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為什麼容易在夏秋之交出現?

2020-11-29 騰訊網

今年的第9號颱風美莎克已經形成,並且在形成過程中,由於不斷吸收水汽,一度使其達到超強颱風等級,或成為今年最強颱風。

通過下圖可以看到美莎克前兩天在東海東南部海面形成,並以每小時15-20公裡的速度向北方移動。

根據颱風等級規定,只有颱風中心周圍風速超過51米/秒時,才會被稱為超強颱風,而今年美莎克颱風中心風力一度達到了55m/s,屬於超強颱風級,和當年對我國造成重大影響的「山竹」「利奇馬」屬於同一等級的颱風。

我們知道,颱風山竹形成於兩年前的9月7日,而颱風利奇馬形成於去年的8月4日。那麼問題來了,這些超強颱風,為什麼總是容易在夏秋之際出現?

超強颱風為什麼容易在夏秋之交出現?

颱風的形成,離不開3個條件:超過26.5攝氏度的溫度,地轉偏向力,以及足夠多的水汽。

當海洋上的水溫足夠高時,此時就會有大量水蒸氣被蒸發到大氣層中,導致海洋表面形成低氣壓,高空之中形成高氣壓,此時低氣壓中心會形成上升氣流。

而高空之中的高氣壓會向周圍低氣壓流去,受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影響,高氣壓在流向低氣壓時會不斷旋轉,從而形成熱帶氣旋。

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只不過颱風的風速、影響力都比熱帶氣旋要強,會在中心位置形成颱風眼。關於颱風眼的形成,至今科學界還沒有定論,但是和颱風外圍相比,颱風眼中則是無風無雨的晴朗天氣。

超強颱風的形成,還需要兩個條件:足夠廣闊的海面,以及海洋60多米深的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26.5攝氏度。

這是因為海洋上水汽較多,而陸地上水汽較少。如果颱風靠近陸地時形成,則還沒有積攢多少能量就會登陸,登陸之後能量就會降低,還來不及形成超強颱風。

再者,超強颱風在形成時,平均每天要消耗3100-4000卡/cm 的能量,如此巨大的能量只有廣闊的海洋才能釋放出來。

除此之外,超強颱風的形成還必須要海洋溫度足夠高,這是因為颱風中心的海水在翻滾時,能夠影響到60米的深度,所以必須要60米以下的海水溫度也要超過26.5℃,否則積攢的能量不足以支撐超強颱風的形成。

之所以超強颱風容易在夏秋之際形成,是因為海水的比熱容較大,升溫速度較慢,降溫速度也較慢,因此沿海城市即使是在夏天溫度也不會太高。

正是因為如此,想要使60米深以內的海水達到26.5攝氏度以上,需要足夠長時間的陽光照射,而在夏秋之際,由於海洋持續吸收了2-4個月的太陽能量,使得它們的溫度能夠達到26.5℃,因此具備了形成超強颱風的條件。

颱風的命名

如果你對颱風比較熟悉,你會發現颱風的名字都是提前定好的。其實在上個世紀時,各國之間對颱風的命名方式並不同,導致同一個颱風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名字,這在過去信息比較封閉的時候沒有問題,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颱風名字的混亂非常不利於科學家們的研究與統計。

為了研究方便,在上個世紀末時世界氣象組織規定,發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都要統一命名,其中名字由亞洲各國提供,一共有140個名字。我國提供的名字有:海葵、木蘭、玉兔等。

這些名字按順序依此排列,當使用到最後一個名字時,在返回第一個名字繼續使用。也就是說,雖然有時候颱風的名字是一樣的,但強度和位置都不同。

當某一個颱風對人類造成非常重大的經濟損失或者人員傷亡時,該颱風名字就會被停用。比如:對我國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利奇馬」,在去年被停用,用來特指這一場颱風。

如果今年超強颱風美莎克也給人類帶來嚴重經濟損失,那麼該名字也會被停用,颱風委員會會使用備用名字作為替補,替換掉原來的名字。

總結

超強颱風的形成離不開3個條件:廣闊的海洋;海洋深60米的區域內溫度超過26.5℃;地球自轉偏向力。(多說一句,赤道附近之所以沒有颱風,就是因為赤道附近的地轉偏向力幾乎為0,無法形成颱風)。

超強颱風之所以容易在夏秋之交出現,是因為海洋比熱容較大, 想要使60米深的海水溫度也超過26.5℃,需要長達幾個月的熱量積攢。

相關焦點

  • 9號超強颱風美莎克:超強颱風為什麼容易在夏秋之交出現?
    根據颱風等級規定,只有颱風中心周圍風速超過51米/秒時,才會被稱為超強颱風,而今年美莎克颱風中心風力一度達到了55m/s,屬於超強颱風級,和當年對我國造成重大影響的「山竹」「利奇馬」屬於同一等級的颱風。我們知道,颱風山竹形成於兩年前的9月7日,而颱風利奇馬形成於去年的8月4日。
  • 美莎克餘威仍在,為什麼超強颱風,總在夏秋更迭之際出現?
    如今颱風美莎克已經形成持續北上,雖然已經成為溫帶氣旋,但餘威仍在。按照這樣的形勢來看,它已經達到了超強颱風的等級,科學家甚至預測它會成為今年的首個最強颱風。每年的夏天對於沿海城市來說,颱風都是極大的隱患,除了美莎克外,去年的立體螞蟻隊,很多地區造成了極大影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這些超強颱風都在夏秋更迭的時候出現呢?一般來說,想要形成颱風所需要的因素還是挺多的。比如接下來的這三個條件是颱風形成必備的因素,溫度、水汽和地轉偏向力,三者缺一不可。
  • 解讀「山竹」:秋颱風仍活躍 更易出現超強颱風
    原標題:解讀「山竹」:秋颱風仍活躍 更易出現超強颱風   颱風不光是夏季的產物,進入秋季仍然活躍。氣象部門把9月份及以後生成的颱風稱為「秋颱風」,「山竹」就是典型的秋颱風。從歷史統計來看,秋季出現超強颱風的機率比夏季更大,風雨影響大,因此更要加強防禦。
  • 8月超強颱風「報復」?權威預報:放心,出現超強颱風可能性較小
    這兩天,隨著副熱帶高壓北抬,長期受其壓制的西太平洋低緯度洋面算是解除了壓制,變得活躍了起來,隨後便是3號颱風森拉克和4號颱風黑格比「爭先恐後」的生成,並且颱風黑格比還以較強強度登陸我國浙江,給浙江多地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 超強颱風瑪莉亞最新路徑
    2018年第8號颱風瑪莉亞最新路徑目前颱風瑪莉亞被定為超強颱風級,也就是說這次颱風相對以往的來說是比較大的一次颱風。截止今天早上八點的時候,颱風瑪莉亞在臺灣省宜蘭縣東偏南大約126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之上。具體的緯度相關位置信息:北緯21.8°,東經133.6°,中心附近的最大風力有17級,也就是60米每秒的情況下。
  • 趙薇捧場《超強颱風》首映 十分鐘退場出現低級口誤
    趙薇捧場《超強颱風》首映 十分鐘退場出現低級口誤 時間:2008.10.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未知
  • 8月有超強颱風出現?中國氣象局專家答疑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剛過去的7月無颱風生成,是1949年以來首次「空臺」的7月。眼下,今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正給江浙滬地區帶來強風雨。8月會有超強颱風出現嗎?雨帶北抬後,北方會出現強降雨嗎?8月4日下午,多位專家在中國氣象局發布會上回應稱,8月出現超強颱風的可能性較小。8月我國北方地區總體會出現降水偏多的情況,黃河流域、海河流域、遼河流域需要防範降水偏多引發的汛情和災害。
  • 新京報:《超強颱風》山寨大片也感人
    1場面 純模型特技已過時    63.3%的觀眾因為喜歡災難片而來觀看《超強颱風》。56.6%的觀眾認為大水場面重複單調,缺少花樣。  特效製作的災難場面,歷來是災難片的重頭戲。《超強颱風》裡颱風引發的大水災,無疑成了觀眾進場之前最期待的內容。
  • 90%的航班在超強颱風登陸前取消了 為什麼有些公司仍在飛?
    這一天,受超強颱風「燦鴻」的影響,上海虹橋和浦東兩個機場的航班幾乎全部取消。截至11日16:00點,浦東機場共取消航班815架次,虹橋機場取消航班403架次,不過在此期間,仍有少數航班在執著的在風雨中執行著進出港,這些頑強起降的航班,也被網友稱為「民航機中的戰鬥機」。然而,也有旅客開始提出疑問,作出航班繼續運行和起降決定的到底是誰?為什麼不同的公司會有不同的決策方案?
  • 超強颱風「利奇馬」的一生
    8月4日,「利奇馬」誕生於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經過3天的海上「流浪」,成長為超強颱風並加速了靠近我國的步伐。10日凌晨,「利奇馬」以超強颱風姿態登陸浙江,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6級(52米/秒),一舉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大陸地區第五強、登陸浙江第三強、今年以來登陸我國最強的颱風。在浙江停滯20小時後,穿過江蘇移入黃海,成為滯留浙江時間最長的超強颱風。
  • 海神加強為超強颱風級成為2020年風王 9月還會再有颱風出現嗎
    天氣網訊,截止今天(4日)凌晨5時,10號颱風「海神」已由強颱風級加強為超強颱風級成為2020年風王,目前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52米/秒),強度還在不斷增強中,預計未來會在日本、韓國沿海一帶登陸,影響將超過9號美莎克。
  • 遇到超強颱風,風眼位置最安全?颱風為什麼被除名?
    、強颱風、超強颱風。超強颱風是指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51.0米/秒,也即16級或以上,如果從水平方向把颱風切開,可以看到有明顯不同的三個區域,從中心向外依次為:颱風眼區、雲牆區、螺旋雨帶區一般來說,颱風風眼位置相對颱風周圍是相對安全的地方,但是颱風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颱風風眼位置其實也是在一直變化的,風眼在一個地方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一般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所以,遇到颱風時, 遠離颱風侵襲範圍和經過的路徑才是最安全的。
  • 氣候中心:8月或生成4-6個颱風 出現超強颱風可能性較小
    中新網8月4日電 4日下午,中國氣象局舉行8月新聞發布會,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介紹,根據預測,今年8月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可能會有4~6個颱風生成,其中可能會有2~3個颱風登陸我國華東和華南沿海地區,出現超強颱風的可能性較小。
  • 超強颱風「薔薇」攪局黃金周
    ,26日下午加強為強颱風,27日早晨加強為超強颱風今年第15號熱帶風暴「薔薇」於9月24日在晚菲律賓以東的洋面上生成,26日凌晨加強為颱風,26日下午加強為強颱風,27日早晨加強為超強颱風,28日15時40分在我國臺灣省宜蘭縣南澳附近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51米/秒)是今年以來登陸我國強度最強的颱風。「薔薇」登陸後持續在臺灣打轉,29日早晨5時左右才進入臺灣海峽北部海面。30日上午減弱為熱帶風暴。
  • 超強颱風將至
    目前,颱風「海神」正逐步北上,未來將對我國的東北地區造成影響。中央氣象臺5日上午10點發布颱風藍色預警:7日至9日,東北地區將迎來較大風雨天氣。預計東北大部有6級以上大風,最大陣風7-9級,局地可達10-11級;遼寧北部、吉林中東部、黑龍江中東部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 《超強颱風》:史上最和諧災難片
    《超強颱風》:史上最和諧災難片 時間:2008.11.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未知
  • 17級超強颱風蝴蝶意外出現,是厄爾尼諾發威還是氣候改變的開始?
    2月27日早晨,超強颱風蝴蝶已迅速減弱到颱風級別,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從17級降低到13級。這個打破2月紀錄、成為2月「風王」的颱風即將謝幕。因為蝴蝶不會登陸我國,也不會直接影響我國,(但是通過影響副熱帶高壓,間接影響到了我國),所以關注它的人不多,社會輿論平平,影響不算很大。
  • 或成超強颱風!美莎克強度再升級,新颱風胚胎也來了,深圳未來天
    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生成到了昨天晚上這個颱風就已經加強為強颱風級了颱風「美莎克」再度加強或成今年首個超強颱風!預計,「美莎克」將以每小時2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轉偏北方向移動,將於今天夜間移入東海東南部,強度繼續增強,最強可達超強颱風級(52-58米/秒,16-17級);9月1日夜間在東海北部轉向北偏東方向移動,趨向朝鮮半島南部,強度逐漸減弱。
  • 超強颱風「利奇馬」登陸,直擊各地「風雨交加」
    當日,受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超強颱風級)影響,河南省遭遇暴雨襲擊,多地出現暴雨級別降雨,部分地方更是發布了暴雨紅色預警。2019年8月10日,浙江溫嶺,實拍颱風登陸後的城南鎮街頭。當日凌晨1時45分,超級颱風「利奇馬」在浙江溫嶺城南鎮登陸。2019年8月10日,浙江台州,第9號颱風「利奇馬」登陸後的路橋區大街。
  • 超強颱風「尼伯特」誕生記
    事實上,作為1949年以來生成時間第二晚的「一號颱風」,「尼伯特」的誕生之路本就面臨諸多挑戰。換句話說,雖然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已於今年5月結束,但其對海洋的持續影響與今年遲遲未有颱風生成關係密切。那麼,在厄爾尼諾影響下,「尼伯特」是如何誕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