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腹山雀》組圖是舂陵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唐治國在園區開展冬季鳥類監測工作時候拍攝到的照片。
黃腹山雀(學名:Parus venustulus)小型鳥類,體長9-11釐米。單獨、成對或成小群,有時與其他種類混群。叫聲似灰藍山雀。高音的嘁嘁喳喳聲及似責罵聲。複雜鳴聲包括高調顫音。
外形特徵雄鳥頭和上背黑色,臉頰和後頸各具一白色塊斑,在暗色的頭部極為醒目。下背、腰亮藍灰色,翅上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具黃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兩道翅斑,飛羽暗褐色,羽緣灰綠色;尾黑色,外側一對尾羽大部白色;頦至上胸黑色,下胸至尾下覆羽黃色。雌鳥上體灰綠色,頦、喉、頰和耳羽灰白色,其餘下體淡黃色綠色。
棲息環境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各種林木中,冬季多下到低山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次生林、人工林和林緣疏林灌叢地帶。
生活習性除繁殖期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時候成群,常成10-30隻的群體在高大的闊葉樹或針葉樹上,有時也與大山雀等其他鳥類混群。整天多數時候在樹枝間跳躍穿梭,或在樹冠間飛來飛去,頻頻發出「嗞、嗞、嗞」的叫聲。
遷徙:留鳥,部分遊蕩。
食性:主要以直翅目、半翅目、鱗翅目、鞘翅目等昆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等植物性食物。
繁殖方式繁殖期4-6月。營巢於天然樹洞中,巢呈杯狀,主要由苔蘚、細軟的草葉、草莖等材料構成,內墊以獸毛等。每窩產卵5-7枚,卵白色,被有紅色或褐色斑點,卵的大小據3枚卵的測量為17-18毫米×12-13.5毫米。
保護等級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6年評估。
該物種已列入中國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