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最愛的這一棵蔬菜之最西洋菜,究竟是什麼菜?

2020-12-04 美食導報

導報君語

沒有青菜,廣東人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沒有西洋菜,廣東人的冬天是不完整的

「不吃青菜會缺維生素!」

「不吃青菜會很油膩!」

「不吃青菜會便秘!」

如果你聽到一個人嘴裡蹦出這些語句,毫無疑問,他/她就是廣東人。

廣東人對青菜總是情有獨鍾,從早茶、正餐到宵夜,沒有一碟青菜收尾,那麼這一頓便不完整。要注意的是,廣東人的青菜,並不指代蔬菜,顏色不綠、沒有葉子的蔬菜,極有可能會被開除出「青菜界」。

而廣東人最愛的青菜,除了有一年四季源源不斷的菜心外,當下最美味的、最好賣的、最常見的,要數這棵西洋菜。因為初冬之際,正是西洋菜最嫩、最無渣的時節,可清炒、可上湯、可入火鍋,還能煲老火靚湯,廣東人對這西洋菜可是下了渾身解數。

西洋菜,和菜心還是親戚

很難向一個沒見過西洋菜的人描述這種蔬菜。

儘管西洋菜來自蔬菜大戶十字花科,但它的長相和任何一種常規的十字花科蔬菜(如菜心、芥菜、白菜)都對不上號——當然,如果你能看到西洋菜開花,那四瓣的白色小花倒是和油菜花一模一樣。不過這時候的西洋菜會苦得沒法吃,所以菜市場上是看不到開花西洋菜的。

也許是因為「西洋菜」這個名字確實表現不出它的外觀,所以西洋菜的正式中文名「豆瓣菜」,反倒更能說明情況——取其小葉圓形、狀如豆瓣之義。要是走街串巷,那麼倒可以在某些超市裡頭發現如豆芽一般的西洋菜芽。

西洋菜,不夠吃的「外來物種」

關於西洋菜,其實在我國流行起來,也是近百年來的事情。據說西洋菜傳入中國,是在20世紀30年代。一位旅居葡萄牙的廣東人,將當地的一種「水菜」種子帶回故鄉廣東中山縣栽種,並將部分種子分贈給澳門的親友,後來又隨各種原因流散到港澳。從此,這個「入侵物種」在廣港澳遍地開「菜」。然而由於可蔬可藥的特點,它不但沒被排斥,反而造福於國人,惠及香港、澳門同胞。

由於當時澳門人習慣稱葡萄牙人為「西洋人」,故而將這種水菜稱為「西洋菜」。如今,粵、港、澳人一直沿用這一名稱。

不過在粵西一帶,也有人稱西洋菜為「東洋菜」,這就涉及到傳入時輸出地的問題。而「東洋草」的說法是由14世紀初從英國、法國傳到美國、南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1780年前後傳入日本,再經由朝鮮轉至我國。

其實,西洋菜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用葉菜,歷史記載超過3000年,原產於歐洲和中亞。所以也有人認為,「西洋菜」是指原產於歐洲,經貿易傳入我國的,而「東洋草」則是指原產自中亞地區傳入我國的。兩種菜雖然現在都統稱為「西洋菜」,但品種上還是略有差異。

其中一個說法是,原產自中亞的「東洋草」更加矮短、葉片更大,吃起來更加清甜。而根據許多到過東南亞地區的國人都推薦說,當地的幾種原產蔬菜如西洋菜、通菜等,口感和味道和中國本地品種區別很大,尤其是產於越南、柬埔寨一帶的西洋菜,又清又甜,爽脆無渣,特別適合廣東人口味。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西洋菜種植地是英國奧爾斯福德,其次是東南亞地區,再者就是我國廣東粵北粵西一帶。就我國而言,粵語區是消費西洋菜的主要區域。一般來說它可以生食,也可以炒或涮火鍋。由於風味特殊,有類似芥末的辛辣味,吃起來頗為爽口。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產自於葡萄牙的「水菜」,在當地是沒有人食用的。時至今日,這種菜依然被葡萄牙人當做水生雜草。也就是說,這個「西洋人」,根本不吃西洋菜。不過除了葡萄牙之外,歐美國家大多把它作為重要的蔬菜栽培。

西洋菜,清炒、煲湯最好吃

據說早年西洋菜在粵港澳一帶流行時,人們就開始研究它的食用方式。其中,人們發現西洋菜用來清炒是最佳的,又發覺它的莖質纖維多,用來滾湯也很合適。後來發現,西洋菜煮爛了也很甜。於是,講究喝湯的粵港澳人,開始用西洋菜燉湯,將西洋菜燉成黑色,和湯一起喝。

在上世紀40年代初,廣州就開始用豬肺、墨魚與西洋菜,再加上幾顆蜜棗,用文火燉上兩三小時,直至莖葉全部軟爛的「西洋菜豬肺湯」。而一向講究生活質量的港澳人,更是鍾情於西洋菜,凡是冬春時令氣候寒冷乾燥之時,就用恰有良好潤肺止咳功能的西洋菜,與瘦豬肉或鴨腎燉湯。

後來這一吃法傳到廣州等地區,人們開始模仿並改良,最後形成以西洋菜、陳腎、蜜棗為主料,配以豬肺或豬骨、瘦豬肉為輔料的「西洋菜煲陳腎」燉成湯水。

當時這一道湯水,常常和「竹蔗馬蹄水」「羅漢果煲豬肺」等,出現在廣東的涼茶鋪裡,成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經典搭配。

眾所周知,青菜往往是用來「滾湯」,但是西洋菜雖然被稱為「水菜」,但實際上它本身含有的水分不高,而且纖維細胞不容易「破壁」,因此在長時間的燉煮後,並不會產生大量的乳酸,而是把纖維中的成分分解,成為糖分,因此反而會顯甜。

不過,西洋菜雖然能久燉,但單獨燉煮到發黃髮黑時,其實味道中除了有甜味以外,還會有澀味。而陳腎的香味和油分,剛好能把這種澀味遮蓋掉,而且多餘的鹽分,能起到提甜、提鮮的作用。在加入蜜棗的前提下,西洋菜煲出來的湯,就可以更顯甘甜了。

可以說,這道老火湯,可是「負負得正」的最佳代表之一。

廣東的西洋菜,一枝獨秀

說到西洋菜的產處,一般以兩廣一帶為主。

第一個要說的是陽山西洋菜,來自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特產,擁有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由於陽山的地理環境適合西洋菜生長,這裡的西洋菜「個子」特別高,一般有30—40釐米,質地脆嫩、多汁,清香爽口。其中陽山魚水村的特產「旱種西洋菜」,更是最為人所稱奇和熟知。

第二個是口吳西洋菜,產自揭陽市榕城區仙橋,同樣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口吳在仙橋河上遊,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所產西洋菜,葉色青翠,枝莖酥脆,味道甘厚而有韻味,且有相當的藥效。

第三種西洋菜,並沒有特殊的稱呼,來自江門恩平、臺山一帶,外地人也許會叫它「臺山西洋菜」。不過其中最有名的西洋菜並不產於臺山,而是恩平的橫陂鎮飛鵝朗村和竹排村,當地甚至稱其為「西洋菜專業村」。這種西洋菜爽脆、清甜,更適合煲湯,據說有一部分還是供應港澳地區的。

除了這幾種廣東特產,大家不妨試試來自東南亞地區,尤其是越南的西洋菜。

越南不僅有合理合適的生長環境,越南人種植西洋菜的方式也和我們有所差異。其中最大的一個特點便是很少放催生劑。因此,這種在較天然的環境下,越南西洋菜的平均長度只有20—25釐米,而且葉片比較大,有種「矮粗肥」的感覺,和本地西洋菜又高又細的「高挑」身材完全是兩碼事。另外,這種越南西洋菜不但更清甜、無渣,而且久燙之後不易變黃,用作火鍋、滾湯等都是一流的選擇。

圖文 | 馮睿峻、龔智南

部分圖片來源 | 綜合網絡

編輯 | 某南

相關焦點

  • 西洋菜究竟是什麼菜?和西洋有啥關係?
    儘管來自蔬菜物種大戶十字花科,但它長得並不像任何一種北方人熟悉的十字花科蔬菜。也許是因為「西洋菜」實在不雅,中國的植物學家用「豆瓣菜」當作它的正式中文名,取其小葉圓形、狀如豆瓣之義,然而這個名字也不直觀。
  • 廣東人最愛的蔬菜,是你想不到的奇花異草
    廣東人愛清淡,蔬菜自然不能缺少。廣東人的餐桌上無論如何都必須有一盤綠油油的青菜。因此,愛吃的老廣們除了日常的青菜以外,一些平時少見或者根本不注意的奇花異草成為了餐桌美味南瓜花南瓜花亦蔬亦藥。用肉餡釀提鮮下飯,裹上脆漿用油炸酥脆又是下酒的好菜。番薯葉番薯葉,又稱地瓜葉。每百克鮮紅薯葉含脂肪0.2克,糖4.1克,礦物質16毫克,鐵2.3毫克,磷34毫克,胡蘿蔔素6.42毫克,維生素c32毫克。其礦物質與維生素的含量均屬上乘,胡蘿蔔素甚至超過胡蘿蔔的含量。被亞洲蔬菜研究中心稱其為蔬菜皇后。
  • 西洋菜,不是香菜,更不是翔菜
    講粵語的同胞們可能沒有在「給能吃的東西命名」上分配技能點,起的名字要麼就非常「淳樸」,比如皇帝柑;要麼就特別不走心,比如西洋菜。一個流傳甚久的段子。很難向一個沒見過西洋菜(Nasturtium officinale)的人描述這種植物。儘管來自蔬菜物種大戶十字花科,但它長得並不像任何一種北方人熟悉的十字花科蔬菜。
  • 為什麼廣東人對青菜情有獨鍾?
    廣東人愛吃青菜,離不開從小的培養。還有甜脆清香的芥藍、滑溜如細面的番薯葉、爽脆回甘的芥菜…寡淡青澀的蔬菜,經廣東人烹調料理後,變幻出清脆爽嫩滑等各種美妙口感,比肉還要吊人胃口。>「粗料精做」是廣東人烹調青菜的方法,精到什麼程度呢?
  • 農村蔬菜,哪些可以種在水田裡?最少有3種北方人連名字都不知道
    在農村,村民吃菜都是自己種植,為了能及時吃到不同的新鮮蔬菜,每樣蔬菜都會種植一些,那麼蔬菜不單單是只能種植在普通的土裡,就連水田裡也可以種植很多樣蔬菜。那麼在農村究竟有哪些蔬菜可以種植在水田裡呢?下面我就來介紹介紹。1.馬蹄。
  • 為什麼廣東人對青菜情有獨鍾?看看他們可以吃的青菜就知道了!
    廣東人一說點青菜吃,馬上腦袋裡就開始咕嚕嚕轉了。是吃香脆清甜的芥藍、還是吃嫩華香軟的番薯葉呢、或者是爽脆回甘的芥菜呢?腦袋裡咕嚕嚕的轉個不停,比女人挑衣服還糾結呢。這些原本寡淡青澀的蔬菜,經過廣東人各種花樣的烹調料理後,變幻出很多不同口味的感官享受,這些青菜啊變得比肉還要吊人胃口了。
  • 史上最全的蔬菜中英文清單
    提起蔬菜,中國人最應該感到自豪,因為我們吃苦耐勞、勤勞勇敢、虛心接納、敢於創新。單純是青菜就有幾十個品種:捲心菜,上海青,小白菜,紅菜苔,娃娃菜,油麥菜,黃帝菜,捲心菜、菠菜、生菜、芥菜等等。事實上,按照蔬菜植物不同的食用部位,可以大致作以下分類:1. 葉菜類:菠菜、莧菜、白菜、韭菜、西洋菜、香椿、小油菜、茼蒿、大蔥、蕪荽、茴香、紫蘇、豆苗、南瓜苗等。2. 莖菜類:豆芽、蒜苗、芹菜、蘆筍、芥蘭、萵苣、蘺蒿、茭白、榨菜、魚腥草等。
  • 【出國必備】最實用的超市英語:水果蔬菜英語大全
    英語口語 此生能遇見你,已然 幸福得一塌糊塗 Jimmy's Note 吉米老師前言:中國人對蔬菜的需求還是十分之高的
  • 魷魚、八爪魚、烏賊三兄弟,為什麼廣東人最愛炒魷魚?
    導報君語廣東人對「炒魷魚」可是又愛又恨儘管在廣東人眼裡「炒魷魚」並不是一件好事,但奇就奇在每到逢年過節,很多人依然喜歡在餐桌上見到「炒魷魚」這道菜。事實上,如果不是對海產非常熟悉的人告訴你,原來魷魚這種常見得不得了的海產,是廣東的特產、甚至是廣東的一絕時,恐怕你是想破了腦袋也未曾想到。真正屬於頂級魷魚產區的地方,就是廣東沿海、海南北部灣和廣西近海。而由於水質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廣東某些產區的魷魚,比海南、廣西這兩個產區還要稍微優秀一點。
  • 幼嫩莖葉為食用可素炒、涼拌、煲湯、做色拉或盤菜配料西洋菜
    幼嫩莖葉為食用可素炒、涼拌、煲湯、做色拉或盤菜配料西洋菜田 磊等西洋菜又稱豆瓣菜、水田芥,英文名 Watercress ,原產於地中海東部和南亞熱帶地區, 20 世紀初由葡萄牙人引進我國澳門、香港,再傳入日本 。我國以澳門種植最早,之後廣東、廣西及其他省(市)陸續引種。
  • 中國人口味地圖 南北方最愛的10道菜
    北方人最愛的10道菜   報告中分別統計了北方人和南方人最愛的10道菜,從中可以看出,南北方飲食差異的確存在,而且國人最愛吃的食物大多以肉類為主。其中,北方人最愛:餃子、驢肉火燒、火鍋、煎餅果子、牛肉麵、韭菜盒子、殺豬菜、炒肝、豬肉燉粉條、包子。   不難看出,殺豬菜、豬肉燉粉條等菜品非常「橫」,都是以肉為主料;煎餅果子、韭菜盒子則是油脂含量較高的食品;北京人愛吃的傳統食物炒肝,則是動物內臟類小吃的代表。儘管北方人最愛的菜有一部分不太健康,但範志紅說,北方人的吃法也給健康飲食留出了很大餘地。
  • 飯桌上必點的一道菜,廣東人的最愛
    而在南方比較正式的飯局上,湯類則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通常是作為整桌菜的壓軸出場,可見其分量。從地理氣候原因上來說,南方天氣比較熱,人體水分蒸發大 ,需要湯水補充流失的水分,而且天熱胃口不佳,吃些易消化的,比較容易開胃。湯有的人喜歡在飯前喝湯,有的人喜歡在飯後喝湯,反正一道湯基本上是每天餐桌上的必備,喝湯已經成為南方人最平常的飲食習慣。
  • 「紅嘴綠鸚哥」是種什麼菜?春天最愛物美價廉這一口兒
    這是個謎語的謎面,謎底是菠菜。據說,菠菜的含鐵量曾經被測定的人誤點了小數點的位置,一下子含鐵量被放大了十倍,於是很多年它被冠以含鐵量最高的名號。1929年,居住在伊利諾州徹斯特鎮的美國漫畫家西格創作了大力水手漫畫,1933年,美國一家蔬菜罐頭廠贊助拍攝了一部動畫片《大力水手》,主人公大力水手叫做波比,他只要一吃菠菜罐頭就立刻力大無比,救出自己心愛的女友,打敗欺負他們的壞人。
  • 羅漢松多少錢一棵?什麼品種最貴?羅漢松家庭種植禁忌
    全網追蹤】   很多人都聽過羅漢果,但是少有人知道羅漢松。羅漢松是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苗木,它枝葉蔥綠,根莖古樸蒼勁,用來當做盆景很能襯託主人的不凡氣度。種過羅漢松的人都知道,它的價格很高,那麼具體價格是多少?什麼品種的最貴?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 這三種常見蔬菜,被村民稱為「懶人菜」,種植一次能收穫十餘年
    導讀:這三種常見蔬菜,被村民稱為「懶人菜」,種植一次收穫十餘年在農村生活,任何一塊地方也是決計不能浪費的,像庭院之中,大門兩側,房前屋後那些犄角旮旯之地。村民也會將其利用起來,或者是種植上樹木。對於種植蔬菜,有的時候是確實沒有時間和精力一直去打理的,這也就衍生了大家稱之為的「懶人菜」,這些懶人菜種植比較的簡單,而且管理相當的方便,最大的好處是種植一次之後,就不用再每年種植,有的能夠連續收穫十多年,這樣的種植方式,自然被當之無愧的「懶人菜」,在這些諸多的懶人菜之中,農村最為常見的三種是:洋姜;這種植物跟過去相比較
  • 這些綠葉蔬菜堪稱「救命菜:千萬別錯過!!!
    如今人們吃東西,營養健康往往擺在首位,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吃的貴並不代表著吃的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些菜,看似不起眼,卻被老祖宗稱為「長壽菜」、「救命菜」,而且價格不貴。蘆筍中富含的葉酸能夠減少高半胱氨酸,這是一種能夠引起發炎的胺基酸,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吃蘆筍的同時也攝入了有益心臟的其他營養物質,比如鉀。
  • 春季時令菜養生 3月吃什麼蔬菜?
    春季時令菜養生 3月吃什麼蔬菜?時間:2016-03-04 22:2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季時令菜養生 3月吃什麼蔬菜? 3月正值春季缺菜之時,也有一些時令蔬菜供養生。那麼3月吃什麼蔬菜呢?韭菜、菠菜、香椿、春筍等是好選擇。具體3月吃什麼蔬菜?
  • 世界最古老的兩棵樹在中國,一棵驚豔了西安,一棵徵服了西藏
    世界上有著最古老的兩棵樹,幸運的是它們都存在於中國,而這兩棵樹,一棵驚豔了西安,一棵徵服了西藏,大家知道這兩棵樹是什麼樹嗎別著急,小編這就來告訴你。位於西安的這棵古老的樹叫做銀杏樹。這棵銀杏樹之前到現在還能這樣熠熠生輝,主要是因為它的樹下面有一個泉眼,可以源源不斷地供應水流。
  • 山東人最會吃?嘗過這菜以後,回味無窮,廣東人:真的不得不服!
    山東人最會吃?嘗過這菜以後,回味無窮,廣東人:真的不得不服!前段時間,一份《2019年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發布,上面顯示山東的餐飲收入超過傳統「吃貨大省」廣州,位居第一,變成了山東人最能「吃」。大家都疑惑了,但小編今日要安利的一道菜,也算是大家所熟知的,吃過以後的人都讚不絕口。
  • 專家解釋如何安全吃"輻射菜"廣東受核汙染蔬菜
    「豬乸菜」清明正上市莙薘菜,即葉用甜菜,在廣東多稱之為「豬乸(音:哪)菜」,或「官達菜」,前者取其粗賤的生長習性,後者則取吉利之意。在廣東多有種植,清明前後正是莙薘菜的盛產期,近期市場上經常能見到「豬乸菜」的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