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照例讀史。
眾所周知,蒙古人種即黃種人是世界第二大人種,佔世界人口37%,僅次於白種的高加索人種。
說起黃種人集中的國家,人們往往想到的是中、日、韓等國家,殊不知,遠在俄羅斯聯邦的西伯利亞,還有一個以黃種人為主體的共和國——薩哈(雅庫特)共和國。
然而面積相當於一個印度的薩哈共和國只有95萬人口,還在不斷減少。薩哈共和國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北臨北冰洋,東部和楚科奇自治區、馬甲單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接壤,南鄰阿穆爾州和赤塔州,西接伊爾庫茨克州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
它的原住民族雅庫特人現在仍從事狩獵和打漁,甚至一部分人還保留著祖先們的狩獵裝扮,雅庫特人的面目與同為黃種人的漢族、蒙古族人極為相像,若穿上現代衣服,不開口恐怕難以分辨。
薩哈共和國最早的行政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時期的嶺北行省,當時元帝國的疆域向北跨越整個西伯利亞,達到了北冰洋。
但是元朝內部紛亂多,對邊遠地區沒有實現有效統治,當時的薩哈與中央政府聯繫不緊密,而且由於自然環境惡劣,地廣人稀,不久就脫離了元帝國的統治。
一直到17世紀俄國人向西伯利亞擴張才在此實施有效管轄。在1632年俄羅斯人吞併了薩哈,在勒拿河東岸新建雅庫茨克城堡,是現首府「雅庫茨克市」的前身。
薩哈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22個自治共和國之一,與我們熟知的國際上的聯邦共和國的關係不同,薩哈共和國與其他一級行政單位所擁有的權利幾乎相當,實際上幾無區別,「共和國」的意義更多隻存在於名字中。
從地圖上看,薩哈共和國突出了一個「大」字。薩哈共和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級行政區,面積310.32萬平方公裡,大到獨立成國都可以排進世界前十。
薩哈共和國土地遼闊,是以面積廣闊而著稱的我國最大省級行政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兩倍,與不到300萬平方千米的印度相當。相比其他黃種人國家,薩哈共和國相當於31個韓國,或9個日本的面積。
但從人數上看,薩哈共和國又突出了一個「少」字。在2010年俄羅斯聯邦人口普查中,薩哈共和國只有95.8萬人,其中本篇主角雅庫特民族只有46.6萬人。
薩哈的人口密度只有0.31人/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為地廣人稀的地區,遠低於印象中人煙稀少的西藏自治區,才相當於後者人口密度的1/9。
人煙如此少的薩哈共和國卻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得以於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薩哈共和國的動物資源分布廣泛而豐富,它還是俄羅斯境內河流湖泊最多的地區,水力資源儲備量超過70兆千瓦。
而以金、金剛石、銻等為主的自然資源更是豐富,論已經探明的儲量,薩哈的煤炭佔俄羅斯的47%,天然氣佔35%,而全俄羅斯100%的銻、98%的金剛石也由它提供。
人們不禁疑惑,這樣一塊亟待開發的寶地,為何只有區區95萬人口?人煙極其稀少的原因不外乎一個「冷」字。
薩哈共和國位於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加之維度很高又承受來自北冰洋的寒流、西伯利亞的冬季風,冬季漫長而極寒,幾乎全是永久凍土帶。
除了一些能提供現代生活基礎的城鎮,薩哈共和國大體的生存環境十分惡劣,過去講的「苦寒之地」、蘇聯流放犯人的「流放之地」,也多以薩哈共和國為代表。
在這種惡劣條件下,許多資源沒法開採。即使俄羅斯政府沒有放棄開發薩哈,因地制宜,鼓勵居民向採礦業和工業轉業,鼓勵向薩哈等遠東地區移民,也難改貧弱的局面。
苦於俄聯邦整體經濟惡化,本地勞動力過少,薩哈共和國縱使是有萬千資源也難以發達,在俄85個聯邦主體中是經濟墊底的。
雪上加霜的是,雅庫特人生育率低且嬰兒死亡率高,加上人口外流,薩哈的人口一年比一年少,也許在將來,這片土地真將成為「無人區」。
原作者:馮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