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11月5日16時訊(記者 任思聰)化學版《青花瓷》爆紅後,現在,微博上又開始瘋傳一份《元素周期表順口溜》。經過一番改編,40種化學元素不再拗口,每句順口溜還包含元素的特性和用途。網友熱捧之餘,也有質疑聲音:順口溜內容是否準確?學生應該如何使用才能「去偽存真」?華龍網記者就此採訪了一線化學老師和教育專家。
事件
《元素周期表順口溜》微博躥紅
「我是氫,我最輕,火箭靠我運衛星;我是氦,我無賴,得失電子我最菜」;我是鈹,耍賴皮,雖是金屬難電離……」微博上,這份《元素周期表順口溜》長達40行,包括氫、氦、鋰、鈹、硼等40種化學元素。
華龍網記者注意到,順口溜採用擬人手法,「脾氣大」對應鈉元素,「害人精」形容磷元素,「反應慢」代表碳元素。每句話還提煉出化學元素在生活中的用途,從而體現某個元素的特點。
重慶實驗中學高一(2)班學生韓小小(化名)說,10月底,班裡就開始瘋傳這份順口溜,因為內容有趣,甚至還有點惡搞意味,大家還將順口溜改編運用到其他學科。
曾經是文科生的網友「家有1歲小魔女」對化學一直沒興趣,看到這份順口溜,她直呼生不逢時,當年讀書時從來沒人這樣總結!網友「蕭寒」則認為,這份化學元素周期表讀來相當順口,不過,順口溜的內容究竟對不對?能不能用於教學?
聲音
老師:排斥化學的同學不妨看看
「這份元素周期表順口溜,讀起來生動有趣,將元素的特點寫了出來,便於理解記憶,但有些地方不夠準確,且適用性不強。」已有7年教齡的重慶育才中學化學教師冉曦說,個別元素只寫了部分性質,甚至有點以偏概全。例如,在「我是硼,有點紅,論起電子我很窮」這句上,硼的顏色並非紅色,而後面的特性描寫也不夠全面準確。
冉老師說,在中學階段,學生並不需要將40種化學元素全部背下來,這份順口溜涵蓋的元素內容也有些超綱,高考時則主要考察有關化合物的知識。
冉老師建議,剛剛接觸化學的,或者不喜歡化學科目的同學,可以讀讀這份順口溜以提升學習興趣。
專家:可結合學生特點採用個性教學
市教科院中教所教研員徐老師表示,這份順口溜其實就是「口訣記憶法」,在實際教學中,重慶許多教師也採用過這種方法,南開中學一位退休教師就曾編寫過一本有關化學口訣的書籍。
「優點在於方式鮮活,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便於理解記憶。」徐老師建議,教師們可以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特點,採用編順口溜、唱學科歌曲等個性化教學方式,但需要注意準確性以及語言規範,必須符合學科的特點。
延伸
各種學科歌網絡爆紅
除了《元素周期表順口溜》外,在網絡上,有關哈利波特扮演者演唱《元素周期表之歌》的視頻也很火爆。另外,還有化學版《青花瓷》、數學版《愛的供養》等學科歌,以及其他學科的順口溜。
例如「畢業班的數學歌」:
計算時,心須靜,書寫工整不放鬆;
檢查如同馬後炮,馬後響炮嚇一跳;
要計算,心別急,乘法口訣來幫你;
二加三等於五,二三得六記清楚;
題中條件亮紅燈,單位一致須看清。
「學好物理的方法歌」:
學好物理有方法,觀察實驗是法寶;
理解要領與規律,實際應用不能少;
找到來龍與去脈,變化再多難不倒;
數學知識隨時用,畫圖想像易知曉。
勤奮努力終有成,還怕物理學不好。學生,或者不喜歡化學科目的同學,可以讀讀這份順口溜以提升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