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力馬札羅雪山將絕跡 雪線10年後退千米(圖)

2020-11-28 中國新聞網

  山上的積雪不是大面積連片,而是稀稀疏疏,中間還有不少因為消融而出現的斷裂帶。

海拔4300米的地方,冰雪踩下去就融化。

  冰層以每年50釐米的速度消融 世間將無「赤道雪山」奇觀

  開篇語

  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美麗而憂傷的吉力馬札羅山的冰雪將在3年後開始與世人永別;海水的不斷上升蔓延,讓古典而浪漫的威尼斯正在以每年0.5釐米的速度下沉;風沙的吹襲加上水土流失的威脅,讓中國三北防護林的居民面對留守家園還是另覓新址的艱難抉擇……

  以上這些都不是電影裡面的場景,更不是科幻小說裡的虛構情節,而是今天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情景。讓人憂慮的是,剛剛在波蘭首都華沙落幕的聯合國第十九次氣候變化大會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目標仍不一致,這將意味著全球氣候惡化將循環再續,我們居住的地球村或將有更多地方面臨環境災害的報復性威脅。

  倡議世界環境保護,廣州日報一直在行動。從2009年起,廣州日報連續3年發起「尋訪即將消失的海島」、「中國環保行」、「全球環保行」等大型採訪活動,派出記者實地深入南極、北極採訪,並前往吐瓦魯、馬爾地夫等瀕臨滅絕的國家與地區,將當地遭遇的環境災害和人們抗擊災害侵襲的不屈與無奈,真實詳盡地向世人展示,引起國內外的關注和熱議。今年,正當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華沙氣候變化大會上艱難談判時,在廣汽本田的贊助下,廣州日報記者兵分多路,奔赴赤道雪山——吉力馬札羅山、水城——威尼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的月牙泉、南海三沙、西北防護林等多個地區,聚焦水環境、空氣環境、氣溫以及居住環境在全球變暖大環境下的變化。

  今天,我們推出首篇環保行報導——「赤道雪山」吉力馬札羅山。

  當年美國文豪海明威寫下《吉力馬札羅的雪》,向世人描述了這座美麗而憂傷的非洲之巔,讓人無不心生嚮往。但也許就連海明威也沒有想到,科學家會在小說問世70年後的今天對全球發出預警,吉力馬札羅山的冰層正以每年50釐米的速度消融。預計最快在2023年,「白得那樣難以置信」的吉力馬札羅的雪,就要成為永久的傳說。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本報記者搭乘16個小時飛機,途經多哈、奈洛比,抵達吉力馬札羅山腳的莫西(Moshi)小鎮,開啟了對這座非洲最高峰的探尋之旅。記者360度遠近觀察雪峰,並且攀上雪山頂部,親身感受到,這座世界上著名的「赤道雪峰」,正在忍受著消融帶來的創傷。

  文、圖/本報特派坦尚尼亞記者全傑

  記者直擊:

  雪線十年向山頂後退千米

  從肯亞首都奈洛比飛往吉力馬札羅機場,機上都有一項「特定項目」讓乘客一陣興奮——從飛機上遠眺吉力馬札羅山全貌,而且可以在8000米高空與山頂雪峰美景俯視遙望。正當記者與其他乘客一樣準備好相機,等待這一刻到來的時候,女機長告訴大家:「在飛機上能看到的山上的雪已經不多了,相比10年前我做實習機師時所看到的,雪山已經消融了很多、很多、很多。」女機長在說「很多」的時候,故意加重了語氣,而且連續重複了三遍。

  女機長的話並沒有誇張。記者在到達吉力馬札羅山腳小鎮莫西(Moshi),首次看到吉力馬札羅山的「真容」後,心裡也為之沉重:

  曠闊壯麗的山峰上本應最為搶眼的積雪已「慘不忍睹」,不要說白雪覆蓋,就連最高峰處的積雪也是少得可憐,就像在土司上放上了奶油,三三兩兩地攤積在頂部,遠看就像一個禿頂的老頭,除了頂部一小撮積雪的覆蓋,頂部以下山體都大面積裸露著灰色的泥石,灰色與白色之間形成了相當鮮明的分隔線。

  在海拔4200米時始見雪線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向本報提供的報告更加佐證了記者的憂慮:1800年,吉力馬札羅山的冰層覆蓋面積為20平方公裡;2007年,這一數字已變為1.85平方公裡。也就是說,記者肉眼所見的山上的雪峰,就是全山那剩餘的不足10%,冷冰冰的數據顯示,吉力馬札羅山雪峰正在消失。

  如果說常年積雪是給吉力馬札羅山披上了一件神聖高貴的霓裳,那麼現在這件霓裳正在脫落,露出山體原本灰色的肌膚。

  記者跟隨當地人Jeffery,用了六天時間,登上了吉力馬札羅山。在頭兩天時間,記者一直在熱帶雨林和溫帶植被中穿行。第三天,記者首次見到了吉力馬札羅山的雪線,這時記者所處的高度為海拔4200米。

  「10年前,早在3200米的時候,你就可以看到雪線了。」Jeffery說這話時,臉上掠過一絲憂愁:冰雪的不斷消融,讓雪線不斷上移。

  確實,即使在登上4000米高度時,在強烈的陽光下,溫度沒有跌至零度以下,相反還讓人感到熱氣騰騰。讓記者不可思議的是,記者身穿一件短袖T恤也感到有點熱。在這裡,已經不可能看到冰雪,取而代之的是河溪涓流。穿過小峽谷,周圍環境從荒野變成了沼澤地,沼澤地面潮溼光滑,碎石遍布,這裡還有兩種巨大的吉力馬札羅山特有的植物:Senecios和半年蓮。

  「近20年來,吉力馬札羅山熱帶和溫帶的自然地貌正在擴展,寒帶的範圍正在被熱帶和溫帶蠶食,雪線不斷往山頂後退,而且這個趨勢還在加速。」Jeffery說。

  薄薄積雪一踩就融化

  Jeffery帶領記者來到吉力馬札羅山的西面,這一面是積雪消融最快的一面。記者看到,西面山體已經有80%失去積雪覆蓋,裸露出泥土和石塊。

  西面尚且如此,南面又是如何呢?記者一路穿過海拔4600米的雪地,來到吉力馬札羅山的南面位置。一路上積雪蓋地,吉力馬札羅山上南面覆蓋的積雪明顯要比西面要多,但也稱不上豐滿,消融的痕跡依然明顯。尤其讓記者意外的是,山坡上即使覆蓋著積雪,也很單薄,記者丈量了一下,厚度只有10釐米厚,輕輕一踩,雪就凹陷下去,然後很快就融成水。

  更讓人憂慮的是,積雪的消融在向山頂蔓延。在經過古老的Breachwall冰川時,海拔高度已經是4600米,記者看到不少地面裸露出大片的石頭和泥土。Jeffery說,他聽村裡的老人家說過,這一帶的積雪本來有6米多厚,但現在能找到1米深的積雪已經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了。Jeffery說,目前也許只有5895米的頂峰位置,積雪才能保持厚度,但那裡是最高峰,也是冰雪消融的最後陣地。

  Jeffery還說,吉力馬札羅山被稱為「上帝的殿堂」,在非洲地位崇高。「我們家鄉至今每年還保持著向吉力馬札羅山祈禱祈福的活動,並且世代相傳。但我不知道,我的子孫後代們還能否看到吉力馬札羅的雪,或者他們會不會認為那不過是一個傳說。」

  生態預警:

  河流乾涸 動物逃離棲息地

  有意思的是,借著吉力馬札羅山的雪景消融進入倒數期,當地的經濟反而迎來了商機和更多的就業機會。

  在機場接載記者的司機Wilson非常熱情,得知記者此行的目的後,一路上向記者介紹吉力馬札羅山的情況。他今年25歲,村裡與他同齡的青年,大多已經離開家門出來打工。「什麼工最賺錢?當然是做旅遊司機或者登山嚮導和挑夫,除了工資較高外,收到的遊客小費相當可觀。」Wilson說,越來越多的遊客爭相前來,在雪山消失前,一睹吉力馬札羅山的最後雪景。

  坦尚尼亞國家公園管理處向本報記者提供了最近3年吉力馬札羅山的登山遊客數量:2011年為52654人,2012年56756人,2013年截至11月有55553人。管理處工作人員Mallya告訴記者,世界各地前來爬山的遊客數量近年來呈上升趨勢。

  「雪山在消融,我們的生意更好了,但這也許是短暫的商業繁榮。」 Springlands Hotel酒店總經理Remmy苦笑了一下,「現在湧來的遊客幾乎都是衝著山上的雪景而來的,如果沒有了雪峰,人們還會來嗎?」 Remmy說。

  Remmy告訴記者,為了保護吉力馬札羅山,各方面都在行動,當地酒店和旅遊公司一直倡議環保,酒店房間不提供一次性用品,而且還會組織員工和周邊居民上山栽樹。

  山上尋找水源越來越難

  乾涸的河流、枯萎的莊稼、物種的遷移……吉力馬札羅山冰雪的消融,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對這個地區的生態系統毀滅性的嚴重破壞。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伯德極地研究中心教授Lonnie Gene Thompson在調查研究中發現,目前山上冰川最多只剩下4%~5%的融水,動物水源缺乏,只能依靠降雨或者落雪增加水源。

  記者登上3700米高度時,也親身感受到了河溪在山上的珍貴。在駐紮營地後,登山隊的廚師Mo需要離開營地尋找河溪,然後在河溪取水供我們飲用和做飯,「河溪越來越少,尋找水源需要到更遠的地方。」

  Mo與記者一道去尋找河溪,在距離營地800米處找到一條小河溪時,記者看到這條「河溪」只是一些從石頭上流下來的水滴,水量少得可憐,幾近乾枯,水貼著石頭往下滴。

  環境在惡化,是留還是逃?

  「在10年前,冰雪消融沒有現在這麼厲害的時候,登山時還可以看到羚羊、太陽鳥、猴子、孔雀等動物,但現在冰雪消融後,已經看不到這些動物了。」Jeffery說,動物的遷徙也許對他們居民來說影響不大,但當地人都很清楚,動物是不會無緣無故說走就走的,肯定是它們認為這裡的居住環境已經呆不下去了,才會走的。

  「我們很擔心,動物都遷徙後,下一個要遷徙的會不會輪到我們了?」Jeffery憂鬱的眼神裡透出了不安。

  更為嚴峻的是,河流由於冰雪消融而乾涸,吉力馬札羅山腳村莊的人們因為缺乏水源而不得不另覓家園。

  在距離吉力馬札羅山約30公裡的kambi ya raha村,大約居住了1萬名村民。記者走進該村,發現村裡沒有樹木,農地莊稼也已經枯萎。在這裡出生並長大的村民Mohamed今年26歲,他帶領著記者前往觀察該村村民賴以生存的唯一一條河流。「河流的上遊起源於吉力馬札羅山,山上的融雪和雨水會順流而下,村民平日的食用水、洗衣服,都會到該河流取用。不過近年來河流的水位不斷下降,即使是豐水期的6月,水位也比之前下降了1米多。」

  「沒有水,無法種田,有人為了生活已經搬到了水源更充足的村莊。」 Mohamed說,這10年來,村裡已經有近1000人搬離了家園。Mohamed坦言,如果河水繼續乾涸,沒有了乾淨的飲用水源,「到時候該怎麼做,留還是走,只能到時候再想了。」

  「離開的決定是痛苦的,現在沒有掠奪,也沒有侵略,但我們卻要為留守還是逃離家園做出抉擇,這是否有點好笑呢?是否有點殘忍呢?」Mohamed說。

  科學家預言:

  最快3年內首座冰川消失

  「今年1月份,我們拍攝到最新的一輯航空照片,經過分析發現,從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僅僅用了13年時間,留存山上的冰雪又消失了40%。」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伯德極地研究中心教授Lonnie Gene Thompson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首度公開最新監測數據,他並不否認消融正在加快,「1912年至2000年1月,吉力馬札羅山的冰面面積已經萎縮了88.3%,如果全球暖化沒有任何改觀,按照目前的消融速度,吉力馬札羅山將難逃宿命,徹底消失。」

  溫室氣體排放難辭其咎

  Thompson是研究吉力馬札羅山和其他世界冰川最著名的西方學者之一。憑藉三十多年對世界冰川的深入研究,他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環保界的「諾貝爾」——泰勒環境成就獎以及2008年度《時代》環保英雄稱號。

  Thompson說,吉力馬札羅山上的冰川有著長達2000多年的歷史,如今它們的面積和厚度都在急劇縮小,這不僅意味著赤道上的一大奇觀將從此不復存在,還有可能導致數千萬人失去飲用水水源。

  Thompson語帶憂傷地告訴記者,山上剩餘的冰層正在逐年變薄,其減薄的速度約為每年0.5米。「在2000年~2009年,我們通過監測點的監測數據發現,山上的富特文格勒冰川厚度已經減少了一半,預計最快到2017年,富特文格勒冰川將率先從吉力馬札羅山上徹底消失,而且按照全球環境狀況,這一刻還很有可能會提前到來。」這也是Thompson首次公開對該冰川徹底消融做出的具體時間預測。

  Thompson向本報記者堅持認為,未來10至20年間,吉力馬札羅山冰雪消融還在持續。預計最快10年內,其獨有的「赤道雪山」奇觀將從此絕跡。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報告也基本印證了Thompson的說法。報告指出,山頂積雪融化、冰川消失的現象非常嚴重。從1912年至1953年,峰頂冰川大約每年減少1%;從1989年到2007年間,每年減少2.5%。如果冰川以這個速度消融,大約在2022年至2033年間,吉力馬札羅山峰頂的冰川將會完全消失。

  冰川消融的原因是什麼?對此,科學家們都有不同的見解和分析,不過大家都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溫室氣體排放難辭其咎。

  Thompson接受本報採訪時分析說,全球氣溫變暖是導致吉力馬札羅山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未來的20到30年,估計全球氣溫會平均上升0.6攝氏度,這足以導致諸如吉力馬札羅山這樣的熱帶冰川的徹底消失。」Thompson還說,任何汙染的加大,或者其他因素造成氣候不穩定,都會令冰川消融提前。

  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吉力馬札羅山冰川消融還有其他主要原因。英國樸茨茅斯大學高級講師Nicholas Pepin認為,當地的森林過度採伐,是造成吉力馬札羅山冰川消融的主因。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項目主管王梓笛長期觀測世界冰川的變化,其告訴本報,全球氣候影響著冰雪消融,冰雪消融正改變當地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的改變也反過來會影響當地氣候。

相關焦點

  • 既是火山又是雪山的山——吉力馬札羅
    在坦尚尼亞東北部及東非大裂谷以南約160公裡的地方,有一個既是火山又是雪山的非洲最高山脈——赤道雪山吉力馬札羅。
  • 赤道雪山瀕危 吉力馬札羅山將不再有雪
    報告梳理了近年來非洲冰雪消失的數據,重申了2009年就曾給出的結論:如果現有氣候條件繼續下去,伴隨著整個世界大多數熱帶冰川消退的趨勢,非洲的冰雪將在幾十年內消失,非洲將變成沒有冰雪的非洲。赤道橫穿非洲,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更神奇的是,在赤道附近的山峰上,居然有面積不小的冰川。1990年,冰川面積達10.7平方公裡。從熱帶雨林到冰原苔蘚,赤道雪山宛如植被群落的天堂。
  • 吉力馬札羅,一座正在消失的非洲最高雪山!
    巖漿、塵土、堆積、崩塌、覆蓋,形成了最高海拔5895米的吉力馬札羅,成為非洲大陸廣闊高原上的最高峰。在酷熱的日子裡遠遠望去,潔白的山頂好似浮於雲端。它是地球上唯一的赤道雪山,卻又是同時擁有火山和雪山的山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組織早在1981年就將它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中。
  • 去看吉力馬札羅的雪:再不出發,2020年吉力馬札羅山頂的雪將消融
    吉力馬札羅(Kilimanjaro)在當地斯瓦希裡語中意思是光明之山,她是非洲屋脊,她是赤道雪峰,她是上帝的殿堂。她是「7+2世界之最登山系列」裡必不可少的存在也是最易登頂的高峰生意盎然和冰冷孤高的融合,讓吉力馬札羅成為了一座「有個性」的山。海明威賦予她不朽的靈魂。
  • 吉力馬札羅,夢幻的山峰,隱藏著怎樣的嚮往
    海明威在他著名的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開頭,便提出了這麼一個奇怪的問題,吉力馬札羅的山頂上,發現了一具風乾的豹子屍體,而這隻兇猛的野獸,冒著地凍天寒,來到雪山之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究竟是來尋找什麼呢?吉力馬札羅山位於非洲東部,它龐大的身軀壓追得周圍的高原悄然下陷了近200米。
  • 吉力馬札羅:赤道雪峰最後的守望
    而隨著全球溫室效應和環境變化,雪線不斷退後,在過去的100年中,吉力馬札羅的雪帽已經減少了80%以上,山頂的黑色巖石已完全露了出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吉力馬札羅的雪會再次成為一個傳說。1936年,海明威的短篇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讓「吉力馬札羅」這個名字傳遍全球。
  • 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正在消失的赤道雪山
    提到非洲知名的山峰,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吉力馬札羅。確實,它的名頭很大,被稱為「非洲屋脊」;它海拔5895米,是當之無愧的非洲之王;雖然跟地球上最高的那些山峰比起來,它完全排不上號,但它卻是地球上最高的孤峰。海明威《吉力馬札羅的雪》的發表,也使得它更加有名。
  • 在田海子山,想起吉力馬札羅的雪
    遠處,貢嘎與眾雪山靜默,像在舉行一場走心的儀式。原始的晨風越過山梁,呼呼地吹,吹走大半年的疫情,吹走同樣令人惶恐的持續大雨,將生活中種種不值一提的鬱悶驅趕淨盡,留下的是滿心歡喜,是這個夏季的一片清爽的溫涼。高海拔的行走註定不會輕鬆太久,體能與高反早已暗地較量是一個方面,人們還會遭遇大山設置的各種障礙。走著走著,路沒了,亂石胡亂堆碼,堅硬,邊緣鋒利,還有不少類似陷阱的懸石。
  • 上帝的殿堂 乾涸的淚光 記消逝中的吉力馬札羅之雪
    新華網奈洛比10月10日電(記者 王雅楠)「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這座常年雲霧繚繞、難得一睹真容的聖山曾在海明威著作《吉力馬札羅的雪》中折射出雪冠下非洲大地的幽謐。
  • 地球「赤道雪山」奇蹟:吉力馬札羅,它也是世界各國探險家的天堂
    然而,1926年在這裡發現了一具豹的屍體,這裡的氣候使這具動物屍體徹底乾燥而保存得很好,所以才可以看得那麼清晰,就像活生生的動物標本一樣。所以很多人都在問,這個豹子為什麼會來這麼寒冷的地方,它到底來這裡要做什麼?遺憾的是,沒有一個人能準確地回答這個問題。
  • 吉力馬札羅是一座什麼樣的山峰
    這是因為我們正在對文章系統進行一個小小的改造,微信的文章系統有諸多限制(比如連結功能),因此我們進行改造。目前改造已經完成了不少,山峰介紹類文章的目錄已經恢復,裝備的目錄也即將恢復。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座名山:吉力馬札羅。海拔5895米的吉力馬札羅峰是一座位於非洲東部的雪山,地處坦尚尼亞和肯亞邊境,是非洲的最高峰,有非洲屋脊之稱。
  • 吉力馬札羅冰川消融嚴重 10年內或完全消失
    新華社記者徐速繪9月4日在飛機上拍攝的吉力馬札羅頂峰>曾經的「赤道雪山」奇觀  近年來,海拔5896米的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山頂積雪融化、冰川消失現象非常嚴重,在過去的80年內冰川已經萎縮了80%以上。
  • 吉力馬札羅山積雪融化 "赤道雪山"將消失
    從飛機上拍攝的吉力馬札羅山頂。近年來,海拔5896米的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山頂積雪融化、冰川消失現象非常嚴重,在過去的80年內冰川已 經萎縮了80%以上。有環境專家指出,吉力馬札羅雪頂可能將在10年內徹底融化消失,屆時吉力馬札羅山獨有的「赤道雪山」奇觀將與人類告別。
  • 吉力馬札羅是非洲第一山,這是唯一一座位於赤道上的雪山
    作為非洲屋脊的吉力馬札羅山是火山和雪山,世界遺產。選擇了一天的行程,徒步了低坡7個小時,21公裡,海拔2720米,到達第一個營地。仿佛見到兒時課本裡的赤道雪山的樣子。願你有生之年,看到一次吉力馬札羅的雪!吉力馬札羅是非洲第一山,其頂峰基博峰海拔5895米。
  • 吉力馬札羅的雪加速融化 赤道雪峰可能消失?
    海明威筆下的《吉力馬札羅的雪》美麗、迷人。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開始,吉力馬札羅山頂積雪加速融化。一個月前,新華社記者航拍吉力馬札羅山頂,發現由冰川和積雪組成的白色雪冠所剩無幾。專門研究吉力馬札羅山冰川變化的專家布萊恩.馬克在接受《外灘畫報》專訪時表示:「吉力馬札羅的冰川將在數十年內融化,最壞的可能是在10年內消失。」
  • 非洲第一峰積雪融化 「吉力馬札羅的雪」消失
    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峰頂,由冰川和積雪組成的白色雪冠所剩無幾50年內消失的威脅。  組圖:非洲第一高峰山頂積雪融化   近年來,海拔5896米的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山頂積雪融化、冰川消失現象非常嚴重,在過去的80年內冰川已經萎縮了80%以上。有環境專家指出,吉力馬札羅雪頂可能將在10年內徹底融化消失,屆時吉力馬札羅山獨有的「赤道雪山」奇觀將與人類告別。
  • 鬼斧神工的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組圖)
    原標題:鬼斧神工的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國際在線消息(記者王新俊):提起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山,不少人可能會想起中學地理課上所學的知識。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進非洲,吉力馬札羅也正吸引著更多國人的目光。每當從空中飛躍或從陸地走近吉力馬札羅時,人們會通過不同角度領略非洲之巔的風採,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吉力馬札羅冰川融化加速 「赤道雪山」20年內或消失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1月3日報導,美國地質學家日前發布研究報告稱,峰頂長年積雪的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上的冰川因地球升溫而可能在未來20年內消失,其獨有的「赤道雪山」奇觀將從此絕跡。
  • 最熱的赤道有雪山?專家:可能不出10年就會沒有!其原因讓人惋惜
    吉力馬札羅也是坦尚尼亞人們心中的驕傲,至今坦尚尼亞中還流傳著許多關於吉力馬札羅的神奇事跡,流傳最多的都是吉力馬札羅為人們擊退魔鬼,因此吉力馬札羅在坦尚尼亞人的心裡無比的神聖,很多部落每年都會在山腳下舉行祭祀活動,祈求山神的保佑。吉力馬札羅佇立在非洲大地已經有75萬年了,是由三個死火山構成的。
  • 珞珈咖啡 吉力馬札羅分享會
    「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