX的女性,牙齒只有X型釉原蛋白;性染色體為XY的男性,則同時擁有X型和Y型釉原蛋白。通過具有性別差異的釉原蛋白基因的檢測,可以在DNA水平鑑別遺骸的男女性別。釉原蛋白是釉質發育過程中最為豐富的蛋白成分,在釉質礦化的第一階段佔釉基質的60%—90%。

據此,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用牙齒判定遺骸性別的方法:通過高靈敏度的質譜檢測,能夠檢測X型和Y型釉原蛋白的含量,由此能夠判斷,具有Y型釉原蛋白的牙齒為男性,反之亦然。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學家日前測試了一種根據從牙釉質中提取的蛋白質來確定人類遺骸性別的新方法。在博士後研究員塔米·布奧納瑟拉的帶領下,研究小組對從加州蘇諾附近的兩個祖先歐隆族村莊出土的遺骸展開研究。

基於對55具300至2300年前的美洲原住民遺骸的研究,科學家們從牙釉質中提取出了蛋白,而不是通過分類學或DNA展開研究。研究小組通過研究組成這種蛋白質的20個胺基酸序列,展開逆向工作來確定產生這種蛋白質的DNA編碼,進而確定牙齒主人的性別。

「這種新方法比解剖學或DNA分析更可靠,後者只在一半的研究案例中有效。此外,這種蛋白質法也適用於兒童遺體。」塔米·布奧納瑟拉說。

延伸閱讀

牙釉蛋白基因組信息與動物與人類進化有關

塔米·布奧納瑟拉團隊的研究並非首創。近10年來,這項技術在考古學、人類學、法醫學和動物遺傳研究等領域正逐漸得到深入推廣和應用。

河北醫科大學法醫學系省級法醫學重點實驗室李淑瑾教授帶領的團隊,在焦磷酸測序分析短片段牙釉質蛋白基因進行性別鑑定領域已深耕多年。

他們應用blast軟體,設計引物,擴增基因片段序列,應用焦磷酸測序技術分析擴增序列,進行性別鑑定,檢測100份已知性別的DNA樣本,結果均正確無誤,檢測最低DNA模板量為0.5納克,具有較好的人類種屬特異性。在高度降解DNA分析中,也得到清晰的分型結果,在法醫學性別鑑定中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正是由於男女基因上的差異,其表達的釉原蛋白也分為X型和Y型,胺基酸序列上具有差異,這種蛋白質組學方法,其實是通過從牙釉質中提取檢測釉原蛋白的不同亞型的特異性肽段,來判定遺骸男女性別。

「蛋白質是由DNA轉錄翻譯而來,其中也蘊含豐富的遺傳演化等信息。從牙釉質提取的蛋白質組同樣可應用於種屬鑑定、系統發育和古病理研究等。」饒慧芸介紹,牙釉質是人體中最硬的組織,在古人類遺址中保存較好,其主要成分是羥磷灰石晶體。與晶體結合的蛋白質,尤其是晶體內蛋白質處於相對封閉的體系中,比在牙本質和骨骼中更利於保存,目前報導至少可保存第四紀冰川早期早更新世以來的動物牙齒,並已用於研究約177萬年前的史蒂芬犀和約190萬年前巨猿的系統進化史。

也有學者通過釉原蛋白基因的定量分析,探討其與疾病的關係,如釉質發育不全等。另外,蛋白定量研究表明,7300年前至今的個體,其釉質中標識性別差異蛋白的定量信號並沒有太大變化,這也從另一方面驗證了牙齒能更好地保存。(記者 趙漢斌)

本文來自: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靠幾顆牙齒,就能知道古人類殘骸性別?
    近日,美國科學家就利用這種方法,來判定人類遺骸性別,結果似乎比之前使用的DNA方法和骨骼解剖技術更加可靠。其原理到底是怎樣的?國內有沒有相關的研究,又有哪些應用前景?殘骸缺損、DNA高度降解 影響古人類殘骸性別鑑定人類遺骸的考古研究對了解人類進化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揭示很多與人類進化和遷移有關的秘密。而判斷殘缺不全的遺骸性別,往往是工作的第一步。
  • 靠幾顆牙齒就能知道古人類殘骸性別?
    近日,美國科學家就利用這種方法,來判定人類遺骸性別,結果似乎比之前使用的DNA方法和骨骼解剖技術更加可靠。其原理到底是怎樣的?國內有沒有相關的研究,又有哪些應用前景?、DNA高度降解,影響古人類殘骸性別鑑定人類遺骸的考古研究對了解人類進化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揭示很多與人類進化和遷移有關的秘密。
  • 只需幾顆牙齒,科學家就能分辨出古人類的性別,靠譜嗎?
    據報導,來自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前段時間找到了一種確定古人類遺骸性別的新方法,而且只需要通過古人類殘留的幾顆牙齒就可以,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在人類漫長的演化之中,人類也曾經擁有過多個人屬物種,多年來通過化石研究,科學家們也逐漸還原出了人類演化的真相,不過有個問題其實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那就是對於只能找到少許殘骸的古人類來說,究竟該如何判斷他們的性別呢?在過去,科學家判斷古人類性別的時候,都是通過男性和女性的骨骼差異,簡單來說,就是尋找骨骼上只有男性或者女性才有的特徵,來判斷他們的性別。
  • 比DNA更可靠:通過牙釉質蛋白確定古代人類殘骸性別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學家測試了一種根據從牙釉質中提取的蛋白質來確定人類遺骸性別的新方法。基於對55具300至2300年前的美洲原住民遺骸的研究,這項技術被證明比基於DNA或骨骼解剖的技術更可靠。雖然對骨骼和牙齒殘骸的研究是了解古代人類社會的關鍵工具,但確定個體性別的傳統方法並不總是可靠。
  • 靠幾顆牙齒 就能知道古人類殘骸性別?
  • 北京猿人牙齒化石揭示古人類生活細節
    烏普薩拉大學進化生物中心研究員馬丁·昆佐、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劉武、同號文等人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人類學學報》上。  新發現的這枚牙齒上有兩處牙釉質脫落,昆佐推斷,該個體可能在生前啃咬過如堅果或者骨頭類的硬物。  「不過,要想推測該個體的食物構成,還需要進一步提取牙齒的殘留信息,」劉武說,判斷古人類的食物構成需要跨學科的研究。
  • 你知道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是什麼嗎?擁有兩萬多顆牙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越來越發現動物才是我們最可靠的小夥伴,很多家庭都會在自己的院子裡飼養一隻忠誠的寵物。除了那種常見的小貓小狗之外,還有一些人總會做一些比較神奇的或者比較讓人驚訝的事情,那就是飼養一種比較奇怪的寵物。
  • 近百萬年的四顆牙齒 中國學者發現直立人演化中間狀態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古人類學家近期研究成果持續湧現,繼30萬年前華龍洞人股骨現代人性狀、40萬年前和縣人頭蓋骨異常痕跡之後,最新對湖北鄖縣梅鋪龍骨洞出土的4顆古人類牙齒化石進行研究發現,該古人類生活年代距今近百萬年,演化上位於歐亞大陸早期直立人和晚期典型直立人從早期向晚期過渡的中間狀態。
  • 從泥土中提取出古人類DNA
    團隊運用了「釣出」線粒體DNA的技術來分析沉積物樣本,這是由於哺乳動物線粒體DNA在細胞中的含量要比核DNA更豐富。 關鍵詞:DNA;古人類;提取;沉積物;泥土 作者簡介:   不需要古人類骸骨,研究人員就從塵土中識別出了古DNA。這項創舉打開了一扇探索過去的新窗戶。
  • 古人類DNA告訴你,我們祖先的混血史有多亂?
    這個性染色體就決定了我們的性別,也就是說當受精卵形成的那一瞬間其實性別就確定了,因為性染色體已經決定了。除了染色體以外,其實在我們身上細胞內部還有一些別的遺傳物質,比如說線粒體。
  • 福建三明寧化發現8顆萬年前人類牙齒化石
    三明寧化發現萬年前人類牙齒化石  臺海網7月3日訊 (海都報記者 李熙慧)三明寧化意外地發現了8顆萬年前人類牙齒化石。據悉,這些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1982年採集的標本,已於日前正式移交當地文管部門保管。
  • 47 顆牙齒「年輪」,懷孕、患病、坐牢史的忠實檔案!或將重塑人類...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到,研究人員通過檢測近 50 顆人類牙齒,發現疾病史和年齡等信息會對牙根上的「牙骨質帶」產生永久性改變,這說明牙齒能反映人一生的不同生理階段,或能用於研究人類生活史的演化。然而,由於古人類化石記錄較為零碎,可檢測、推斷現代生活史事件時間的方法也較為缺乏,大多數理論都難以檢驗。不過,早在幾十年前,科學家就在人體內找到了一個最合適的研究工具——牙齒。
  • 一次最多能拔幾顆牙齒?
    對於一次最多能拔幾顆牙,醫學上並沒有確切的規定,患者可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例如,正畸治療需要拔除牙齒,因患者年齡較小、恢復能力較強,可以一次拔除4顆牙齒以縮短治療時間。 拔除阻生智齒時,醫生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真實條件、器械裝備和技術水平可以選擇一次只拔除一顆牙齒或同時拔除同側兩顆牙齒,也可選擇4顆牙齒一次性拔除。
  • 只有牙齒、顎骨和指骨,科學家憑什麼推斷丹尼索瓦人長這樣?
    他們的研究結果準確預測了其中的29個,比如尼安德特人的臉比現代人的更寬,而頭更平。但研究也錯誤地預測了顱骨各塊骨頭之間連接處的凹痕(稱作骨縫),在現代人中間更寬。他們預測這群遠古人有很多和尼安德特人相同的性狀,譬如,前額低而胸廓寬,但他們也鑑別出了一些差異之處,包括丹尼索瓦人的顎骨與顱骨更寬大。
  • 看你福氣旺不旺,數數你有幾顆牙齒就知道了,你是哪一種?
    哈嘍,大家好,我是甜心,歡迎來到:看你福氣旺不旺,數數你有幾顆牙齒就知道了,你是哪一種? 如果各位小夥伴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記得點擊收藏+關注哦~以後還會有更多的生活小常識會分享給大家哦!看一個人直觀的就是看面,面向能反應很多事情。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引發爭議
    經過古人類學家賈蘭坡院士生前的鑑定,這些石器都帶有人工打擊的痕跡,是古人類所使用的工具。「其中兩件石器和這個下頜骨出現在同一個水平層內,可以推測出巫山人具有粗淺的意識。」黃萬波解釋。  以上觀點發表後引起了爭議。除了吳新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謙就牙齒的形態和測量數據,認為可能是後期混入地層的晚期智人。
  • 無創dna幾周做最好無創DNA檢測與唐氏篩查的區別在哪裡?
    我相信經歷過產檢的孕媽都知道無創DNA檢測、羊水穿刺及唐氏篩查吧,但還有一些新手孕媽卻不知道什麼是無創dna檢測,更別說它們之間的區別了,下面香港裕力健康就告訴大家都有哪些區別。 2、羊膜穿刺術:覆蓋胎兒23對染色體,既能診斷染色體數目異常,又能診斷染色體結構異常,診斷範圍廣,屬於侵入性避孕方法,但可能會導致流產、感染。併發症的風險,其中流產更為常見。我個人並不建議,如果胎兒沒有問題,但由於檢測而導致流產等傷害,那就得不償失了。
  • 無創dna篩查的是什麼無創dna篩查最佳時期
    很多懷孕媽媽在懷孕過程中想必遇到過這樣的選擇困難症:在內地做無創dna產前檢測好還是到香港做無創dna產前檢測比較好。今天裕力健康給大家分享下內地和香港無創dna產前檢測有什麼區別。
  • 湖南發現8萬年前現代人牙齒 未推翻人類起源非洲說
    昨日,《自然》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武、吳秀傑等在湖南省道縣發現47枚具有完全現代人特徵的人類牙齒化石的研究論文,表明8萬~12萬年前,現代人在該地區已出現,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現代形態的人類。這比地中海東部和歐洲出現具有完全現代人形態特徵的人類要早3萬~7萬年。
  • 牙齒矯正,一次拔4顆會不會太多?
    很多人雖然想做牙齒矯正,但一聽說要拔牙,就立馬色變。不過,比拔牙更令人恐怖的是,醫生說:「由於牙齒擁擠度過高,無法採取片切、擴弓等方式,但為了獲得足夠的矯正空間,需要拔4顆牙!」僅這句話就阻擋了很多人矯正牙齒的腳步。    有人認為,拔牙只是為了獲得矯正空間,但也用不著一次拔4顆牙吧,會不會太多了?就不能只拔1顆或者2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