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計算思維、智能應用、晶片設計……「大咖們」這樣說

2020-11-24 星辰在線

(視頻。星辰全媒體記者 嶽珊 攝製)

(大咖分享。)

(活動現場。均由 星辰全媒體記者 嶽珊 攝)

  星辰在線11月3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嶽珊)11月3日上午,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開幕。在隨後舉行的大會主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院長楊學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冬辰,中國工程院院士廖湘科,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濤,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副總裁、中國研發集團總經理劉偉,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來到現場,分別就計算思維、智能應用、晶片設計、內生安全、生態構建與未來趨勢等方向發表主題演講。圖靈獎獲得者、美國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凱做視頻發言。

  楊學軍以「從計算思維看智能」為主題做了分享。楊學軍表示,破解智能需要從本質上反思重大基礎問題和思維方式,找到思維定式的突破口。面對未來智能化的目標,可以從兩個重點方向實施,一是人工智慧計算晶片,二是群體智能作業系統。

  張冬辰在演講中表示,自計算機誕生以來,創新一直是產業發展的主線,創新基因也一直根植中國電子。當前,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對計算機技術創新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

  那麼,計算機產業未來趨勢將是如何?

  侯金龍認為,智能升級是未來每個城市、企業、行業構築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而智能體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路徑。智能體是雲網邊端協同的一體化智能系統,是政企智能升級的技術參考架構。我們將與客戶、夥伴一起打造共生、共創、共享的開放生態,發揮各方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幫助湖南本地企業智能升級,實現全場景智慧,以算力集群賦能產業集群,共創行業新價值。

  數位化時代的到來,讓網絡安全性成了重中之重。

  對此,齊向東認為,數位化時代的底板就是網絡安全,若沒有網絡安全,就如同木桶沒有底板,因此數據、網絡、計算力都必須以網絡安全為前提。安全防護不能再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事後補救」措施,而必須採取「事前防控」的體系建設。

(點擊進入專題)

相關焦點

  • 為何探討AI晶片落地時軟硬融合被大咖們頻頻提及?| CCF-GAIR 2019
    英特爾夏磊:AI計算一定需要硬體+軟體的結合英特爾是全球最重要的晶片公司之一,也引領著全球晶片行業的發展。英特爾首席工程師 數據中心技術銷售部人工智慧首席技術架構師夏磊帶來了主題為《異構 | 統一》的開場演講。隨著AI、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的應用層面需要很多專業的設計、專業的方案去應對不同類型的數據。
  • Live回顧|清微智能科技CTO:可重構計算晶片的技術原理及實現難點
    【大咖Live】 人工智慧與晶片專場第三期,我們邀請到了清微智能CTO歐陽鵬,帶來了關於《可重構計算晶片的技術原理及實現難點》的主題直播分享。然後我們也是說想基於可重構計算技術本身去搭建這種高能效的,然後通用的這種人工智慧晶片。
  • 為什麼說計算思維是一種批判思維?
    周教授認為:計算思維是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設計、以及人類行為理解等涵蓋計算機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思維活動。但在其核心,計算思維只是一種使用更高階或批判性思維處理信息的方法。朱莉·奧特曼(Julie Oltman)這樣說。她也在這所大學任教,並與哈蒙德合作開發一門相關的社會研究課程。 無論是在編程課還是在社會研究中,框架都是一樣的:查看提供的信息,將其逐漸縮小找到最有價值的數據,然後找到模式並確定主題。
  • AI晶片「點燃」北京!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大咖演講全乾貨
    Cadence公司驗證事業部產品工程總監孫曉陽談到,在數據爆炸的時代,越來越高的需求算力給AI晶片行業帶來了諸多挑戰。同時,電池效率、溫度等晶片周邊產品的性能,亦成為晶片設計商需權衡、考量的要素。基於這一趨勢,孫曉陽提到,Cadence已不再單點地看待晶片設計本身,而是在看到軟硬協同需求的同時,也積極引入AI算法來應對,以滿足客戶從晶片設計到智能應用全線產品的設計、驗證需求。
  • 曦智科技沈亦晨:光子晶片加速智能算法和智能計算
    會上,曦智科技聯合創始人兼 CEO 沈亦晨分享了光子晶片加速智能算法和智能計算的主題演講。今天聽了那麼多演講,我覺得基本上可以確定大數據時代已經來了,大數據時代和智能時代最關鍵的兩要素之一是數據。我們肯定需要越來越多的海量數據來幫助我們訓練更智慧的模型。 第二個同樣重要的元素,就是處理數據硬體、也就是晶片。未來的應用數據和採集數據的終端一定會越來越多。在未來十年裡,數據量一定會繼續呈指數級增長。
  • 駱劍承:遙感智能計算與地理精準應用的思考與探索
    所以,我們特別希望通過這一本書對遙感智能計算框架的系統提出以及相關實踐工作的整理,初步回答如何基於遙感開展精準地理應用的「大」問題。應該說,我們團隊在國內較早地開創了高解析度遙感地學分析與智能計算的研究方向。然而長期以來因地理學思維比較薄弱而對地表的複雜性認識不清,加上對於智能計算技術的運用也只停留在拿來主義的簡單套用上,總想試圖用一套模型、一次計算去解決影像分類或地物識別的經典難題,而事實上這種處理思路可能連「地物能否從影像上精確而普適地被識別?」這樣的基本問題都難以回答清楚。
  • 關於科技和創新 聽聽這場論壇上大咖都說了啥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大咖說了啥?之江實驗室主任朱世強:智能計算將是支撐高質量現代化的核心基石  智能計算將是支撐高質量現代化的核心基石。朱世強表示,智能計算並不是雲計算或超級計算的簡單升級版,而是所有計算資源和計算模式的廣域協同,目的是最終實現一個從任務提出到結果輸出的複雜過程。而這一未來願景的實現,需要一整套關於智能計算的基本框架體系進行支撐。
  • 人工智慧晶片一共分為哪幾種
    FPGA和ASIC晶片不管是研發還是應用,都已經形成了一定生產、應用規模。而類腦晶片雖然還處於研究初期,但未來具備很大潛力,可能在未來成為人工智慧行業的主流。 現在的電腦,採用的都是馮·諾依曼架構。它的核心架構就是處理器和存儲器是分開布局的,所以CPU(中央處理器)和內存條沒有集成在一起,只是在CPU中設置了容量極小的高速緩存。
  • 智能體系架構與晶片的未來在哪?對話陳雲霽,解讀四大研究方向
    (4)方法,主要研究開源智能晶片的設計方法學,即怎麼能夠快速用開源工具設計出新的智能晶片。關於研究方向的選擇,陳雲霽告訴我們,設置方向之處,源碼資本投資合伙人、智源研究院首屆理事長張宏江博士,北京大學教授、智源研究院院長黃鐵軍老師,均向陳雲霽他們提供了一些建議。
  • 主控智能晶片合成材料_主控 - CSDN
    本文,是用產品經理能夠看得懂的語言和角度,講述AI晶片相關乾貨;可以說,對於AI晶片這個相對偏技術的領域來說,沒有他這樣的技術背景,即使input了很多文章報導,也很難有這種高質量的產出的。二、什麼是AI晶片一般的說,AI晶片被稱為AI加速器或計算卡,即專門用於加速AI應用中的大量計算任務的模塊(其他非計算任務仍由CPU負責)。
  • 華為鯤鵬920晶片問世,最強性能面向智能計算
    鯤鵬920晶片:業界性能最高華為董事會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今天在布會上表示,鯤鵬920是為大數據處理和分布式存儲等應用而專門設計的。鯤鵬920與華為8月推出的海思麒麟980一樣,都是採用7納米工藝製造,由華為內部設計。
  • 複利思維商業應用潛力多大?BSPH智能家居給出這樣的答案
    ,這場主題為「鑑時代 見未來」的智能家居新商業模式分享暨產品品鑑會有著清晰的定位——高規格小規模,精準邀請全國30多個一二線城市近百名千萬以上資產級別的家居建材行業商業大咖,在秋高氣爽風景宜人的楓丹白露酒店探索複利思維下的商業模式。
  • 行業的聲音——中國晶片可能的突破點:模數混合計算
    整個信息化社會其實都基於兩大基石,一個是計算,另一個是通訊。因此,晶片還有一個很大的功能是用在通訊上面。如果說計算晶片相當於人類的思考能力,那麼通訊晶片就相當於人類的交流能力。   現在通訊領域所有核心晶片基本都掌握在美國兩個晶片巨頭的手中,分別是高通和博通。
  • 計算思維與計算文化
    去年3月剛讀過卡內基梅隆大學(CMU)Wing教授的《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時,一絲共鳴在腦中閃過,但沒引起太多的思索。年初去西交大軟體學院商談教學工作時,認為應引入一門面向新生的計算與軟體的通識課。討論中我突然想起「計算思維」,故建議設計一門講座課,就叫《計算思維與計算文化》。
  • 2018區塊鏈技術及應用峰會(BTA)倒計時2天,最強百人區塊鏈大咖齊聚
    為了進一步的探究區塊鏈技術的本質、發展趨勢、行業應用、政策與投資,以及技術背後深藏的區塊鏈思維等,2018 區塊鏈技術及應用峰會(BTA) 將於2018年3月30-31日在北京喜來登長城飯店召開,本次大會由CSDN、火星財經主辦,及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柏鏈教育、區塊鏈大本營、TokenSky聯合主辦,共同助力區塊鏈的技術與產業良性發展。
  • 大咖AI聊 | 商湯科技劉文志:你知道 E=mc^2 的奧義麼?
    曾於 2011 年至 2014 年間於英偉達擔任並行計算工程師。後就職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高級研發工程師,負責異構計算組日常工作。兩項美國專利申請已公示、多項國內專利公示。已出版《並行算法設計與性能優化》、《並行編程方法與優化實踐》、《科學計算與企業經應用的並行優化》、《OpenCL 異構並行計算》等四本個人著作,《並行算法設計與性能優化》已印刷近萬本。
  • 心智計算理論:智能即計算
    01關於心智有兩個深刻的問題:「智能怎麼產生」、「意識怎麼產生」。如果說隨著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智能能夠部分地從「謎」變成問題的話,那麼,意識則仍然是謎中之謎。所以我們還是先探討,人類關於智能這個問題的發現,和回答。
  • 65家中國晶片設計企業上榜!CB Insights首次發布中國晶片設計企業...
    這裡所說的晶片設計企業包括以晶片設計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主營業務或營收主要來源)的公司。同時,作為晶片設計不可缺少的一環,以 IP 和 EDA 為主營業務的企業也被納入晶片設計企業的範疇中。全志科技(Allwinner)入選理由:「SoC+」和「智能大視頻」定位,智能應用處理器晶片主流設計公司2019 年營收 14.63 億元,智能終端應用處理器晶片創收 9.85 億元,佔全年營收 67.34%,產品主要應用領域為智能硬體,已應用於天貓精靈智能音箱、石頭掃地機、美的智能空調等家電產品
  • 智能計算中心:新型「超級大腦」
    除對現有數據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簡稱IDC)進行智能化改造,使其成為能提供智能計算服務的算力平臺外,一些圍繞人工智慧產業需求而設計、為人工智慧提供專門服務的智能計算中心(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Center,簡稱AIDC)也在加速落地。
  • ...神經擬態模數混合計算晶片行業的領軍者,開拓感存算一體架構晶片
    成立於2018年的九天睿芯,專注高能效神經擬態感存算一體晶片,同時提供高能效感存算一體(生物醫療、語音視覺加速等其他信號)晶片設計、軟體編譯配置等定製化服務。談及神經擬態模數混合計算的發展淵源,九天睿芯介紹,自Carver Mead在90年代提出理論,經由創始人劉洪傑博士在蘇黎世聯邦理工的博士導師,Tobi Delbruck在神經感知計算領域實現的實際應用落地。