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撈蟹子網住大海蛇 毒性超眼鏡蛇青島罕見

2020-11-22 半島網官網
  

市民捕捉到的海蛇。

  

這條海蛇頭部呈三角形 ,尾部扁平像船槳。

  半島都市報9月6日訊(見習記者 王洪智 記者 景毅 )  6日清晨6時許,市民馬先生在海上皇宮捕撈蟹子時,蟹網裡撈上一條長約 1.2米、全身黑白環紋相間的海蛇。專家初步鑑定是一條青環海蛇,有

劇毒

,人若被咬傷,幾小時內就有可能喪命。專家表示,青島海域雖有海蛇分布記載,但前海一線捕到海蛇非常罕見,就連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以及青島水族館都沒有本地海蛇標本。

  6日早7時許,市民羅先生向本報熱線 96663反映,當天早上他在海上皇宮附近散步,突然看到海邊聚集著一群人,上前一看,一條大蛇盤踞在人群中間,當時嚇得他倒退了幾步。據捕到這條大蛇的53歲的馬先生介紹,他在前一天傍晚和朋友一起在海上皇宮附近海域下網,準備捕撈蟹子,6日清晨6時許前來收網時,發現網裡居然有一條大蛇。捕撈過程中,兇猛的海蛇不時張開大嘴,向靠近它的馬先生示威,馬先生又驚又怕,他發現大海蛇已被網困住,於是小心翼翼地拖著蟹網遊到岸邊。海蛇上岸後更加生猛,在網中掙扎。「都說海蛇毒性很厲害,所以沒人敢下手碰它。」馬先生說,再三思量後,他將包在蟹網中的蛇頭按在地上,用身旁的大剪刀用力敲打,將海蛇打死了。但即便如此,圍觀人群也不敢過分靠近,生怕被海蛇的毒牙劃傷。

  記者注意到,大蛇長約 1.2米,身體最粗部分直徑約有 4釐米,頭部呈三角形,渾身黑白環紋相間,尾部扁平像船槳,寬約3釐米,全身覆滿鱗片。「遇到鯊魚怕三分,遇到海蛇怕七分。」圍觀人群中,有著30多年捕魚經驗的紀先生說,海蛇的「威名」他早有耳聞,但見到真正的海蛇還是頭一次,在青島前海一線捕到活海蛇更是稀奇。

  記者先後諮詢了青島水族館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專家得知,雖然青島及山東半島海域的確有海蛇分布的記載,但青島前海一線發現海蛇卻非常罕見,兩家單位的標本館均沒有海蛇標本。經專家初步鑑定,馬先生捕到的海蛇從形態上與青環海蛇相似,該海蛇多分布在浙江、福建沿海,其毒性極大,比陸地上的眼鏡蛇毒性還要強,一旦被它咬傷足可致命。  

專家 山東沿海有5種海蛇分布

  9月6日中午,記者聯繫青島水族館的相關專家,據業務室的王主任介紹,海蛇在南方並不少見,其毒性猛烈,以小魚蝦及浮遊動物為食,多數在中淺層棲息遊動。「在青島我還是頭一次聽說,更別說見過了。」王主任說,對於市民馬先生捕到的這條蛇需要見到實物後再仔細研究。另據水族館辦公室人員介紹,該館內沒有海蛇及海蛇標本。

  記者隨後又諮詢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該所分類研究室的張均龍老師介紹,他在隨科考船出海的時候,曾在福建一帶用抄網打撈上來過海蛇,但在青島海域還真沒遇到過。從事魚類及脊椎海洋生物研究的劉靜研究員表示,她也曾在廣東沿海的漁村見漁民打撈上過海蛇,但在當地習俗裡,將海蛇撈上來以後,一般都是當場打死。

  劉靜研究員表示,科普資料記載,山東近海確實有海蛇的分布,但包括她在內的很多研究人員都沒在青島海域見過真正的海蛇,原因可能與青島近海海水條件有關。海蛇喜歡在有珊瑚礁且溫暖的淺水中棲息,青島近海海域水溫普遍不高,且淺海海域船隻、遊客較多,導致海蛇少有分布。從市民馬先生捕撈的海蛇外形上初步判斷,該蛇屬於青環海蛇。其軀幹略呈圓筒形,後端及尾側扁,善於遊泳。該蛇毒性極強,咬人後無劇烈疼痛感,毒性發作又有一段潛伏期,然而一旦發作可在幾小時至幾天內致死。劉靜建議捕蛇市民,可以將海蛇送往中科院海洋生物標本館用於科普科研。

  專家介紹,《國海洋生物名錄》共列出中國沿海19種海蛇,其中山東沿海有1科3屬5種分布:青灰海蛇、青環海蛇、淡灰海蛇、平頦海蛇、長吻海蛇。不過,上述幾種海蛇在海洋生物標本館都沒有標本收藏。目前,館藏標本只有採集於南海的海蛇。 文/圖  本報記者 景毅 見習記者 王洪智  

■相關新聞

  沙海蜇「撤退」霞水母近尾聲

  半島網9月6日訊(記者 景毅 見習記者 王洪智) 進入9月份,市區各大浴場的海蜇似乎平靜了不少。6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專門研究水母等浮遊生物的張芳老師告訴記者,隨著水溫光照的變化,青島海蜇的主角沙海蜇已經基本銷聲匿跡,另一種蜇人的霞水母還有分布,不過也已經進入「暮年」。按照往年的情況,一般要到10月1日後海蜇才會完全消失,但她和同事們觀測發現,今年青島近海海域水母總體較去年有所減少,這也直接導致了海蜇可能會提前半月退場。不過即便如此,專家還是提醒市民和泳客不要放鬆警惕。  

開海一周漁船大多「吃不飽」

  本報9月6日訊(見習記者 逄鑫珊 ) 6日是中秋小長假第一天,仍屬於開海首周。記者分別來到沙子口國家中心漁港碼頭和南姜碼頭採訪,發現漁船陸續返回,據各船主介紹,今年捕撈與收購情況與去年同期相比,海鮮不僅種類少、數量少而且個頭也小。

  6日上午8時許,在沙子口國家中心漁港碼頭,記者發現,一艘漁船上岸的海鮮只有偏口魚、黃花魚、白蛄魚、鯧魚等不多的幾種,船老大徐先生說,這次收穫不大,經濟魚太少。據記者了解,新上岸的鯧魚批發價在75元/斤,白蛄魚15元/斤。

  另一艘船的情況要好一些,大批量的魚箱從漁船上順著傳送架傳到岸上,船老大欒先生告訴記者,今年從開海就跟生產船,產量卻明顯不如去年,只收了2萬多斤,往年第一船有四五萬斤。

  上午10時30分,記者在南姜碼頭,看到來搶鮮的市民絡繹不絕,其中還有一位來自濟南的劉先生,劉先生買了10斤螃蟹,花了300元。他說,感覺今年的螃蟹少了些,沒得挑。

  嶗山區漁港管理處的翟先生向記者介紹,今年新鮮海產品可能受海洋環境跟捕撈周期的影響,產量不如去年,種類也較少,但這些浮動是正常的,由於中秋節即將到來,很多漁船都趕在這個檔期回港卸貨,市民需求又很大,中秋節海鮮的價格估計還要漲,但在節後,隨著大型遠洋漁船陸續歸來,海鮮價格會下降。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  

相關焦點

  • 前海撈蟹子,網住大海蛇
    專家表示,青島海域雖有海蛇分布記載,但前海一線捕到海蛇非常罕見,就連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以及青島水族館都沒有本地海蛇標本。    6日早7時許,市民羅先生向本報熱線 96663反映,當天早上他在海上皇宮附近散步,突然看到海邊聚集著一群人,上前一看,一條大蛇盤踞在人群中間,當時嚇得他倒退了幾步。
  • 大海蛇,隱藏千年究竟去哪裡了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海蛇    海蛇是屬於蛇類的一種,只不過它們生活在海洋中,能夠適應海洋鹹水的環境,根據現在的統計來看,海蛇目前發現的有三十八個品種,一般的海蛇都具有很強的毒性,海蛇的外形和我們普通認識的蛇相似,在世界各地的海洋都有分布,除了大西洋,因為一般海蛇只適應在暖水性的海洋中生存,目前對於海蛇的應用比較廣泛,食用、藥用、醫用方面都有很廣泛的應用層面,在我國,幾乎所有的沿海區域都能撲捉到海蛇。
  • 神秘的大海蛇到底是什麼?
    新英格蘭林奈學會組織了特別委員會調查此事,錄取了看到大海蛇人的宣誓證詞。據證詞稱,大海蛇"頭像一個四加侖的桶那麼大,身體有琵琶桶那麼粗,身長至少四十英尺。"1875年11月30日,《倫敦新聞畫報》報導,皇家海軍運煤船"保琳號"行駛至巴西海岸時,遇到了大海蛇和抹香鯨的搏鬥。據船長德雷瓦說:"蛇身纏繞抹香鯨約兩周,……不計纏著鯨的部分,單蛇頭蛇尾就有三十來英尺長,八、九英尺粗。蛇纏著鯨急轉了約十五分鐘,然後突然用力把鯨拖入水底。
  • 大海蛇之謎
    沿岸航行的水手說看到許多牛的殘骸,他們認為這些牛都是海蛇吃掉的。 1817年8月14日,許多人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格洛斯特港一帶見到一條非常巨大的海蛇出現。新英格蘭林奈學會組織了特別委員會調查此事,錄取了看到大海蛇人的宣誓證詞。據證詞稱,大海蛇"頭像一個四加侖的桶那麼大,身體有琵琶桶那麼粗,身長至少四十英尺。"
  • 【未解之謎】大海蛇真身是什麼,巨型鰻魚(內附6種解釋)
    在關於大海蛇的傳說中,大海蛇一直像神靈一般的代表,它可以毀滅一切,也可以復活一切。
  • 微探秘傳說中的「大海蛇」
    上次小編哥哥對美人魚的解密讓不少小朋友直呼過癮,一再打電話給小編哥哥多分享些「神秘的生物」。 1817年8月14日,許多人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格洛斯特港一帶見到一條非常巨大的海蛇出現。
  • 傳說中的大海蛇真的存在嗎?
    大海蛇的傳說,就是最著名的海怪之一了。想要了解這種恐怖海怪的航海家,那就注意聽茶泡飯接著往下講哦! 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大海蛇傳說,是個經久不息的話題。它們體型巨大,神出鬼沒,總是毫無徵兆的襲擊船隻,是水手心中的夢魘。
  • 青島近海發現罕見燕兒魚 外形長得像蝴蝶(附圖)
    青島近海發現罕見燕兒魚 外形長得像蝴蝶(附圖)      大洋網訊 近日,駐青海軍某部官兵在前海進行潛水訓練時,意外發現了長得像蝴蝶樣的小魚,並將捕獲的一隻送到晚報接待室。
  • 海岸線上涵碧樓剛拆除,青島又要在前海建設「海上綜合體」
    相信大家都知道早在今年的3月,青島西海岸涵碧樓45棟建築因海岸線回填施工對礁巖造成一定程度破壞,以恢復海岸線自然生態將41棟別墅進行了拆除,事件一出震驚全國。不過對於此次海岸線生態環境的整治大家都表示支持,不解的是就在今日(5月11日),有一則新聞的報出很多民眾不理解,青島計劃在前海共同建設「海上綜合體」,打造中國海上旅遊的新地標,參與建設的青島煙臺兩家公司悉已籤署相關建設協議。
  • 10大毒蛇毒性排行榜,眼鏡蛇差太遠
    提起蛇很多人都不寒而慄,人類似乎對這樣的冷些動物有著天生的恐懼感。其中大名鼎鼎的眼鏡蛇更是讓人毛骨悚然,但是眼鏡蛇的毒性和下面這些蛇比起來還差了好幾百裡遠。如果您不幸遇到這些生物,有多遠就走多遠吧。
  • 神話傳說中的「大海蛇」到底是啥?
    在歐洲水手口耳相傳的傳說中,有一種「大海蛇」已經存在了幾千年。
  • 青島常見四種蛇 最近倆月平均每天都有人被咬
    7月31日,記者從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了解到,從蛇出現到現在的倆月時間,醫院已經接診了50多例被蛇咬傷的患者,而絕大多數都是「蝮蛇」所為。下午5點鐘,捕蛇專家陳明接到緊急電話,閩江路青啤花園處發現一條蛇,記者跟隨他去「現場捕蛇」。     現場5隻貓看守2米大蛇     「這麼大的蛇怎麼會出現在我們小區?住了10多年了從來沒見過。」
  • 世界上最大的海蛇 巨型大海蛇長18米
    哈嘍,小夥伴們關注「愛仕達奇聞說」每天為您報精彩  海蛇我們知道是世界上最毒的蛇(沒有之一),其毒性非常之大,但其體長一般來說只有1-2米長的,據稱在海洋中有一種超大海蛇,其長度更是達到了10幾米長,曾也有很多關於此巨型海蛇的目擊事件,但目前對於此生物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能證明它們是否確實存在於海底之中,下面一起具體看看世界上最大的海蛇等相關內容
  • 這些蛇,澳大利亞當地人都沒法制住!
    這些蛇,澳大利亞當地人都沒法制住!聽到毒蛇是不是瞬間就覺得毛骨悚然呢?反正小編是,現在汗毛就已經豎起來了。下面小編還是盤點了澳大利亞最強的幾種毒蛇,趕緊來看看都有哪些呢?紅腹伊澳蛇背部呈黑色而腹部為紅色紅腹伊澳蛇,分布於澳大利亞東海岸和東南部,含有劇毒。體長一般在1.5-1.7米之間,主要生活在雨林或者堤壩附近,這種蛇的毒性非常強,主要以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在交配季節時,這種蛇的雄性會展開激烈的打鬥來爭奪交配權。
  • 瑞典發現傳說中的大海蛇「鯡王皇帶魚」(圖)
    瑞典西海岸發現一條罕見的鯡王皇帶魚,長3.5米  據說長久以來令歐洲各地水手膽戰心驚的恐怖「大海蛇」就是指鯡王皇帶魚,它的出現會帶來地震或海嘯,是不祥的使者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瑞典一家海洋館11日宣布在瑞典西海岸發現一條罕見的鯡王皇帶魚,這是瑞典130多年以來首次發現這種巨型魚類。
  • 探秘太平洋大海蛇
    今天我們來聊聊太平洋中的大海蛇,首先呢,先了解下太平洋名字的由來,顧名思義太平洋的意思就是平靜的海洋,據說大航海家麥哲倫的船隊在進行航海探險時遇到一個無風無浪平靜祥和的海域,飽受海風巨浪摧殘而倖存的船員慶幸的說:「這真是一個太平洋啊」,於是這片廣闊的海域就被命名為太平洋了。
  • 男子被罕見蛇咬全身變硬 疑是五步蛇或蝮蛇行兇
    深圳市中醫院蛇傷治療中心一位主任也覺驚訝,「治療蛇傷近20年,毒性這麼劇烈的蛇還是非常罕見。」  昨日,被蛇咬傷的阿強還躺在深圳市中醫院蛇傷治療中心的病房裡。據介紹,阿強家住龍崗區坑梓街道。上周清晨他在野外草叢中被咬,送到當地醫院後,又被轉到全市惟一專業治療蛇傷的專科―――市中醫院蛇傷治療中心。該中心主任曾仲意說,上周四患者入院時已出現休克症狀。
  • 有超過1000年的目擊記錄,傳說中幾十米長的大海蛇為何一直沒現身
    按照常理,海洋裡應該存在一種龐大體型的蛇。大約在6000萬年前,地球上的熱帶地區生活著一種體型龐大的蛇,它們身長可以達到15米,重達一噸以上,一般我們把它們稱為泰坦巨蟒。泰坦巨蟒的骨骼化石,2009年在哥倫比亞的賽雷洪煤礦被發現。所以,關於巨大海蛇的傳說,有相當合理存在的空間。
  • 它被一度認為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毒蛇,其毒液無藥可救!
    貝爾徹海蛇、是海蛇,一度是全球毒性最強的蛇類之一,貝爾徹海蛇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長可達3米左右。它們棲息於沿岸近海,特別是半鹹水河口一帶,以魚類為食。它們性情溫和,喜歡在大陸架和海島周圍的淺水中棲息,在水深超過100米的開闊海域很少見。
  • 瑞典發現傳說中的大海蛇「鯡王皇帶魚」
    瑞典一家海洋館11日宣布在瑞典西海岸發現一條罕見的鯡王皇帶魚,這是瑞典130多年以來首次發現這種巨型魚類。這條鯡王皇帶魚約有3.5米長,身上有一條深深的傷口,獨特而美麗的背鰭也不見了。目前,瑞典海洋館已將這條魚冷凍保存起來,並計劃在今年舉辦的海怪展覽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