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與QLED 兩大主流電視技術對比誰會笑到最後?

2020-12-07 騰訊網

本文由騰訊數碼獨家發布

OLED與QLED是兩個看起來很像、但又截然不同的技術,很多人經常把這兩個名詞搞混。現在,OLED與QLED之間的競爭,已經成為了高端電視市場最激烈的兩大陣營,而OLED與QLED電視應該怎麼選,也讓很多用戶糾結不已。

從技術上來說,OLED電視是等離子電視的「繼承者」,最近幾年,OLED得到了LG、松下、索尼和海信等公司的支持,並且推出了非常多優秀的OLED電視,因此OLED已經逐漸成為了高端電視市場最常見的技術。

而另一方面,QLED技術在2017年突然出現,從本質上來說,QLED是三星SUHD電視的升級版,但現在QLED電視已經在三星電視中佔了非常大的比例。

但QLED技術真的像許多人所說的那樣,是更先進的電視技術嗎?還是只是得到了更多的宣傳營銷而已?而與QLED競爭的OLED技術,作為目前主流的電視技術,真的有那麼好嗎?

如果你搞不清QLED與OLED兩種縮寫之間的差異,不知道如何在它們之間進行選擇,那麼你需要全面了解一下QLED和OLED電視技術,它們究竟是什麼,它們有什麼不同、哪些廠商支持並且誰更好等等。

什麼是QLED?

QLED其實是一種新類型的LED電視,使用量子點技術來提高關鍵圖像顯示效果的性能。例如三星表示,自己的QLED電視提供了亮度可以超過任何類型顯示面板的最高亮度,並且要比普通的LED電視擁有更好的黑色水平。並且要比沒有量子點技術的電視顯示出更多複雜的顏色。

其實量子點的作用就像是一個過濾器,是一種半導體納米晶體,當受到光或電的刺激時,量子點便會發出有色光線,光線的顏色由量子點的組成材料和大小形狀決定,因此可以通過改變量子點形態得到包括紅光到藍光的高峰值純色光,在色彩上具有先天性絕對優勢。

為了滿足超高清聯盟電視的標準,大多數LED電視必須要使用量子點技術才行。由於現在量子點在高端電視上被廣泛應用,因此三星認為如果所有電視廠商都能夠開始使用QLED電視,那麼將會緩解目前市面上的混亂場面。三星的目標是將QLED電視與普通的LED電視區分開,並且像OLED發起挑戰,因為三星目前還沒有生產OLED電視的計劃。不過三星也有自己的計劃,那就是另外一種MicroLED與OLED對抗。這是另外一種獨立的技術,與QLED又不是一回事,因此今天我們不給大家做更多的幾勺。但根據之前在CES 2018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看到的一些情況,MicroLED技術可能會成為一種後起之秀,尤其是在亮度和黑色水平方面。

QLED有些不同

QLED不是一種發射式的顯示技術,與等離子、OLED、MicroLED甚至是老式的CRT電視都不同。量子點不會直接發出我們所看到的顏色,而是將LED的背光進行分散,在一塊LED面板中扮演過濾器的作用。LED通過量子點薄膜,光線可以被精確的轉換成理想的色溫,並且亮度和色彩都有明顯的提升。

但很多電視愛好者希望有一種不同類型的QLED電視。在這種情況下,單個的量子點可以像OLED一樣開啟和關閉,不需要背光,也不需要LCD面板。但如果量子點本身能發光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將它稱作發射光顯示技術了。但顯然目前來看,它還不是。

OLED是什麼

OLED的全稱是有機發光二極體。簡單的說,OLED是通過有機化合物來自發光並且保存電力。OLED電視每個像素都可以獨立發光,因此可以選擇性關閉,而這也是為什麼OLED能夠帶來全黑背景的原因。

QLED對比OLED

現在我們可以將這兩種技術互相對立起來對比一下,看看他們之間在各個方面的表現差異,包括亮度、可視角度、對比度等性能。

黑色水平

如果一塊顯示屏能夠呈現出最深的黑色,可以說是達到一種完美顯示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更深的黑色水平可以帶來更高的對比度,讓畫面顏色更豐富。因此,如果想要更絢麗的效果和眼花繚亂的畫面,那麼涉及到黑色水平的參數時,OLED是當仁不讓的冠軍。

QLED電視改善了LED電視的黑色水平,但仍然需要依賴於LCD電視的背光組件。就算擁有最先進的調光技術,可以有選擇性的將LED背光調整遠離不需要背光的地方,但QLED依然還能看出有背光照射的效果,在屏幕上還是有一點點漏光的現象。這種顯現在畫面上顯示黑色的天空和星星、或者是在看電影時頂部和底部的黑色空白區尤為明顯。結果就是在明亮的元素周圍會出現一種輕微的薄霧或光暈效果,讓線條變得更加模糊。就算是最先進的QLED電視,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溫恩替,儘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進步,這種顯現越來越不明顯。但如果你打算購買三星的QLED電視,這也許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至少要了解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至於2018年QLED電視新品會將這個問題完善到什麼地步,還要等到最新的產品上市後才能揭曉答案。

而OLED則沒有這些問題,如果OLED顯示黑色的區域,完全不會有背光,因此就是真正的黑色。顯然,在這個方面誰更出色,答案很明顯。

獲勝:OLED

亮度

當談到亮度的時候,這是QLED電視就有了非常巨大的優勢。沒錯,應為LED電視本身在亮度上就非常不錯,而量子點技術的加入則讓顯示效果變得更加明亮。正因為如此,QLED電視擁有更高質量的「彩色效果」,這意味著他們能夠在不失去色彩飽和度的情況下,使畫面上所有的顏色變得更加明亮。QLED電視製造商也宣稱這樣的技術對HDR內容更有好處,因為在圖像上的色彩可以用更高的亮度顯示。例如,畫面上顯示湖泊或一輛汽車玻璃上的反光,會更加逼真,也也更容易看到。

不過,當談到HDR電視的效果時,我們可以從OLED電視完美的黑色水平上獲得另一種效果體驗。但當你從完美的黑色畫面開始時,在那些高亮顯示的區域中,對於HDR效果來說,感知到的對比度效果的亮度要低一些,而最終的結果是給人的感覺QLED電視更亮一些,至少黑暗的環境中是這樣。在有很多環境光的房間裡,QLED的亮度優勢可以很好地幫助傳達更明亮的視覺衝擊力。

獲勝:QLED

色域

OLED過去在色域這個方面具有統治性的優勢,但量子點技術通過提高背光的反射方式,使得QLED電視在顏色精度、顏色亮度和色域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使它們在OLED電視面前絲毫不落下風。同樣QLED製造商們也表示,在極端亮度的情況下色彩飽和是一種優勢,但我們還沒有看到這種技術上的體現,在正常的觀看情況下優勢並不那麼明顯。

獲勝:平局

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指的是每個二極體從「開」到「關」的狀態所需要的時間。隨著響應速度的加快,可以降低模糊效果。

OLED憑藉其較小的二極體以單一像素的工作原理,在響應時間上表面上看要更快一些。相比之下,QLED電視中的二極體不僅速度偏慢,而且在LCD顯示屏後的背光是以簇的形式工作,而不是單個的像素。這就導致了「開」和「關」狀態之間整體切換的速度更慢。事實上,OLED材質面板目前是所有電視技術中響應時間最快的一種技術,這使得它在這方面成為了一個明顯的贏家。

輸入延遲

至於輸入延遲特性,LG在這方面已經大幅改進了OLED電視的屬性,讓其成為各種快節奏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玩家的真正選擇,不過目前我們還無法測試其他廠商的OLED電視水平。我們知道,OLED對於遊戲玩家來說並不是一個壞選擇,但是哪種模式的輸入延遲最少還有待觀察。由於QLED電視的輸入延遲在不同的品牌和型號上有很大差異,因此很難對QLED進行排名。因此OLED和QLED都可能是遊戲玩家的一個選擇

獲勝:平局

可視角度

在這個方面,OLED又是明顯的贏家。觀看QLED電視,最好的角度就是面對著畫面的中心,畫面質量,包括顏色和對比度都會隨著角度的增加而降低。我們向一側移動,或者上下移動,都會看到明顯的差異。雖然不同型號之間的嚴重程度不同,但總體的特質不會改變。雖然LG生產了一種名為IPS的LCD面板,其可視角度要比VA類型LCD面板稍好一些,但與OLED相比依然沒有任何優勢。同樣,三星的最高端的QLED電視雖然有更新的面板設計和不同的反反射塗層,但也只是緩解的作用,並非是徹底解決。不過儘管OLED在可視角度上依然是最好的,但它們之間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事實上,我們預計三星的2018年QLED電視產品將會有更好的觀看角度。

OLED電視最大可以在84度的角度下觀看,亮度也沒有答覆下降。雖然一些QLED電視對此專門進行了專門的優化,但OLED目前仍然優勢明顯。

獲勝:OLED

畫面尺寸

OLED電視技術發展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但是當OLED剛開始的時候,尺寸就局限在55英寸。雖然到了今天,LG已經推出了88英寸的OLED電視,但是與QLED電視相比選擇還是不多。QLED顯示屏的尺寸顯示更少,100英寸以下提供了多種選擇。雖然對大多數人來說,尺寸的細微差異感受並不大,但從技術上來說,QLED具有更大的優勢。

獲勝:QLED

使用壽命

LG表示,如果在50%的亮度下每天看五個小時,OLED電視的壽命是54年。但這種結論目前還無法驗證,畢竟OLED電池從2013年才開始出現,因此現在談壽命還為時尚早。處於這個原因,我們認為QLED由於有據可查,因此在這個方面勝出。

獲勝:QLED

燒屏問題

其實我們很不情願的將這個對比項目加入進來,因為用「燒屏」這個詞並不準確,其實只是一種顯示效果的退化。對大多數人來說,產生的影響並不大。

我們知道「燒屏」這樣現象是由於長時間陰極射線管所造成。當畫面長時間顯示靜態圖像時,圖像在屏幕上就會留下「殘影」。它真正的原理是在電視屏幕後面的螢光粉由於連續發光太長時間沒有任何「休息」,導致螢光粉損耗,形成了固定的畫面。

同樣的問題會出現在OLED電視上。因為發光的化合物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降解。如果你把一個像素的使用時間變得足夠長,那麼你就會使它過早地變暗,在其它像素的對比下,造成一種偏暗的印象。然而在現實中,這並不會給任何普通用戶帶來困擾。只有長時間故意顯示同一畫面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種問題。即使是某些頻道的臺標經常出現,但也可以通過關機休息來避免引起問題。除非你每天必須都要看很長時間ESPN,而且連續很多天,並且是在最亮的情況下才可能引起這樣問題。記住,依然是可能。

也就是說,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應該被注意到。但由於QLED電視更不容易燒屏,所以從技術的角度上來說,後者還是贏得了這場戰鬥。

獲勝:QLED

能耗

OLED面板很薄,不需要背光,因此OLED要比QLED更輕薄,同時也消耗更少的電量,這一點沒有什麼可討論的。

獲勝:OLED

價格

以前QLED在價格上會輕鬆獲勝,但隨著OLED面板的成本逐漸降低,售價也慢慢變得更親民,基本上OLED與QLED的售價現在比較接近。因此基本在價格上的對比,二者差異並不太大。

獲勝:平局

總結

這次我們選出了獲勝者。

如果以圖像效果為基礎進行評選,那麼OLED的整體表現要比QLED更出色,後者是在原有LED電視基礎上進行的增強。OLED電視更輕、更薄、能耗更低,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好的觀看角度,雖然價格稍貴一些,也慢慢開始變得親民。

QLED有其獨特的優點和亮度,而且最近進步明顯,黑色水平也有所改善。對很多人來說,QLED電視更有性價比,因為就算連續一天中觀看的QLED電視也無需有更多擔心。但當周圍的光線變暗的時候,OLED是一個更有吸引力的選擇。

最終獲勝:OLED

相關焦點

  • oled和qled電視的區別
    qled(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即QLED)電視是應用了量子點技術背光源的電視,本質上屬於液晶電視(液晶顯示就是LCD,一般使用LED背光源),它以藍色LED為光源,將採用量子點的光學材料放入背光燈與LCD面板之間,從而可以通過擁有尖銳峰值的紅、綠、藍三種光獲得鮮豔的色彩,讓色域達到或超過OLED水平。
  • Micro LED技術原理,Micro LED與OLED技術對比
    這既是國內目前大規模量產的低溫多晶矽和金屬氧化物TFT技術。代表廠商京東方、深天馬、華星光電、中電子、三星、LG、夏普、群創、友達。當然,也有些方案中,Micro LED利用單晶矽基板,cmos電路驅動結構,不過這種方案的成本不低,且無法在手機、電視等尺寸的屏幕上應用,不可能成為「大發展後的Micro LED」的主流。
  • MicroLED/MiniLED/OLED/QLED誰才是電視的未來?
    圖源:Sony那Micro LED、MiniLED、OLED、QLED誰才是電視的未來呢?LG確實點出了QLED的實情,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量子點電視都採用的是QD-LCD結構,使用量子點薄膜將藍光LED背光源轉變為紅色與綠色,達到亮度高、色域廣等顯示效果,本質上,是對傳統LCD顯示技術的一種改進。必須要說的是,具備對比度強、節能、視角廣、色彩飽和度高等優勢的真正QLED由於材料與工藝問題,仍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
  • 偏光PK快門式 3D電視兩大技術終極對比
    【IT168 應用】平板電視興起時,被分為液晶和等離子兩大陣營,兩者之間的對陣PK到現在仍在繼續,孰好孰壞仍然沒有最終的結論。2010年是3D電視的發展元年,當消費者還在霧裡看花選購時,兩大3D顯示技術的對抗更加模糊了消費者的雙眼,到底該選誰?誰才是3D市場的主流?
  • 有必要買量子點電視嗎?量子點與oled電視誰好?
    對於彩電廠商來說,電視顯示技術的選擇關乎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信息爆炸式增長,人們不再局限於簡單的文字和低清晰度的圖像畫質,對高清畫面和豐富色彩展示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從市場趨勢來看,常見的顯示技術有LCD、OLED、QLED、LPD、ULED、AMOLED、miniLED等等,在電視顯示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問題上,主流觀點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量子點電視是未來的主力軍,另一派則傾向於OLED電視才會佔據市場的頭部份額。  量子點電視值得買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什麼叫量子點電視。
  • QLED量子點電視詳解:終取代OLED/LCD?
    回顧電視產業歷史,從背投之爭、等離子與液晶之爭,再到如今的QLED與OLED兩大陣營之爭,每一次顯示技術的變革都意味著行業的一次洗牌。而QLED作為比OLED晚入行兩年的「後輩」,在三星、TCL、海信、飛利浦等電視巨頭的推動下,甚至有趕超OLED的趨勢。
  • OLED/QLED/MicroLED:誰才是下一代顯示技術?
    那麼OLED、QLED和MicroLED究竟有什麼區別,究竟誰才是下一代的顯示技術? 會燒屏的OLEDOLED又稱有機發光二極體,是指有機半導體材料和發光材料在電場驅動下,通過載流子注入和複合導致發光的現象。
  • oled和lcd哪個傷眼睛 oled和量子點電視的區別有哪些
    由於oled屏幕和DC調光不完全貼合,會出現白色顯示不均勻,偏色等情況,所以問oled屏幕不得不選擇PWM低頻調光。也正是因為這個調光,對眼睛的傷害也增大了! 二、oled和量子點電視的區別有哪些 1、技術方面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oled和量子點的技術差異。oled,直譯為有機發光二極體,具有自發光特性,使用磷光色層構造產生不同顏色的光,而不是像液晶屏幕那樣需要背光源。
  • 都說QLED、OLED強,但最強的等離子電視卻被淘汰?
    說起高端電視面板,一般都會提到QLED或者是OLED,但昔日的王者等離子電視卻逐漸被我們忘卻,已經被市場淘汰了,為什麼?等離子電視技術介紹等離子電視這個聽起來比較古老的電視技術,其實在顏色準確性、畫面的寬容度、動態對比度的表現上面都要優於液晶電視,達到了QLED/OLED的水平。
  • 電視面板哪個最好?
    一般用戶在電視選購的時候都會在意採用的什麼面板,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面板技術也是屈指可數,那麼到底哪家品牌的液晶面板更好呢?電商詳情頁上的光控分區又是什麼意思呢?  液晶電視畫質主要決定因素有三個,按重要程度排序為:1.面板  2.光控  3.色彩調教(包含晶片在內)。其中最為重要的莫過面板其次是光控。
  • 偏光VS快門誰是王者?兩大3D技術對比
    3D電視作為電視行業裡的熱門產品一直深受消費者的關注。自2010年起3D電視的相關產品進入我們的生活以來,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起初不為人們所認可,到現如今眾多的消費者將3D電視列為首選,只是經歷了短短的一年時間。
  • 【一文讀懂】Micro LED技術原理及市場
    Mikro Mesa目前在LED微晶粒上具有領先的研發技術,傳聞能做到3UM。惠科則建設有A-SI LCD生產線,具有TFT背板等方面的技術資源。二者合作的目的是,利用近可能現成的資源突破「巨量轉移」技術。不過,即便是這種比較深入的項目其對Micro LED的產業時間表預期亦不能樂觀:2018年實現全彩樣品,距離真實商業應用還有多遠依然不好說。
  • QLED VS OLED:為什麼高端電視偏愛量子點顯示技術?
    ,在內容生態基本已經沒有太大差別之後,屏幕尺寸成為很多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選擇智能電視的重要維度,55英寸已經成為客廳電視標配,一些追求新鮮科技感的消費者甚至願意去選擇75英寸、80英寸,甚至100英寸以上的智能電視來增加沉浸感,而各家廠商的競爭也讓這些大尺寸電視的成本有所降低,消費者也更容易接受更低的市場價格。
  • 小米電視5vs榮耀智慧屏 兩款主流55英寸電視對比
    作為同在19年下半年新出的55寸熱門款電視,小米電視5 和榮耀智慧屏自從面市以來一直都是被拿來對比的兩個熱門產品,那麼到底誰的表現更好呢?下面我們一起從各個角度一起看看小米電視5 和榮耀智慧屏的表現吧。
  • QLED和OLED電視有什麼區別?
    這兩個縮寫的後面是各種顯示技術,其中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是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而QLED(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是量子點顯示器。這是根本的差異,對於那些不那麼精通技術的人來說,這不太可能說太多。什麼是OLED 在OLED顯示器中,每個像素都是一個單獨的光源,與LED LCD屏幕相比,它可以實現更準確和細微的色彩還原(尤其是黑色),並提供更高的圖像對比度,而LCD LCD屏幕的對比度和色彩精度較差。這樣的屏幕是緊湊的,具有較低的功耗,並且不需要背光。
  • 投影技術哪家強 看DLP能不能笑到最後
    市場對某種技術的接受程度往往很是直觀,只要看採用這種技術的產品銷量就可一窺究竟。而投影技術發展到目前已經到了膠著狀態,這是因為投影技術日趨成熟,DLP和3LCD各自都有優勢賣點,兩種技術誰也不能徹底的擊敗誰。這種膠著狀態已經持續了很多年,這讓人不禁好奇:究竟投影的前景何去何從,誰能笑到最後?
  • 電視越做越大越來越貴,雷射電視會成為主流嗎?
    隨著人們對精緻家居生活的追求,我們使用家電都更傾向於高級舒適的用戶體驗,看電視時候不僅追求高清和智能,更要追求大屏。一家老小坐在電視前其樂融融,大家都很羨慕這樣的畫面。然而大屏電視由於工藝技術要求很高,超過一定尺寸的電視很難達到工藝標準,所以價格比較高。
  • 論OLED畫質不是針對誰,索尼A8F電視深度評測
    X1進階版對色彩和清晰度的處理,依託的是索尼龐大的影像資料庫優勢(索尼掌握了影視行業從拍攝到發行大量的資源),當信號傳輸到X1進階版,它會結合資料庫的信息對信號進行修正和優化,送往驅動板,驅動板會結合面板顯示能力反饋信息給X1進階版,對這個反饋信息進行處理之後再次推送到驅動板最終面板成像。
  • 量子點電視優缺點有哪些?量子點電視/OLED電視有什麼不同?
    從智慧型手機、平板等小型顯示設備,到投影儀、智能電視、廣告顯示屏、影院等大型顯示設備,都和顯示技術有著緊密的聯繫。顯示技術是支撐彩電業發展創新的核心,對於彩電廠商來說,顯示技術的選擇關乎企業存亡。以發展歷程來看,顯示技術經歷了厚到薄、重到輕、黑白到彩色、普清到4K的過程。
  • 什麼是QLED和量子點?QLED技術到底有多厲害?
    在彩電市場中,QLED電視在索尼、三星、海信這些傳統企業的競爭下變得越來越激烈,在LCD技術達到瓶頸後,不少廠商會開始研發自己的新顯示技術。OLED技術發展了好多年,卻始終沒有在銷量和高端之間找到一個合理的位置。而如今又開始吹噓「QLED量子點」技術,但對於消費者來說,除了看起來很高大上之外,其他一無所知,可是卻又飽受電視廠商的追捧。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QLED電視到底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