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剛過去的7月無颱風生成,是1949年以來首次「空臺」的7月。眼下,今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正給江浙滬地區帶來強風雨。8月會有超強颱風出現嗎?雨帶北抬後,北方會出現強降雨嗎?
8月4日下午,多位專家在中國氣象局發布會上回應稱,8月出現超強颱風的可能性較小。8月我國北方地區總體會出現降水偏多的情況,黃河流域、海河流域、遼河流域需要防範降水偏多引發的汛情和災害。
8月或有2-3個颱風登陸華東、華南沿海,接近常年同期
問:今年6月只有一個颱風登陸我國,7月沒有颱風生成和登陸,造成今年颱風偏少的原因是什麼?
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薛建軍:6月下旬以來,副熱帶高壓異常偏西偏強、面積偏大,颱風生成源地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洋面被副熱帶高壓控制,由於副熱帶高壓控制區域一般為下沉氣流,對流活動受到抑制,導致熱帶洋面對流雲團活動較常年同期偏弱,缺乏颱風生成的必要條件。
其次,南半球越赤道氣流和南海季風異常偏弱,同時由於副熱帶高壓異常,導致其南側廣闊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為單純的偏東風所控制,在西太平洋和南海附近難以形成季風槽,而季風槽是颱風胚胎生成的搖籃,缺乏了這個條件,也不利於颱風的生成。
問:8月颱風生成數量如何?強度會偏強嗎?會有超強颱風出現嗎?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今年1月至7月共生成2個颱風,比常年同期的8個偏少6個。1998年1月至7月只生成了1個颱風,1954年、1975年、2010年1月至7月有3個颱風生成。1998年、2010年、2020年都為厄爾尼諾衰減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在6-7月均呈現偏強的特徵。
根據預測,今年8月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可能會有4-6個颱風生成,較常年同期(6個)偏少,其中可能會有2-3個颱風登陸我國華東和華南沿海地區,接近常年同期(2個)。8月颱風生成源地總體偏西,強度總體偏弱,出現超強颱風的可能性較小。
8月北方地區降水偏多,黃河等流域需防範汛情
問:北方近期有降雨過程,具體降雨形勢如何?要如何防範?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根據目前的預測,8月我國北方地區總體會出現降水偏多的情況,內蒙古中部、東北地區南部、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8月中高緯度冷渦活動頻繁,月內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南北擺動較大,北方地區的降水持續性應該比南方弱一些,由於今年副熱帶高壓總體上偏強,在擺動過程中黃淮及華北南部均可能出現降水,需加以關注。8月北方黃河流域、海河流域、遼河流域需要防範降水偏多引發的汛情和災害。
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薛建軍:北方地區降雨的特點是短時性和局地性。從目前的預報來看,此次華北地區降雨主要還是偏南的,主要集中在華北中南部,後續降雨過程也主要在華北地區。北方地區暴雨防禦的難度非常大。暴雨發生的過程中,要做好短時極端降水防禦工作,特別是城市內澇的防禦,也包括山區山洪和泥石流災害防禦工作,這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短時間快速形成災害,公眾和相關部門要及時根據氣象部門預報預警信息採取相應措施。
新京報記者 鄧琦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