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餛飩的滅亡

2020-12-06 kds寬帶山

warning!!!

warning!!!

warning!!!

該文章切不可在深夜食用!

以免……胖!胖!胖!

伐曉得從撒晨光開始,菜肉餛飩麼了,手鏨芯子麼才是上海寧切額餛飩咯。現在統統才是薺菜肉額,大概是千裡香進來?記得以前千裡香也有菜肉額,現在麼得嘞,上海阿姨開的餛飩店也是薺菜,以前麼人民路那裡有個弄堂攤頭,現在麼也拆沒了……本地滅亡

@阿王:

純青菜的一股土腥味不好吃。外面的薺菜餛飩也不是純100%薺菜,薺菜青菜配比的,夢花街也是。沒有是因為真的不好吃

@→慢滴再剛:

老早復興路第八百貨和豐收日當中一個弄堂裡也有家餛飩店米道啊蠻好額

@暴走小豬:

上海沒有青菜餛飩這個叫法的

只有菜肉餛飩 或 薺菜餛飩

菜肉餛飩= 青菜+豬肉糜+豬油渣+榨菜末+香菇(可選)

薺菜餛飩= 菜肉餛飩+薺菜

@baby13:

青菜放開水裡燙一下撈出用鹽調味切碎擰乾拌入豬肉末。這樣的工序你自己家裡試一下。我可以保證你做到一半酒厭煩了吃力了。但是這樣做出來的餛飩肯定好吃。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好吃的東西都沒有了的關鍵,因為人都懶了。如果一片麵包夾一點蔬菜,一塊火腿切片,一塊黃油。和一碗餛飩。相比之下自己做肯定三明治。做一個三明治最多十分鐘。一碗餛飩沒有兩個小時以上做不出來的。而且做餛飩無法開空調。三明治就算臥室裡也可以做。

@熬夜:

現在啥都喜歡講情懷

以前吃純青菜餛飩是因為青菜便宜 薺菜貴 所以不大捨得 不相信可以回去問問家裡長輩是不是這原因

再說薺菜餛飩 也是和青菜的配比 沒人喜歡吃純薺菜的 因為太幹 加點薺菜是為了增加素鮮和咬頭

@自由與正義:

樓主這就不懂了,老上海餛飩也不全是青菜,而是青菜薺菜混在一起的,這樣既有青菜的嫩滑,也有薺菜的鮮香,全是青菜不夠鮮,全是薺菜又太乾澀

@視覺系熊貓:

薺菜餛飩呀,小時候家裡裹的還可以,每次吃還要用個搪瓷碗給隔壁鄰屬送一碗以表敬意。

@panlang:

青菜餡子放時間常了一股米道,薺菜不會還比較香,可能這個原因。

@亦馨:

lz早上7點來吉安路近復興路,路口一家清針牛肉麵隔壁有個老闆天天在上街沿斬芯子,沒有門面,就是一戶居民樓底樓過道裡吃,米道還可以

@可立克二代:

推薦儂到莘莊鎮 閔行區中心醫院後面 來吃 , 味道不錯 價錢便宜

莘莊菜場裡還有賣現包的 13塊24個一盒 夠2個成人吃了

現在夏天還有冷餛飩供應

@熬太夜:

其實所謂的薺菜一般都是青菜加薺菜,旁友儂去菜場買賣純薺菜看看要多少鈔票

LS一位朋友說的很對,因為薺菜貴,有的就叫薺菜餛飩,告訴你裡面有薺菜價錢好賣貴點

@nakatayu:

伐懂裝懂 外面都是青菜薺菜混合的 這種餛飩芯子最不好吃,我窩裡用純薺菜好吃,青菜餛飩一故生腥氣伐好吃額。。。

@和諧小黑:

薺菜貴是一方面,處理起來麻煩是主要的。如果加蝦仁或開洋,青菜餛飩味道也不錯的。反正這麼多年基本就在家包餛飩吃,外面的餛飩基本不碰。

@ddykky:

千裡香福建人口感正在默默的改變著上海寧的口味。

@採菊崇明的雅士:

青菜餛飩,是不多見的,江浙滬的餛飩,一般放紫菜,蛋片。

青菜肉絲麵,是多的。

@tiajiu:

肉斬出來比搖出來的好吃,斬出來肉纖維是斷的,搖出來纖維不斷,一受熱會形成渣,二者口感相差好多,不過現在人也不講究,食物多樣性是一方面,最主要還是懶

@猜東裡個猜:

首先,純薺菜口感不靈的,乾巴巴的,其次,現在的薺菜不知道為什麼,吃不出薺菜的香味,一點米道啊麼的

菜肉餛飩

菜肉餛飩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小吃,在江南地區尤為盛行。將菜切碎,拌入肉糜,加入紹酒一小匙,精鹽半小匙,薑末少許,蔥花一大匙,味精半小匙,芝麻油一中匙拌勻,用皮子包成餛飩。取一湯碗,倒上沸水,放入餛飩20隻左右,高火3分鐘,放至精鹽一小匙,蔥花一大匙,味精半小匙,芝麻油一中匙,湯汁適量。的碗中即可食用。

英文名

Pork and Vegetable Wonton

材料

鮮肉糜300克,菜1000克,餛飩皮500克。

調料

(A)紹酒一小匙,精鹽半小匙,薑末少許,蔥花一大匙,味精半小匙,芝麻油一中匙; (B)精鹽一小匙,蔥花一大匙,味精半小匙,芝麻油一中匙,湯汁適量。

做法

①將菜切碎,拌入肉糜,加入調料(A)拌勻,用皮子包成餛飩。

②取一湯碗,倒上沸水,放入餛飩20隻左右,高火3分鐘,放至有調料(B)的碗中即可食用。

青菜餛飩的滅亡

想參與話題討論嗎?

請點擊原文地址!

相關焦點

  • 冬天最愛這碗熱騰騰的湯餛飩,味美湯鮮皮子薄,怎麼吃都不會膩
    今天最高溫才9度還下著雨,晚上回家包了點餛飩做晚餐。準備好主料:餛飩皮400克、麻辣小龍蝦尾1盒、豬肉250克、青菜150克、秀珍菇6個;輔料:料酒、鹽、蠔油、醬油、砂糖、白胡椒粉、雞粉、豬油、蔥、姜豬肉洗淨後瀝乾水分,先把豬皮去掉,再切成小塊把切好的豬肉放入料理機裡,啟動按鈕攪打成豬肉泥青菜洗淨後切成小條狀,秀珍菇洗淨用手掰小把青菜和秀珍菇也放入料理機裡,攪打成小粒狀把豬肉泥和青菜菌菇粒都放入碗裡
  • 餛飩又叫抄手?全國各地你知道關於餛飩有多少種叫法嗎?大寫服!
    抄手,在北方地區統稱為餛飩,是我國漢族傳統的一道麵食,因為各地風俗不同,對於餛飩的叫法也有所不同。作為小吃之都的臺灣,扁食是很常見的美食,這是當時國內移民者帶過去的家鄉美食做法,所以在臺灣叫著抄手、餛飩、雲吞都是有的。臺灣美食界三大餛飩赫赫有名,其中包括臺北市溫州大餛飩、東部蓮花玉裡餛飩,南部屏東裡餛飩。
  • 餛飩和餃子有什麼區別?細說混沌和餃子的來歷
    南方人愛吃餛飩,北方人愛吃餃子,這是地區飲食習慣差別之一。餛飩和餃子都是用薄面裹餡,或蒸或煮熟後吃,原料和做法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餛飩的形狀像西方修女的帽子,而餃子的形狀卻像半圓的月亮。其實,早期並沒有餛飩和餃子之分,形式也比較簡單,都是薄面裹餡的食物統稱為「餛飩」。據考證,餛飩起源於漢代。
  • 國家餛飩地理
    餛飩,一個典型的例子。No.1 壹在中餐裡,餛飩可能是稱呼最多的一種食物,抄手、雲吞、包面、清湯、扁肉、扁食、肉燕、乃至餃子,是各地對餛飩千奇百怪的叫法。為什麼一種簡單的小吃,會在各地的文化語境中,發展出完全不同的滋味和多元化的表達?事實上,小麥粉製作的麵皮,天然就適合製作成包裹餡料的食物。
  • 扁食與餛飩的區別是什麼?餛飩的包法有哪些
    扁食和餛飩,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有吃到過的,它們的做法大致相同,基本上都是用白色的皮,包裹著餡料,然後下鍋燉煮之後就可以食用,很多人就在疑惑扁食與餛飩的區別是什麼?餛飩的包法有哪些?
  • 愛吃餛飩的看這裡,教你做草頭餛飩,手把手教會你餛飩的包法
    大家好,這裡是【劉一手美食】,關注老劉,每天分享一道好吃又實用的家常菜1、餛飩是一個漢語詞彙,漢語拼音是hún tún 或者hún tun 輕聲;粵語:wn3 tn1,音同「雲吞」;山東話:hún dùn;英文名:Wonton、Huntun
  • 鮮蝦餛飩餡的做法竅門 鮮蝦餛飩餡的做法竅門
    非常的好剝;2、保存:找一個大的平底盤(可以保證放進冰箱冷凍倉的盤子)鋪上一層保鮮膜,把餛飩互補粘連的碼在盤上,送入冰箱冷凍倉,1個小時之後,餛飩都凍硬了,將餛飩裝進保鮮膜袋裡紮好口,繼續放冰箱冷凍倉保存即可;3、在下冷凍餛飩吃的時候,記得水開後下餛飩,然後轉小火煮餛飩,適當的用鏟子推動餛飩,防止粘鍋。
  • 餛飩皮居然還能這樣吃,感覺以前的餛飩白吃了!
    其實就菜場買點餛飩皮,回來也能做很多的美味,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一:快手香蕉派 1、準備好香蕉和餛飩皮2、香蕉對半切開後再分四段,分小段切片 3、並將香蕉片放置餛飩皮中 4、用手輕推,使其均勻鋪在餛飩皮上 5、餛飩皮對摺,四邊粘緊 6、用叉子再按一下四周,加固,防止煎的過程中漏餡 7、平底鍋刷一層植物油,包好的香蕉派放入
  • 餛飩的做法配方大全
    餛飩的做法配方大全。據西安蜀湘情緣的老師介紹,大概是因為它的玲瓏精緻,或者是因為它的味道鮮美,受到太多人的喜愛並成為早餐桌上的常客,所以便很快在南方也發揚光大起來。很多人不僅喜歡吃餛飩,也喜歡在家製作餛飩,而在家做的是餛飩,吃的卻是家的味道,餛飩的製作,不僅在於表皮和包製,更在於餛飩餡的做法,下面西安蜀湘情緣的老師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好吃的餛飩餡製作方法和步驟。
  • 著名的傳統小吃餛飩
    古代的中國人其實認為這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把它稱之為「渾沌」,然而依據中國造字的規則,後來才被稱之為「餛飩」。在這個時候,其實餛飩與水餃它們並無區別。千百年來水餃並無明顯改變,但是餛飩卻在南方發揚光大,越來越火,佔據了獨立的風格。從唐朝起,就真正的開始區分了餛飩與水餃的稱呼。
  • 溫州的大餛飩,兒時的美味,全國各地餛飩的叫法各不同
    這種售賣餛飩的敲擊方式是本土最古老的喊法,再加上用炭火爐子來烹煮,冒著還未充分燃盡的煙火氣和餛飩的熱水氣。這種美好的場景已經隨著孩童時代消失了,真是一件遺憾的事情。現在經歷過那些的人不是在家裡吃飯就是在飯店,已經很少有機會再見到當年的樣子。如果想找的話也得專門去特定的街頭小巷,可謂是很困難了。
  • 餛飩和餃子有啥區別?
    餃子和餛飩都是中國的傳統美食。是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美食,也可以是主食。餃子和餛飩它倆的名氣一樣大。雖然都是麵食,都是包餡,可是就是不一樣,有人說它們是一樣的沒有區別?也有人說它們區別很大?尤其是外國人吃完後,都說沒有區別?說一個在早上吃,一個在晚上吃,還說一個論斤賣,一個論碗賣!」
  • 北京人常說「冬至餛飩夏至面」,餛飩好吃,但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其實,還有一種食物和餃子非常的相近,那就是餛飩。餛飩在每個地方的叫法是不一樣的,在廣東被稱為雲吞,四川叫做抄手,湖北稱包面等,反正是叫法繁多,不過的都是同一種食物。說到餛飩,你知道他的來歷嗎?之前聽老人說是由一場戰爭得來的,在北京,有種說法叫做「冬至餛飩夏至面」,冬至又為啥要吃餛飩呢?
  • 流傳千年的餛飩背後蘊含著怎樣的故事?
    餛飩是中國的傳統食品,源於我國北方。餛飩,形如彎月,起初也是用於祭祀的,直到宋代,每逢冬至時節,市鎮店肆停業,各家包餛飩祭祖,祭畢全家長幼分食祭品餛飩。三國吳徐《三五歷記》所記「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
  • 為什麼廣東人對青菜情有獨鍾?看看他們可以吃的青菜就知道了!
    在我不太老的快30年的經歷和走南闖北的經歷後,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南方北方是真的有巨大的「地域差異」,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就連「一道青菜」也能引起網友們的討論:其實在北方的人都知道北方人出去吃飯沒有點青菜的習慣,吃青菜人家也是給放鍋裡一頓亂燉啊!
  • 中國頂級餛飩大賞,小小混沌承載的溫暖
    學生時代,複習功課到深夜時,媽媽總會端來親手包的鮮肉小餛飩做宵夜,一碗下肚,連夢境都是香甜的;上了大學,學校邊不起眼的小攤上的一碗餛飩,對於吃夠了食堂大鍋飯的學子們來說,卻是了不得的美味,即使畢業了也還念念不忘;剛剛工作時手頭拮据,出去吃飯,卻只能跟戀人分享一碗幾塊錢的餛飩,可是兩人頭碰頭的吃上這麼一碗,心裡都要樂出花來……一碗小小的餛飩,卻在不經意間承載了人們的喜怒哀樂,回首想來,讓人感覺到無比的溫暖
  • 雲吞、抄手、扁食…餛飩有多少個名字?
    上海大餛飩 上海餛飩鋪要是只賣一種餛飩,那麼非薺菜肉餛飩莫屬。餛飩的老式湯底裡,經常加紫菜、蛋皮和蝦皮,一勺清湯衝下去,幾隻透明蝦皮浮上來,幾口餛飩滑溜進嘴裡,神清氣爽。
  • 上交音樂廳小名叫「餛飩皮」(圖)
    「高大上」音樂廳  使出賣萌新招  一方面,一系列「高大洋上」、「喜大普奔」的開幕大戲之後,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在一眾名家站臺力挺的光芒下「閃亮登場」;另一方面,為了改變公眾對於古典音樂高高在上的「小眾」印象,在昨晚的音樂會後,上交公布了新廳的暱稱—餛飩皮。
  • 壽司陀螺,餛飩分裂者與基金會中國分部的大決戰!
    ……近來,餛飩分裂者對於我分部南方站點的襲擊日漸增多,嚴重幹擾了我部收容的進行。為此,我方提議借用貴部的SCP-1134-JP,利用[已編輯],將「壽司」的概念擴展至「東方主食」,以執行對餛飩分裂者的一次打擊。
  • 為什麼廣東人對青菜情有獨鍾?
    廣東人愛吃青菜,離不開從小的培養。小時候在家吃飯,媽媽已經立下家規:肉可以剩,但是青菜一定要吃完!即便飯吃完了,大家也要每人分幾筷青菜,分工合作,完成任務。>到後來離開家去讀書、工作,家人的關心叮嚀還是「要多吃青菜多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