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接觸攝影的人,對閃光燈並不陌生,因為大多數相機、包括手機都內置閃光燈。不過很多人對閃光燈的認知可能也僅僅如此,即使知道相機還可以外置熱靴閃光燈,可能也認為沒有必要,因為內置閃光燈都不想用,還要外置閃光燈幹嘛?他們不想用閃光燈的原因主要是拍攝出來的照片感覺光線非常生硬,很不自然。
其實,閃光燈的閃光強度、閃光燈與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拍攝參數(尤其是光圈)對拍攝效果影響很大,某一項沒處理好拍攝出來的照片效果就不好。
即使相機的內置閃光燈,其閃光強度大多是可以調節的,通過相機的閃光補償參數設置可以調節其強度值,拍攝對象距離近,閃光補償值要相應減少,拍攝對象距離遠,閃光補償值要相應增加,閃光燈的照度隨距離的衰減很明顯,很遠的距離閃光燈就幾乎起不到作用。
在使用閃光燈拍攝時,光圈的設置至關重要。閃光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果主光源是閃光燈,快門速度對曝光的影響就比較小,曝光時主要是通過光圈來控光。而且光圈太大拍攝出來的照片就會感覺生硬,作者在使用閃光燈拍攝的時候光圈一般不會大於f5.6。
一支好一點的外置熱靴閃光燈與相機內置閃光燈拍攝的效果差距很大。熱靴閃光燈的優勢有:其一,閃光光源相對要柔和一些;其二,閃光強度的調節範圍更廣;其三,可以調節閃光焦距,以適應不同的拍攝焦距;其四,可以改變閃光角度。這一點非常方便,室內拍攝時我們可以對著室內的牆面閃光,光線將變得非常柔和;其五,部分熱靴閃光燈帶反光板,我們可以利用閃光燈的反射光拍攝,光線也柔和很多,沒有反光板的話我們也可以自己動手找一個替代品;其六,可以離機引閃。一個引閃器可以控制多個閃光燈,就是說可以多角度補光;其七,熱靴閃光燈可以同步高速快門。
有熱靴閃光燈,很多場景的拍攝就會變得很方便。如,室內人像、會議、室內聚餐聚會、歌廳等,這些場景的拍攝往往光線照度不夠,如果拍攝時不補光就會要用較高的ISO引起畫質差,因為手持拍攝快門速度不能太低,再說很多時候是動態對象,快門速度也不能太低。光圈再大也不頂用,況且大光圈會引起景深小。有了閃光燈補光就非常方便了,你可以用1/125秒、甚至1/250秒這樣的快門速度,光圈f5.6左右,ISO100這樣的參數拍攝,拍攝的照片效果非常好。
其實閃光燈的補光作用遠不止這些,甚至大晴天在室外拍攝也會經常用到。例如朝霞、晚霞雲彩非常漂亮,這個時候你拍攝人像,既想要美麗的瞎光雲彩曝光正確、又想要人像曝光正確,用閃光燈對人像進行補光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因為這樣的逆光拍攝,如果雲彩曝光正確,那麼人臉就會很黑,如果人臉曝光正確,瞎光雲彩就會過曝,兩全其美的方法就是對人像就行補光。
在微距拍攝時大多數時候也會要用到閃光燈,因為手持微距拍攝的快門速度不能太低,而微距拍攝因為鏡頭離拍攝對象很近,對光線有遮擋;還有很多時候拍攝對象並不是在陽光的直射處,而是在比較陰暗的地方,所以大多數時候補光拍攝變得很重要。
不過說真的,閃光燈的使用技巧並不容易掌握,熟練自如地掌握閃光燈的使用技巧絕不會比掌握一般的攝影常識容易。所以說「玩好了閃光燈就相當於在攝影之路上進階了一個等級」,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