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的人民群眾列出自己認為可以吃的物種,大吃省交上來的名單一定長得突破天際——然而這名單裡的名字就不免有些令人尷尬了。講粵語的同胞們可能沒有在「給能吃的東西命名」上分配技能點,起的名字要麼就非常「淳樸」,比如皇帝柑;要麼就特別不走心,比如西洋菜。
西洋菜
01
西洋菜長啥樣?
/ 有一點點難描述 /
很難向一個沒見過西洋菜(Nasturtium officinale)的人描述這種植物。儘管來自蔬菜物種大戶十字花科,但它長得並不像任何一種北方人熟悉的十字花科蔬菜。
也許是因為「西洋菜」實在不雅,中國的植物學家用「豆瓣菜」當作它的正式中文名,取其小葉圓形、狀如豆瓣之義,然而這個名字也不直觀。如果能看到西洋菜開花,那四瓣的白色小花倒是能表明它所屬的類群。不過這東西開花就會變苦沒法吃,菜市場上是看不到花的。
西洋菜的花,對於有植物學經驗的人,看起來顯然更熟悉了(但是對大多數人還是一樣陌生)
02
西洋菜並非來自西洋
/ 但確實也是歪果仁 /
這個物種的起源可能是地中海沿岸地區,跟同科的蕓薹屬蔬菜是老鄉,但分布遍及整個北溫帶。中國除了西北幾個省區外均有分布。這種植物是人類最早利用的蔬菜種類之一,然而,無論是「西洋菜」還是「豆瓣菜」,都不見於中國的古代典籍,可見其食用傳統是外來的,而且傳入中國的時間甚晚,大概只有一百來年。
作為一種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西洋菜能以中空的莖隨水漂流,並從節上發出不定根和芽,因而傳播甚快。有些地方把它當做水生雜草,但歐美國家大多把它作為重要的蔬菜栽培,並無成為入侵植物之虞。
西洋菜莖上長出的不定根
最早進行西洋菜商業化栽培的國家是英國。1808年,一位名叫威廉·布拉德伯雷(William Bradbery)的農學家在艾貝斯費特河沿岸開始種植西洋菜,這項產業隨後擴散到英國各地。
溫徹斯特附近的小鎮奧爾斯福德號稱英國的西洋菜之都,每年會舉辦西洋菜節,有15000人參加。該鎮還擁有一條以西洋菜命名的蒸汽火車鐵路。
西洋菜種植產業在英國興旺發達的原因很微妙。西洋菜喜歡潔淨的弱鹼性水,流經白堊丘陵的河流正好符合它的需求——白堊過濾了水中的雜質,並溶入碳酸氫鈣。這樣的白堊河流,英國佔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二。
英國漢普郡,種植西洋菜的水田
不過我也見過因地制宜的西洋菜田,那是在粵北連州的喀斯特山區,奇峻的山峰間有連片的西洋菜田,溶解了石灰巖的水正好符合西洋菜的要求。當然,現代化的西洋菜栽培對自然環境沒有那麼嚴格的要求,水分和營養都是可以人工調節的。
03
西洋菜的吃喝事
/ 咋做都好好吃 /
粵語區是消費西洋菜的主要區域,香港也概莫能外。
在香港九龍的油尖旺區有一條著名街道叫西洋菜街(英文:Sai Yeung Choi Street),過去是種植西洋菜的農田,後來城市化後就以之命名。一街之隔的通菜街想來也是如此得名,而且通菜(蕹菜)也是可以水栽的。
西洋菜街一帶是旺角的購物區,自1980年代起開設了很多電器店。這裡是我每次去香港必定要逛的地方,不過不是為了買電器,而是為了買書。由於臨街鋪面價格高昂,這裡的書店都開在二樓或三樓,「樓上書店」遂成為香港的一大文化景觀。
繁華的西洋菜街
西洋菜是珠三角地區重要的冬春蔬菜,可以生食,也可以炒或涮火鍋。由於風味特殊,有類似芥末的辛辣味,吃起來頗為爽口。近些年也有用種子發芽後像豆芽一樣的吃法,比較新奇,也很受歡迎。
不過,廣東人講究的是喝湯,而西洋菜正是一味很好的煲湯原料。
西洋菜豬骨湯
西洋菜這個名字和給人取名叫「強子」有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