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吶!繁華的深圳中心居然生活著豹貓種群!

2020-11-27 騰訊網

我之前說,廣東的荒野是比較貧瘠的,至少說是大不如從前的。

不過我們依然在珠三角上遊的西子江和東江水源地,也就是廣東僅剩不多的林子裡,發現了穿山甲等珍稀野生動物,並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

所以這裡就有一個疑問:動物們是都跑到林子裡去了嗎?城市裡還有沒有動物呢?

抱著這個疑問,我們西子江生態保育中心從成立以來,在深圳以及周邊珠三角的一些地方進行了基礎性調查。

結果還是比較值得欣慰的,因為城市裡面就有豹貓。

城市中心的豹貓種群

熟悉貓盟的朋友可能也熟悉這麼一句話,豹貓是生態的底線。這一方面是說豹貓的適應力極強,另一方面也強調維持動物生境的重要性。

作為純粹的小型肉食動物,一個地方如果有豹貓,就說明環境還湊合,吃的也夠,人與野生動物還有共存的機會。

所以我們在深圳的市中心發現了豹貓,大家都十分震驚。

深圳市中心的豹貓家庭

除了為深圳的環境依舊能養活豹貓感到驚喜之外,我們震驚的點是:這只是個位於深圳市中心的人工溼地,面積特別小,只有不到0.6平方公裡,周圍幾乎全是人工的綠化帶,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水域,天然生境只佔整個面積的不到20%

要知道,傳統的雨林裡面,比如泰國的研究,一隻豹貓的家域領地,要2-3平方公裡。

但個體識別告訴我們這裡的豹貓很可能已經形成一個家族

個體識別顯示這裡已經有了一個豹貓家族

拍到豹貓後,我們就在這個溼地這裡安了20臺紅外相機。相機數據告訴我們:

在這裡的豹貓確確實實是一個種群,並且難能可貴的是,我們還拍攝到了這個豹貓家庭的活動——它們還在這兒繁殖,繁殖的成功率還挺高的

那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有這麼多豹貓?當然先是因為它產繁殖的能力很強

其次,深圳這種鹹淡水交接的地方,底棲生物特別豐富,養活了大量的鳥類;再加上底棲生物本身都能為豹貓提供食物,鼠類等等密度也很大,所以豹貓的食物來源多樣性特別高

豹貓會上樹

最後是豹貓強大的適應能力

豹貓具有一定親水性,它能很自然地在水邊覓食、遷徙,也能頻繁地利用比如道路、立交橋底下的綠化帶、涵洞等等人工設施或區域來覓食、巡視領地,甚至會在一些涵洞裡面居住。

而且我們還發現:豹貓愛活動的地方,流浪貓的拍攝概率就比較少;豹貓來得少的地方,流浪貓的密度就高。這似乎證明,豹貓比流浪貓強那麼一點。

豹貓與流浪貓的關係

最早發現豹貓的時候,曾經很多朋友擔心豹貓會把鳥吃少了。

但是通過我們監測發現,豹貓會驅趕流浪貓,流浪貓對鳥類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豹貓的存在反而會對鳥類產生積極的影響

這是生態系統之間非常有意思的自我調節機制。

野生動物在城市中的巨大危機

豹貓是我們在深圳一個特別激動的發現,其實這也可能是全世界第一次在城市正中央這樣高度隔離的區域發現豹貓。

但是不是說深圳城市的生態環境就好得沒邊呢?顯然不是。

講到這裡我要先講一個背景知識,城市的生態環境和郊野的天然生態環境有著很大的差異。

硬化河岸邊走過的豹貓

第一是生物量的巨大差異,野外的原始森林,和城市公園的生物量,差別可能會超過十倍,甚至有可能是幾十倍。

第二,城市的環境比較單一化。對很多物種來說,機遇和挑戰都存在。普遍來說,城市的外來入侵物種也特別嚴重。

第三,城市裡動物的生境都很破碎。城市被道路、住宅割裂成一片一片的綠地。

對野生動物來說,生活在城市意味著各種各樣的危險因素的增加,這些變數也會造成林子的鬱閉度改變、水熱分布不均勻,甚至包括人類長期活動導致的土壤和水質變化。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城市野生動物來說,它們的食物跟野外生境的食物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勻。

比如垃圾場會成為一個主要的食物來源地,但是傳統的綠化帶裡可能就會變得找不到食物了。

舉例來說,我們見到過一隻被車撞死的小靈貓。小靈貓在中國南方地區雖然數量急劇減少,但在華南還是有一定種群。

路殺的小靈貓

小靈貓對開闊的次生生境,甚至比豹貓的適應能力更好,可是你在深圳城市裡偏偏見不到它。

儘管尚未有定論,但從路殺看來,這可能還是人類活動的這塊短板造成的。

因為道路分隔,野生動物生活的地方本來就很有限,如果一個地方的食物不夠吃,為了活命,它們是肯定得通過馬路去別的地方覓食——這大大增加了野生動物被路殺的風險。

即便不是路殺,我們也見過被毒殺的豹貓。有些菜農或者公園裡會弄一個毒鼠屋——

本來是為了防治鼠害,然而導致了豹貓吃下毒鼠後二次中毒死亡——況且豹貓並不那麼喜歡吃死去的東西,相反小靈貓就特別喜歡。

二次中毒的豹貓

所以小靈貓為什麼沒有能夠在城市裡面建立種群?要說它跟我們人類的行為全無關係是沒什麼道理的。

還有豹貓,生活在威脅日益增加的城市環境之下,它們的未來在哪裡?這點很難說有多麼光明。

城市、人類的活動以及帶來的相關危險,依然是對野生動物最大的影響因素。

我就覺得,城市的生物多樣性、豐富度像是一個木桶效應。

它不在於說自然本身的水熱條件、土壤氣候,也不在乎這個地方的區系,而在乎我們人類這一塊短板有多長

如何修復城市生態?

光說困境還不夠,問題總歸是要靠行動來解決的。

所以我們去年對整個深圳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威脅因素做了一些調查,大概有這麼一些結果:

一是物種入侵

在深圳乃至整個南方,城市以及城市周邊的外來入侵物種現象特別嚴重,這種生物多樣性缺失帶來的生態位的空缺,會被這些強勢的外來生物佔領,如白花鬼針草、非洲大蝸牛、福壽螺、羅非魚還有薇甘菊等。

上文所列的入侵物種

二是河道改造和硬化。

很多地方的河道改造修了陡直的河岸,甚至石頭的地方用水泥封上縫隙,這樣雖然能讓洪水快速通過,但也失去了河岸的正常功能:為動物提供巢穴、為水棲生物提供食物來源等等。

硬化河岸失去了生態功能

三是人工建設的隔離。

比如說深港邊界有一片非常密集的鐵絲網,這些鐵絲網的孔特別特別小,小到連老鼠都鑽不過去,對野生動物來說,這就是被強制隔離了,沒辦法通行。

鐵絲網攔住了蟒蛇

這個問題嚴重起來,就是深圳和香港的直線距離不到50米,可是現階段兩邊的物種組成已經有很大的差異:

深圳的赤麂快要滅絕,但對面還有很多;深圳梧桐山還有豬獾,但香港從來沒有發現;香港還有穿山甲,但深圳已經幾乎要沒了。

為了改善這些問題,我們去年在深圳東部的一些關鍵區域進行了初步調查,然後針對不同的問題給出了一些建議和解決方案

比如說被高強度車流量隔離的不同斑塊、綠地之間,如果距離很短的話,我們建議可以在修建人行天橋或者交通通道時,在頂部進行一個復綠,然後做成這種連通型、複合型的廊道,讓兩個不同斑塊之間的物種能夠實現更好的交流。

廊道的復綠效果圖

同時我們也建議,現階段科技這麼發達,其實可以通過,比如在一些地方建設人類無法通過,但是大部分中小型野生動物可以通過的通道,來實現之間的交流,甚至可以通過一些科技設備在特定的時段來開啟或者關閉這個鐵絲網。

甚至關於人造物,我們還發現這些野生動物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它會對一些人工造成的地方利用特別高,形成一種奇妙的邊緣效應

比如說有些倒伏的鐵絲網底下,會有平時喜歡躲在那種高高的、茂密的草叢裡的白胸苦惡鳥穿來穿去;

在濱海的鹹水地裡修造的人工蓄水池,又給這片地方增加了淡水池這麼一個微小的生境,很快就吸引了蛇過來生活,而池鷺又來捕食蛇,鳥類的多樣性又因此增加了。

穿過鐵絲網的白胸苦惡鳥

還有針對很多城市的林子單一化的問題,比如說相思林桉樹林的改造,我們也建議通過在不同的時間區間引入不同的鄉土樹種,增加食源性的樹種,提高城市生物多樣性。

在城市裡,我們發現只要對生境進行一些人工優化,它會很顯著地改善這個地方生物關係,要保護城市裡的動物,也沒有想像的那麼複雜

引入不同樹種的設計

所以說對於城市野生動物,還需要我們做些什麼呢?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上山穿林子地去跑野外——隨著科技的發展,還有公眾意識的提升,城市裡的動物理應是能夠與人和諧共生的——畢竟我們的生命也已經交織了一個又一個春秋。

有時候人的一些改變,我想,就足以城市給野生動物更多生存的空間。

關注它,愛護它,像愛我們自己那樣,這便已然足夠。

加入月捐群,聽更多保護故事

----關於城市野生動物,你還需要讀----

相關焦點

  • 深圳塘朗山上發現豹貓 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圖)
    &nbsp&nbsp&nbsp&nbsp昨天,一家名為深圳方舟生物多樣性影像中心的團隊,稱在塘朗山發現有豹貓出沒。>視頻監測到三隻豹貓,專家呼籲為豹貓建設有利於其生存的「生態走廊」&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昨天,一家名為深圳方舟生物多樣性影像中心的團隊,稱在塘朗山發現有豹貓出沒。
  • 深圳梧桐山上野豬豹貓罕見現身
    原標題:梧桐山上野豬豹貓罕見現身   梧桐山的野豬   梧桐山不僅是深圳最大的自然「氧吧」,也是深圳重要的物種基因庫。6月18日,深圳梧桐山國家風景名勝區首次公布32個紅外相機監測點的觀測數據:現有野豬約有50頭,廣東省鳥白鷳以及野生豹貓等深圳罕見的野生動物也在鏡頭中現身。   2019年起,梧桐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布設了32個紅外相機監測點。對於野豬、豹貓等動物進行了專項觀測。調查期間,監測點共記錄到分屬4目8科13種獸類。
  • 靈貓、赤麂、蟒蛇……瀕危野生動物又頻繁現身深圳
    「經過歷時3年的調查,我們統計出深圳野生動物是36目68科559種。其中發現新記錄的12種,外來物種32種。」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歐陽志雲介紹說。這些「鄰居」是誰?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它們吧!一、赤麂:赤麂植食性,通常獨居生活,偶爾雌雄成對或母幼一同活動,性機警怯懦,屬於迴避型動物。
  • 市民請注意,這些動物來深圳安家了!來認識一下吧
    一、赤麂 赤麂植食性,通常獨居生活,偶爾雌雄成對或母幼一同活動,性機警怯懦,屬於迴避型動物。赤麂是我國南方比較常見鹿科動物,在深圳分布於海岸山脈和大鵬半島。隨著深圳城市化進程,棲息地破碎和人類幹擾加劇,該種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野外記錄。
  • 動物科普:形態大小不一的豹貓
    豹貓屬於豹貓屬,亞洲大陸有兩個差別很大的豹貓亞種,分別是北方的阿穆爾豹貓和南方的亞種,北方亞種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的東北地區和臺灣地區等等,而南方亞種除了馬來半島以外的亞洲大陸其他地區均有分布。
  • 豹貓在中國各地頻現,豹貓是國家保護動物,真的可以當寵物養嗎?
    年6月,豹貓罕見現身深圳梧桐山,野生豹貓等在深圳是罕見的野生動物。豹貓罕見現身深圳梧桐山04、浙江遂昌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3月,浙江遂昌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查看搜集回來的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發現,布設在考坑防火林帶的一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了豹貓的身影。
  • 深圳生態環境好轉引瀕危野生動物頻繁現身
    項目由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共同承擔,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西南大學、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等十幾家單位協助完成。  相關介紹:深圳市記錄的部分瀕危野生動物  一、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    赤麂植食性,通常獨居生活,偶爾雌雄成對或母幼一同活動,性機警怯懦,屬於迴避型動物。赤麂是我國南方比較常見鹿科動物,隨著深圳城市化進程,棲息地破碎和人類幹擾加劇,該種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野外記錄。
  • 豹貓養殖戶求助:請中國綠髮會專家幫忙解決科學放生等問題
    4月9日, 一位養殖豹貓的養殖戶向綠會工作人員求救,說關注到綠會很久了。詢問豹貓放生等相關問題,他養殖了五隻豹貓,原本是用於生態治理,(捕鼠)保護農業生態平衡。現在不允許養了,想請專家給予參考性建議,推薦適合豹貓生存和能夠放生到控制老鼠的地方。
  • 海南特有亞種豹貓——貓科小猛獸大贏家
    然而,並非所有的貓科動物都能馴化,譬如獅、虎、豹等大型猛獸,即使是體型沒那麼碩大的豹貓,人類也都未能搞定。   海南豹貓由於體型相較大陸的種群稍小,而被列為海南特有亞種。   豹貓的生存適應範圍極其廣闊,深山老林是其所愛,城郊鄉下亦有其矯捷身影,自然科學工作者就經常在海口郊區「偷拍」到它們的蹤影。
  • 藪貓、豹貓、綠鬣蜥……這些「動物園在逃寵物」,再可愛也別養!
    ■紅外相機拍攝於山西 圖片:貓盟CFCA另外,飼養豹貓是對其野外種群的威脅。目前,豹貓受到了棲息地喪失、作為毛皮獸被捕殺、作為非法寵物飼養被捕獲的多重威脅,因此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物種,等同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過,如果你想養一隻像豹貓的貓,還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 隆德縣一村民發現疑似豹貓的野生動物
    根據視頻,有網友指出,視頻中的「小貓」不是豹子幼崽,更像是豹貓,從體型、花紋都和豹子有明顯差別。豹貓為國家三級保護動物。別名山狸、野貓、狸子、狸貓、麻狸、銅錢貓、石虎等,是體型較小的食肉類,略比家貓大,體長為36釐米66釐米,尾長20釐米至37釐米,體重1.5千克至8千克,尾長超過體長的一半。在動物分類中屬於哺乳綱、食肉目、貓科。
  • 野趣車八嶺——豹貓發布時間:2020-11-19 15:45:45
    豹貓的特徵豹貓是體型較小的食肉類動物,豹貓的體型和家貓相仿,但更加纖細,腿也更長,體形十分勻稱。因為身上的斑點很像中國的銅錢,豹貓在中國也被稱作「銅錢貓」。由於分布範圍廣,涵蓋了溫帶至赤道各種各樣的植被和生境,各地豹貓種群很自然地演化出多種多樣的體形和體色。
  • 灤平境內首次發現野生豹貓
    經初步判斷,群眾所說的「小豹子」,疑似是在華北地區已瀕臨滅絕的豹貓,王所長及時聯繫相關部門予以確認。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後,只見該野生動物被禁錮在一個鐵籠子裡,見到生人目露兇相,上下跳動,煩躁不安,野性十足。初步確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豹貓,現已經被承德民革野生動物救助協會救助站收治,待完全康復後,進行野外放生。  據悉,豹貓又稱銅錢貓、石虎。是產於亞洲的貓科動物。
  • 豹貓受到好心人救助,回歸野外前,它卻突然吐出一團黑色的東西
    這隻花色特別的小貓成了工廠的團寵,不過工人們在燈光下仔細看了它的外表,也意識到了它的來歷應該不簡單,於是通知了當地的野生動物管理中心。中心派人前來一看,果然,這是一隻野生的豹貓。野生動物中心的專家說出了答案:它是實在餓得不行了,才會大著膽子跑到有人類活動的區域尋找食物的,要不是被工廠的好心人們撿到,它可能已經餓死了。這隻豹貓大概4,5個月大的樣子,這個年齡的家貓一般還跟在母親身邊,但生活在野外的豹貓已經開始學著獨立生活了。
  • 豹貓被救後翻臉不認人,專家打算放生,卻遇到一個問題:太胖了
    豹貓是一種貓屬的野生動物,又叫做山貓或石虎,這種貓科動物的體型跟家貓很像,可愛程度也絲毫不輸給家貓,但它們大多是優秀的捕食者,還是挺兇的。而韓國一家野生動物保護中心就有兩隻豹貓,如今人們打算將它們放生,但這兩隻豹貓有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它們實在是太胖了!
  • 行蹤隱秘的豹貓現身同安山林專家:廈門森林生態系統越來越健康
    他們驅車沿著林場道路緩緩前行,探照燈往四周掃射,突然,一旁的小土坡上射來兩道精光,江先生還以為是只野貓,拍照後一看,它跟普通野貓氣質大相逕庭,他興奮地一拍大腿,小聲告訴同伴:「這是豹貓啊!」車上的人都很興奮,趕快下車做記錄,有的拍照,有的拍視頻。江先生說,豹貓在路邊灌木叢和人群對視了一會,顯得十分淡定。
  • 深圳大山裡珍稀瀕危動物總數達到62種
    豹貓,2014年6月1日攝於七娘山。   而廣東頸槽蛇由於種群很小,野外遇見率較低,目前對其生態習性的了解還很不充分。只知道分布於廣東丹霞山和深圳梧桐山、疊福山。   讓考察組激動的是,紅外相機拍攝到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黃喉貂,這可是黃喉貂在深圳地區的首次記錄。據介紹,該物種此前在深圳和香港均未有分布記錄,記錄的分布地點距離深圳最近的是廣東惠東縣,但那也是幾十年前的事了。
  • 黑臉琵鷺開始在深圳過夜了
    這裡既是深圳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核心地帶,更是展示深圳現代濱海生態城市魅力和形象的城市名片,其中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和濱海休閒帶已成為深港邊界上最具特色的風景線。而數年前,深圳灣曾經歷汙染之痛,水質超標、海水黑臭、生態失衡等問題十分突出,受到廣泛關注。
  • 天啦!居然有村民偶遇母豹F8了
    F8本8天啦,居然是我們認識的豹誒~~~陳老溼也酸了,「之前做個體識別的時候就想,要是能在野外遇到豹然後能識別出來,那該多酷啊」~我們發現,啊~~~~~小豹子們太可愛了,希望F8和小奶豹們好好生活,守衛這片山林!(今天太酸了,之後再好好跟大家說F8的故事)F8表示:明白!放心!
  • 虎貓 美洲豹貓 亞洲豹貓 都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