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乘坐飛機從北京到紐約,國航的小姐姐們年輕貌美,溫柔可親;然而從紐約轉機到羅莉的飛機上,服務乘客的卻是一名體態臃腫的美國大媽。
好吧,我不應該有此歧視,至少這位大媽在美國同齡人中,算不得上身材太差,可比對國航的小姐姐們,實在是沒法看。
於是我全程閉上眼睛睡覺,心裡想:這大概又是美國強大的勞工組織的功勞吧!讓女孩兒們輕盈的身姿和姣好的容貌不能成為競爭這個崗位的資本,只能敗於大媽之手。
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不期而至,將這顆星球上所有的人都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7月17日,冰島航空(Icelandair)宣布解僱所有空乘人員,並表示7月20日開始,將讓飛行員暫時頂替空乘角色。
2019年5月,冰島航空運送乘客41.9萬人,但是到了2020年5月,他們的乘客只有3100人,同比下降99.3%。
比對冰島航空的營業數據就知道,航空公司做此決定,也是無奈之舉。
受到疫情的衝擊,整個的世界經濟格局都在今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流行病的阻斷有三個途徑:1、控制傳染源;2、切斷傳播途徑;3、保護易感人群。
在疫苗以及特效藥出來之前,切斷傳播途徑是效率最高的控制手段,因此,全球客運行業都受到了毀滅式的打擊。
2010年在美國,年輕貌美的小姐姐們,因為制度的原因,敗給了膀大腰圓的大嬸嬸們;
2020年在冰島,同樣的小姐姐們,因為突然爆發的疫情,敗給了三個字「沒有錢」!
再過幾十年,不知道現在仍然在開飛機的機長們,會不會敗給另外四個字「人工智慧」?
馬雲在《未來已來》中說過:「我們處在一個巨變的時代,這是一個可以共同展望未來的時代,不是去改變別人,而是改變自己。這樣,你就不會在十年以後說這是大數據惹的禍。我們應該共同把大數據變成人類未來的巨大能源所在。」
雖然他是在用網際網路思維闡述這個事實,但是其中蘊含的道理卻並無局限性。
對於有些人來說,未來早已經到來;對於有些人來說,未來如同過去一般讓他永遠把握不住,而自己卻被困在永恆的當下。
他們無法跳出當下的旋渦,以至於看不到希望,終日在困境中掙扎。
那麼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很簡單,只有四個字:活在未來。
其實說白了就是培養自己預測未來、適應變化的能力。
2010年在中國生活的我,看不到美國空姐的崗位會被大嬸嬸佔領;2019年的空姐們,看不到自己美好的未來會敗給一場流行病;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現在還存在的很多崗位,也都看不到將來會被某個未知的存在所頂替。
世界變化太快:這是時代發展的幸事,但卻是個人發展的悲哀!
這個時代永遠被少數目光長遠、才智高絕之輩拖拉著向前跑。
生活在時代中的人們,如同在一起跑3000米的競賽選手一般,前面的領頭羊佔儘先機,一騎絕塵;後面的拖油瓶步履艱難,難以為繼...
拖油瓶們不可能讓裁判修改規則,也不可能讓領頭羊們停下來等等他們!
領頭羊們就是活在了未來的人。
他們知道自己要面臨這場競賽,他們做好了準備,他們每日勤加鍛鍊,早在競賽開始的前一年,他們就做好了衝刺的準備;而拖油瓶們,看不到這場競賽的到來,因為他們沒有探查未來趨勢的能力,更加沒有為未來做準備的動力。
其實這還是把話說得好聽了一些。
事實上,被時代落下的拖油瓶,不是因為他們缺乏探知未來的能力,這個能力太高端,高端到沒有多少人能夠擁有,絕大多數人也不需要擁有這樣的能力。
他們被落下的根本原因在於:領頭羊們已經明確告訴了他們未來要發生什麼,他們依然不想為未來做出任何改變。
領頭羊們早就將未來的趨勢通過網際網路、通過電視、通過報紙、通過書籍用各種手段告訴了這個世界上所有人。
他們不會敝帚自珍,因為他們需要追隨者,只有帶著足夠的追隨者,他們的事業才能做大做強。
讓人覺得悲哀的便是,即便是追隨者的腳步,也讓他們覺得太慢,慢到他們不得不停下來,想盡各種辦法來拉大家一把。
有些人被拉上去了,有些人卻拉都拉不動!
跟上領頭羊腳步的人,他們所擁有的資本,不是年輕力壯、不是貌美如花、不是才思敏捷;而是他們相信:生而為人,所面對的就是「無常」,所面對的就是變化。他們有對於未來的敬畏,有關於未來的思考,有活在未來的意願,有開放的心態,有改變自己的決心和擁抱未來的勇氣。
當年輕不足為恃,擁抱變化、適應未來的能力才是我們唯一可以抓得住的資本!
時光裡的對話:在茫然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在行走中遇見美好,遇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