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吞餛飩扁食,它叫法好多種,清湯涼拌油炸樣樣行
中華歷經了五千年的文化,光是一種食材做法千變萬化,當然普通人家做法翻來覆去就是那幾種,但飯店裡的做法就包囊很多了。各個菜系都各有各的味道,今天就來講講一種小吃食,餛飩。這只是它最常用的名字,但在很多地方,它不叫餛飩,香港人稱它為雲吞,臺灣人喜歡喊它扁食,四川人給它一個名字紅油抄手,這就看得出中國文化強大,換做外國人就不會明白此間含義。
先來說說餛飩,內地人的說法。做法簡單來說就是兩種,一種是小餛飩,一種是大餛飩。小餛飩肉少,注重一個鮮字,湯很重要,在上海浙江這一代,喜歡用骨頭湯熬煮過後下小餛飩,一般京粉店就是這樣做的,還喜歡加紫菜和蛋皮。這只是因為現在條件好了,以前的時候就是水煮餛飩裡面加一勺子豬油放點蔥花,那味道想想就受不了。
大餛飩的做法多了,現在更是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餡料,鮮肉筍乾,蝦仁鮮肉,還有放蛋黃的,芥菜的,芹菜的。材料多,所以注重的是餛飩本身的味道。
現在來說說香港人的雲吞,在香港茶餐廳就跟現在的早餐店小吃店一樣,雲吞就是其中一種小吃,雲吞一般會放蝦仁,味道很好,咬上去很有彈性,也有人拿它放在面裡煮,這種做法就是雲吞麵,正宗的雲吞麵口味獨特,清湯當做底料,麵條韌勁十足,一口咬下去彈牙,吃完面喝完湯,暖心又暖胃。
在四川,餛飩有一個接地氣的名字紅油抄手,在一個以辣為名,沒有辣吃不下飯的地方,可想而知,做法必定是以辣為主,先看看紅油兩個字就包含了這道小吃的精髓。做法和餛飩一樣,關鍵是在湯底,上面漂浮著一層紅彤彤的辣油,煮的時候還可以放些菠菜,因為當地人口味重,裡面紅油耗油醬油還有花椒和醋,這些個調料都有,喜歡清淡的朋友們倒是下不了嘴。但喜歡吃辣的朋友們有福氣了,這可是當地人十分喜歡的小吃。
在湖北這一代,很多人習慣將餛飩喊成餃子,若是不講究,餛飩和餃子其實差不多,只是餃子皮厚實一些,餛飩注重皮薄。但餃子的肉餡沒有餛飩花樣多,本人還是喜歡吃餛飩。而餃子更喜歡吃蒸餃,配上香醋放點辣椒油,味道鮮美。
現代人更注重享受之後,餛飩的做法上也越來越多,現在各地流行起來的小吃就有千變萬化,比如麻醬餛飩,是新吃法,用麻醬涼拌煮好的餛飩,也有人直接喜歡加香醋香菜醬油涼拌。另一種就是油炸餛飩,直接放在滾燙的油鍋裡煎炸,炸好後將油過濾乾淨,可以沾點自己喜歡吃的醬料,比如甜麵醬辣椒醬,酥酥脆脆,一口一個,但只能趁熱吃,放一會兒軟化後味道大打折扣。
經過歲月的沉澱,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外國人也喜歡中國的美食,如今交流文化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國際語言,另一種就是美食,一道吃食可以看出曾經的中國文化,感受傳承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