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近視的人越來越多,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到醫院或眼鏡店配一個框架眼鏡。配眼鏡前需要做一系列檢測,根據兩隻眼睛的近視度數來製作鏡片。如果鏡片度數和實際度數不符,佩戴起來將非常難受。平湖的金女士就去配了一個眼鏡,結果度數被誤判高了200度,戴了一個月後的金女士找到了原因,去醫院反映問題,結果卻被說在醫鬧?到底怎麼回事,我們一起看下。
三個月前,金女士到平湖市新華醫院配近視鏡。驗光後,她發現自己的右眼度數越來越高了。金女士告知,她原本左眼300多度,右眼200多度,可這次在醫院驗的左眼325度,右眼475度,右眼高了200多度。驗光師稱這可能是因為用眼過度造成的,金女士信以為真,於是就按照這個度數配了鏡片。
金女士表示,戴上新配的眼鏡後,視線非常模糊,看東西無法對焦,近的東西看不清,遠的反而挺清楚。金女士帶著疑問聯繫到驗光師,對方解釋需要時間去適應。金女士再次選擇了相信,就這樣堅持戴了一個月,但眼睛依然無法「適應」,看起東西來還是很模糊。後來,金女士到新華醫院重新驗了一次光,結果還是這個度數。
金女士感覺在新華醫院測的有問題,於是到眼科醫院檢查了一下。檢查後金女士傻了眼,結果為左眼325度,右眼近視275度,和在新華醫院測的低了整整200度。之前測了兩次都是錯誤的結果,金女士對此非常氣憤,她隨即回到新華醫院反映此事,院方承認是檢測失誤,但是態度卻非常惡劣。
金女士表示,她到醫院正常反映此事,卻被對方斥責在醫鬧,故意找麻煩。原來,金女士當天陳述自己的遭遇時,正好有一個學生家長在給孩子配眼鏡,聽到她的遭遇後直接走了。為此驗光師心生怨恨,說這一單都是因為金女士醫鬧才丟的。
金女士認為自己是在合理的維權,卻被污衊在醫鬧,她一氣之下找到媒體曝光此事。金女士不要求賠償,但有一個訴求,就是要求院方向她公開道歉,並給出一份致歉書。
來到新華醫院,配鏡中心的葛主任出面對此事做出解釋。葛主任回應,第一次驗光時,由於驗光師判斷失誤,導致度數增高,第二次復檢也未按照規定流程驗光,依然是參照第一次的結果,屬於不負責任的行為。葛主任告知,已經把那名驗光師辭退了。
葛主任承認,兩次測光都是院方的錯,另外,當金女士來闡述問題時,他們的服務態度也有問題,為此,葛主任向金女士正式道歉。之前,新華醫院已經重新給金女士配了一副眼鏡,另外,院方表示也可以將金女士配眼鏡的488元退還給她。
金女士表示,她要的就是一個說法,並非來鬧事,所以,她接受醫院的道歉,但不需要退款。
小編想說:作為一名驗光師,工作嚴謹是基本職責。第一次驗光,你可以說判斷失誤,但顧客反饋一個月的問題,在第二次驗光時為何依然得不到重視?這是嚴重的不負責任。顧客發現問題時,不但不反思,反而與顧客發生爭執,惡意中傷他人,這更屬於道德問題。這樣的工作態度,無論在哪都不會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