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不太老的快30年的經歷和走南闖北的經歷後,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南方北方是真的有巨大的「地域差異」,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就連「一道青菜」也能引起網友們的討論:
其實在北方的人都知道北方人出去吃飯沒有點青菜的習慣,吃青菜人家也是給放鍋裡一頓亂燉啊!小編在北京呆了幾年平時和朋友聚會也是出去吃火鍋各種各樣的火鍋······要不就是各種麻辣香鍋或者各種巫山烤魚等等,反正沒人強求說要吃青菜或者點青菜吃。而到了南方就不一樣了,我到深圳好幾年了,發現,南方人尤其廣東人,從早茶、正餐到宵夜,點菜點到最後都會是點一碟青菜來收尾,這種飲食文化上的差異,真有想想就好有趣呀~
在廣大呆了幾年也有了一些要好的朋友。發現,廣東人愛吃青菜,那是完全離不開家長對孩子從小的培養。他們大概從小在家吃飯,媽媽已經立下家規:肉可以剩,但是青菜一定要吃完!即便飯吃完了,大家也要每人分幾筷青菜,分工合作,完成任務(很團結有沒有啊,哈哈哈)
所以大家發現了嗎?和我們小時候一樣,如果發脾氣不吃,大人們肯定就會說:吃青菜有助於拉粑粑哦~這時候還不吃的話,他們就會又哄又騙:不吃青菜會長不高額,不吃青菜會變醜哦~等等等洗腦魔音
那麼到後來這些孩子離開家去讀書或者去工作出遠門·········家人的關心叮嚀還是那句「以後吃飯要多吃青菜多喝湯奧」
嗯,這一句話已經總結得很精闢很簡短很到位啦!
青菜之所以能拴住廣東人的胃口,除了長期的習慣培養,更重要的還是青菜真的好吃還有一堆好處,多吃青菜的好處隨隨便便就可以列出一大堆來啊!
美容保健和減肥
青菜中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同時維生素C、胡蘿蔔素是人體黏膜及上皮組織維持生長的重要營養物質,所以經常食用對人體具有美容作用。青菜所含鈣量在綠葉蔬菜中比例是最高的,如果一個成年人一天吃500g青菜,那麼這500g青菜中所含鈣、鐵、維生素A和C都可滿足普通人的生理需求,而且青菜還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能力,而且青菜和別的碳水化合物相比具有明顯的減肥作用,所以呢青菜也是減肥人士的必吃品,一般減肥的人吃青菜都是水煮的或者蒸的是油分比較少或者沒有油的。
寬腸通便
蔬菜中的纖維質不能被人體的腸胃所吸收,但本身會吸收大量的水分,來增加糞便形成的軟度,有益排便。多吃纖維質可以促進身體的代謝功能,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蔬菜中的纖維質能有效促進腸與胃的蠕動,所以能降低食物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營養素被吸收,並及早協助排出對人體無益的廢物。現代人的飲食,攝取加工製品太多,因此更應該多吃蔬菜,除了可延緩食物消化吸收的速率,更能健胃整腸,調整血液品質及身體體質。
降低血脂
青菜為低脂肪蔬菜,且含有膳食纖維,能與膽酸鹽和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故可用來降血脂。蔬菜中的纖維質能增加咀嚼,使飽食感增加,而減少食物的攝取量,並進而減少熱量的攝取。
解毒消腫
有一些蔬菜含有豐富的鉀、鈣、鈉、鐵質等鹼性礦物質,不僅能平穩血液中的酸鹼值,也是小朋友生長需要的營養素重要來源。青菜中的植物激素,能增加酶的形成,對進入人體內的致癌物質有吸附排斥作用,故有防癌功能。此外,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肝臟的排毒機制,對皮膚瘡癤、乳癰有治療作用。
青菜還真的很好吃的,下面看看青菜都有哪些吃法:
也許,也就是廣東才會有這個空心菜煲仔飯了,真的別的地方你不一定見得到啊。想想當這些綠油油又乾脆有勁道的空心菜,碰撞上鍋爐上滾燙通紅的煲仔,在用一些鹹香蝦醬提味,光是聽到煲裡發出的滋啦,滋啦的聲音,就已經垂涎欲滴了。在聞聞那混合在美味裡的香氣,都可以吞下一大碗白飯了。
廣東最出名的可能就是白切雞了,你去客家人家裡做客,要是不給你準備一個白切雞那估計是不可能的了。在這裡青菜有一個和白切雞在一起的吃法。那做法就有點簡單了,把浸過白切雞的湯湯水水,舀起一大勺,放在鍋裡燒開,丟下幾把菜心,翻炒幾下,真是人間極品了。吃著這個雞湯菜心,瞬間幸福感滿滿,唇齒都是美味環繞,這個時候你就是拿燕窩鮑魚來換,也不想理你啊!
廣東人一說點青菜吃,馬上腦袋裡就開始咕嚕嚕轉了。是吃香脆清甜的芥藍、還是吃嫩華香軟的番薯葉呢、或者是爽脆回甘的芥菜呢?腦袋裡咕嚕嚕的轉個不停,比女人挑衣服還糾結呢。這些原本寡淡青澀的蔬菜,經過廣東人各種花樣的烹調料理後,變幻出很多不同口味的感官享受,這些青菜啊變得比肉還要吊人胃口了。
來過廣東的朋友們開始是不理解的出去吃一個正宗的粵菜,滿桌子菜肯定少不了3 4個青菜,開始可能會嘀咕廣東人真節儉,請客吃法還弄這麼多青菜呢。待仔細品味過後才曉得,果然是和家鄉的青菜是不一樣的啊,甚至很多外地朋友一吃難忘,在到後來被慢慢同化,在廣東吃飯也不忘點上一碟青菜。(廣東吃早茶還是有點儀式感的,這個今天就不細說了,下次在慢慢說。)
那麼來過廣東的人都可能多多少少地了解一些這些人。其實呢,廣東人對青菜的口味追求,和對白切雞、燒鵝、蒸魚、煲仔、炒牛河一樣地極致,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呢。今天我將和你簡單的講講廣東人對青菜美學的講究:
廣東人吃青菜,越嫩越好,越鮮越好
用一句話形容廣東人對青菜的做法就是「粗料精做」,「粗料精做」是廣東人烹調青菜的一個最直接的態度,那麼到底可以精到什麼程度呢?
記得最難忘的是在一本《食經》上看到的對做青菜的一個做法,現在想像還是覺得很驚訝。《食經》是上個世紀的飲食書。《食經》中比較難忘的是一個油菜做法的介紹:取一碟炒油菜,從5斤嫩菜中選出最嫩的那1斤,洗淨後,用經過2隻雞熬的雞汁,慢火將菜煨至吸夠雞汁的鮮味。
所以這個嫩,真的是及其嚴苛的了,就像我小時候吃白菜只吃最中間的那幾顆菜心一樣,小時候被大人說嬌氣,那是他們不知道古人是怎麼吃雞汁油菜啊!
番薯葉在廣東人手裡也是很講究了,只會取指甲掐進去會流汁的那一段,和在爆香的蒜蓉裡在翻炒,入口清香,口口回甜,連桌子上的肉都黯然無光了。再「豪配」點的吃法,像食家江獻珠那樣,取足量蒜蓉和四五寸長的嫩番薯苗混炒,嫩滑比雞蛋還好吃。
這些老饕們吃青菜,就更講究了,還會追溯到菜的產地,那些有條件的可能還會去郊區租一塊地找人來種菜吃了,當然自己種的比較少了,比較浪費精力。那麼買菜還是會買那些產地的菜的,像水口的矮腳白菜、水東的芥菜、廣西的博白通菜、揭陽的紅腳芥藍等等,口感那是真的不錯,吃過都知道好,遠遠比同類青菜好吃多了。
由左到右:
矮腳白菜、水東芥菜、紅腳芥藍、博白通菜
矮腳白菜,是廣東開平市水口特有的蔬菜,菜生透白,菜葉嫩綠、因為天生矮短,當地人又叫「匙羹柄」,清甜無渣,秋風起開始豐收,當地人也將部分曬成白菜乾,一盅「白菜乾陳腎冬菇湯」是廣東人的冬季保溼水。
茂名水東芥菜,菜梗翠玉色,一掰即斷,比其他地方的芥菜清甜爽脆,無澀味,是芥菜終結者也抗拒不了的美味。
揭陽紅腳芥藍,莖部呈紫紅色,類似菜苔,吃落莖脆葉軟、絲絲回甜,用蘇東坡的詩來讚美,即是:芥藍如菌蕈,脆美牙頰響。
廣西博白通菜,莖長葉疏,葉尾尖細,煮好即便放上幾個小時,也依舊爽脆鮮綠如初。還有啊,估計全國也就廣東人會把一個通菜做兩種炒法,我媽在廣東住了幾天就學會了。她炒通菜就會把葉子和杆分開炒,葉子炒一盤,葉莖炒一盤,區區一個通菜就做出了兩個菜來吃。
除了常見的青菜,長於山間的野菜也備受青睞,像辣椒葉、勒菜、芝麻葉等等。這些葉菜處理不好的話,苦澀、刮舌,甚至帶刺。
廣東人處理野菜的辦法類似枸杞葉,用豬油去澀增香,再拿來滾豬肉湯,清淡鮮味得來,又帶點野生的草青味道,對於遠離鄉間的城市人來說,新鮮感十足。
北方人來廣東才認識的青菜有這些哈:
在北方的朋友們還分不清芥藍和菜心差別的時候,廣東人都可以 把芥藍吃的很高端詩意了!
把夏天還會做絕色的「冰鎮芥藍」,是不是看著就很貴的樣子呢?真是吃東西擺盤也是一種學問啊!把芥藍的葉子和外皮去掉,在和秋葵做成拼盤,在把他們放在冰上,真是神仙吃法了。最最重要的是要準備一份好下口的好醬汁,那就更美味啦!
潮汕人的炒芥藍也是他們的地方特色啦。用猛火和豬油來搭配芥藍,芥藍被猛火和豬油的滋潤下變得更加酥軟香潤、甘甜、回味無窮,這樣的芥藍你拿燕窩我都不和你換的。
還有啊,更令北方朋友驚豔的,就是西洋菜了。很久以前帶一位北京朋友去打邊爐,當他吃到了人生第一口西洋菜之後,她激動地說:以前沒有西洋菜的日子,真是白活了!哈哈哈,真是性情中人啊,聽到我很開心呢。
西洋菜可以施展廚藝的地方就多了,可炒可灼可煲,做法和花樣比較多。就算是最簡單地用鹽和油炒熟,也是很美味了,就算是沒有肉也可以很痛快地下飯,真是造物主對人類的恩賜了。
西洋菜和鯇魚、豬骨煲成湯,湯水濃鬱香甜、西洋菜咽在喉嚨裡滑溜如絲。與白灼清炒的口感完全不一樣了,當然做西洋菜最最經典的還是西洋菜陳腎湯咯。
細說下來,我一個北方他能講的廣東的青菜文化也只是冰山一角,根本講不全廣東青菜文化的博大精深。青菜文化遠不止看上去的綠油油一碟那麼簡單的,我今天拼盡全力也只是說了一點點,真正的廣東人可能還會說才不止這麼一點咧。
其實北方南方都是喜歡吃青菜的,可能只是北方人沒有南方人吃的頻率那麼高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