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菜類包括:上海青、油麥菜、生菜、大白菜、菠菜、甘藍、芹菜等
主要病害有:霜黴病、軟腐病、病毒病、灰黴病、菌核病、黑腐病、黑斑病、幹燒心、斑枯病等。
主要蟲害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跳甲、斑潛蠅等。
一、霜黴病
該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害,所有的十字花科蔬菜均可受害。其主要寄主有大白菜、青菜、甘藍、油菜、菜花、蘿蔔等。
發病症狀:
霜黴病從苗期的包心期或種株開花到結莢期均易發病危害。
苗期發病子葉或嫩莖變黃後枯死。真葉發病多始於下部葉背,初生水浸狀淡黃色周緣不明顯的斑,水浸狀持續較長時間後,病部在溼度較大時,長出白黴。
一般品種先在葉面出現淡綠色斑點,逐漸變成黃褐色,病斑受葉脈限制呈不整形或多角形。花梗受害,有的稍彎曲,有的畸形腫脹,扭曲似龍頭,種莢染病長出白色稀疏黴層嚴重受害的種莢細小變曲,結實少或不結實。
發病條件:
主要發病條件是土質粘重、地勢低洼,陰雨連綿,澆水過多,空氣溼度、土壤溼度較大,植株間距較小,通風透氣性較差,缺少光照,中耕除草不及時,氮肥過量等因素都會引起霜黴病的高發。
適宜發病的溫度為16-20℃,相對溼度高於70%,連續陰雨天氣或結露時間長,該病易流行。
防治技術
1、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
2、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澆水均勻適量降低田間溼度,對已發病的田塊可先摘除部分病葉集中處理,減少病原菌並增加通氣性。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及時間苗,剔除病弱苗,增加抗病性。
3、儘量掙取在發病的早期立即全田噴藥,並把葉面和葉背都全面噴霧。
發病初期可以選擇使用40%的百菌清煙劑,也可以選擇49%可溼性粉劑烯醯·錳鋅、72%可溼性粉劑霜脲·錳鋅、每升722克的霜黴威鹽酸鹽水劑、每升250克嘧菌酯懸浮劑等藥劑進行噴霧,或者使用非農藥特效殺菌劑霜立健,間隔7-10天,連續2-3次。
二、軟腐病
白菜軟腐病是十字花科蔬菜三大病害之一,所有十字花科蔬菜均可受害。
發病症狀:
軟腐病從蓮座期到包心期均易發病,尤以包心期發病較重。
初發病時病株在烈日下表現萎蔫,早晚恢復。隨著病情發展,病株整株萎蔫,早晚不能恢復並脫幫,葉球外露,稍搖動即全株倒地。
病部由葉基向根莖發展,使莖部腐爛。腐爛的組織呈粘滑軟腐狀。有的發生心腐,從莖基部向上發生腐爛。在乾燥的條件下,腐爛的病葉經日曬逐漸失水變幹,呈薄紙狀,緊貼葉球。腐爛處均產生硫化氫惡臭味,為本病重要特徵,別於黑腐病。
青菜、菜心等普通小白菜軟腐病,主要為害葉片、柔嫩多汁組織及莖或根部。
初呈水浸狀或水浸半透明,後變褐軟化腐爛,有的從莖基部或肥厚葉柄處發病,致全株萎蔫;菜心多自切口處軟腐,輕則不再抽苔,重則整株軟化腐爛,病部滲出鼻涕狀粘液,散出臭味。
發病條件:
病菌主要在病株及土壤肥料中的病殘體上越冬,或在其他蔬菜上繼續為害過冬。
通過澆水、施肥或昆蟲傳播,由植株的傷口、生理裂口侵入。病菌生長溫度為4-39℃,最適溫度為25-30℃。田間水肥管理不當、害蟲數量多或因農事操作等造成的傷口多時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噴灑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或新植黴素4000倍液,隔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或者使用88%水合黴素或者20%葉枯唑可溼性粉劑或者使用50%氯溴異腈尿酸、非農藥特效殺菌劑細菌立健均勻噴霧,視病情間隔5-7天噴一次。
三、灰黴病
發病症狀:
苗期染病,受害莖、葉呈水浸狀腐爛。成株染病,始於近地表的葉片,初呈水浸狀,後迅速擴大,莖基腐爛,皰面上生出灰褐或灰綠色黴層,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天氣乾燥,病株逐漸乾枯死亡,黴層由白變灰變綠;溼度大時從基部向上潰爛,葉柄呈深褐色;留種株花器或花柄受害後呈水浸狀腐爛。
發病條件:
以菌核或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萌發產出菌絲體,其上著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蔓延。
遇有適溫及葉面有水滴條件,孢子萌發產出芽管,從傷口或衰弱的組織上侵入,病部產出大量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後逐漸形成菌核越冬。
該病發生與寄主生育狀況有關,寄主衰弱或受低溫侵襲,相對溼度高於94%及適溫易發病。
防治方法:
棚室噴灑6.5%甲硫.黴威或5%春雷.王銅粉塵劑或者非農藥特效殺菌劑灰立健。
露地於發病初期噴灑40%雙胍辛烷苯基磺酸鹽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2.5%咯菌腈懸浮劑1500倍液、25%丙環唑乳油30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幹懸浮劑800倍液、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40%嘧黴胺懸浮劑1200倍液、55%嘧黴胺.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非農藥特效殺菌劑灰立健。視病情,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3-4次。
四、菌核病
主要危害大白菜、普通白菜、茄子、辣椒、芹菜、紫菜苔等。
發病症狀:
發病部位多在莖基部和葉柄處,有時花梗及種莢也受害。
病斑初為黃褐色,後變為灰白色,最後全部腐爛。並產生白色棉絮狀的菌絲體和鼠糞狀的菌核。莖基部多中空,內有黑色種莢受害病斑也變為白色,結實不良或不結實,莢內生有黑色粒狀物,即菌核。
發病條件:
主要發病條件有地勢較低,連茬連作,田間過於密植,植株間距過小,通風採光不良,灌排能力較差,相對溼度較高,偏施氮肥等都是菌核病高發的誘因。相對溼度高於85%,溫度在15-20℃時,有利於菌核萌發和菌絲生長及子囊盤產生。當田間相對溼度低於70%,發病率及發病症狀明顯減輕。
防治方法:
發病後,可用50%甲基硫菌靈500倍液、90%多菌靈800倍液+活力素75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等噴施防治,一周噴一次,連噴2-3次。嚴重時可3-5天噴施一次。
五、病毒病
發病症狀:
全生育期均可發病,前期發病早的對產量影響大。苗期染病:長出幾片真葉後即顯症,葉上出現淺綠和深綠花葉斑駁。有時現明脈,葉片皺縮扭曲。成株染病,病株明顯矮化,葉片不規則扭曲。
發病條件:
毒源來自於鄰近菜田帶毒的萵苣、萵筍、菠菜等。
種子也可帶毒,出苗後即見發病。田間主要靠蚜蟲傳播,病健株接觸摩擦時病株汁液也傳毒。
桃蚜傳毒率最高,蘿蔔蚜、瓜蚜、大戟長管蚜也可傳毒。該病發生與擴展和天氣相關,高溫乾旱,蚜蟲多受害重。一般均溫高於18℃,田間缺水,病害擴展很快。
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
夏、秋種植時,採用防蟲網或遮陽網或塑料薄膜上適當遮蔭可減輕發病。
出苗後小水勤澆,適當蹲苗,發現蚜蟲及時防治。
發病初期噴灑2%寧南黴素水劑500倍液或24%混脂酸 鹼銅水乳劑800倍液或者使用非農藥特效殺菌劑病毒立健。
六、斑潛蠅
危害特點:
成蟲、幼蟲均可為害,雌成蟲飛翔把植物葉片刺傷,進行取食和產卵,幼蟲潛入葉片取食葉肉,產生不規則蛇形蟲道,葉綠素被破壞,影響光合作用,嚴重的引起葉乾枯。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清潔田園,將被美洲斑潛蠅為害作物的殘體集中深埋、漚肥或燒毀。
(2)藥劑防治:可用30%滅蠅胺1000-1500倍液或3.2%阿維菌素1500-3000倍液或2.4%阿維高氯2000-3000倍液,5-7天噴施一次,嚴重時可用30%滅蠅胺1000倍液+3.2%阿維菌素15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或者使用龍仕達高抗性斑潛蠅專用藥「潛贏」,3-5天噴施一次可有效防治。
七、蚜蟲
危害特點:
以成蟲和若蟲群居於葉背、花梗或嫩莖上,並吸食汁液為生,分泌蜜露布滿葉面,影響光合作用。
蟲害發生後,幼葉向下畸形捲縮,嫩莖、花梗受害彎曲,植株矮小弱化,輕則影響良好植株生長,嚴重時可造成植株枯萎死亡,影響產量。蚜蟲還可傳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田間及周圍雜草,保護蚜蟲天敵,如瓢蟲、食蚜蠅、蜘蛛、草蛉等。
(2)利用蚜蟲具有趨光性特點,進行誘殺。利用天敵及趨光誘殺兩種方法既有效又環保,符合綠色農業的發展理念。
(3)蟲害初發時,可用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10%蟲蟎靈3000倍液,或10%多來寶乳劑1000倍液等噴施防治,7-8天噴一次,連用2-3次。
建議使用龍仕達艾克莎之蚜,特別添加殺蚜蟲助劑,效果特效,死蟲乾淨徹底。
八、跳甲
危害特點:
常群集在葉背取食,體型小、能飛善跳、性極活潑,壽命約50天,長的可以存活1年之久。
啃食葉片,常造成被害葉面布滿稠密的橢圓形小孔洞,使葉片枯萎,光合作用降低,失去商品價值。
跳甲有趨嫩性,喜歡取食葉片的幼嫩部位,所以苗期受害最重,常造成毀苗。
防治方法:
當發現幼蟲開始危害蔬菜根部時,可以用辛硫磷灌根。
當田間出現危害時,可噴施呋蟲胺、啶蟲脒、噠蟎靈、菊酯類、噻蟲嗪、蝨蟎脲、龍仕達艾克莎之甲等殺蟲劑,可以混配使用,也可交替使用,但不要單一用藥。
九、青蟲
青蟲在葉菜類危害特別大,包括菜青蟲、小菜蛾(吊絲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咀嚼式口器害蟲。
青蟲食性雜,一般造成作物減產15%左右,嚴重者可減產30%-40%,更有甚者可達75%以上。1~3齡細嚼慢咽,3齡後暴飲暴食,短時間內就可以將葉片吃個精光。
《10月份桃樹如何管理》(果樹種植技術)
進入10月份,大部分地區地溫一般能達到在20度左右,根系、枝條、葉片等還在生長活動,為調整樹勢,提高葉片光合作用,積累養分,並為來年的優質高產打基礎,必須進行桃樹採後養護管理。所以除草、施肥、樹體整理、防病治蟲等仍是這一時期桃樹管理的重點工作。
一、中耕除草
使用基肥前及時進行一次中耕除草,增強土壤的通透性。中耕深度一般6-10公分,過深傷根,對果樹生長不利,過淺則起不到中耕的作用,並可將清除下來的雜草覆蓋樹盤,以此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二、秋施基肥
根據桃樹生長周期特性,桃樹應在進入休眠期前施好基肥。因此,進入十月份就要開始準備基肥,十月下旬即可進行基肥施用。
三、樹體管理
1、對樹冠鬱閉、通風透光較差的果園,將樹冠內膛的部分徒長枝、細弱枝進行適當疏除,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性。
2、樹體要做好及時清理工作。對殘留在樹體上的廢袋、病僵果、枯死的枝條、被梨小食心蟲等危害的殘梢及時進行清理,並刮除病斑,集中燒毀,減少病源基數。
四、病蟲害防治
1、細菌性穿孔病:秋後適宜的溫度條件也較適宜桃樹細菌性穿孔病的發生,若遇降雨天氣也要格外關注此病害。發生較重的桃園可通過噴施1:1:200的硫酸鋅石灰液來加以防治(噴用時不能與其他殺蟲、殺菌劑混用)。
桃樹細菌性穿孔病—春季潰瘍斑
桃樹細菌性穿孔病—夏季潰瘍斑
桃細菌性穿孔病—發病葉片
2、桃紅頸天牛:此蟲還處於危害階段,捕捉根部天牛幼蟲仍不可輕視。根據枝上及地面蛀屑和蟲糞,找出被害部位,然後用鐵絲鉤殺幼蟲。也可用醫用棉蘸取藥劑導入被害枝幹內部,將其燻殺。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鉤。五六月份,在果園內發現樹幹周圍和地面有大量紅褐色蟲糞和木屑,找到蛀孔,用鐵絲伸入蛀孔將幼蟲鉤出殺死,或用快刀在幼蟲危害部位順樹幹縱劃二三道將蟲子殺死。
二是燻。看到樹幹上和地面周圍有新鮮蟲糞排出時,清理一下排糞孔,把磷化鋁片劑的1/4~1/8塞入蟲孔內,或用50倍敵敵畏灌注蛀孔,然後用泥將蟲孔封堵,燻蒸殺死幼蟲。
三是塗。在六七月份成蟲羽化產卵高峰期,對樹幹進行塗白,阻止成蟲在主幹和主枝上產卵。塗白劑配方:V生石灰∶V硫黃∶V食鹽∶V油∶V水=10∶1∶0.2∶0.2∶40。
桃紅頸天牛—成蟲
桃紅頸天牛—成蟲
桃紅頸天牛—幼蟲
桃紅頸天牛—幼蟲
桃紅頸天牛—幼蟲
桃紅頸天牛—幼蟲為害時排洩症狀
桃紅頸天牛—為害症狀
桃紅頸天牛—為害症狀
桃紅頸天牛—為害症狀
另外大家要注意:
肥料種類包括機制有機肥和自行堆制農家禽畜肥等。用肥量以成年結果樹每畝施用量為例:機制有機肥1-1.5噸(8年生以上成年桃樹結果樹一般株施60-80斤左右),堆制腐熟農家肥1.5-2噸(雞糞肥酌情減量)。施肥方式以溝施為主,在桃樹樹冠外圍的垂直地面兩側開溝(深約40公分、寬30-40公分、長100公分),之後將肥料與土壤1:1混勻施入溝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