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的大餛飩,兒時的美味,全國各地餛飩的叫法各不同

2021-01-09 永哥在家鄉

在過去的溫州老城裡,深夜有這麼一種景象,可以聽見木頭梆子和竹子互相敲擊的聲音,本地居民一聽到這個聲音就曉得了是賣餛飩的小販要來了,趕緊吆喝自家的小娃兒端起碗奔出院子去,同時大聲喊叫對方讓他等一等。這種售賣餛飩的敲擊方式是本土最古老的喊法,再加上用炭火爐子來烹煮,冒著還未充分燃盡的煙火氣和餛飩的熱水氣。這種美好的場景已經隨著孩童時代消失了,真是一件遺憾的事情。現在經歷過那些的人不是在家裡吃飯就是在飯店,已經很少有機會再見到當年的樣子。如果想找的話也得專門去特定的街頭小巷,可謂是很困難了。

我的弟弟在小時候有深夜要吃飯的習慣,在放到現在就是我們口中的宵夜,每次當賣餛飩的大叔敲起了聲音,我弟就會飛快地端起碗碗跑到跟前買上一碗。在我的印象裡都是冬天才有的吃,記不清是六塊錢還是八塊錢了。我和弟弟一高一矮,站在冷冷的冬夜裡,看著燒的火紅的爐子,看賣餛飩的叔熟練地把一堆鮮美的生餛飩從擔子的一頭取出來,擔子另一頭是在旺火上坐著的鍋,只要待水一開來,他就迅速把這些餛飩全部下到開水鍋裡,感覺和下餃子一樣,每個餛飩看上去都是圓鼓鼓滴,讓人想要忍不住快吃到嘴裡,反正就是看著都流口水。在當時每天晚上吃到這一份混沌真的可以說是一種享受了,即使是現在每次想到都忍不住流口水,但是如果現在吃的話就沒有當年的感覺了。

用竹子製成扁扁的勺子把肉餡兒往餛飩皮上薄薄抹一層,餛飩麵皮中間就有了紅色,最後輕輕捏一下,一個餛飩就完成了。配料裡面有綠色又補鐵的菠菜,辣辣的榨菜,攤好的雞蛋餅切成蛋絲,紫菜,蔥末,鹽和味精,不一會兒,一碗飄著香氣的熱乎乎的餛飩就做好了。在從前,這種都是已戶外的形式,擔著一套家當在馬路上巷子裡叫賣,要吃的話一個是端著自己家的碗出來買,要不就得端著碗待在擔子旁邊吃,有時候夜裡天涼,所以這裡的人們都是喜歡拿著自己家的碗買一份端回去吃。混沌確實得趁熱著吃,因為在最熱的時候也是入味最深的時候,嘗上去的感覺也是特別的爽呀。

還有一種來自蘇州叫做泡泡餛飩的,跟龍眼一般大小,水一開就熟了,每個都浮在水面上,鼓鼓的,所以叫泡泡餛飩。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被稱為綢紗餛飩,由於餡兒做得非常細,餛飩皮薄到透明,像紗做的衣服,裡面的肉餡兒細膩滑爽,湯特別清澈味道很是鮮美。用老母雞和大棒骨熬的湯是清澈而又不失鮮香。用精瘦肉剁成細細的肉餡兒,配上蔥花,別提有多好吃啦。在內蒙古那邊還有一種食物叫做燒麥,跟混沌也有很多相似點,不過口味方面還是各有各的優點。

在香港,餛飩換了一個叫法——雲吞,雲吞裡面有新鮮的大蝦仁,蝦仁和肉餡兒完美混合在一起,使得餡兒得到了升華,吃了一口覺得特別好吃,再吃一口的話就會發現底下有面。這可不是一般我們吃到的面,而是廣東香港一帶特有的竹升面,這種面很特別,脆脆的,彈彈的,也很勁道呢。加了竹升面的餛飩就是傳說中的雲吞麵了,既能吃到大餡兒的蝦肉餛飩,又能吃到特殊製作的麵條,簡直是棒呆啦!我曾到香港遊玩時頓頓都要點雲吞麵吃。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吃起來呦!

相關焦點

  • 餛飩又叫抄手?全國各地你知道關於餛飩有多少種叫法嗎?大寫服!
    薄皮包餡,  湯鮮味美,  身為吃貨不能錯過的美味。  抄手之名的確是非常有趣,  但是你或許不知道,  大江南北對於抄手這道美食還有各種不同的叫法,  譬如:餛飩、雲吞等……  來,  隨著麻辣妹的步伐,
  • 國家餛飩地理
    餛飩,一個典型的例子。No.1 壹在中餐裡,餛飩可能是稱呼最多的一種食物,抄手、雲吞、包面、清湯、扁肉、扁食、肉燕、乃至餃子,是各地對餛飩千奇百怪的叫法。為什麼一種簡單的小吃,會在各地的文化語境中,發展出完全不同的滋味和多元化的表達?事實上,小麥粉製作的麵皮,天然就適合製作成包裹餡料的食物。
  • 雲吞餛飩扁食,它叫法好多種,清湯涼拌油炸樣樣行
    雲吞餛飩扁食,它叫法好多種,清湯涼拌油炸樣樣行中華歷經了五千年的文化,光是一種食材做法千變萬化,當然普通人家做法翻來覆去就是那幾種,但飯店裡的做法就包囊很多了。各個菜系都各有各的味道,今天就來講講一種小吃食,餛飩。
  • 青菜餛飩的滅亡
    伐曉得從撒晨光開始,菜肉餛飩麼了,手鏨芯子麼才是上海寧切額餛飩咯。現在統統才是薺菜肉額,大概是千裡香進來?@暴走小豬:上海沒有青菜餛飩這個叫法的只有菜肉餛飩 或 薺菜餛飩菜肉餛飩= 青菜+豬肉糜+豬油渣+榨菜末+香菇(可選)
  • 中國頂級餛飩大賞,小小混沌承載的溫暖
    學生時代,複習功課到深夜時,媽媽總會端來親手包的鮮肉小餛飩做宵夜,一碗下肚,連夢境都是香甜的;上了大學,學校邊不起眼的小攤上的一碗餛飩,對於吃夠了食堂大鍋飯的學子們來說,卻是了不得的美味,即使畢業了也還念念不忘;剛剛工作時手頭拮据,出去吃飯,卻只能跟戀人分享一碗幾塊錢的餛飩,可是兩人頭碰頭的吃上這麼一碗,心裡都要樂出花來……一碗小小的餛飩,卻在不經意間承載了人們的喜怒哀樂,回首想來,讓人感覺到無比的溫暖
  • 扁食與餛飩的區別是什麼?餛飩的包法有哪些
    扁食和餛飩,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有吃到過的,它們的做法大致相同,基本上都是用白色的皮,包裹著餡料,然後下鍋燉煮之後就可以食用,很多人就在疑惑扁食與餛飩的區別是什麼?餛飩的包法有哪些? 一、扁食與餛飩的區別是什麼
  • 旅美溫籍夫婦的溫州故事 最治癒的還是家鄉餛飩
    「我們小時候最喜歡去五馬街,下雨的時候撐著一把油紙傘、光著腳丫在水裡走,那是我最思念的兒時記憶
  • 【老家】四大特色,告訴你東陽上盧餛飩美味的秘密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老上盧」,印象中,上盧餛飩只不過是一碗解饞充飢的普通點心,不經意間居然名聲在外,已被舌尖越來越「刁鑽」的食客們所接受所稱道,實在是始料不及,大有「身在此山中,不識山中寶」之感慨,頓感汗顏。平時看過一些寫上盧餛飩的文章,不外乎是寫食客雀躍,或是寫餛飩攤周圍的熱鬧,或是寫吃餛飩時的美妙感覺。
  • 著名的傳統小吃餛飩
    第一種:漢朝匈奴之說:在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在漢朝時,北方匈奴常常騷擾邊疆,百姓們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之中有渾氏和屯氏這兩個首領,特別兇殘。百姓都對他們恨之入骨,於是就用肉餡包成角兒,取名"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用吃來解恨,並希望平息戰亂,大家都能過上太平日子。因為在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大家都會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吃餛飩。所以一直發展到現在,餛飩發展至今,名號很多,製作的方法也不一樣,鮮香味美,味道也是各不相同,遍布全國各地,是人們最為喜愛的著名小吃。
  • 餛飩皮居然還能這樣吃,感覺以前的餛飩白吃了!
    其實就菜場買點餛飩皮,回來也能做很多的美味,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一:快手香蕉派 1、準備好香蕉和餛飩皮2、香蕉對半切開後再分四段,分小段切片 3、並將香蕉片放置餛飩皮中 4、用手輕推,使其均勻鋪在餛飩皮上 5、餛飩皮對摺,四邊粘緊 6、用叉子再按一下四周,加固,防止煎的過程中漏餡 7、平底鍋刷一層植物油,包好的香蕉派放入
  • 韭菜蝦仁做的餛飩最美味,薄皮大餡鮮上加鮮,做法簡單一看就會!
    餛飩皮薄餡大、湯鮮味美、營養豐富,是除了餃子以外,我最喜歡吃的一種麵食。尤其是後來家裡有了兩個小朋友,為了省事又不失營養,經常會包點餛飩備著,孩子餓了著急吃飯的時候,可以迅速的煮一碗鮮香美味的餛飩出來給孩子吃。為了增加新鮮感,我也會根據季節搭配時令蔬菜變換不同的餡料,所以孩子們也吃不膩。
  • 流傳千年的餛飩背後蘊含著怎樣的故事?
    餛飩是中國的傳統食品,源於我國北方。餛飩,形如彎月,起初也是用於祭祀的,直到宋代,每逢冬至時節,市鎮店肆停業,各家包餛飩祭祖,祭畢全家長幼分食祭品餛飩。三國吳徐《三五歷記》所記「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
  • 北京人常說「冬至餛飩夏至面」,餛飩好吃,但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其實,還有一種食物和餃子非常的相近,那就是餛飩。餛飩在每個地方的叫法是不一樣的,在廣東被稱為雲吞,四川叫做抄手,湖北稱包面等,反正是叫法繁多,不過的都是同一種食物。說到餛飩,你知道他的來歷嗎?之前聽老人說是由一場戰爭得來的,在北京,有種說法叫做「冬至餛飩夏至面」,冬至又為啥要吃餛飩呢?
  • 餛飩原來有這麼多吃法!鮮蝦雲吞聞名中外,它是四川人的愛
    餛飩是很多人都喜歡食物,之前有很多人都分不清它和餃子,其實光從皮就能看出區別,餛飩皮比餃子皮薄了不少點,甚至在某些地方的特色餛飩餃子皮薄到透明。餛飩在全國各地都有售賣,但是各地人民的喜好各不相同,接下來看看餛飩的多種吃法吧!
  • 同樣的食物不同的名字,大櫻桃叫車釐子,餛飩竟然還有這麼多名
    或者同樣的東西,地域不同,叫法也會不一樣。今天就跟著小編來看一下這些食品吧。,所以叫法也不一樣。第四種:餛飩和抄手餛飩抄手北方人叫這種食物叫餛飩,在重慶四川那邊一般說餛飩就說抄手,剛開始聽到抄手這個名字感覺很稀奇,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後來慢慢的了解之後才知道,抄手就是由餛飩演變來的,所以說北方的餛飩和蜀中的抄手差不多是同一種東西
  • 鮮蝦餛飩餡的做法竅門 鮮蝦餛飩餡的做法竅門
    非常的好剝;2、保存:找一個大的平底盤(可以保證放進冰箱冷凍倉的盤子)鋪上一層保鮮膜,把餛飩互補粘連的碼在盤上,送入冰箱冷凍倉,1個小時之後,餛飩都凍硬了,將餛飩裝進保鮮膜袋裡紮好口,繼續放冰箱冷凍倉保存即可;3、在下冷凍餛飩吃的時候,記得水開後下餛飩,然後轉小火煮餛飩,適當的用鏟子推動餛飩,防止粘鍋。
  • 餛飩怎麼做好吃?滿足以下3個標準足以,皮薄餡大既簡單又好吃!
    餛飩福州人稱它為扁肉(某些地方稱它為扁食),其實就是同樣一種東西,不同地區的人叫法不同而已,口味根據餛飩餡的變化而變化,餛飩的包法和餃子不同,對於普通人而言,它並不講究外觀是否漂亮,只要滿足不「露餡」,基本上就可以算是合格或者達標,畢竟煮熟後,也瞧不出所以然來,大家說是否如此呢?
  • 餛飩和餃子有什麼區別?細說混沌和餃子的來歷
    餃子和混沌不僅皮要做的薄,肉餡味道還要調的好,這樣做出來吃起來才足夠的美味。南方人愛吃餛飩,北方人愛吃餃子,這是地區飲食習慣差別之一。餛飩和餃子都是用薄面裹餡,或蒸或煮熟後吃,原料和做法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餛飩的形狀像西方修女的帽子,而餃子的形狀卻像半圓的月亮。
  • 餛飩和餃子有什麼區別?論混沌與餃子的起源
    餃子和混沌不僅需要薄皮,而且肉餡的味道也要混合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吃夠美味。南方人喜歡吃餛飩,北方人喜歡吃餃子,這是飲食習慣的地區差異之一。餛飩和餃子都是用細麵粉包起來,蒸或煮,吃的原料和方法都一樣。不同的是,餛飩的形狀像西方修女的帽子,而餃子的形狀像一個半圓形的月亮。我認為「餛飩」是「渾沌」,包含「太極之初,混沌未分」,「混沌相連,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之意。
  • 早起一晚熱氣騰騰的餛飩,讓你一上午經理充沛
    ,用薄麵皮包肉餡兒,下鍋後煮熟,食用時一般帶湯。餛飩以餛飩和水餃來比較的話,餛飩皮為邊長約6釐米的正方形,或頂邊長約5釐米,底邊長約7釐米的等腰梯形;水餃皮為直徑約7釐米的圓形。餛飩皮較薄,煮熟後有透明感。亦因此薄厚之別,等量的餛飩與水餃入沸水中煮,煮熟餛飩費時較短;煮水餃過程中另需加入3次涼水,經歷所謂『三沉三浮』,方可保證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